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南唐天下

正文 第三十七章 龍門軍營 文 / 百年一木

    「我們是害蟲,我們是害蟲,正義的老教官,正義的老教官,一定要把我們消滅,消滅………。」

    迎著冉冉升起的旭日,一群打著赤膊光著半身的大漢在荒蕪的草地扛著一截截剛伐的木頭,在兩旁教頭的帶領下一個接著一個的跑向谷中此刻已是被士卒們的賣力幹勁兒和齊整的號子聲渲染的熱火朝天的空地。

    而在山谷的中央的空地上,李煜亦是拿著一張連夜畫出的圖紙,不停的指指劃劃,讓士卒們修建著一些奇形怪狀的建築。

    如果此時有一個在現代當過兵的人在這兒,一定會發現,李煜正在修建的不是其他的,正是軍中士卒用於訓練的吊欄,單槓,雙槓,以及沙袋等物什。

    「來人,這裡,在這裡,給朕平整出一大塊土地,然後修建兩排兵營。?巫馬,巫馬,你個臭小子,過來!」說著,李煜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朗聲向著一旁正在指導一群士卒用隨身的大刀長劍割雜草,似是要打算平整出一片訓練所用的土地。

    「來了,來了,皇上可有何吩咐?」巫馬抹了一把滿頭的大汗,急忙跑了過來。

    「你去找個一千個身手棒點的好手,去給士卒們弄些吃的,從今日開始,士卒們恢復正常飲食,吃熟的食物。」

    「諾!」巫馬面色一喜,便匆忙領命前去了,並非他們不願或是不敢再吃生的食物了,而是李煜下了命令,能吃熟的,誰還願意再吃生的啊。

    巫馬一走,李煜又開始拿出圖紙開始計算和策劃了。

    「旮二愣,你領五百士卒去我們進谷的地方,在谷口的地方修兩個崗哨。」李煜思付片刻,回身望著身旁恭候命令的旮二愣道。

    「諾!」旮二愣應了聲,點起五百士卒,扛起十數根木棒,便隨他前去了。

    「皇上,臣斗膽,可否敢問下皇上,這到底要在此處修一個什麼物什?」說著,楊延定指了指場中的單槓雙槓之內的外狀「奇異」物什。

    楊延定見李煜一大清早便將一眾士卒叫了起來,眾人尚未反應過來,李煜便下令猛虎營的五千士卒前去山中砍伐兩千根百年以上大樹,驍騎營的六千士卒前去將樹木搬運到這谷中來,隨後又帶著剩下的七千餘神機營士卒在谷中除草,平整土地,完全有些不明所以的楊延定,心中有所猜想,卻又不太確定的疑惑。

    「修建軍營!」李煜朗目一轉,凝聲道。

    「軍營?」楊延定心中一凜,知道自己的猜想**不離十是真的了。

    「對,朕要在此處修一個軍營,以後就將這鍾山的深山老林作為我虎賁士卒的訓練之地,這裡也將作為虎賁軍的總部大營。」

    李煜之所以這麼打算,卻並非一個突發奇想很偶然的想到了在這裡修建一個軍營,而是在虎賁軍成立的時候他就一直在考虎賁軍的訓練和基地軍營了,虎賁軍將作為他們心中的一塊王牌,王牌自然是要有王牌的特殊性和保密性才能將他最大的作用發揮出來,保證一擊必殺。

    特殊性李煜已經做到了,虎賁軍的特殊和強大,在大唐軍中自是已然無人不知不曉的。

    保密性自然還是主要體現訓練的保密和軍營的保密。

    龍門峽谷地處鍾山山脈的數百里甚的深山老林裡,谷中之地方圓近百里,又是四周環山,呈盆地地形,谷口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一切一切的條件加起來,定然就是李煜心裡的絕佳選擇了。

    「聖上的才智果是非同一般,臣,佩服萬分。」楊延定聽罷,神色越發恭敬起來。

    「來人,在這裡給朕修個軍營會堂,作為虎賁軍將領們商議軍務,探討軍情的地方。」李煜並未與楊延定詳細解釋,聽罷便是拿起圖紙,思付片刻便道。

    「諾!」

    …………

    旭日冉冉,青煙裊裊。

    唐國,金陵城外的攝山棲霞寺。

    「叮叮叮……」叮鈴的暮鼓晨鐘之聲傳來,讓人聞之不由的心曠神怡,神志清明。

    南唐三主皆是好佛之人,原來的李煜好佛更甚此前兩主,?據說後主曾召博學的酒禿和尚講《華嚴.梵行》一品。

    據說歷史上,當年宋軍圍城正急時,後主因被蒙蔽不知,以致於還居淨室,聽德明、雲真、義倫、崇節開示,講解佛經,論道法文,可見其好佛之癡。

    這棲霞寺佔地面積百餘畝,共有毗盧殿、藏經樓三進院勤務,依山勢層層上升,格局嚴整美觀。

    棲霞寺前是一片開闊的千層石梯,有波平如鏡的明鏡湖和形如彎月的白蓮池,四周是蔥鬱的樹木花草,遠處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氣清新,景色幽靜秀麗。

