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移魂抗日悍兵

第2卷 第六十八章 石井跳牆 文 / 老優遊游條

    遠水解不了近渴。

    在望眼欲穿中,德國國防軍的影子都沒有出現,因為大勢已去,即便出現也無濟於事,更不用說希特勒可不是願意做賠本買賣的笨驢。

    危急存亡關頭,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不顧顏面,發出求救電報:「懇請盟兄搭救,否則覆巢之下寧有完卵?」

    希特勒回電:「你我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而日本關東軍遠征部隊基本全軍覆滅。

    空留一地**辣奢華的貪念,供後人咀嚼,評點。

    石井怒了,他沒想到李銳的策謀遠遠高於自己。真當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原來與自己水平不分伯仲,現在卻來勢壓人,曲折捭闔而顯得大氣縱橫。

    正面搞不過你,就側面來,出其不意取得的勝利也同樣是勝利,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總有一招能弄死你。

    他想起元首曾經領著自己到絕密的作戰室參觀,自己一眼看到了一個黑色密碼箱,其上面書寫——撒旦之吻。

    當時自己就留了心眼。

    但是當問起其中內容時,元首卻又王顧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

    石井當時竊笑。

    世人總是對自己持低估態度,他們往往在有事相求的時候,才想起自己有特異功能。

    而當他們的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後,就彷彿選擇性地遺忘掉了自己有著怎麼樣的身手。

    自己可以透視,可以遙測,我可不是一般人哦,當然在正常的狀態下一般不是人。

    半分鐘後,他就明白了元首的意圖及其這個計劃命名的原因,這就是納粹德國的核子武器研製計劃——撒旦之吻,就是要一吻致命。

    對於原子彈,他是懂的,因為他從dna電腦中早就已經預知了自己的祖國將經受這場浩劫。

    那是未來的1945年6月,美軍黑雲壓城,包圍古琉球——後來被日寇改名的沖繩,日本出動2550架次「神風」自殺飛機,擊沉美**艦26艘,傷164艘,受到重創的軍艦甚至包括美國王牌航空母艦企業號。雖然美軍最後攻陷沖繩取得大捷,但為期82天的戰役造成了7萬餘人的損失。

    6月底。東京。日本軍方制定了「在日本決戰」的方針。

    而經過塞班島、硫黃島、沖繩島戰役之後,日本軍閥們底氣倒足了。

    因為他們手上還掌握著幾百萬陸軍,有所謂「一億玉碎」的決心,準備打幾年,打出個體面的結局。

    同樣是經過塞班、硫黃、沖繩之戰後,美**方心裡倒有點發毛。

    這幾次戰役全打勝了,但付出的代價之高,是他們始料不及的。照這個樣子進攻日本本土,很難說會付出多大代價。在他們這時制定的計劃中,戰爭要拖延下去,1946年春季以後才進攻日本主要島嶼本州,而且預估盟軍傷亡人數將達到一百萬!

    於是盟軍採用了釜底抽薪之招,羅斯福說,無毒不丈夫,日本人可不要怪老子使用滅絕**。

    1945年8月6日早晨8時整,3架b-29美機從高空進入廣島上空。

    這時很多廣島市民並未進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機。

    在此以前,b-29已連續數天飛臨日本領空進行訓練,但這一次的3架飛機中,有一架已經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被納粹稱為「撒旦之吻」的巨物——核子武器。

    此時正奉命來轟炸廣島。

    9點14分17秒,那架裝載著核子武器的美機上的視准儀對準了廣島一座橋的正中時,自動投彈裝置被啟動了。

    60秒種後,核子武器從打開的艙門落入空中。這時飛機作了一個155°的轉彎,俯衝下來;一瞬間,飛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這樣做是為了盡量遠離爆炸地點。

    45秒種後,核子武器在廣島相生橋以西100米的島病院上空600米處,立即發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強烈的白色閃光,廣島市中心上空隨即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

    頃刻之間,城市突然捲起巨大的蘑菇狀煙雲,接著便豎起幾百根火柱,廣島市馬上淪為焦熱的火海。

    核子武器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

    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

    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間被燒燬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

    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倖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

    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

    這一切在石井的植入dna電腦中前瞻得如此清晰,幾乎可以直擊現場的每個細節,甚至感受到遭襲者絕望呼吸的酸臭口氣。

    即將到來滿目瘡痍的傷痛,石井實在不忍面對。

    但是他心裡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有所作為,那麼從這個年份開始,三年後,雷暴危城就會一語成讖。

    dna電腦顯示:美國的核子武器是在與納粹分秒必爭的競賽中成就的,就像平型關伏擊戰中爭奪老爺廟制高點,早一秒佔據戰略機遇點,戰局就可能向哪個方向逆折。

    美國因為珍珠港事件參加了二次大戰後,就已發現與納粹德國早已開始執行「鈾計劃」。

    自從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同歷史上許多科學技術新發現一樣,核能的開發也被首先用於軍事目的,即製造威力巨大的核子武器。

    借主場之利,德國著重於高速離心機的研製,進展非凡。

    而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核子武器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經他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引起美國國會和總統羅斯福的高度注意。

    繼之立即啟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3顆原子彈,美國終於成為第一個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

    而太平洋戰爭的巨大成本更會讓美國人下定決心一勞永逸。

    必須有所行動,說幹就幹。

    於是,石井藉故查找資料,來到狼穴,將傳感角度隔空對準「撒旦之吻」計劃。

    他打算兩步棋同時進行,一來通過量子通信將全部資料傳遞給日本軍務局永田鐵山少將……

    同時,他也要積極協助納粹盟友在美國人之前研製出超威力的武器。

    關東軍遠征軍已經基本覆滅,要挽救帝國命運,就必須用這一招。

    就像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富強前,也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態一樣。

    他相信草根逆襲是過去時也會成為現在時,只要功夫深,鐵柱也會磨成針,奇跡終究會發生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