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黃埔風雲

第2卷 第八十九章 一戰成名 文 / 山水湖畔

    薛林知道這一仗打的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稍有不慎,自己就有可能命喪徐州,比如孫傳芳派兵進駐到錢壯的村子,或者再進攻猛烈些提前拿下徐州。想到這,薛林想起了張宗昌,這個人可是東北軍的主要將領。

    薛林向錢壯問道:「張宗昌確實被炸死了嗎?」

    「確實死了,好幾個俘虜都已經指認了,這個傢伙是被兩棵房梁給砸死的,薛林,這可是死在你手裡的最高級將領。」錢壯說。

    一旁的祝紹周這時也說道:「薛老弟,這回你可一戰成名了,這次的勝利要比你以往的勝利更有影響力。」

    薛林擺擺手:「我寧肯讓世人都不知道我薛林的名字,也不願出現在這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說罷,薛林指了指眼前的戰場:「張宗昌的一生就是投機的一生,但不管怎麼說也是一代梟雄,可惜,沒有機會認識他了。」

    「如今是你認識他,他不認識你嘍。」一旁的王天培說。

    眾人聽完都哈哈大笑。

    薛林在徐州大勝的消息很快傳到南京,進而通過南京的各大報紙傳遍了東南各地,徐州一戰,以少勝多,擊斃張宗昌,薛林名聲大振,人們紛紛稱讚薛林用兵果然了得,是個年輕有為的將領,再加上薛林之前在上海的表現,更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正面形象。

    胡宗南立刻給薛林發了電報,感謝薛林的相救,使得中路軍可以從容撤退,賀衷寒也不得不給薛林發了感謝電。

    「薛林打仗真的這麼厲害嗎?這怎麼才三天,就把孫傳芳給打敗了,連張宗昌都被炸死了,這也太誇張了吧,北洋軍就這麼不禁打?要知道薛林加上王天培才不過兩萬人,他娘的,真他嗎邪門。」冷欣對賀衷寒說道。

    「我也不甘心,我們與北洋軍打了大半年,現在陷入了困局,薛林來到前線三天,竟然反敗為勝?真的沒有比這更操蛋的了。別看他比我們年幼,這小子善於使用計謀,雖然他這次等於救了我們,但以後不得不防,我和薛林總是相處不到一起去,我感覺一定有一天會與他在戰場上見的,我們一定要有準備。」賀衷寒說完站了起來。

    「那就走著瞧吧,現在這風頭是讓他出盡了,不管他救沒救我們,這個人情我只記在校長身上,與薛林無關。」冷欣只認薛林是領了蔣介石的命令守得徐州。

    孫傳芳一路率軍北撤,損失不可謂不慘重,團營幹部損失過半,更嚴重的是張宗昌的殉職,「這可怎麼向張作霖交代啊」。孫傳芳心裡複雜的很,最後不得不給張作霖發電報,匯報了所有戰況,並告知張作霖做好在山東繼續與北伐軍作戰的準備。

    張作霖在北京看到孫傳芳的急電,不禁大吃一驚,心想:「怎麼會這樣?張宗昌竟然戰死了?拿下徐州應該是穩操勝券的,究竟是什麼人破壞了我的計劃?」

    張作霖對著身邊的人說道:「駐守徐州的是誰?」

    「大帥,孫傳芳在電報裡沒好意思說,但我們都知道了,這個人叫薛林,黃埔一期生,時年24歲。」

    張作霖聽完這個名字心裡一驚,繼續問道:「薛林?是不是曾經陪孫中山北上的那個年輕人?」

    「是的。」

    張作霖的腦袋立刻閃現了兩年前的情景,薛林一身幹練的西服,兩眼炯炯有神,他還記得,當時薛林不是國民黨員。

    「想不到是他?這個年輕人我見過,當時我就感覺他很特別,沒想到現在又遇上了,可憐張宗昌老弟了。」張作霖說完深深的歎了口氣。

    7月31日,也就是薛林在徐州大勝的第二天,蔣介石高興的招來何應欽、李烈鈞、陳誠、陳果夫等人,宣佈徐州戰役的勝利結束。

    蔣介石的心情溢於言表,看著這些人說道:「不愧是從黃埔走出的人,在這危急時刻,薛林力挽狂瀾,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打敗了北洋的十萬大軍,還擊斃了張宗昌,大大增長了我軍士氣,現在蘇北形勢一片大好,胡宗南與賀衷寒等幾路軍隊的後路已經被打通,更重要的是徐州這一戰打贏了,全盤皆活,沒有給桂系逼宮的機會,我倒要看看唐生智和李宗仁現在還敢拿什麼理由逼我下台。」

    眾人得知徐州的勝利後內心還是比較高興的,雖然陳果夫與何應欽不太喜歡薛林,但不管怎麼說,贏了總比輸了好,這一旦要是輸了,北伐軍的中路軍後路將被徹底切斷,北伐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很有可能功敗垂成,如果這樣,蔣介石將被桂系的白崇禧和李宗仁還有武漢的唐生智逼宮,很有可能下野。蔣介石若下野,這些人也一定沒有好日子過。

    「總司令,這次徐州大捷,薛林功不可沒,可要好好嘉獎啊。」李烈鈞說。

    「這次的嘉獎令我親自寫,提拔薛林為師長。」

    一聽提拔薛林為師長,何應欽與陳果夫的神情有些不自在了,何應欽馬上說道:「薛林雖然有功,可是畢竟年輕,應該緩慢提拔才好。」

    「薛林這次的功勞是有目共睹的,當個師長不為過。」李烈鈞就知道會有人要阻擋。

    蔣介石看看每個人:「你們怎麼認為的,薛林能否當師長?」

    「總司令,這次薛林指揮的戰鬥確實是師旅一級的,可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更何況薛林才20多歲,雖然是黃埔一期生,可還需要多加鍛煉,唯有如此,才不會使將星過早隕落,薛林也一定會理解總司令的良苦用心的。」陳果夫不愧是搞特務出身。

    蔣介石一聽也是,若是獎勵太大,薛林得意忘形,再來個西山口之敗,那可就慘了,眼下的蔣介石是輸不起的,因為有很多人都想看他的笑話。「好,那就把他升為東路軍116旅旅長吧,王天培、祝紹周各自率領本部歸建,駐守徐州。

    「司令,這二人如果歸建,薛林的軍隊就只有三千多了,這只是一個團的人數。」李烈君說。

    「不要急,我允許他自己招兵擴充建制,但不可超額,這個政策可很寬鬆了。」

    李烈鈞一聽內心很是高興,這相當於薛林等於可以自己招募自己的武裝,可見蔣介石對薛林這次徐州的表現是特別滿意,也更加相信薛林對自己的忠誠,因為薛林的勝利等於用最重的一記重拳替蔣介石回擊了桂系和唐生智。

    薛林按照蔣介石的命令,當晚就開會分散了王天培與祝紹周的軍隊,三人分別駐紮在徐州周圍,分散後薛林雖然又比二人的級別低了,可是王天培和祝紹周對薛林更加尊敬了,完全沒有因為級別或者年齡瞧不起薛林。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薛林只是表面上是旅長,如果他真擴充了一個師,那他就是個師長,當然,前提是薛林要自己能弄來一個師的武裝,因為蔣介石只提供薛林一個旅的裝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