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亂世三國夢

第8卷 第三百九十章 新皇登基(上) 文 / 夜來風雨

    劉霖送走蔡邕到院門口,迎面見糜貞帶著一個丫鬟搖曳多姿地走來,糜貞如今已經有了五個多月的身孕,腹部已經隆起,她聽從華佗的建議,要多多運動,見到劉霖臉色不悅,不由一怔,便上前說道:「夫君,出什麼事了?」劉霖歎了口氣,「沒什麼事,只是心情不太好,你陪我走走。」糜貞點了點頭。

    兩人慢慢向後花園走去,府邸的後花園很大,佔地足有二十畝,其中光湖面就有十畝,湖邊種滿了水杉、柳樹和香樟,此時已過了中秋,天氣漸漸涼了,落葉鋪滿了小徑,他們沿著石板路慢慢走著。「夫君,你是為了天子之事而心煩嗎?」糜貞冰雪聰明,她猜到了劉霖是因為劉協而煩惱,劉霖點了點頭,微微歎息一聲,糜貞雖然成了他的妻,但很多時候她又是他的朋友,她聰明、善解人意,而且有頭腦,當他苦悶時,她會靜靜聆聽他的傾述。

    糜貞挽住了劉霖的胳膊,柔聲道:「夫君,其實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劉協儘管心存大志,但是他畢竟是一個人,就算是長安的老臣來到幽州,但是只要你信任的臣子擔任要職,軍隊依然效命於你,你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至於世家勢力,只要夫君的科舉制依然實行,我相信不出十年,整個朝堂之上就會出現一股新的勢力,那就是寒門子弟,到那個時候夫君再便宜行事,就容易的多了。」

    劉霖默默點頭,便輕輕摟住她的肩膀笑道:「上蒼對我何其恩惠,總是把好的女人給我。」糜貞溫柔一笑,握住了劉霖的手,「我也是!」

    和糜貞聊了一會兒,劉霖的心情漸漸好了起來,這時只見陳到在後花園的園門口張望,劉霖便道:「什麼事情?」陳到還沒有說話,糜貞便柔聲說道:「你去忙你的事情吧!」劉霖點了點頭,看了一眼糜貞,關切的說道:「湖邊風大,小心著涼,在這待一會兒,你就回去吧!」糜貞微笑著點了點頭。

    劉霖大步走出園子,陳到趕緊上前說道:「荀大人來了!」劉霖一愣,歎了一口氣道:「看來好日子到頭了!」陳到被劉霖的話弄的莫名其妙,他見劉霖已經走遠,趕緊快步趕了上去。

    到了廳堂,只見荀彧跪坐在那裡,端著茶細細的品嚐,見到劉霖進來,他趕緊上前幾步躬身道:「荀彧見過主公!」劉霖笑著將荀彧扶起,打量了一眼,見荀彧眼圈處紅腫,神情有些疲憊,歎了一口氣說道:「文若,辛苦你了!」荀彧趕緊說道:「為主公效力,雖辛苦也值得!」說著從懷中掏出一份厚厚的條陳,遞給劉霖說道:「主公,這是我按照你的意思制定的官制,已經和奉孝、文長幾個商議過了,您看一下!」

    劉霖坐在首位,讓荀彧也坐下,便打開厚厚的官制,他細細的翻看著,荀彧便跪坐在一旁等候,大約過了兩個時辰,劉霖將這封官制條陳看完,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這封官制,就是荀彧按照他的構想而完成的,其實這樣說也不對,應該說是他將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提前了四百年問世而已,荀彧見他看完了,便正襟危坐,緊緊盯著劉霖,劉霖慢慢的站了起來,說道:「荀彧此等官制一出,可保四百年江山不失啊!」

    荀彧也知道劉霖說的是實話,雖然他說不出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這樣的道理,但是他也知道,沒有哪一個國策能保萬年的,荀彧點了點頭道:「這些都是主公的功勞,我等只是代主公完善而已!」劉霖見荀彧不往自己身上攬功勞,暗自點了點頭,說道:「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門下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尚書省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置尚書及侍郎,這三省六部的人選,如今你們有沒有拿出草案來?」

    荀彧見劉霖問及官員人選之事,便上前說道:「人事之權在於主公,荀彧不敢界越!「劉霖見荀彧如此,他苦笑著搖了搖頭道:「你啊你!就是這個性子,讓我說你什麼好?如此多的官員人選,讓我一個人定下?」荀彧看了一眼劉霖,說道:「三省六部的官員不是屬下等可以定的,還望主公明見!」

    劉霖見荀彧如此之說,也明白他的顧慮,他歎了一口氣道:「也是我考慮不周,讓文若為難了,罷了,既然如此,我們今日就把這三省六部的主官給確定下來吧!」荀彧一聽,頓時緊張起來,一雙眼睛透著光芒看著劉霖,劉霖見此,知道荀彧的心思,便微微笑道:「這三省的權力極大,尤其是尚書省,掌管著六部,所以我準備任命文若你為左僕射兼戶部尚書,奉孝為右僕射兼兵部尚書,文長為禮部尚書,子泰為吏部尚書,子仲為工部尚書,至於刑部尚書就由志才來擔任,他的昌黎郡太守就由荀堪來擔任!你們六人組成政事堂,統稱為相國,另外再設執政事筆之職,也就是相國領袖,由你們六名相國輪流擔任,每人執筆十天,不知文若以為如何?」

    荀彧腦中轉動如飛,政事堂六相當中,自己和陳群代表世家勢力,田疇代表幽州本土勢力,郭嘉和戲志才代表寒門,而糜竺則代表外來勢力,這幾種勢力構成了新朝的政治體制。如今看來劉霖的政治手腕是越來越高明了,荀彧點了點頭道:「主公考慮周到,不過中書省和門下省主公考慮由何人擔任?」

    中書省和門下省,一個掌管政令發佈,一個政令審議,這兩個職務位於政事堂兩端,一個是管進,一個是管出,任何軍國政務必須先經內史侍郎審核,核定其重要程度,考慮是否要交給自己審批,而所有批准完成的政令都要由門下侍郎最後審查看是否合法合規,有沒有逾權,可以說這兩個職務並不管具體決策,只管規則是替劉霖掌握大權的把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