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海上女妖

第26頁 文 / 瑪德琳

    染上些微色情意味的戲語被人以粉唇覆堵。窘惱的眼波看自氤氳的晶眸遞來,她當然知道他口中的那塊疤痕在何處,真不敢相信他竟然毫不害臊地打算直言無諱。

    「所以呢?」短暫交兵後,她極無奈地任他翻過身,奪回主控權。

    「我想,我有更多的時候可以耗在一個重要的線索上。」

    「……你所謂的線索就是我的身體?」她嚶嚀著道。

    「這個線索恐怕足夠我們耗上整晚討論……」

    「你是說整天吧?」她用殘存的餘力沒好氣地糾正。

    「聽起來很誘人,不是嗎?」

    看來,她就快結束路人甲的身份,終於輪到她登台提綱女主角了是嗎?不過,此刻看來似乎也沒什麼差別了,比起萬眾矚目,擔任某人矢志守護的女妖更為划算。

    「小蕾。」某人勸哄似的低聲柔喚。

    「我可以不要回應嗎?」惡劣又可恨的傢伙,羅蕾萊當然知道他想說什麼,每次都挑這種奇怪的時刻說。

    「不要離開我。」聽來隨性散漫的濃烈宣示,卻是唯有在她處於無暇且乏力反抗的曖昧時刻才有機會鏗鏘灌耳的至要關鍵詞。

    「你一定要這麼故意嗎?討厭!」噢,該死的混蛋,偏偏挑這種時候逗她。

    吻得正起勁的拜倫悶聲啞笑,開始進行長達整夜的纏綿酷刑,親身拷問折磨著只屬於他的甜蜜囚犯。

    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問,為什麼非她不可。

    他總是一笑置之,不予回應,而答案至今仍深埋於心,未曾透露——只因囚禁在孤獨牢籠過久的人早已徹底絕望,對任何美麗的事物更是麻痺無感,他們渴望被瞭解,渴望束縛於身的原罪能被釋放,於是輾轉尋覓與自己相仿的靈魂,執迷追逐與自己相似的倒影,永無止境。

    古老的希臘神話中,女妖出現的意義是代表著「死亡」,但她的現身,卻是挈領他航向浩瀚的重生之洋,結束漫長的尋覓,獲得嶄新的存在意義。

    晚安,他的海上女妖。

    —完—

    後記瑪德琳

    打從心底對拜倫這個大反派感到愧疚(伏案痛哭)!

    當初創作「威廉古堡」系列時並未作太多的設計,只是單純的寫,懵懂、莽撞地寫著,當初真的並未想過,能有機會看到一個故事出版成書,直至此時,依然覺得一切如夢。

    所以相對的,我也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幫拜倫平反形象(撞牆)。

    這個故事是在之後創作的,同樣是寫在「子不語」系列之前,原本是「威廉古堡」外三早,為何會並在新系列裡,因為上一本的序文曾經提及,請恕我不重複了(傻笑)。

    猶記得《情獸》裡,辜靈譽悟透了何謂凡人之愛——愛,就是明知不可為仍為之的執著。其實這句話是反映了我在創作這條路上的想法,因為我總是任性的寫著自己偏愛的題材,有時偏離了愛情故事的主軸也渾然未知,只是埋頭苦寫,也曾一度因為這樣的任性而將自己逼入絕境,時常陷在究竟故事與愛情該以何者為重的迷思中。

    後來,在編輯大人的提醒下,慢慢沉澱思考,將自己從創作者的角度徹底抽離,回歸單純的讀者,這才瞭解到,一份至誠至真的愛情才是讀者渴望透過閱讀獲得的。

    《海上女妖》這個故事誕生於我渴望小小轉換風格的時期,且充滿了大量黑暗色彩和沉重調性,希望大家沒看到口吐白沫暈死過去(搔頭傻笑)。

    老姐非常擔心這個故事會影響讀者朋友對整個系列的觀感,因為這個故事真的太過沉重冷調,著重描寫男、女主角的黑暗面,甚至可以說,他們兩人是被彼此的黑暗面吸引。

    女主角太過憤世嫉俗,明明心性依然帶有年少輕狂的稚氣,卻總是偽裝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無所謂,我努力揣摩著一個十八、九歲的女生會有什麼樣的心態,在接連攪入一軒混亂之後,又該用什麼心態重新振作、面對,不過,故事敘述得成功與否,還是留待讀者朋友主觀判斷了(笑著流淚)。

    這是一個很晦澀的黑暗故事,也是與「威廉古堡」核心人物攸關的最後一個故事,迥異於原本系列的輕鬆搞笑,「威廉古堡」系列的相關作品也正式畫上句點。

    下一回,終於輪到我的幸運女神寧寧登場羅(皇家禮炮伺候)!寧寧脾氣可大著,要是不給她最尊貴的待遇,她可是會甩頭走人的(哈腰鞠躬中)。為什麼我會說寧寧是我的幸運女神?請大家等待寧寧現身,屆時我會詳細的娓娓道來(又在替自己宣傳)。

    感謝願意從第一頁閱讀到最後一頁的大家(撲抱),更感謝願意從「威廉古堡」便一路支持瑪德琳的讀者朋友,你們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感謝編輯大人不厭其煩的鞭策、提醒與幫助,感謝最關心我的阿母和老姐,感謝總是無償幫忙製作精美預告表的好友小憶,感謝身邊願意支持我走下去的每一個人,我會繼續建構屬於自己的幻想國度,並且努力不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