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5章 天師道! 文 / 曠野之銀狼
關於鄧芝,卻小不多說。具體情況,似乎眾人也不是非常清楚。
智囊團是一個方面,執行者卻也是另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
這個執行,在這裡,指的自然就是力量、武力了。
首先就是桃園三兄弟。話說關二爺與張三爺誰高誰低,卻是難以決斷,但是,就一純粹的屬性上看的話,似乎還是張三爺略強一絲。
河北涿郡屠夫,以殺豬為業。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結義,因年紀最小而排行第三。他性如烈火,嫉惡如仇,曾怒鞭督郵,並一度拔劍欲刺董卓。於長阪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入川時一路凱歌,義釋嚴顏,並將其收降,直搗成都。入川後率精兵擊敗張郃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拜為右將軍,封五虎上將。劉備稱帝后,拜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為了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伐吳,同年六月,張飛被部將范強、張達刺殺,時年五十五歲。
當然,這個卻是一般人瞭解的張飛的藝術形象,這個卻是無需多做解釋,無外乎就是小說家之言。
實際上而言,以歷史的角度來介紹,河北涿郡豪紳,三國時蜀漢名將,雄壯威武,頗有膽識,被稱為「萬人敵」。跟隨劉備起兵。曾率領20騎阻擋了數千虎豹騎追兵,助劉備脫險。入川後又出奇兵破敵將張郃於宕渠。張飛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義釋嚴顏,又愛鞭撻部下。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與關羽、諸葛亮並稱「蜀漢三傑」。章武元年死於部下暗殺,謚恆侯。民間流傳張飛精通草書,擅畫美人。
當然,張飛的藝術形象卻是深入人心,誰不知道那燕頷虎鬚,豹頭環眼的彪形大漢。
張飛:統帥85武力98智30政治22
這個就不用多說什麼的,典型的就是符合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形象。至於接下來是否有改變,卻是不一定,看看呂布就知道,這個東西卻不是定數。
軍師計:保留氣力、增加技力。
武將技:連弩、冰柱刺、龍炮、龍炮激射、三日月斬、滾石怒沖、神劍閃華、神鬼。
接下來自然就是關二爺。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東漢末年的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諸葛亮等入蜀,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曹魏,曾圍襄樊、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動,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害。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五虎上將」之首。
二爺那些戰績自然不用多說,真正的刀下不斬無名之輩。
「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宴」,「水淹七軍」。
關羽:統帥95武力97智力75政治62
軍師計:保留氣力、強化士兵、強化武將、勸降、鼓舞士氣、擾亂敵將、十面。
武將技:半月、冰柱刺、龍炮、烈火旋燈、神劍閃、三聖華斬、集火柱、鬼哭神號。
要說神將,自然是五虎上將為首。不過,白馬銀槍趙子龍在幽州、錦馬超馬孟起在涼州,而在這邊的箭神黃忠如今是不是在劉備軍中,卻是不清楚。
所以這一數下來,關張子孫不說,這些傢伙的屬於後三國時期的人物,戰績不多,卻是不好判定,基本上除了某些評書等說他們比較厲害之外,其他都把他們算成二流層次而已。
所以,這兩位下來,反而就要輪到姜維姜伯約了。
這個就不多介紹來。
不過,在這之間,卻還有一個人物需要說明。
陳到,字叔至,汝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名位亞於趙雲,以忠勇著稱。官至護軍、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
這位蜀國猛將在《三國演義》裡面居然連名字都沒有,實在奇怪,因為他本來是劉備帳下僅次於趙雲的悍將,這可能是因為羅貫中給蜀國寫出的猛將之多已經大大超過了史實,只好委屈陳到了,另外陳到在歷史上「名位常並趙雲,俱以忠勇之將稱」,有了一個趙雲已經夠典型,羅貫中可能在構思的時候將二人合併了,於是演義中陳到的威猛只好在趙雲的影子裡閃現了。
有一點可以明白,陳到乃是劉備親衛精銳,白耳兵的統領,這是個什麼層次?那就是典韋許褚之於曹操軍的地位。試問,曹操軍中,諸多將領,典韋許褚的實力如何?
