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媚傾天下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箭落鳳梧宮 文 / 心靜如藍

    秋棠和蓮香到了祈福台,周圍已經圍了好些宮女。太后、齊貴妃、莫貴妃還有那新晉的舒貴妃都在祈福台上按尊卑輩分依次坐著。

    而瘋癲了的沐貴妃和齊貴妃的兒子五皇子寧君鴻則由各自的貼身丫頭看著坐在法壇正中間。

    祈福台最前面擺了一個法壇,法壇上擺了各種法器,法壇的正中擺著一高兩低三個鍍金寶鼎,寶鼎裡插著燃燒的明黃高香,煙霧裊裊間只見一名作道士打扮的中年男人立在台上,想必他就是崔嬤嬤口中的大仙了。

    秋棠和蓮香擠到圍觀的宮女之中,仰頭觀望,這是那大仙已經開始登壇做法了,兩婢只見那大仙右手持劍,左手搖鈴,一邊在台上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揮劍搖鈴,一邊唸唸有詞的吸動嘴巴。

    那大仙四個方向都揮舞了一遍之後,就放下手中的搖鈴,左手迅速抄起法壇上一疊黃色的符紙,紙張上畫滿了奇形怪狀胡符號。

    接著,只見那大仙右手的劍往那疊符紙上用力一插,將符紙插到劍尖處,隨後又一陣舞動,在眾人的目光都被他手中揮舞的長劍和符紙所吸引的時候。

    大仙右手往桌上一掃,抄起放在法壇上在一碗酒,放到嘴邊喝了一大口,張嘴就往法壇上那點燃的蠟燭上噴去。

    燭火一碰到噴過去的酒水頓時閃過一陣耀眼的火光。

    台下的宮女甚至台上坐了的太后等人也都被那一陣耀眼的火光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

    就在這時,那大仙輕輕一躍,凌空而起,飛了大約三丈高,飛到空中,手中插著符紙的長劍往四面八方劃了一個圈,眾人尚未明白是怎麼回事,劍尖處的符紙竟自動燃燒起來!

    「哇!著火了!著火了!」

    「是呀,是呀!真是神奇!」

    「聽齊貴妃的宮女說,這姚大仙是花了重金從宮外請進來的呢!有名的很,聽說在宮外一天就不下二三十場法事呢!」

    「就是,就是,我還聽說這個姚大仙還不看中錢財,只看人品,如果請他做法事的人是大壞蛋,就算花重金請他他也不會去的呢!」

    「怪不得呢,今日我碰著宣和宮裡的嬌杏,那妮子還說什麼要不是我家貴妃和那姚大仙熟絡,這會還說不定請不到他老人家進宮呢……」

    秋棠和蓮香夾在宮女中,斷斷續續的聽到宮女們議論台上的姚大仙。

    聽宮女們的說法,這個姚大仙還是蠻厲害的嘛!秋棠不禁想。

    一旁的蓮香卻一邊聽著宮女們的議論一邊凝神盯著台上的動靜。

    當那大仙劍上的符紙燃燒得差不多的時候,那大仙剛剛好從空中落到法壇上,旋即他右手揮動,將符紙的灰掃進了那盛著酒水的碗裡。

    蓮香發現所有的符紙的紙灰在他的劍光舞動下,一絲不漏的全部都被他掃進了碗裡。

    「看來還是個高手呢!」蓮香暗自嘀咕。

    大仙將紙灰和酒水攪拌了之後,一碗符水就成了。一直守在旁邊的一名童子就信步走到法壇邊,逕自端了那符水就向沐貴妃和五皇子寧君雄走了過去。

    走到沐貴妃和五皇子身邊,那童子首先將那符水遞給沐貴妃的貼身婢女玉翠,待玉翠喂沐珂喝了一口符水之後,玉翠又將碗遞給了五皇子身邊一名面容清俊的小婢女。那婢女學著玉翠的樣子餵了五皇子符水,最後將碗交還給那名童子。

    太后及台上眾人還有台下所有圍觀的宮人都緊張的盯著喝過符水之後的沐貴妃和五皇子。

    不過一刻鐘,眾人就看到沐珂和五皇子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渾身抽搐。由於抽搐過於劇烈,沐珂和五皇子同時昏了過去。

