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重生:將門毒女

第1卷 乍起漣漪 第76章 送與不送 文 / 風瑾月

    赫連氏望著自己唯一的孫子送的禮物,十分失望,她搖了搖頭道:「罷了,阿峰到底還是一個孩子!」

    裘嬤嬤知道,老太君不過是在安慰自己罷了,她看得十分分明,太君臉色的失望已經蓋過了方纔的欣喜之色。

    秋榮回到聽雪閣的時候,正看到北唐瑾靠在床上一臉的倦怠之色,她上前匯報自己方纔的情況道:「小姐,一切都很順利。」

    北唐瑾擺擺手,示意秋榮可以下去了,道:「我知道了。」

    可是秋榮顯然是心中有事,且十分擔憂,道:「可是小姐,您真的不打算將鸚鵡送給進明王府麼?」

    北唐瑾今日累了一天,十分疲憊,道:「此事我自有主張,你不必擔憂,下去好好歇著吧,也忙了一天了。」

    見到北唐瑾一點也不擔憂,秋榮總算是稍稍放下了心,既然小姐有法子,那便是應當想出了萬全之策了。

    由於北唐瑾在軍中作戰表現極為突出,而且極為擅長以少勝多,鮮有失手,又精通事故,因此,秋榮對北唐瑾十分自信,相信她家小姐可以解決任何麻煩。

    直到秋榮離開,北唐瑾才深深歎了一口氣,事實上,她對於是否將鸚鵡送到明王府這件事情極為游移不定。

    若是將鸚鵡送到明王府,這明顯是示弱。其實示弱也並沒有什麼,最重要的一點她不應當示弱的原因是對方逼迫他示弱,在這種情況下,她真的軟下來,恐怕對方未必會放過她,此時回想起明王那抹得意的微笑的時候,北唐瑾更加肯定了自己這一看法。

    可是若是不將鸚鵡送給明王,又是公然同明王作對!對方更有理由同她對著幹了,甚至會使絆子!

    送也不行,不送也不行……

    北唐瑾的腦袋有點亂,理不清頭緒,這要怎麼辦才好呢?明王可是要明日一早就看到鸚鵡啊!因此她要在明日早晨之前想出一條萬全之策來!

    只是她現在這種狀態顯然是不適合想事情的,因此北唐瑾將比較簡單的事情放在前頭,在腦中梳理。

    前世的時候,她到北唐府第一日並沒有拜見赫連氏,更別提什麼禮物了!當年的自己,的確是不懂得這些大家族的規矩,於是很容易就中了對方的圈套。以至於第二日去拜見赫連氏的時候,人家愣是閉門不見!最後她更是送了令赫連氏極為不喜的禮物,以至於這位極為喜歡念佛的祖母十分不喜她。

    或許也正是這原因,在這位老太君的影響下,他的父親北唐洵更為厭惡聲名狼藉的她吧!

    有了前世的教訓,北唐瑾自然早就做好了準備,她在見北唐洵之前就買好了禮物,並且在去宴會之前命秋榮秘密送到老太君的手中免得打草驚蛇,被王元香發現,被北唐峰察覺。

    為了不打草驚蛇,北唐瑾並沒有告訴秋榮實情,她是在設計陷害北唐峰,一來是經過這段時日的相處,以及北唐瑾對前世種種的回想,她發現北唐峰雖然年僅十二歲卻是極為聰慧,心思細密,若是發現稍稍有一絲的異樣,就會十分警惕,追根究底。因此,她不告知秋榮就免除了被北唐峰提前發現秋榮的異常。

    二來是秋榮本就一直以為北唐峰是好人,待她們也是極好的,因此若是北唐瑾突然告訴她,北唐峰其實是心懷不軌之人,恐怕是秋榮也不會那麼十分相信,甚至是懷疑,因此,辦起事情來難免會拖泥帶水,錯過最好時機!

    處於種種考慮,北唐瑾選擇讓秋榮和春桃自己察覺北唐峰的不軌之心,到時候,也好辦事了。

    至於她為何要送青花瓷的茶具,這自然是要為未來老太君的壽宴考量,提前做出一些必要的佈置了!

    既然北唐峰要讓她失了老太君的心,那麼她就自然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安置好了王元香,並許諾晚點兒會在舒雲齋歇息,北唐洵便匆忙去拜見自己的母親了。

    這個時候,赫連氏還在唸經,聽到自己的兒子前來,才停了下來。

    「兒子拜見母親。」三年不見赫連氏,北唐洵跪在地上連著扣三頭。

    「起來說話吧。」即便是對待自己的兒子,赫連氏依舊是一副十分冷淡的態度。

    「兒子不孝,不能在母親身邊承歡膝下。」北唐洵愧疚得說著,去年老太君患病,他在軍中打仗無法抽身,因此,此時想來感覺十分愧疚。

    「自古忠孝難兩全,你不必自責,起來說話吧。」赫連氏手中依舊拈著佛珠,眼睛一下都沒有抬。

    北唐洵早就習慣了赫連氏如此冷漠的態度,他啟齒說道:「兒子令母親失望了,兒子雖然戰功卓越,皇帝卻並未封侯,而且還讓兒子留在大都,兒子想,自此再難有出頭之日了!」

    對於皇帝的決定,北唐洵十分失望,他甚至是怨恨皇帝,皇帝既然那麼喜歡他的女兒,按道理講,他加官進爵應當是沒有問題,可是沒想到,他不但沒有陞官,反而從此要長期留在大都,很難再赴邊關,取得戰功了!

