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移魂抗日悍兵

第2卷 第五十四章 試挽狂瀾 文 / 老優遊游條

    而在石井穿越歷史,並將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的有效信息,向當時日本海軍太平洋司令部作了通盤匯報後。

    站在波譎雲詭的歷史那一端,山本五十六終於徹底明白了自己為何會一再失誤,一敗再敗,以致最終甚至連座機都被擊落而自己也隨之飲恨太平洋。

    作為果敢的戰略家和戰術高手,他馬上領悟了自己思維上的缺漏和急於事功的浮躁心態。

    更明白了自己這個種族特有的自作聰明的行動方式。

    作為曾經的日本駐美武官,自己是清楚美國巨大的工業潛力的。

    根據自己對美國工業用鋼和上等級工業企業的機械水平、勞動生產率的測算,美國只要發動全面戰爭機器,就可以在一年之內造出至少八艘大型航母。如果緊急,還可以增加到十二艘,更不要說還可以配備製造出成千架的戰機,而這是為日本不能望其項背的。

    因此,他才極力建議千萬不要輕易招惹這頭巨鷹,一旦它被惹怒騰空而起時。則東瀛列島必然要感受其巨大翅膀扇動起來的卷天撲地的瘋狂龍捲風。

    而既然在張谷峰和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聯北極熊打得徹底沒了脾氣的大本營決心放棄北上的方案,於是最終只能採取南下的戰略為帝國爭取生存空間時。

    自己就只能責無旁貸。

    於是焚膏繼晷、絞盡腦汁地對兩**事、政治、經濟態勢加以研究,研究了攻擊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的計劃。

    此役目的,就在一次性地殲滅巨鷹的左膀右臂之一的太平洋艦隊,讓對方在失去依恃,萬般無奈下,簽訂雖然屈辱卻可全身的城下之盟,放棄與帝國爭霸太平洋的計劃,成為大日本帝國的順從國。

    而不幸的事實就是,前不久看似成功的這次打擊,非但沒有剪去巨鷹的羽翼,卻讓它在疼痛中徹底清醒過來。

    現在這頭已然怒目而視、燃燒起巨大的復仇意志的鷹隼,已經在抖動羽毛、伸展喙爪、聚集力量,準備一飛沖天,繼而一鳴驚人。

    這充分說明,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很可能中計了。

    因為按照當時的軍事發展態勢,巨艦大炮的時代已然沉入歷史,要想徹底擊敗對手,必然順勢而行、因勢利導。

    於是制訂此次偷襲的主要目標,便是能用航空器發起超視距打擊、代表最新海戰發展趨勢的——航空母艦。

    但當發起看似極具突然性的空襲時,主持戰役的南雲中一少將卻驚訝地發現:美國的三艘主力航母,竟然一艘都沒有停在港內!

    這個結果首先說明的當然是帝國糟糕至極的情報質量。

    雖然東太平洋小組的負責情報官員因此而剖腹自殺,但是已經於事無補,徒留遺憾於後世啊。

    其代價是要不知多少鮮活的大日本戰士生命之花的即將隕落,同時伴隨著不知幾支雄壯艦隊的消隕於濤濤煙波。

    而雖然說歷史沒有明確的結論,然而極有可能的真相卻是——這是一場苦肉計,因為,這是「無巧不成書」所難以解釋的。

    這種巧合要麼就是老天的意志,要麼就是「能而示之不能」的詭局。

    很有理由懷疑,這次是羅斯福有意讓日軍的偷襲舉行珍珠港的老舊巨型戰列艦成功讓全美人民同仇敵愾,而調出代表未來的航母以保留復仇的本錢。

    其目的極有可能就是羅斯福總統想讓國會乃至美國的主流民意擺脫光榮中立的孤獨心態,投身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另外,還有一個極大的失誤是:

    原本,日本外交部的計劃,在談判破裂交出宣戰書之際,立刻發動攻擊。

    這樣既能讓美軍沒有反應的時間,又不落下不講國際信義的口實。

    就機智的仍然能在取得軍事優勢的前提下維護良好的國際聲譽,可謂一石雙鳥,達成了運籌學所謂利益最大化、損害最小化的決策最優化效應。

    但因為種種官僚風氣、老大帝國循規蹈矩處理手續的問題,竟然導致美國在珍珠港已遭日軍攻擊後才收到宣戰書。這樣,本來設想中的因談判失敗而「不得已」付諸戰爭的舉動,成為了卑鄙的「偷襲」。

    而此「偷襲」的作戰行動更使得原本驕傲的美國人被刺激得熱淚盈眶,個個嗷嗷叫著參軍、募捐,發誓要讓法西斯付出血的代價,血債血還。

    同時積極行動,開始大規模地團結起來,準備舉國對日本決死一戰。

    繼而,德意兩國亦連橫合縱,對美國宣戰。

    苦熬至此、終於盼到歷史轉機的中華民國也在此時,對日本正式宣戰。

    此後,歐亞兩大戰場轟然合流,美國也為牽制日本兵力,開始在軍事方面大量援助中國。

    從此來看,顯然,偷襲珍珠港是一局失敗在「廟算」階段的臭棋。

    總之,這一招臭棋的結局,便是讓帝國泥足深陷於各個難以拔足的殖民戰場,而難以輕鬆地集中精力對抗真正構成危險的對手。

    於是山本五十六和石井四郎合謀,從根本的原因著手,循果蹈因,以他自己獨有的方式開始拯救他們所謂的祖國。

    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應該是如何消除沒有除去勁敵,同時盡量讓道德污點最小化,分化瓦解美軍的燃燒正旺的戰鬥意志。這樣也算是亡羊補牢了吧。

    而清剿強敵的最好條件已然擺在了自己的面前——石井四郎剽竊來的超視距探測的dna超級電腦。

    雖然說對方也是具備同樣的裝備,但是背後支持的力量卻不可同日而語。

    因為日方早已準備好了與美軍爭霸太平洋,而美軍心存觀望,準備不足。

    日軍各方面的軍事準備早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而現在東風來了——超視距探測。

    也就是說雙方都能看清對方,但看清對方後呢?

    既然雙方信息對稱,則只能以對攻和實力說話。

    於是一場航母十比三的對決即將開始。

    到那時,硝煙瀰漫、血肉橫飛、折戟沉沙。

    體現國家意志和綜合實力生死相搏就即將大幕拉開。

    因為世界就是很現實地演繹著叢林法則,誰拳頭大誰就是——王。

    而所謂的道德感,也都是戰勝者的粉飾,在勝利者面前,失敗者被污名化不都是一種常態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