是以,這陳到的實力,的確是非同一般,雖然沒有戰績記載。不過,三國演義之中的戰績有多少水分,卻是不得而知。再說了。甚至有研究說什麼三國時期,根本不可能出現鬥將這種事情。
言歸正傳,如此看來,劉備軍的武力似乎顯得有些遜色。
事實上而言,卻也可以說真的如此。尤其是一流水平的武將。二爺、三爺這種頂尖的不說,次一級的卻是斷層。
再有就是周倉、廖化等人,下面實在是列不出來了。
這麼說起來的話,和曹操軍這邊的陣容貌似沒得比。五子良將雖然之前也不是全在曹操屬下,但是如今也差不多了。實際上,就是曹操軍最開始的陣容,似乎也比劉備軍強悍。
這個卻不多說,眾人整頓一番,正當時準備南下參戰的時候,水鏡莊這邊有了新的消息,說是益州的一些部隊過來了。
「是誰來了?值得水鏡先生特意來招呼眾人?」眾人疑惑道。
「天師道張魯見過各位!」緊接著,就看到水鏡先生領著那竹冠道袍的道人前來和眾人見面。
五斗米教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師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
公元208年,五斗米教的經典《老子想爾注》問世,其宗教理論進入了一新階段。《老子想爾注》是第一部用神學註解老子《道德經》,使之符合道教宗旨的學說,最顯著的標誌就是把黃老理論、儒家學說、長生不老、民間信仰熔為一爐,把天、地、人、鬼、神以道貫之。目的就是為政教合一的需要服務。從而,使張修創立的五斗米教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為什麼在道教史上張修鮮為人知呢?蓋因張修早死,理論尚未形成;「張衡匿跡深山,無阻兵作亂事,與反逆之妖賊自異」;張魯的理論、組織在政權的推動下,影響力比張修大。故張魯祖陵、父衡為後世道教宗為天師。張魯成名後尊其祖,也增強了道教的神秘色彩。
張魯接管五斗米教後,割據漢中政權近30年,成為東漢末全國戰亂之際的一方樂土。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中原後,率10萬大軍西征,張魯投降,被拜為鎮南將軍。大批天師道眾隨曹操北遷,漢中五斗米教政教合一的組織體系徹底瓦解。北遷以後的天師道在寇謙之(西安人)的帶領下,又進行改良,迎合了朝廷,被封為「天師」,並在京城設道場。魏、晉以降,公元555年(北齊天保六年),道教與佛教論戰失敗,文宣帝下令廢道,道士皆剃髮為僧,寇謙之創新的天師道團因此散伙,取而代之的是樓觀道的興起。
另一方面,張魯這個名號或許還不夠響亮,至少對姜軍而言,道教張魯這個名號不夠響亮。但是其祖父的名號卻是無人不知,對於道門而言,可以說是堪比黃老等存在的人物,一代天師張道陵。
不解釋,僅僅是張天師這三個字,就足以說明一切。
張魯的到來,的確是足以有這般的影響。
若說張角是否是太平道正統還有問題,畢竟太平道雖然是張角所創,但是《太平清領書》乃是於吉所傳,道統是否嫡傳還有疑問。
這張魯就是真正的天師道正統,說起漢中天師道張家,那就是堪比山東孔家的『聖賢世家』。
事實上,天師道還不止於此。
還有那赫赫有名的正一道又稱正一派,其始祖是漢末張道陵及他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後稱天師道。實際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貞元年張與材被嗣為第三十八代天師,襲掌江南道教,特別是大德八年授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錄」。後又授以「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一品金印。從此,天師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現,並統領江南閣皂山、龍虎山、茅山等三大符錄道派,因此,次後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以符錄齋醮、降神驅魔為主要宗教活動的如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淨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稱正一道或正一派。與金元出現的全真派並列為道教兩大教派。
如今而言,張天師張道陵的道統,那就是張魯繼承,這一點毋庸置疑,不說軍閥實力,道統傳承也絕對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