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秦國的玉璽

正文 第三章 009---012 文 / 龍韻星光縈繞

    第九節皇子們尋找仙丹

    難怪其他皇子都不知道秦韻暗中幫助秦川,每次對付秦川他們都失敗而告終,之前秦始皇派人東去尋仙丹一事,已經過去五年了都沒什麼結果,現在秦始皇又派人去找長生不死仙丹,九個皇子都想立功,盡相要求東去。

    秦始皇看到皇兒有如此想法,甚是欣慰,通過大臣投票先讓老大秦大出尋,秦大好書法,書法堪稱一代宗師,很少出門,一心只研習書法,這次東尋仙丹揮毫潑墨寫下了數不勝數的豪言壯語,泰山高可攬月高乎危哉,哪位神仙為我指路,東海水深千米落之不復返兮,哪位水神賜丹三顆,尋尋覓覓半年之遙,輾轉反側從未夜寐,何時立功何時稱王,問天問地誰來回答?就這樣一年過去了,未果,召回。

    派秦二出尋,秦二游手好閒,吃喝玩樂,這次出尋簡直天載難得的機會,遊遍大江南北,吃遍山珍海味,好日不多,身染怪病不治身亡。

    秦川要來,可是大臣投票沒投他,投的秦四,秦四喜歡樂器,音律全通,途中結識了許多音樂奇才,世間樂器千萬種,盡學於心腹中,秦三的棋藝也天下皆知,號稱琴棋合壁之皇,據說他是一個東華上仙呂洞賓的棋子,無意之間掉入人間轉世而來,呂洞賓下棋時喜歡有音樂相伴,所以說秦四通琴棋自理成章啦,在東尋仙丹的路上,遇到了好多棋家高手,什麼棋王,棋聖,棋鬼,棋魔,他們雖和秦四戰了幾百回合,皆以失敗告終,棋家甚是不解,都回家學習樂器去了,都想成為第二個琴棋合壁的人,待他日再與秦四一決勝負,秦四遇到知音非常高興,把自己所學盡數教於大家,學的好與不好那他可不管了,自此天下掀起了學習樂器和棋藝,也帶動了書法和繪畫的發展,琴棋書畫樣樣通,走遍天下都不怕,知音難遇將難求,王臣西域皆學之。四海昇平,天朗氣清,茫茫東海,仙居何處,傳聞東海有蓬萊仙島,秦四未曾找到,未果,召回,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

    第十節秦大酷愛書法

    秦大酷愛書法,聚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書法飄逸灑脫,如龍似鳳,活靈活現,千古絕唱,遠觀似畫,絕世無雙,世上與之相當的造詣的人不超十人,玄幻藏萬物,近看墨跡,行雲流水,真書照乾坤。聽說其他九人都佩服秦大的書法之境界,都想模仿一二,豈知效果不可同日而語,比照起來,色澤著力天壤之別。

    曾有一位九十歲白髮老人不遠千里找到秦大,只為平生有一副秦大真跡足矣,白髮老人求真跡就傳遍了東南西北,聽說他還有篆刻的才華,能在黃金鑽石上用小刀刻字,誰也不知他前世是什麼,只知道他有神奇內力,書法之才天下皆知,篆刻之能而只有少數人知曉。

    秦始皇覺得皇子都挺厲害,本來想把繼承交與秦大,但是秦大很少研究政治兵法,只有秦川和自己一樣喜歡兵法和舞劍,為了國家大計,為了百萬百姓著想最終希望給予秦川,秦川心裡明白自己是皇上繼承人,但是何時何月到自己確不知道,只能順其自然。

