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第六十四章 狼謀,狽謀 文 / 老優遊游條
石井四郎的建議是:日軍精銳從內蒙古和所謂的滿洲國分兩路再次突入蘇聯,與隆隆疾馳的德軍戰車東西夾擊蘇聯。
這個設想的原因就是,此次軸心國最大的戰略配合與戰術默契的時機已經成熟。
如果此計劃達成,可以有效促發蘇聯遠東大亂,有效加速其崩潰。
到那時,就可以扶持操縱傀儡政權,達成瓜分這個世界最大國家和最大對手的目的。
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首先是因為,對於諾門坎的慘痛失敗,以石井四郎為代表的日本將校耿耿於懷。
他們總是在夜裡遙望那北極光的方向,喃喃自語,「那是大日本的遼闊生存空間,可惜現在被北極熊尸位素餐。好一個鮮美的玉米棒,可惜被豬啃了。」
可是除了發點牢騷,他們也別無他法。
因為這是一個被打痛了後才會敬畏施虐者的種族。
帶著皮鞭的痕跡,他們會腆著臉跟在你身後為你拎包,為你移座,一臉諂媚,即使你把吐沫星子濺在他的臉上。
諾門罕看似是一場不為經傳的戰事。
「這是一場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戰爭」,當時《紐約時報》的社論這樣評價蘇聯紅軍和日本軍隊在蒙古草原上的這場苦鬥,時報不屑一顧地嘲諷道「他們在人們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裡發洩著憤怒」。
但是它對二次大戰的局勢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這場日本關東軍和偽滿洲**隊與蘇蒙聯軍在蘇聯諾門罕布爾德地區和蒙古共和國哈拉哈河中下游兩岸爆發的激烈戰鬥,深深傷害了日本人的自尊心。
參加了這場戰鬥的日軍士兵中村在他的日記中這樣記述當時的情況:「7月3日,幾十輛坦克突然向我們衝來。我們當時驚慌失措,戰馬嘶鳴,拖著火炮前車四處亂跑;汽車也四處亂竄。空中我軍兩架飛機被擊落。官兵上下都膽顫心驚。我們嘴裡越來越常說的字眼是『可怕』,『可悲』,『心驚膽顫』,『驚心動魄』。」
日本軍醫松本草平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蘇軍坦克呈扇形散開朝衛生隊衝了過來。……遍地死傷士兵我不能不管,他們有的被坦克壓成了烏魚乾,有的被壓斷了腿,還有被炮彈炸死、炸傷的。眼前的戰地救護已使我忙得團團轉,根本顧不上追趕前線部隊。大家幾乎陷入絕望之中。」
其失敗的主因,首先是帝**官的驕傲。
日軍第6集團軍司令官狄州立冰將軍曾擔任日本駐蘇聯武官,他卻告訴部下:「此時的蘇聯紅軍跟日俄戰爭時的俄軍沒什麼區別。」
正是在日軍高級軍官這種片面渲染下,日軍根本不把蘇聯紅軍放在眼裡,成為導致了他們最後的慘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除了日軍各軍兵種之間缺乏協調作戰的致命處外(這種隱患在太平洋戰爭中陸軍和海軍各自為戰、各懷鬼胎中體現得更為充分),蘇軍的名將和其強大的綜合實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日本發動的這次戰役恰好拯救了一位在二戰中名揚世界的蘇聯元帥——朱可夫。
1939年,蘇聯進行的「大清洗」已漸入尾聲,但這場運動並沒有要完全結束的跡象,仍有不少人受到株連甚至被殺害。
雖然朱可夫將軍此時已是蘇軍中著名的將領,但是「大清洗」魔爪已向他漸漸伸了過來,一但他被治罪,恐怕是必死無疑。
日軍此時發動的諾門罕戰役恰好救他一命,前線形勢十分危險,前線蘇軍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領導他們的優秀指揮官,朱可夫就這樣被派到了前線,整他的「魔手」暫時收住,等打完這一仗在治他罪。
結果,朱可夫在前線的卓越指揮使蘇軍大勝更使他免遭毒手,不然,蘇聯在二戰中就不會有被譽為「勝利象徵」、斯大林左膀右臂之一的朱可夫元帥了。
朱可夫後來參與指揮了蘇德戰場幾乎所有重大戰役,每每都能化險為夷,被譽為「蘇德戰場上的消防隊員」,而朱可夫的成名之戰就是諾門罕戰爭。
因此名將一到,則局勢立馬改觀。
朱可夫集中使用裝甲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機動戰,獨立完成對地面目標突擊任務,給正在渡河集結的日軍以突然而雷霆萬鈞般的打擊。
日本關東軍的坦克在蘇軍的t34面前就像紙皮核桃一樣不堪一擊,「啪」地一聲穿幫了,坦克兵頓時成了火烤豬頭肉。
這樣,蘇軍在諾門罕戰役初期由於兵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扭轉,首獲大捷。
朱可夫也因此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嘉獎。
蘇軍還在此役中還首次實施了空降作戰和「進攻防禦」和「夜間強光照明」的戰術,首次採取了電子干擾戰和心理戰,後勤部門還創造了超遠距離連續補給的世界奇跡。這一切都讓日軍的所有努力就像在姚明面前跳下跳下的蟑螂那樣,姚明輕蔑地一笑,一腳把「小強」踩成糊泥。
其實,帝國的決心不可謂不強,準備不可謂不充分。
帝國對發動這場戰爭可以說是蓄謀以久的。諾門罕戰役是他們在遠東地區的一次軍事冒險,是其實施「北進」侵蘇奪取西伯利亞資源戰略計劃的一部分。
至1939年夏,日軍在偽滿洲國的兵力總人數達到35萬,並裝備有1052門火炮和350架飛機。
但是在蘇軍摧枯拉朽的攻勢前,一切都雪崩了。
而此次,石井在斯大林格勒的斬首戰和用拐彎火焰噴射器取得了決定性的歷史逆折後,頓時技癢,他要用自己的超級能量為帝國打開通往繁榮富強、稱霸寰宇的大門。
而希特勒則是深深感到割肉的傷痛,但又得裝出十分歡欣的樣子。
對於富饒的蘇聯大地,他早就垂涎三尺。
他早就夢想著來自那裡的石油、優質煤、鐵礦砂源源不斷地運往自己的納粹帝國。
在那裡,擅長精密製造的德國工程師和藍領會讓這些資源變化為人鬼莫測的超級武器。
到那時,就讓自高自大的美國人哭著來求我們吧。
但是石井的計劃卻明顯是來分一杯羹的。
這個亞洲國家的意圖顯然就是寬闊的西伯利亞,他們清醒地知道他們自己的國土狹窄,且地震火山頻發,最終難以避免覆滅的厄運,所以如瘋狂的紅眼野牛般尋覓能落腳的所有地方。
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雖然遠期有利益衝突,但是現在還得握手言歡,因為朱可夫實在厲害。
這次石井幫助自己拿下了斯大林格勒,但是元兇未擒拿,對方的巨擘還在有效指揮部隊。
於是合則雙贏,散則兩敗的道理元首還是懂的。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
利弊權衡後,元首伸出他寒濕的大手,有些顫抖地握住這個刁鑽的東方人的雙手,「成交」。
至此,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蘇聯一敗納粹閃擊戰,好不容易在莫斯科會戰找回點場子,挽回些顏面。
馬上又因石井的穿越,再敗斯大林格勒。
現在又即將成為漢堡包裡面的紅腸,看來流血又流淚的悲劇,即將落到這個桀驁不馴民族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