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庶子

第11頁 文 / 樂顏

    ***

    原治之審視著手中揚州各大鹽商歷年來的所作所為,這裡面的資料,既有官府的記錄,也有民間打聽來的消息。

    鹽鐵之利,歷朝歷代都是官府稅收的重頭,但也最容易滋生腐敗,出現大問題。

    兩淮鹽場是鹽利重地,產鹽量大,品質也高,揚州鹽運衙門上交的鹽稅幾乎佔了景國鹽稅的一半。

    可是近年來,鹽業頻頻出現問題,官府招商辦課,實行由專商壟斷鹽引的「綱鹽法」,養肥了一批大鹽商,專業鹽商子孫世襲,巴結賄賂官員,壟斷了鹽的收買、運輸和銷售,任意剝削食鹽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導致官吏勒索成風,私鹽成行,鹽法紊亂,商民皆受其害。

    去年冬天余姚縣甚至爆發了產鹽灶戶與鹽商的持械流血衝突,據說造成了三死十幾人傷,後果相當嚴重。

    看到余姚縣案宗時,原治之不由得嘴角微挑,腦海中再次浮現出費明蘭高姚秀雅的身影。

    費忠貴是靠賣鹽起家的,他本身也是余姚縣的大鹽商之一,成為皇商之後,雖然經商範圍擴增了許多,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鹽業,對他來說,鹽業是他的立業根基。

    但是費明蘭在處理費家產業時,最先出售的卻是鹽業,讓費家與鹽業這個既有世襲之權又有巨額之利的行進再無瓜葛。

    原治之不相信她預先得到了朝廷要整治鹽業的消息,倒寧可相信她是透過自己的研究,得出了鹽業已經危機重重的判斷,在表面的繁華之下,其實是迅速土崩瓦解的巨大凶險。

    存這個時候,與莫貪圖最後的饗宴,不如趁早脫身。

    如若費明蘭是男子,當更有可為吧?

    越是深入瞭解這位費小姐,原治之就對她越是滿意。

    人生難得一知己,更何況是紅顏知己?

    第5章(2)

    原治之從袖袋裡取出皇帝欽賜的權杖,上面是玄昱銀鉤鐵面的兩個字:御商。

    他玩味地瞇了瞇眼,千年鎢鋼做成的權杖本身就價值不菲,再加上皇帝的親筆御書,更是價值連城了。

    可是這都比不過「御商」二字之重。

    十七歲進士及第之後,原治之就被玄昱召進宮中,就著原治之殿試時的時事策論,兩人密談了整整一夜。

    次日,玄導便賞賜了原治之這樣一枚權杖。

    原治之這位「御商」,並非尋常的御用商人,更與「皇商」有著天壤之別,簡單來說,原治之代表皇帝總管、監管以及規範天下商人的一切商業行為,權力之大,超越古今。

    如果讓朝中的那些恥於言利的老古板知道了,大概會大哭皇帝必須「重農桑,抑意賈」,否則勢必要重蹈呂不韋「奇貨可居」、「天下可販」之禍端。

    商人,在某些人眼裡,那就是國家的大害蟲,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益。

    就連原治之的父親原北顧與大哥原修之,對於原治之這個莫名莫妙的職位也是不置可否,雖然沒有明言反對,但也只是抱著姑且聽之任之的姑息態度而已。

    原治之在心底歎了口氣,他確實自讀了史書之後,就對「物流南北、商通天下」的事情感興趣,他直覺這也是社會存在的一種基礎形態,卻被人為強力壓制,導致商業發展畸形,在世人眼中,商人大多等同於唯利是圖、為富不仁的奸商。

    可事實上,一個社會要想保持活躍發展,就不能輕視商人,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蠢」,而商人就是讓整個社會流動起來的關鍵因素。

    原治之的這些思考,卻並不為時下的權貴階層所理解,他們將他視為離經叛道、不學無術,更甚者嘲笑他自甘隋落、滿身銅臭。

    不過……費明蘭或許是可以理解他的吧?

    原治之忍不住若有所思地這麼想。

    ***

    叩叩!

    敲門聲打斷了原治之的沉思。

    盈袖悄聲問:「何人?」

    「打擾客官了,有人為客官送來了兩盆花草,請客官收下。」門外的店小二必恭必敬地回答。

    住在甲字房的客人通常非富朗貴,能在甲字一號房久住的客人更肯定地位非凡,所以小二伺候起來非常恭謹小心。

    盈神上前打開了房門,兩名店小二各小心翼翼地捧著一盆蘭花站在門口。

    原治之站了起來,示意小二把花盆放到書案的一角。

    小二放好花盆,又施了一禮,方道:「客官,送花的人自稱費家下人,並說一盆花贈送給先前購買了「素心如雪」的貴客,另外一盆則是贈送給客官您的。並說兩盆蘭花品種不同,客官想必是能分辨得出。」

    原治之點了點頭。

    盈袖打開荷包,分別打賞了兩個小二各五十文錢,小二歡天喜地地出去了。

    盈袖重新關了房門,轉身就看到原治之正專心地欣賞著書案上的兩盆花,卷宗已經被他放到了一旁。

    她眼神一暗,少爺工作起來向來專心忘我,這還是他第一次把工作放一旁,卻去注意別的事情。

    費家送來的蘭花,應該就是那位很可能成為三少奶奶的費家小姐送的吧?