    秦大身為長子理應繼承大統,可是自己也覺得自己沒有被寄希望,不過自己也要爭一爭,於是就和其他幾個皇弟一樣,有機會就為難秦川,不過秦大心底還是比較善良,偶爾也會幫幫三弟的,不管怎麼說自己也是大哥,要是真的讓父親知道了也不好,他也明白三弟也是善善之輩,從不和他計較,他也覺得三弟非一般人,不過前世比他厲害,慧根高,才能很高,不然西域之戰也不會一月多就凱旋而歸了,之前可是去了太多太多的將士了,打了快兩年沒打勝,如果自己去了西域也許就塵歸塵,土歸土,很佩服三弟。

    聽說三弟在西域遇到了一位什麼星女,後來成仙了,看來這是上天的旨意三弟為我秦國未來的皇帝,我的妻子雖國色天香,是丞相的大女兒,但是看她沒有仙緣,也幫不了我稱帝,我若是稱帝很可能發生國戰,若是秦川稱帝也很可能發生國戰的,既然這樣,我還是安穩研習書法發揚國之文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求聞名與天下,揮毫潑墨山水間,篆刻蒼穹萬千字,東尋之路真是開眼闊思了,過幾日我就獨自一人下江南,暢遊秦國半邊天,留下我的真跡。

    就這樣秦大辭別了家人南下了,南下半年看盡山山水水,時而飄飄乎休息片刻做字幾副送於愛好之人,想傳揚州有好多秦大的真跡,一直傳了一代又一代,都是家裡老人排隊索取的,據說排隊者披星戴月走千里的人很多,排隊百里不見尾,隨從說人太多咱還是去他地轉轉,這不知寫到何時了,秦大說既來之則安之,人多好呀,說明國家發展了,國運昌盛,社會太平。

    第十一節重刻玉璽

    隨從說那麼多人,怎麼寫這麼多,最少需要半年時間,秦大想了想,笑著說有了,於是用心寫了一個長十米寬三米的頌讚國運昌盛的文章,字數達到一千字之多,隨命人去書法製作複製坊印出三萬多副,找人連夜加蓋自己的私印,秦觀文印,第二天午時加蓋完畢,就差人一一發放。

    一時間揚州都知道了秦大的真名叫秦觀,曾經很少出門研習書法的秦大一時間紅遍整個江南,秦大看見眾人喜出望外的樣子,忽然間覺得功名利祿皆浮雲,定要發揚國之文化,這件事的就這樣傳開了。

    秦大突然接到聖旨回宮。據信使說今年的八月八號是黃道吉日,有星象學家告訴秦始皇要重刻玉璽,秦大星夜間程回到宮中,問起刻玉璽一事,星象大師說天機不可洩露,見秦觀雙目祥光,眉宇之間無貪圖皇帝的想法,平則安的思想,就同意多講了講玉璽的含義,九兆瑞獸金玉璽,重九斤九兩,純金打造,上為龍頭,下為秦國至最,四周靠上依次為青龍玄武白虎朱雀,四周靠下金牛老鷹大象白鶴。有此金玉璽秦國再傳五百年,如果不換玉璽最多傳一百年,秦大聽後覺得玄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這件事目前就星象大師,秦始皇,秦觀三人知道,都知此事重大,未曾與任何人說,星象大師說八月八日午時起刻,務必夜裡子時前完成,秦觀記在心裡,算算還有三天就到了,星象大師告別秦始皇就遠去了,秦始皇相信秦大的功夫,自己忙國事去了,秦大胸有成竹,這對秦大來說易如反掌。

    一睜眼一閉眼,好快就到了八月八午時了,秦大立馬開始打造原型,很快就打造好了,他先刻上再刻下,龍頭很快就好了,青龍玄武白虎朱雀很快就好了,可是再刻就好費力好難刻,不知何故,金牛刻的秦大實在累,想不通,老鷹也不好刻,好像有什麼魔法,不管怎麼說,秦大有神力相助,也很快就刻好了,現在刻大象實在是難,怎麼刻也刻不動。

