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天行健之地火明夷

第3卷 創世紀 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兵連禍結3 文 / 燕壘生

    邵風觀與我也算頗為相投的朋友,我不能向文侯告密,可是我也不願意和他一樣,公然表示要與文侯對抗。邵風觀是一怔,道:「是,是。」看著我的目光卻有些猶豫,似乎覺得自己有些失言。我遲疑了一下,只覺嘴裡的魚肉也食不甘味,放下叉子道:「你不怕我將你這想法稟報文侯大人麼?」

    邵風觀忽地一笑,道:「楚兄,你婆婆媽媽,有時也失之小氣,但有一點卻是我絕對比不上的,你說話一言九鼎,絕非兩面三刀的小人。只是我有句話也不得不說,你一心盼望有朝一日天下太平,再無戰爭,但若是文侯在位一日,你覺得有可能麼?」

    我不由語塞。文侯好大喜功,生性多疑,雖然能力的確遠超儕輩,但一味以鐵腕治人。現在與共和軍唇齒相依,表面上合作無間,其實仍是勾心鬥角,此番應共和軍之請赴援,他就密令我們幾人不得衝鋒在前,不能讓共和軍坐大。文侯在世一日,以他的能力可以約束諸人,但壓得越緊,反彈也越大,他現在越發一意孤行,李堯天遠征倭島,便是他的決策失誤。現在他位極人臣,以帝君的名義下詔,天下莫敢不從。但一旦他真的取帝君而代之,不說旁人,青月。紅月兩位大公肯定馬上起兵反亂,天下又要陷入無窮無盡的戰亂中去了。便是陶守拙,到時也多半會有異動。

    而這一天,似乎越來越近了。帝君的能力遠不及文侯,但也正因為他自己能力不及,所以能夠放手任用屬下,而且稟性較文侯要寬厚一些。作為君主,帝君算不上明君,可是比一個一意孤行的自以為明君要好得多。只是我答應效忠帝君,真的只是為了報答郡主麼?我知道並不完全是,只是這話就算邵風觀也不能對他說的。我不想多說這事了,低聲道:「隔牆有耳,別說這個了。」

    剛說完,門外響起了諸葛方的聲音:「邵將軍,魚腦來了。」

    邵風觀臉色忽地轉霽,道:「進來吧。」他大聲道:「楚兄,雲鯤之腦,別稱軟玉膏,號稱水產八珍之上品,難得嘗到的。來,試試。」

    那雲鯤個頭雖大,魚腦卻也只是淺淺兩小碗而已。天氣雖已轉涼,但還是甚熱,我們又悶在房中烤魚肉,已是悶出了一頭大汗,但我們兩人卻心照不宣,只作不覺。魚腦果然鮮美異常,但我吃在嘴裡卻吃不出味來,上水產八珍的上品我吃著也就和豆腐差不多了。一吃完,邵風觀將碗一推,道:「楚兄,你覺得如何方稱名將?」

    我道:「那庭天碑文上說,平昔言簡慮精,當提兵時,令出不二。戰必勝,攻必克,麾軍所向,秋毫無犯」。如此,我想才稱得上名將。「

    邵風觀點了點頭,道:「正是。為將者,當不失仁義之心。百戰百勝,非兵家至境,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大者。但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又談何容易,人的野心無底,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作後盾,任何人都想趁亂分一杯羹,戰爭便永無窮盡了。」

    我知道邵風觀的意思。文侯是個獨斷的人,他需要的是手下的絕對服從。在這樣的人手下,既有可能高度團結,但一旦有變,馬上就會分崩離析。而在帝君手下,各部互相制約,不會有哪一個獨大,才能達到真正的長治久安吧。帥才能將將而不需將兵,同樣,一個再賢明的君主,也不及一個能放手任用賢臣的庸君。這個道理我懂,但是現在文侯絕不甘於放權的。我歎了口氣,道:「將來的事,讓將來的人頭痛去吧,眼下我們的任務就是平定蛇人之亂。對了,此番進攻南安,你覺得前景如何?」

    邵風觀笑了笑,道:「南安蛇人只有兩萬,拿下已不是問題。」

    我皺了皺眉,道:「我想也是如此。照理,五羊城現在招納流亡,軍力大大擴展,照理完全有實力獨力拿下南安城,為什麼甘願將南安城送給我們?我一直有些想不通。」

    邵風觀道:「他們在西邊相當吃緊吧,聽說戰事很緊,主力都調到那邊去了。」

    我道:「也許是這樣,只是何從景會如此大度麼?閩榕原先是他們的勢力範圍,距五羊城也很近,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他會允許我們佔了南安城,我真有些想不到。」

    邵風觀呆了呆,喃喃道:「是啊,他們到底有什麼居心?」他伸手敲了敲額頭,又道:「也許,你想得太過複雜了,把何從景的實力想得太強,我覺得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們無法獨力拿下南安城。現在帝國與共和軍總算還是同盟,給蛇人佔了,不如被我們佔了更好些。」

    也只有這樣想了。我沒再說什麼,只是仍然覺得有些不對。文侯對何從景要求增援的提議並沒有起疑心,也許正與邵風觀一樣的想法。難道,我是多慮了?

    邵風觀乾笑了笑,道:「不要多想了,楚兄,文侯大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是我們能揣測的。我們的任務,便是照他說的做,拿下南安城,便是我們的功勞。來,再吃兩塊,戰事一起,我們就沒這閒功夫吃魚了。」

    邵風觀這句話倒說得對。我們抵達東平城後,地軍團便與水軍道分道而行。風軍團跟隨水軍團向東出海,不像以前那前隨地軍團前進,畢煒的一千火軍團倒是編入地軍團出發。兩門神龍炮非常沉重,要從帝都運到南安城,實在不甚容易。

    在東平城休整一日,補充了糧草輜重後向南而行。在東平城給我們調度糧草的戶部官員面色甚是不好,戶部掌管財政,原是個肥缺,當中大可中飽,但文侯對吏制也大刀闊斧地修改了一番,刪汰冗員,提拔能吏,現在戶部官員雖然待遇不變,要做的事卻遠遠比以前多了。聽說此事便是由南宮聞禮全權操辦,戶部尚書邢歷被斬殺後,蒲峙改任戶部尚書。只是蒲峙年事已高,加上蒲安禮封侯到五羊城為質,他也已被文權架空,只有一個虛銜而已,戶部的實事全是升為戶部侍郎的南宮聞禮一手把握。我在帝都時,南宮聞禮也來拜見我幾次,當初他有什麼難辦的事,一向郡主請示便迎刃而解,現在他仍然有這種習慣。其實說到政事我根本插不上嘴,南宮聞禮只是恪守郡主要他效忠我的遺訓吧。他這人十分能幹,現在甚受文侯看重,從諫議大夫升到戶部侍郎,官雖然升得不快,實權卻大大增強。

    第二天天還沒亮,陳忠和錢文義在東平鎮守,其餘人隨我離開東平城浩浩蕩蕩向南進發。仁。廉。勇三營兩萬餘人出發時幾乎毫無聲息,我騎馬走在隊伍中間,看著整齊的軍容,心中也頗為得意。文侯一直想要訓練一支無敵的雄師,對軍紀抓得極嚴,四相軍團中,最先達到文侯之願的倒是人數最多的地軍團。

    這支隊伍縱不能說是無敵,也當能夠縱橫天下,勢不可擋。看著一列列士兵無聲地出城,整齊劃一,動作迅速,我胸中也升起一股豪氣。

    名將之號,離我也已不遠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