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魂歸何處 文 / 仙界無塵
廣成子忽然見到一旁一個不可小視的女子出現在自己面前,心中也感驚訝。從這個女子的口中得知,這並非是個簡單的紅塵之人,而是精通江湖事故的女子。廣成子驚訝之餘,不免爽朗的答道:「姑娘言重了!我這問道宮中卻有玄機,不過這玄機皆在天心之內。世人難以知曉。你可曉得嗎!?」
吳玉剛站在一旁聽到楊無雙的插話,心中頗感振奮。這也是其頭一次體會到什麼是愛!在這樣的危急之中,這個世間女子卻是如此忘我的幫助自己這個被稱作師弟的未婚夫。這卻也是值得稱道的世間真情。這種感情是已經超越了生死的,這樣的情感是很難用紅塵之中的那些凡俗的語言表達的。
世間的真愛並非沒有,可是這來自雙方自心的,沒有任何摻雜的情感確實少見。雖說二人是通過門派爭鬥相識,可是這也並沒有絲毫漸弱二人的情感。因為這江湖之中,爭鬥不可避免,可是上天安排二人通過爭鬥相識,卻也是天意弄人!因為這些都是出於自發中的天意,而並非人為的安排。
吳玉剛正在思考之中,忽聽楊無雙憤然言道:「你這道人說話卻也無禮,我雖然知道天心為何,可是更懂得人心的叵測。你這妖道在我們即將取得勝利之時,卻不知你從何處冒出來,想必沒安好心。定是來解救你這滿門的弟子的,你到怎講!?」
楊無雙伶牙俐齒,問的廣成子一時難以回答。雖說廣成子是一代金仙,也是當著滿門弟子的面。可是,畢竟山門的法寶翻天印被對方收去。而自己這道法卻只是個分身的道法,沒有那麼高的法力,怎能戰勝對手呢?況且都是金仙之道,不能撕破臉,只得想此方式已化仇怨。
廣成子這修道多年的老道卻也涵養深厚,並非常人能夠比的了得。只有化干戈為玉帛,才能夠了去門派恩怨。這廣成子不愧是鴻鈞老祖的門人,對於世間之事早就明確在心,而且頗有建樹,否則也就不會有上古的黃帝與其問道。
要說這廣成子卻也是有些來歷的。世人皆傳其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這也是有待考察的。因為太上老君已經超脫於室外,如若沒有毀天滅地的劫難,又怎會來世間修煉渡劫呢!?不過這廣成子卻是得了老君的真傳,太上老君本是做了傳世名著《道德經》的。可是這道德經語言玄妙難懂,並非一般人能夠理解的透徹的。
雖然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有《道德經》流傳於世,可是真正能夠理解並有所建樹的,還是這個十二金仙之首的廣成子。這正像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其雖說修煉的是鍾離權的正陽道法,可是卻自己在這個道法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更為頸部的純陽道法。而這廣成子創造的確是能深刻理解,並且能夠深入淺出的解釋道德經的《道戒經》。
正是因為世間有《道戒經》的存在,所以就有了黃帝向廣成子問道之事。因此世間才會有黃帝以來,世間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別,貴賤有殊。這樣的說法。
說起老君的道德經卻也是客觀,這老子於現實中看到了天道的存在,所以便與人講明了。可是這道卻是很難說清之物。世間之人皆被**迷惑了雙眼,又怎能明確這道的存在呢?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廣成子便創造出了以戒為主旨的《道戒經》。這「戒」字倒也清晰明快,一個「戒」字便劃清了道與**的分別和界線,這也是廣成子的過人之處。
廣成子聽到楊無雙的問話,也從心中佩服這個名明傳世間的女子。這女子伶牙俐齒,倒也一矢重地。不禁笑道:「姑娘說的卻也是有些道理,我雖說是來解救滿門弟子的。可是也曾解救過天下蒼生,你可知道這問道宮的事情嗎!?」廣成子說起話來倒也是不在隱瞞。
聽得廣成子這樣的說法,吳玉剛和楊無雙不禁倒吸了口涼氣。這老道倒也是涵養過人,雖說自己緊追不放,不過這也讓其表現出了真心的意思。自己雖然有些過火,不過也是事出有因。如若崆峒不曾挑戰太極門,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責任皆在於仙師的教育疏漏,而並非太極的無禮。
這問道宮傳說是黃帝向其問道之處,據說黃帝戰勝蚩尤之後,雖然地位得到了鞏固,可是民間卻百廢待興。那樣的遠古時代,是靠天吃飯的。黃帝雖然戰勝。可是蚩尤的得力助手風伯雨師卻很難被黃帝御使。這風伯雨師本也是靠農業來維持生計的國家的根本,因為土地是需要灌溉才會有所收穫的。
黃帝即位之初,國內五穀難生,人們生活苦不堪言。黃帝看在眼中急在心裡,可是能有什麼辦法解決這樣的事情呢?謀臣皆言是得罪了天神所致,只有得到天神的庇佑,國家才會興盛不衰。可是怎樣才能得到仙神的庇佑呢?**之中得知,汝州崆峒山中有異人,可以通天徹地,通曉三界之事。定能幫助黃帝建功立業。
黃帝聞之,前往求道。廣成子畢竟是個仙體,早已知曉所來之人的用意。對其言道:「候鳥不落,五穀不生。有何道可言呢!?」黃帝聞之,閉門三月靜思其理。三月之後,黃帝跪拜廣成子。
廣成子見其虔誠,便對其言道:「修道的最高境界是心境平和清靜無為,也就是心如荒漠,無有所聞。這樣才能凝神靜修,**才能清淨,心神才會清爽。這樣才能得以長生,加強內心的修養,才不會被紅塵的俗世干擾,這樣才能不會敗壞心性。得我道者可為君王,失我道者則為凡夫俗子。道可以把你引向無窮之門,帶你踏上無極的原野。這樣才能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黃帝得了廣成子的真傳,便靜修己身,由我及外,創造了華夏千年的文明。吳玉剛思索已畢,猛然回言道:「這問道宮卻也是我華夏文明的開始,我怎可不去呢!待我去你這問道宮中一座,你看如何!?」
楊無雙聞得吳玉剛所言心中大驚失色,這廣成子雖說與黃帝傳道,可那畢竟是一國之君,而我們卻是來此尋仇的,怎能同日而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