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文 / 艾珈
寫他最喜歡的俠客!還要把喜歡他的理由寫出來!生平經過通通要!
結果好樣的,他還真做到了!(還真的寫得很讚你看看!真是讓我太嫉妒!)
《夢幻俠客列傳》BJ
話說讀者看完本書,在台北車站倒豎大拇指高喊——「退書!退租!退錢!」言情小說和俠客根本八竿子打不著邊,明明叫你寫愛來愛去、抵死纏綿,你寫什麼夢幻俠客啊!莫名其妙!
「啊!啊!究斗馬底……等一下嘿!」艾珈可憐兮兮的說。
BJ則在旁邊點頭偷笑著。「活該!想當大俠就別怕人噓!」這就是「俠義精神」的本質——為所應為,捨生忘死、懲惡揚善、鋤強扶弱、一諾千金、不矜其功。
這些美德和本書的創作目的——「愛情」一樣,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本質。你說,我們怎麼能不加減讀一讀呢?!
戰國時代的法家代表韓非子為「俠客」提供的原始定義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儒者——讀書人藉著寫文章批判當權者,鼓動風潮、反對獨裁法制,而俠者則是憑藉著一己的武力去違反禁令。然而,俠客不見得要有非凡的武藝,也不一定總是違反禁令。反過來說,武藝高強不見得夠格稱為「俠客」,如艾珈最喜歡的「宮本武藏」,在日本他被尊為劍聖,一生不敗,但嚴格來說他只算個浪人「劍客」;而「花木蘭」,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弱女子,力不能縛雞,卻因為她捨己為人的俠義行為,則被列為夢幻俠客列傳的首棒打者。
從太史公司馬遷以來寫「俠客」的作者,總是要在書中某個地方闡述「俠客」精神,有的是要點出本書所要弘揚的美好人性;有的是要發抒作者對這些「偉大」小人物的同情。夢幻俠客列傳則兩者都是。
給個臉,耐心地看下去吧!
《木蘭》
如果在街上問人「女英雄」的代表人物,十之八九會回答:「花木蘭」。
如果你再進一步追問:「那……花木蘭做了什麼好事?」
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代父從軍啊!」
「你從哪裡知道的?」
「廢話!『唧唧復唧唧』……『木蘭無長胸』每個人國文課本都背過的啊!」
但是,奇怪的是,連編課本的人都不知道木蘭是哪裡人?哪一年生?她到底厲害在哪裡?
實情是——關於木蘭的生平事跡,多只存在虛構的文學故事中,就如同這本《無邪小婢》一樣。正史上既沒有記載,學者們也莫衷一是,只能牽強附會的從作品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說,木蘭生長的朝代,一般認為是在唐朝以前,因為,在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將李靖徹底擊退北方民族,被尊奉為「天可汗」以後,匈奴人有好久都不敢來鬧事;另一方面,木蘭也應該是在三國魏晉之後,所謂的「禮義王道」徹底崩潰,女人家被從封建家庭中解放出來,才有可能從軍。
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木蘭是北魏時候人。也就是那一堆所謂「竹林七賢」的瘋子整天清談怪誕、達摩老祖從印度來說禪宗碰壁、中原被「胡人」盤據,南北分裂對立的戰亂時代,因此,木蘭詩中才會用「可汗」這個胡人的說法來稱呼木蘭的君主。
如果照此推論,木蘭應該是北方人,更有可能是晉陝一帶的「胡人」或漢胡混血兒。李白俠客行有「趙客縵胡纓」句,也說明燕趙一帶,就是專出慷慨悲歌的蒙俠之士,最有可能孕育出木蘭這樣的女英豪。更重要的是,北方的氣候地理條件,才有可能「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為什麼呢?因為北方天寒,不必像我們一樣得要天天洗澡,不然……一彎腰撿肥皂,木蘭可就慘了。
「看一個人的勇氣,要去看他的敵人有多壞!」木蘭詩裡「將軍百戰死」等區區幾句實在不夠描述木蘭的勇氣。電影裡的匈奴又高又壯,窮凶極惡,但是完全是一副不用大腦的三流惡人模樣,紙老虎罷了,根本沒啥好怕。
真正的事實是,在公元四百多年左右的那時代,北方又矮又小的遊牧民族出了一個不世出的大英雄(或稱大魔頭)——阿提拉Attila。領著族人騎著蒙古小馬,橫掃歐亞太陸,鐵騎踩躪東西羅馬兩大帝國,無人能擋,嚇得西方人稱之為「黃禍」。他說:「凡我馬蹄踏過之處,將永遠寸草不生」。那時,比成吉思汗還早上近千年!
當你知道木蘭的敵人級數,就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氣!
艾珈附註:當初我跟大神提到我會在《無邪小婢》裡提到花木蘭,他突然回了句話給我:英文版幫木須龍配音那個艾迪墨菲,一直叫:「摸爛(Mulan)……摸爛……」真的是超色的!
呃!大神,我想普天不會這麼想的人,大概就只有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