    盈袖暗自抿了抿嘴角。心裡酸溜溜的有點不是滋味,同時又覺得果然不過是個商戶女,一點都不懂得矜持,眼巴巴地給陌生男人送禮物,也不害臊。

    時下對女子要求極嚴,閨譽是否清白足以決定一個少女的生死。

    未婚少女私下贈送外頭男子禮物,如果這消息被流傳出去,費明蘭大概會名譽盡失吧?

    原治之看著桌子上的蘭花,心情卻越來越好,直至那快意在心底遮掩不住,從眼底流露了出來。

    原治之能代表皇帝親自來買蘭,自然也是鑒賞蘭花的高手,他一眼就認出了費明蘭所送的兩盆蘭花皆是最早在余姚縣被發現的名蘭品種:龍字、賀神。

    龍字,因最早發現於余姚縣高廟山的「千巖龍脈」,故而得名。

    「龍字」植株高大雄壯,花容豐麗,花葶細長,觀音捧,大鋪舌,舌上倒品字形三個鮮紅點,非常靚兩。

    原治之用手指戳了戳「龍字」的花瓣,這天下間可稱「龍」的只有九五之尊的那一位,看來費明蘭發現「素心如雪」的買家居然是皇帝之後,有點不安,所以又特意贈送了這盆「龍字」。

    「龍字」與「素心如雪」,還真是格外匹配玄昱和薛珍這對天下最尊貴無雙的夫妻。

    原治之的注意力卻更被另外一盆「賀神』吸引,這是費明蘭特意贈送給他的禮物啊。

    「賀神」不易起花,栽培較難,但是花姿清逸楚秀,花品端正有氣度,花色俏麗,故而也屬於難得的佳品。

    而費明蘭贈送給原治之的這盆「賀神」,蘭花外三瓣中的兩側副瓣向上微挑,呈現「飛肩」,比一般「賀神』副瓣的「一字肩」希罕珍貴許多。

    但是讓原治之心生愉悅的不在此,而是在於「賀神」還有一個別名,「賀神」因為最早是在余姚縣鸚哥山發現的梅辦春蘭,所以又名「鸚哥梅」。

    鸚哥,乃「鸚鵡」的俗稱。

    鸚哥梅——以鸚鵡為「媒」。

    如此說來,費明蘭沒有介意原治之「與費明德一樣的原家子」身份,接受了他贈予她的丹巴鸚鵡,也暗中允諾了鸚鵡學舌的「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的求婚。

    費明蘭不相信原治之和自己庶兄一樣愛好男色,若真是如此,他應該就不會沒頭沒腦地用鶚鵡來求婚不是嗎?

    如果不是愛好男色,那麼原治之所說,他是和費明德一樣的原家子,又意味著什麼呢?

    費明蘭把認識原治之以來所有的事情都想了再想,再想想費明德所說的原治之對他莫名的善意與出手相助,讓她恍然大悟一一原治之是原府的庶子吧?

    所以才對費明德情同此心。

    也所以,才會有可能與一名商戶女子聯姻。

    一旦這麼想,原治之的許多行為就能夠理解了。

    而在她想明白了原治之是原府的庶子之後,仍然冒著閨譽盡失的大風險回應了他,更說明了她看重的是原治之這個人,而非他的原府三公子的身份。

    現今社會風氣非常保守,尤其對於未婚的閨閣女子來說,與外姓男子的私下接觸其實是大忌諱,一旦被外人知道,就等於閨譽掃地,再難嫁到好人家。

    但是總有些嚮往自由,追求自己心愛之人的大膽女子,會想盡辦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鍾情與青睬之意,她們往往會透過一些巧妙的手段,盡量不落人口舌地與心愛之人暗通款曲,比如做一頓暗含深意的飯菜,吃過就沒了,不會留下任何證據。

    而費明蘭贈送蘭花,也算是頗為取巧了,眾所周知,她本身就擅養蘭花,贈送友人幾盆蘭花,的確能避免一些口舌是非。

    但就算如此,她仍然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如果一旦出現負面的風言風語,她付出的代價將遠遠超過身為男子的原治之。

    於原治之來說,這或許是一段風流佳話,於費明蘭來說,卻可能成為她婦德不修,淫賤放蕩的罪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