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絕代女官

第1頁 文 / 心寵

    話說女官心寵

    我算是比較孤陋寡聞,因為受韓劇的影響,一直以為「尚宮」一職來源於朝鮮古代,因為看中國的歷史劇從沒提及過它,而諸如「大長今」,「明成皇后」等韓劇卻屢屢聽聞。

    其實,「尚宮」從中國隋朝時代便有了。

    《隋唐》載開皇二年,隋文帝采漢,晉個儀置六尚,尚宮就是六尚之一。唐朝時,後宮仿照六部設六局: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寢局,尚功局。尚宮是尚宮局的首席女官。

    朝鮮王朝女官職稱仿照中國制度,但實際上的職務,職級與中國女官又有所不同。「尚宮」是內人以上女官的統稱,其中包括皇帝的妃子。換句話說,在朝鮮,尚宮不一定是皇帝的妃子,但皇帝的妃子,可以是尚宮。

    明白了嗎?呵呵,聽上去是有點複雜。

    我在這本書裡,把女主角設為「尚服」一職,那麼,什麼叫「尚服」呢?

    剛才說過,「尚服局」亦是六局之一,詳細解釋如下:

    尚服局,官署名,戰國,秦,漢有此名。主管帝王衣冠。隋文帝所設女官「六尚」亦為其一,員額三人,掌服章寶藏,轄司飾三人,掌飾物,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煬帝建尚服局時為主官,轄司璽,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武器。四司各二人,下有典,掌,女使。

    唐承隋制,唯改司璽稱司寶。五代北宋仍有司寶,司衣等名目。遼亦置,金及明初依唐制。明永樂後,女官六尚之職均移於宦官,唯司寶等仍存。

    簡單點說,凡宮中的衣冠,首飾,器皿,儀仗,甚至沐浴用品等,皆歸尚服局統管。這從它的四司名稱:司寶,司衣,司飾,司仗,可以看出。

    那天絮絹打電話問我,說「尚宮」與「尚服」有何區別?因為她查到的資料,「尚宮」也有統管衣飾之類。

    我們先來看看「尚宮局」的詳細解釋——

    尚宮局隸屬官署名。隋文帝所設內廷女官「六尚」之一,員額三人,約當從九品,掌導引皇后及賞賜等事,轄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轄琮璽器玩。煬帝建尚宮局時為主官,從五品,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管鑰。四司各二人,從六品。下有典,從七品,掌,從九品。女使若干人。

    唐承隋制而小有更改,尚宮二人為正五品,四司改稱為司記,司言,司簿(以上各二人),司闈六人,正六品。以下典記,掌記等,分別為正七品,正八品。五代北宋仍有尚宮,司言等名。金與明初均依唐制。明永樂後,職盡移於宦官。

    簡單點說,尚宮應該是偏向於掌管後宮的文書,奏啟,賞賜等事務,甚至包括宮門的鑰匙。有點像我上一本《大牌女官》中女主角的職務。這從它的四司名稱:司記,司言,司簿,司闈,可以看出。

    那為什麼絮絹查到的資料與我的不同?會有糾結不清的疑問呢?

    我後來看到這樣一段話——

    《明史-后妃傳》:「又命工部制紅牌,鐫戒諭后妃以下至嬪御女史,鉅細衣食之費,金銀幣帛,器用百物之供,皆自尚宮取旨,牒內使監復奏,移部臣取給焉。若尚宮不及奏,內使監不復奏,而輒領於部者,論死。」

    可見,到了明代,凡是宮內所需,不論是衣冠器皿,皆要透過尚宮申請,才能取得,否則會被治罪。這大概也是一種內宮財政的監督制度吧,否則有人貪污就不好了,呵呵。

    所以說,宮闈制度,其實從隋唐開始,到了明清,會有一些轉變,不是從始至終如一的。時代的變遷,會導致後宮順應時宜而動。所以,查到的資料會有所不同也是正常。

    洋洋歷史,千年文化,又怎是個單一固定的解釋能說得清,道得明的?就算身在此山中,也有雲深不知處的困擾,何況我們這些「窺豹」的後人,大概都只是看到了豹子的某一段美麗的花紋而已,無法再回到從前,探清全貌。

    以上這些關於女官的資料,我不打算寫在小說裡,只用序文做一些解釋,因為害怕影響讀者的閱讀,畢竟我寫的是以愛情為主的小說,過於繁冗的學術考究會像阻隔在行文中的石頭,破壞流暢。

    嗯,大家看看就好。假如這篇序讓你頭痛,跳過去直接看正文吧。但假如你有疑問,或者對中國的女官制度有進一步的好奇,以上僅供參考。

    第章()

