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三十六章 中秋佳節(上) 文 / 陌潸竹
第二天傍晚,子涵就神采奕奕的回來了,問他考的怎麼樣了,子涵沒有說的很滿,一定能過,。但說了,考試的很多東西他平時都有學習過,答的還好。聽到這樣,大家也就放下心來了。
宛宣在心裡面鄙視著子涵道:你這小樣的,明明有那麼大的把握能過,還裝,真是的。
經過這段日子的相處,宛宣發現自己的家人都很有特點,哥哥子涵看起來挺乖巧的,其實,是個很腹黑的。娘親柏氏,就算她在這小山村裡面呆了有多久,也沒辦法掩飾她身上有一種大家閨秀的氣息。
而王氏一家,就特別的屬於山村裡面的,桃花溫柔可親,三郎憨厚純補,而王氏卻是農村婦女的典範,勤勞節儉,善良純樸,但性子卻有點軟弱。
宛宣把昨天熗的柿子,拿出來,削好皮,遞給子涵嘗嘗,子涵看著還未成熟的柿子,和柏氏他們一樣,剛開始都不敢吃,看著宛宣吃的香香脆脆的,也就切一小塊吃吃看,這樣一吃,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直喊著「好吃」。要不是宛宣阻止著說吃太多對身體不好,說不定昨天熗的就被他們吃完了。
子涵邊吃著柿子,邊看著宛宣,越發覺得自己的小妹很不簡單。最近,自己一直在忙於童生試,都沒有時間和她好好的溝通一下。
似乎從她精神正常起來之後,不管是剛開始的蟹蚌、珍珠、草藥、調料、廚藝,還是建造房子的設計,傢俱的設計,現在做出的蜂蜜山楂、熗柿子,還有她與人談生意的落落大方,被人懷疑的耿耿而談,似乎都在證明著她的與眾不同,既不會把自己推上風頭浪尖,又會為自己的合理做法自圓其說。實在是很不簡單吧,就連自己雖然懂得這些,卻也沒辦法做到這樣的。
柏氏想把這些熗好的柿子拿去村子裡面送人,宛宣想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反正,自己家裡面現在吃喝算是無求了,也算是小康家庭了。本來,還想熗好的柿子去賣,現在想想,賣也沒幾個錢,不如,就做個人情,回報村子裡的人的關心、幫助。
在說,村子裡面有這麼多的柿子樹,聽說,每年的柿子都是被鳥吃了,真是浪費啊!因此,宛宣就把熗柿子的方法仔細教予柏氏和王氏,讓她們去教村子裡面的人。
子涵的成績要三天後才能知道,但是,大家看到子涵輕鬆的樣子,也就放下心來了,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了。
柏氏和王氏正在準備過幾天中秋節要的祭品,月餅是最主要的祭品,而現在的月餅都是需要家庭裡面自己製作的,古代做月餅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在中秋節前幾天就要開始磨粉、磨糖,準備好材料,然後在前一天在去做。
宛宣跟柏氏和王氏瞭解到,現在的月餅不叫月餅,是從宮廷裡面流傳出來的,宮廷裡面叫「宮餅」,民間俗稱「小餅」和「月團」。因為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而現在的月餅製作就很精細,品種就有很多,有京式月餅,主要是在京城裡面流行的;北式月餅,主要是偏北方,胡人地區流行的;南式月餅,主要是偏南方,蠻人地區流行的;還有他們這邊的蘇式月餅,主要是偏蘇杭這邊流行的。
品種很多,味道和調料也有很多,就口味而言,有鹹味、甜味、鹹甜味等等;從餡心講,有花生月餅、桂花月餅、豆沙月餅、蛋黃月餅等等。可以說,已經跟現代的水平差不多了,只是還沒有現代那麼多的花樣。
宛宣跟著柏氏和王氏一步一步的學習做月餅,想把古代這精細的活兒學習到手,這樣以後自己想吃,就方便多了。
柏氏她們先去村子裡面的石磨上把挑選出來的麥粒弄碎,再用籮把面給篩出來,這個過程,要重複好幾遍,看到宛宣直感歎落後的古代真不是人呆的。
接著,在以1公斤白砂糖2公斤水的比例,煮沸攪拌溶化後加入飴糖,再煮5分鐘左右,撈起來放好。糖漿製成後需存放3~5天,使蔗糖轉化、發酸變軟後用。
這是要做甜的月餅,宛宣他們還想做鹹味和鹹甜味的,就還得去準備比如蛋黃、滷肉等等。
把這些準備好,就留著等到中秋節的前一天在來製作了,宛宣一直懷疑古代又沒有烤箱,這個月餅皮怎麼弄得鬆脆、香酥哪?不過,人的智慧總是無窮無大的,當宛宣看到柏氏她們把灶台弄得像暖坑一樣,也就明白了。
宛宣還跟柏氏她們瞭解了一下這邊中秋節的習俗,這邊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賞月、吃月餅、水果。
柏氏還和宛宣講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讓宛宣汗顏了好久,想著,雖然自己穿過來的架空的國家,可是,還是有好多習俗是一樣的,看來,以後的自己還是要好好地瞭解下這裡,不要搞出大烏龍來啊!