    「啊!昏過去了!」

    「怎麼會這樣!」

    台下頓時一陣哇聲,

    「母后,這是怎麼回事?」台上,舒貴妃禁不住站了起來,

    臉上儘是驚色。

    太后聽了舒貴妃的話,也一陣緊張,可此刻她只能裝得一臉的鎮定,只緊緊的盯著那作法的大仙。

    莫貴妃卻靜靜的坐在一旁,一動也不動的坐在那裡,目光迷茫,臉上的表情也呆呆的。

    由於秋棠和蓮香在台下和她們隔得遠,秋棠和蓮香並未發現莫貴妃的異常。

    就在眾人發出哇聲之時,那姚大仙輕輕一躍凌空飛起,接而又緩緩落在沐貴妃和五皇子身邊。

    落下之後,他再次舞動他手中那把長劍,一邊舞,一邊大聲的念著那些令人無法聽懂的咒語。最後,他手中的劍急急的往沐貴妃和五皇子身上刺去。

    「啊!殺人啦!」

    台下圍觀的宮女大聲尖叫!隨著她的尖叫聲一出,台上台下所有人望著姚大仙手中的那把寒光閃閃的長劍刺向沐貴妃和五皇子都倒抽了一口冷氣!

    只是,那姚大仙的手法極快,眾人還沒從驚愕中反應過來,那沒入莫貴妃和五皇子身體裡的長劍已經從沐貴妃和五皇子的身體裡抽了回來。

    接著,所有人都聽到一聲女子淒厲的尖叫,尖叫過後,沐貴妃和五皇子竟悠悠醒轉過來,更神奇的是,沐貴妃和五皇子醒過來之後,都紛紛望著身邊的婢女問:「發生了什麼事?」、「我這是在哪裡?」

    隨即,沐貴妃和五皇子就看到了太后以及坐在太后身邊的莫貴妃、舒貴妃等人。

    沐貴妃急急的朝太后走過去:「母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臣妾……臣妾一點都不記得了……」沐珂抱著頭,萬分可憐的望著太后。

    「沒事了,沒事了,你們先扶了沐貴妃下去休息吧!」太后沖身旁的崔嬤嬤擺了擺手。不一會,崔嬤嬤就叫了兩名婢女上前,與沐珂的貼身婢女一起扶了沐珂前去休息。

    五皇子則在看到齊貴妃之後,飛撲入齊貴妃的懷中,哽咽著:「母妃,母妃,我怕,我怕,蘇貴妃說不讓我回來了!讓我留在那裡陪她!嗚嗚……」

    五皇子的話讓太后的臉色一變,舒貴妃也禁不住後退了一步。

    「五……五皇子,你……你真的見到了蘇貴妃!」舒貴妃驚愕的等著寧君雄。

    「當然了,她說她不能投胎了,讓我在那裡陪著她。我不要,她就……她就掐我的脖子!啊!母妃,我怕,雄兒怕!」寧君雄哇哇的哭了起來。

    「雄兒別怕,有母妃在呢,不必害怕!母妃已經請了大仙驅走那些不乾淨的東西了,從今往後,你再也不用害怕了!」齊貴妃緊緊的抱著她的寶貝兒子寧君雄,臉上落下一行清淚來。

    台下的宮女見了,哇聲再起。

    「嘖嘖,真是厲害呢!沐貴妃和五皇子都清醒過來了呢!」

    「嗯呢,剛才你有沒有聽到,那大仙的劍刺下去的時候,好像有女子的尖叫聲……」

    「啊!你也聽到了!我還以為聽錯了呢!」

    「不會是……」

    那幾個宮女頓時變色,她們都以為那尖叫聲就是蘇貴妃的鬼魂發出來的,頓時嚇得臉色煞白。

    秋棠和蓮香也面面相覷。

    剛才那姚大仙的動作太快,她們也沒看清那大仙是怎麼做的,瞬間就已經將劍拔了出來,而且,那劍明明是刺入了沐貴妃和五皇子的身體裡,可劍拔出來的時候,卻沒有一點血跡。

    而且,那姚大仙刺完後,她們倆也聽到了女子淒厲的叫聲。怎會這樣子呢!