    秦大休息了一刻,看看時間已經不多了,就馬上開始刻了,秦大使出渾身解數,最終刻好了大象,可是這大象面目猙獰,秦大覺得奇怪,後來聽說,原來這個大象是秦川在西域戰爭中殺掉的那個大象,他的魂魄飄到了秦國皇宮,想找秦川報仇,想來阻止秦國的再延壽命,誰知他想錯了,他阻止不了,秦大有神力,把他的魂魄刻的灰飛煙滅了,看來他永世不得超生了,唉,拚死一博的大象,接下來白鶴也不好刻,再延秦國壽命,如來的主意,天庭的太上老君不同意,就派來白鶴賭一把看天機,沒想到白鶴也魂魄飛散了,還好太上老君有仙丹召回了白鶴的魂魄,讓它從新修道入仙般,太上老君也不知秦大竟然如此厲害,他找來乾坤鏡一看。

    第十二節秦大是如來前世的頭髮所化

    太上老君找出乾坤鏡一看確看不出秦大,原來秦大不在五行之內,是三界之外的不明高人轉世,太上老君一臉迷霧,不知如來玩的什麼把戲,所有的一切都在如來的眼中手掌中,如來笑著萬里傳音對太上老君說,老君以後自會知曉,老君聽後不悅,你年齡沒我大,就是法術比我高而已,沒辦法,後來者居上,青出一藍勝於藍。

    秦大刻秦國至最四個字也好不容易刻好,抬頭看時間,再過三秒就到子時啦,我暈,太累啦,這也是真是天意安排。迅速把玉璽藏好,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秦始皇就來問秦大玉璽之事,秦大一五一十的把刻的經過都說了,秦始皇也覺得不可思議,也許這是天意弄人吧,呵呵,秦大拿出來玉璽給秦始皇看,金光閃閃,好似白天的烈日刺眼,時而又好似夜空月光皎潔,仔細看來簡直是天斧神工,人間難找的稀世玉璽,沒有那個朝代的能與之相比,走近看上面的九獸,栩栩如生,秦始皇用手拿起看了半天,讓秦大收好,秦大再次看了看,發現有所變化,大象面目不再猙獰,而是友好溫和的,呵呵,天意呀,天意,秦大把玉璽收好了,自己去研習書法啦。

    據後人猜測秦大是如來的大弟子轉世,也就是後來又轉世成了唐僧的那人什麼佛,還有人說他是南海觀音的在人間的化身,甚至有人說他是如來前世剪去的頭髮,據學者專家一致認為應該是如來前世剪去的頭髮,厲害啊,這麼說來,秦大真厲害,比秦川牛多啦,呵呵,但是他不知道他前世是什麼,他只知道他是老大,應愛國愛民,應把自己的書法絕學傳揚出去,傳到西域去,傳到非洲去,他的篆刻最好也能傳揚出去,看來能學會的多,能學好的就屈指可數啦,除非誰也有他那種神力。

    他提議開辦了好多學堂,還收了三千名弟子,像後來的顏禛清柳公權都是他的弟子的傳人,張旭的師傅好像也是他的傳人。不管怎麼說,秦大算是給國家傳了好多人才的,值得所有華夏兒女敬仰,他的篆刻絕學好像有人學會了,龍門石窟,樂山大佛以及經文都是他的傳人刻的,如來讓秦大轉世真是功德無量,教化了好多惡人,叫醒了好多世人,心善救天下,心惡害大家,有捨才有得,有得必有失,一天都是天意,順其自然,休要逆天而行,若行之只是自取滅亡。

    西域大象的魂魄飛散了,後經過一千年,如來施法召回他的一魄讓他轉世為人再次修行,那個橄欖球精雖沒魂魄飛去,但是如來用華山壓住了他的魂魄,壓了五百年後來度化成了西天取經時唐僧用的袈裟,呵呵,大象則度化成了唐僧用的那個什麼禪杖,唐僧有三樣寶物,剩下的那個小戒則成了唐僧戴的那個發光的多角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