到了第三天,童生試的成績出來了,裡正他們早早的就派人去鎮上看成績了。果然,不負所望,子涵考過了,而且還是鎮上第五,蘇博文是鎮上第十四,齊浩宇排在比較後面,不過,幸好也過了。
村子裡面的人都特別的高興,又恰逢中秋節,所以,裡正他們決定,邀請戲檯子來村子裡面,等到大家拜完月神之後,在來聽戲。
村子裡面的人都特別的高興,一般在村子裡面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是不會請戲檯子來的,而且古代也沒有什麼娛樂的活動,大家一般做完活後,就早早的睡覺了。
宛宣也感到特別的興奮,自己來古代還沒有參加過什麼娛樂活動哪,而且這邊的業餘活動怎麼少,難得有一次,好期待的。
到了中秋節那天,宛宣他們早早的就在院子裡面擺上了大香案,在上面放上月餅、水果等等,在夜色暮煙之時,就點上紅燭,對著圓月如盤的月神,依次拜祭。
但是,子涵和三郎卻不能夠拜祭月神,這邊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所以,子涵和三郎只能在屋子裡面等到柏氏她們依次拜祭完,才出來和她們一起吃月餅、水果。
大家其樂融融的圍坐在一起,月餅濃濃的香氣伴著家裡面喜氣洋洋的氣氛,使人感到愜意極了。
宛宣愜意的坐在石椅上,感受的帶著桂花香氣的微涼的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暖,凝望著碧空中那一輪皎潔的中秋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這是宛宣來到古代之後,第一次與家裡人共度佳節,聽著柏氏絮道著特有的神話,吃著王氏切的濃濃的香氣的月餅,看著桃花和夢瑤的淺笑晏晏,還有子涵和三郎獨有的孩子神態,淡淡的溫馨的親情圍繞著。
來到古代也已經有大半年了,已經慢慢的學會去融入這邊的生活,學會把一個小孩子扮演的更加惟妙惟翹。而且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去使得家裡面的生活條件好起來。想著房子有了,麵包也有了,自己家,也在不是剛開始可以任人欺負的了。
說真的,宛宣感到特別的驕傲和滿足,宛宣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有個安身之所,自己所愛的人,都平平安安的在一起,不需要怎樣的大富大貴,小家小戶是最惹人羨慕的。
偶爾,宛宣還是會想起現代的家人,想著,那一個自己對爸媽好嘛,爸媽的身體還好嘛。明知道,自己已經回不去了,想念卻越來越深,特別是在這樣的一個時間,幾千年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們看到的月亮真的還是一樣的嘛?
柏氏看著宛宣露出沉思的小人兒模樣,突然有點兒害怕,自己的女兒不是一般人,從她清醒過來自己就知道了,以前姥娘與自己說的「唔家的女娃會有一個是有使命的」,這個使命娘親、我都沒有,沒想到是在宛宣身上,或許都是命。
柏氏緊緊的把宛宣抱起來,宛宣楞了一下,感受到柏氏身上有著濃濃的不安和關懷。心裡似乎有一塊地方給融化開了來,有點酸酸的,甜甜的,不管怎樣,自己現在還有柏氏他們,他們對我的愛也是有增無減的,不能讓他們擔心的。
趕緊緊緊的抱著柏氏,甜甜的一笑。叫道:「娘親,咱們快點吃完,宛宣好想看大戲啊」。
柏氏他們看著大家都吃飽了,就稍微收拾收拾,鎖上門,帶上宛宣他們,往村子裡面走去。
—————————————————————————————
親們,強烈要求推薦,不然竹子都快沒動力寫下去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