    若不是秋棠和柏路箏還有錦屏昨晚夜探了落華宮中了暗器,秋棠這時還真會以為是鬼神所為。

    既不是鬼神所為,那沐珂和五皇子為何又在尖叫聲之後醒來呢?而且都一同清醒過來?難道沐貴妃和五皇子事先約好了?

    可沐貴妃的瘋還有可能是裝的,那五皇子的瘋看起來卻和真的一樣,他不過一個十三四歲的小男孩,若真有這種偽裝水平,那就真讓人恐懼了!

    想著剛才五皇子醒過來後的害怕與恐懼,還有撲在齊貴妃懷中哭泣的舉動都是那樣的自然,秋棠和蓮香皺了眉。

    沒等她們有機會疑惑,就在這時,那姚大仙又飛身回到法壇旁,將手中的劍雙手平整而恭敬的放在法壇上。

    放好了劍,秋棠和蓮香就看見姚大仙極快的拿起案桌上的那把弓箭,以及撞在箭筒裡的四支箭。

    那弓是金絲紋龍弓,那箭是紅繩纏身箭,箭簇是用布條包紮著的,並無箭鋒。

    姚大仙跨步拉弓成滿月狀,他四箭齊發,直射長空,一陣呼呼的風聲過後,四支箭已經消失在宮牆之中,不知落向何處!

    射出了箭,姚大仙就虔誠的將弓放回到法壇上,他的童子為他將弓箭收好,又將箭收好。

    這時,姚大仙大步走到了太后身邊,躬身對太后行禮說道:「稟太后,姚鼐已將索魂箭射了出去,它落在何處,即說明邪魔之道起於何處。還望太后速速派人前去搜尋索魂箭的所在,以免誤了時辰,讓邪魔逃了開去!」

    太后聽了姚大仙的話,點了點頭,就吩咐一旁的崔嬤嬤領了人去尋那索魂箭。

    待崔嬤嬤領了好些宮女離去之後,太后就緊張的問那姚大仙說:「大仙,不知我的孫媳婦什麼時候能醒來呢!」

    太后最關心的還是柏路箏。

    那姚大仙似乎沒想到太后會在第一時間問起柏路箏來,略略怔了怔,方才回道:「還請太后放心,姚鼐已經在太子妃的裳服上施了法,只要太子妃穿上此裳服即會很快醒來!」

    「是麼!」太后不敢相信的望著姚大仙。

    姚大仙咬了咬牙望著太后說:「是的!」

    「好,好,這樣就好!來人呀,立刻將這裳服拿去東宮為太子妃穿上!」太后滿臉的激動。

    「是!」一聲清脆的聲音應道,接著就有一個身形苗條,面容清麗的宮女自台下緩步走了上來。她一路走到祈福台上,姚大仙的童子已經雙手捧了柏路箏的裳服近前交到那宮女手中。

    隨後,那宮女就下了祈福台,緩緩的往東宮去了!

    秋棠和蓮香對望了一眼,當下,秋棠就對蓮香說:「你趕緊回去和千葉皇貴妃匯報這裡的事,我去看看那索魂箭落在了哪裡!」

    「好!」蓮香點了點頭,迅速從人群中退去。

    秋棠也越過圍觀的宮女,向著那索魂箭射出的方向飛馳而去。

    不多久,秋棠就看到崔嬤嬤及那幾個宮女的身影,看似,她們尚未找到那索魂箭,於是就悄悄的跟在她們身後。

    又越過幾個宮室,轉了幾個迴廊,竟到了皇后的鳳梧宮,崔嬤嬤領著三四個宮女仔細的搜索著周邊的每一個角落。

    突然,一個宮女尖聲叫道:「嬤嬤,快看,那不是索魂箭麼!」

    眾人紛紛往宮女所指的方向望去,竟看見那箭直直的落在皇后的鳳梧宮門前。

    崔嬤嬤愣住了,尾隨在後的秋棠也愣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