    一抹清麗的身影出現在水閣中,他站在煙樹下,遙望著那抹身影,眼裡泛起不為人知的隱密柔情。

    後宮佳麗三千,卻無人似她這般淡妝素衣仍引人注目。天然的絕色丰姿無須任何金釵羅裙的修飾,已經優雅如仙。

    他不明白,為何至今她依舊獨自一人,世間哪個男子能抵擋如此絕世的容顏?二十二歲的她,早該覓得良人,去過萬千寵愛集一身的日子。然而,此刻的她卻孤立水榭之上,凝視水中倒影,幽靜寂寞。

    這番情景,雖然美麗,卻讓他心底酸楚,微微為之牽動。

    「公子,皇后娘娘在等著呢。」隨侍一旁的宮女提醒。

    「那是誰?」他遙指水榭,雖然早知她的姓名,卻故意問道。

    「哦,上官昭容的堂妹,綾妍小姐。」宮女答。

    上官婉兒,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官,此刻已是中宗繼位的景龍年間,被封為昭容,專掌起草詔令。她的堂妹上官綾妍亦獲得特許,隨同居住宮中。

    沒錯,綾妍,是她的名字—他一直銘記在心的名字。

    「我聽說高宗皇后在世的時候,綾妍小姐已經嫁給皇后侄孫武承羲大人,為何如今仍孤身獨處宮中?」他繼續問。

    「公子難道沒聽說?武承羲大人在邊關去世,從此以後,綾妍小姐便寡居至今。」宮女答道。

    「難道這些年,上官昭容也都未替堂妹另擇佳婿?」算起來,高宗皇后武則天去世已歷時四載,就算守孝,也應期滿了。

    「哪能沒有啊?」宮女道:「不只上官昭容,就連皇上和娘娘都替綾妍小姐的婚事著急,可她卻一直不願改嫁……恐怕是還念著武承羲大人吧。」

    她依舊掛念故去的前夫?不知為何,這本與他無關,卻讓他頓時覺得苦澀。

    「公子為何對綾妍小姐如此好奇?」宮女疑惑。

    「我對於世間貌美的女子都很好奇。」他淡淡一笑,掩蓋過去。這樣的理由,亦符合他現下風流公子的身份。

    「公子真是多情啊—」宮女笑道,不疑有他,繼續引領他前行。

    他踱出幾步,再回首時,水榭上的她依舊佇立,彷彿變成了一具石像,任由時光點點滴落在身上,卻不自覺。

    他喜愛她沉靜美麗的樣子,卻忍不住為她傷心。

    宮闈寂寞,寡居的女子更加孤苦吧?他只希望,他的到來,能為她增添幾分快樂。

    「妹妹在看什麼呢?」上官婉兒步入水榭,笑盈盈地問道。

    「我只是發呆,沒在看什麼。」綾妍低聲答,依舊面對曉日之窗,任由風吹樹葉,沾落衣襟。

    「我還以為你看到了哪家的翩翩公子呢。」上官婉兒笑道。

    「宮裡除了皇上,就是太監侍衛,哪來的翩翩公子。」綾妍搖頭。

    「妳啊,真是被舊情迷了眼,明明韋千帆剛從那邊走過去,妳沒看見?」不由得感慨。

    「韋千帆?」她一怔,「誰啊?」

    「這幾天,宮女們都為這位翩翩公子迷了心眼,就連那安樂公主也老往他那兒跑,妳沒聽說啊?」上官婉兒為她這好妹妹的後知後覺感到驚奇。

    「這麼轟動?」綾妍淺笑,「什麼人啊?新來的棋博士?或者樂師?」

    「是皇后的娘家人。算起來,跟安樂公主該以表兄妹相稱。」

    「皇后讓他進宮的?」

    「沒錯,」上官婉兒凝眉,「說也奇怪,忽然讓一個遠房親戚進宮,不知韋後要幹什麼?肯定不只小住幾日這麼簡單。」

    「姊姊在擔心嗎?」她凡事事不關己,但卻將堂姊的喜怒哀樂分毫不差地看在眼裡,誰讓堂姊是她在這宮中至親的人呢?

    這些年來長留宮中,只是想助堂姊一臂之力,畢竟則天皇帝去世後,雖被封為昭容,但中宗軟弱,韋後作威作福,她很怕堂姊會受到欺凌。

    「眼下有一樁事兒,姊姊需要妳幫忙。」上官婉兒忽然道。

    「姊姊但說無妨。」

    「方纔我自皇上那兒來,皇上打算恢復前朝舊制,後宮仿照六部設六局: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

    「這又如何?」

    「妳自幼刺繡出色,衣品絕佳,則天皇帝……不,高宗皇后在世的時候,已對妳頗為賞識,眼下,姊姊打算在皇上面前力薦,讓妳入主尚服局。」

    武則天去世,李唐江山恢復,從前則天皇帝的稱呼,亦變回了「高宗皇后」。上官婉兒一時間難以習慣,仍常常說錯。畢竟她自幼跟隨武後,情義深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