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魔深道高 文 / 仙界無塵
想那萬丈紅塵之中,修煉之士頗多,魔道佛共存。而世俗中,對於道法的認識卻不盡相同。而只有那魔的修煉與氣息遍佈人間,那修煉魔道德氣息充斥著人間大地。魔的氣息吞噬著人的頭腦和靈魂。貪嗔癡怨,恨愛惡欲,充斥著人的思想和行為。
在這樣的世間,焉有正氣長存之理。污穢邪惡之氣使人間的浩然正氣和靈氣消失殆盡,這樣的環境正適合於魔道的修煉。世風日下,修煉之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若沒有過人的智慧和定力,如若沒有森嚴的管教和門規,被魔的氣息浸染,失去天地間正氣的滋養,與魔何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物皆有其道,魔耶道耶,都逃脫不出這樣的規律。佛修舍利,道修元嬰,儒修正氣,結的紫府元嬰,方可成就真身。成就真身需要天地正氣與靈氣的滋養,然而世間已難尋覓這樣的正氣與靈氣,都被魔吞噬了,修道之人難以,焉有不慘淡的道理。
吳玉剛正想的出神,忽然聽得茅鳳仙言道:「二位遠路而來,為了弘揚道法而並無惡意,在下已然知曉。只是這世間修煉之士,多被魔道侵蝕,那蜀山老祖既是一有力的證明,其魔法高深莫測,天下道門中哪有不懼怕之理。雖說釋道儒皆是一家,可魔道氣息令人難以抵禦。在這樣的世間修成至高的道法,談何容易。二位上仙三思!」
無涯子聽之,有些悵然若失。其道理卻也如此,魔道的修煉說起來卻也快捷。比起那些戒律森嚴的釋道儒修煉法門,簡直就是沒有什麼規矩。人們約束的只是道門內自己的弟子,然而這其中的人情世故與等級的分別,令那些地位低微的修道之士,很難辨明正義與否的真偽。參悟道法的弟子若不能參透其中的玄機,很容易被魔心所染,而暗中幹些有違道門的事情,如果不能嚴加管束,世風日下,焉有好的道理。
吳玉剛言道:「現在世風日變,已然沒有了皇帝,因此道門也很難得到府衙的資助了。門人雖然眾多,可是殘留的基業還在,如若能夠善加利用,弟子門人修養生息應該不成問題吧!」
茅鳳仙欣喜的言道:「上仙所說極是,我也正有此意,為了弟子門人的立世,也應該有所改變。否則弟子被世間貪念驅使,難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來。想我茅山與二位素昧平生,卻能得二位如此指點,也是天大的好事。南上清,北全真,都離不開三清之教。上仙肺腑之言,在下定會全力而為。我茅山為這裡道教的中心,有二位之見,可以讓道門發展矣!而蜀山之事,請二位休要再詢問在下了!」
吳玉剛和無涯子聞之,會心的哈哈大笑道:「有如此明智的掌門,茅山可以中興有望了。而我們在此也得到了大師的提醒與指點,受益匪淺。好自為之,我們就此告辭!」說著,起身告辭。
茅鳳仙看著,如同天神下界的兩位不速之客,如夢初醒般,慌忙言道:「有勞二位了,怎麼這麼快就要離開呢?自從我當上掌門以來,很久沒有這樣的肺腑之語了!」
無涯子看著悵然若失的茅掌門言道:「我們還有要事,不便多言,後會有期!」
無涯子言罷,與吳玉剛二人仙風道骨,來至院中,腳踏祥雲,飛身而去。只剩下茅鳳仙一人站在門口,望著遠去的祥雲,若有所思。而茅山的弟子在暗中窺視著發生的一切,在暗中不住的議論著。
出了茅山,飛行在天際。吳玉剛覺得天地豁然開朗,陽光白雲,閃著耀眼的金色。
想著剛才發生的事情,吳玉剛與師哥言道:「這個掌門,說起來倒也聰明,我們這樣一來,好像是為他教育徒弟去了,這叫什麼事!他把我們當成什麼了!」
無涯子聽著師弟之語,微笑道:「多說無益,有些互相利用的樣子,不過,我們能達到目的就行了!不要在意那麼多。江湖之中大多如此!」
二人正在閒談,悠然的飛行之中。忽然眼前一人,攔住了二位的去路。
只見此人,頭戴方巾,身著白色長衫,腳下雲旅,背背寶劍。眉清目秀,三縷長髯,一副儒家打扮。無涯子上下打量著來人,吳玉剛亦是大惑不解,正要發問。只聽得此人朗聲言道:「二位仙徒,哪裡去,還不快快見過純陽道祖!」
吳玉剛二人聽得祖師之語,心中大驚。呂洞賓怎麼會來到此處呢,其意欲何望。聽其言語,好像是特意為我們而來的,這樣的事情真讓人驚異,卻也是天大的好事。
原來這仙家傳授道法,都是師傅找徒弟的,而徒弟不需找師傅。師傅如若看中了徒弟,就在暗中觀察,以明其行,設下各種迷局,以考察弟子的言行道德,如若長存善念,濟世渡人之心,有修煉的仙基與風骨,才予以點化,以此來決定傳授徒弟何樣的道法。仙家因材施教,其用意之深,是可想而知的。
成就仙家之身,沒有師傅的傳授與點播,是很難有所成就的。而修仙之人如若不能參透其中的玄妙之處,很容易走火入魔,自毀其身,而難成正道。這與魔道的修煉大不相同。
吳玉剛與無涯子慌忙跪倒身軀,參拜純陽先祖,口中言道:「參見先祖,不知先祖到此,祈請恕罪!」
呂洞賓微笑言道:「仙徒,免了!隨我來!」說著領著兩個徒弟來至一處,降落雲頭。這裡鳥語花香,山青水秀。涼亭小溪,一派安靜祥和之氣。
呂洞賓領著兩個徒弟在涼亭中坐下,言道:「修我純陽道法,必要有赤誠之心,不為紅塵所染之念。心意堅定,才能有所大成。而成仙之道,必要得到真傳,才能成就金仙之體。這金仙之道,必要經歷困苦磨難才能成就,你二人中,仙根不同,成就有早晚。能有一人早日證得金仙之道,我意足矣!」
吳玉剛二人坐在一旁,聚精會神的聽著先祖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