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亂世三國夢

第7卷 第三百三十一章 傳臚(中) 文 / 夜來風雨

    三天後就是放榜的日子,相對於那些幽州的文武官員關心燕候劉霖有後得消息大喜,那些士子更關心的是第一次科舉的榜首花落誰家。

    在州牧府衙旁邊的一處政務公告處,早已經匯聚了今科的士子,當然也有不少前來為自己的主人打探消息的下人,為了防止意外發生,薊縣府衙派遣了衙役前來維持秩序,就連薊縣城外的軍營也調撥了一千餘人在此地駐守,由中郎將劉安率領,劉安原本是劉霖的書僮,也是劉霖的親衛,個人能力比較突出,又是劉霖的家生子,所以一直承擔著薊縣的重要防衛。

    府衙外已經聚滿了士子,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消息,他們神情中有些急切,這可是決定他們命運的一次考試,三人劉霖許諾他們就算是考不上也可以從軍,但是科舉之路這是大漢的第一次,也是千百年來的第一次,他打破了世家子弟靠門蔭為官之路,這些士子都知道,這次科舉意義重大,他們的名字將留名青史。

    在這群士子當中,有一個清瘦的士子也赫然在列,他一雙眼睛中不再是淡然,而跟眾多士子一樣,都是那樣的急切,熱烈,這幾天來他也戰戰兢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心中已經慢慢的感受到了,他的策論說不定劉霖已經接受了,畢竟劉霖能夠實行這次科舉,就說明劉霖已經想到了他的政治上的弊端,在崔琰旁邊的正是他的好友毛玠,相對於崔琰的急切,毛玠的心情到是平淡下來,他知道自己的文章儘管沒有崔琰那樣激烈,但是也含蓄的提出了劉霖改革的急切,因為世家大族千百年來已經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廢除的,再說這些眼前的寒門子弟誰能保證百年以後,他們又不會是一個世家?所以毛玠認為不能因為世家就打擊,要因人而異,要因時而異,最為主要的還是當政者的方針政策,實行《均田制》,嚴禁土地兼併,實行科舉,唯才是舉,這樣一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就會避免中平五年的黃巾之亂。

    毛玠認為他的這些觀點跟崔琰的觀點相似,但是手段要柔和一些,他沒有崔琰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這與他的經歷有關,崔琰本人因為出身原因思想上有些偏激,而自己卻曾經在陳留郡做過小吏,沒有崔琰的稜角,這也是他認為他與崔琰不能相比的原因,但是就因為這樣毛玠知道,他上榜的可能性很大。

    「出來了!出來了!」隨著州府大門打開,一些翹首盼望的士子們一陣激動,毛玠這才趕緊收拾了心神,只見州府大門處一隊軍士護衛著三個官員走了出來,為首的一個是年紀大約五十多歲的老者,他正是蔡邕,而他身邊的一個是擔任治中的陳群,還有一個是剛剛從代郡調回州府的功曹從事田疇,田疇在中平六年的時候就是功曹從事,但是因為當時因為牽涉到魏攸等人叛亂,劉霖便將此人調任代郡為太守,這幾年來田疇在代郡鼓勵農耕,興修水利,實行均田,調和鮮卑和漢民之間的矛盾,頗有政績,劉霖便將此人調回州府,而改由陳宮去擔任太守。

    儘管這三人陳群的官職要高一些,但是這次科舉是大事,再說是典學從事蔡邕為主導,這次宣佈當然是由蔡邕前來,這些士子都認識蔡邕,因為他是燕京書院的院長,這些士子不少前往幽州後都去聽過他講的課,見到蔡邕出來,這些士子都趕緊的躬身行禮,「見過伯喈先生!」蔡邕笑著點了點頭,這幾天他非常高興,一個是因為自己一直擔心的女兒蔡琰終於有了身孕,這讓他的壓力漸漸的消失了,畢竟劉霖是幽州之主,而蔡琰是他的女兒,成婚這幾年一直都沒有身孕,這讓幽州不少官員隱隱對蔡琰有些不滿,大家暗地裡都在議論自己的女兒,說她是妒婦,畢竟劉霖身為燕候,到現在只有三名妻妾,對此蔡邕也幾次婉轉的向劉霖提起,甚至還讓自己的女兒給劉霖物色好的女子,但是這些都被劉霖拒絕了,這次蔡琰懷孕無疑就是將這些閒言碎語暫時壓制住了。

    蔡邕見這些士子都緊張的盯著他手中的一張黃色的大紙,他將這張紙遞給身邊的衙役,便高聲說道:「各位俊才,這次幽州舉行科舉,是我大漢朝廷之創舉,是千百年來的第一次,這一次,我很榮幸身為主考官,全程參與此次科舉,他讓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未來朝廷棟樑的誕生,此次科舉,公平、公正,唯才是舉,有七百八十九名士子參加考試,錄取一百二十餘名,稍後發榜,凡是幫上有名的士子一會兒跟隨田大人前往府衙辦理登記,三日後前往燕京學院參加大典!」士子們一聽,頓時大喜起來。

    這時蔡邕示意那衙役發榜,那些士子見到衙役去貼榜,都激動的向前擠靠過來,劉安見秩序有些亂,怕出現什麼變故,趕緊讓軍士去維持秩序,蔡邕看了一眼搖了搖頭,對身邊的陳群說道:「文長,看來州牧府衙門應該重建了啊!這裡畢竟小了些!」陳群擔憂的點了點頭道:「如今各從事官衙人數也慢慢的多了,再加上軍事衙門也在州府,這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尤其是一些邊軍前來州府要錢要糧,吵吵嚷嚷很影響政務衙門辦事,我看這件事我們找個機會給主公提一下!」旁邊的田疇也點了點頭,「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前院辦公人員紛雜,後面住著主公家眷,畢竟有些不方便,更何況主母已經有了身孕,這可是如今我幽州的頭等大事,要是有人不小心衝撞了主母,那可就不得了了!」

    「好,既然你們都是這樣認為,那我一會兒去找子仲和文若,再商議一下,到時候給主公擬一個條陳!」陳群說道,蔡邕和田疇笑著點了點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