    北唐洵說完了這段話,赫連氏終於睜開眼睛,也面帶失望之色。她雖然在家中念佛卻也知道北唐洵捷報頻頻,甚至在她的心中,她的兒子早就是一位侯爺了,可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就這麼輕易得同爵位失之交臂了!真是太可惜了!

    半晌,赫連氏歎了口氣道:「天意如此,何須掛懷,你不必太在意了!」

    北唐洵心中自然是十分不平衡的,但是在母親面前又不得不保持一種平穩的姿態,令母親放心。

    「雖然兒子沒有加官進爵,但是阿瑾卻是為北唐瑾爭了許多榮耀,陛下甚是喜愛,並且賜予她『忠孝誠雅』四字,想必近日就能掛在北唐府門前了!」

    雖然赫連氏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是此次北唐瑾表現不錯,得到皇帝的嘉獎,可是具體是什麼卻並不知曉了,聽到皇帝竟然賜給北唐瑾「忠孝誠雅」四字,赫連氏十分震驚,這四個字可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的,可是北唐瑾小小年紀就獲得如此殊榮,的確是令人驚歎。

    「這丫頭竟然如此出色麼?當年清雪非要將這個孩子送往邊關,我就覺得,這孩子的一生就毀了,畢竟,從邊關回來的女子都要遭到世人的詬病,即便是這個孩子戰功赫赫也無法擺脫眾人的流言蜚語。昔年平華郡主也是戰功赫赫,被皇帝稱頌和喜愛,不是也因為在軍中長大,回到大都後遭人詬病,以至於最後鬱鬱而終麼?可是沒想到皇帝陛下竟如此重視這孩子,是不是陛下有其他的意思……」

    說到這裡赫連氏倏然停頓,看向北唐洵,向對方求證,北唐洵卻搖搖頭道:「陛下從未暗示過此意。想來陛下同皇后娘娘情深,應當不會再納妃了吧!」

    赫連氏的臉上放鬆下來,道:「看來是這個孩子真的有福氣啊!」

    北唐洵也覺得他的這個女兒十分有福氣,又走運,不僅僅避過了構陷,還因禍得福,想到此處,北唐洵又道:「不僅如此,阿瑾在慶功宴上得到了永昌公主的青眼,並被公主稱為知音,您說這孩子是不是奇了?」

    赫連氏聽到「永昌公主」這幾個字的時候,眉心就猛然一跳,原因是,任何人意圖攀附永昌公主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尤其是衛國公府的嫡長女王傾月已經是年滿十七卻仍舊無人敢娶,正是由於得罪了永昌公主的原因。

    她下意識得覺得,北唐瑾該不會是得罪了永昌公主,那樣的話,整個北唐家都要跟著倒霉了!可是,令她驚奇的是,竟是永昌公主願意同北唐瑾結交,那麼如此的話,北唐家自然是跟著走運了!畢竟,當今陛下是如此寵愛這個女兒,就算是天上的明珠,陛下都要捧下來送給永昌公主。

    「這丫頭怎麼能得到驕傲自詡的永昌公主的青眼呢?」赫連氏不禁奇怪,大都名門閨秀眾多,才女比比皆是,永昌公子都不屑交往,卻是對自己在邊關長大的孫女如此另眼相看,這其中一定有緣由吧!

    北唐洵掩不住內心的驕傲和喜悅之色,道:「是阿瑾用簫聲模擬其他樂器的聲音取悅了永昌公主,因此永昌公主說阿瑾是她的知己!看來是阿瑾同永昌公主有緣。」

    赫連氏並不喜歡樂器,但是也知道能用蕭模擬出其他樂器的聲音實在是不容易,要長年練習,據說永昌公主練了整整五年才能用琴音模擬其他樂器的聲音,而且極為傳神,只是她至今也未曾聽過。那麼北唐瑾也應當要經過數年的苦練了!

    「還是太疏忽這個孩子了,她竟然如此優秀。清雪若天上有知,也會高興了。」素來冷漠刻板的赫連氏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慈愛的笑意。

    「母親說得是,等過些日子,兒子定親自去看看清雪,十年了,十年兒子都無顏見她,今日阿瑾功成名就,想必她也能原諒我了!」

    想到當年的事情,赫連氏歎了一口氣道:「這一切都是命,你又何必自責呢?這麼多年過去了,就不必再折磨自己了,就是恕罪,也應當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