    寺內建有山門、彌勒佛殿、毗盧寶殿、法堂、念佛堂、藏經樓、鑒真紀念堂、舍利石塔。

    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後有千佛巖等眾多壯麗的景象,皆是來源不同,歷史悠久。

    而在寺前左側則為一塊滄桑莊重的明徽君碑,是初唐為紀念明僧紹而立,碑文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書法家高正臣所書,碑陰「棲霞」二字,傳為李治親筆所題。

    進入山門,便是彌勒佛殿,殿內供奉袒胸露、面帶笑容的彌勒佛,背後韋馱天王,昂首挺立。

    「咚咚……」清脆的木魚之聲從大殿中傳出,一名傳著金光閃閃的袈裟的僧人,雙眼微咪,神色虔誠的端坐於佛像之前,嘴中喃喃的念著佛經,不停的敲著身前的木魚。

    這時,殿門外驀然進來一個身著袈裟的中年僧人,向著莊重肅穆的佛像躬身一個佛禮,旋即道:?「道欽住持,昨日僧彌下山打聽了,國主此時不在宮中,已然不知去向。」

    「咚、」木魚之聲嘎然而止,那鬚眉潔白的老僧深邃的雙眸緩緩睜開,頓了片刻,凝聲「宮中鍾國母可有消息傳來?從嘉佛性尚未通透,道行淺薄,若是再不深加修行,恐是難以悟道啊。」

    「國主心智不堅,前番又開了殺戒,行言以為非我佛事中人,當不可再為之開示。」那法號行言的中年僧人沉聲道。

    「佛曰:眾生平等,萬般如事,若然從嘉可以放下屠刀,以他的悟性消個三五十年當可入我佛道,精通諸般,行言切莫妄言。」

    「是,住持教訓的是,行言孟浪了。」

    「你持我住持信物,親自前往宮中,交於國母,言老衲之意,讓他勸從嘉歸回正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心禮佛方為正道,方可得解脫。」

    「是!」應罷,行言卻是依舊躬身佇立,並不離開,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還有何事?」道欽斜眼一瞥得喻尚未離開的行言,出聲道。

    「回住持,寺外牛首山祖堂幽棲院達摩堂長老「小長老」(法號)遊方,前來拜會,望可借宿幾日,一禮我寺中諸佛,聽住持講經論道開釋。」

    這小長老卻不是別人,正是宋主趙匡胤在當時利用後主李煜信佛篤誠的這一點,而派僧侶作間諜,潛伏到南唐,在軍事重地如牛首山和採石磯等地,建塔寺、造佛像,作為掩護,以待日後宋兵南下時,裡應外合。

    而在這群反間僧侶中,最有名的是法號為小長老的江正,他通曉佛法,道法高深,在潛入南唐之後,便輕易的混入了祖堂幽棲院當了一名長老。

    這小長老在開寶二年?(?969?)?左右南來,因長於論辯而深得後主信任。他慫恿後主窮奢極欲,以為不如此,則無法體會佛國華嚴之美。本來尊禮禪宗,偏好佛理的後主,或因逃避現實的困頓,因此轉而寄望小長老的法力,期望他護持國祚。

    直到開寶八年?(?975?)?宋兵圍城時,昏庸的後主李煜還手書發願祝禱文,期望佛力保佑,護佑南唐渡過危機。

    宣和間,蔡寶臣致君收南唐後主書數軸,來京師以獻蔡絛約之,其一乃王師攻金陵城垂破時,倉促中成一疏,禱於釋氏:願退兵後,許造佛像若干身,菩薩若干身,齋僧若干萬員,建殿宇若干所。其數皆甚多,字畫潦草,然皆遒勁可愛。蓋危窘急中所書也。

    最後金陵終於淪陷,這時後主李煜才知小長老之詐。傳說後主李煜曾下令酖殺小長老。但實際上,在兵慌馬亂中,小長老已趁機脫逃,並趁南唐亡國之際奪取皇室的許多財寶圖籍流亡。雖則如此,但後主對佛教仍然一本初衷,極為篤誠。

    沉吟片刻,道欽面色一緩,輕聲道:「請他進來吧。」

    「是。」行言躬身一禮,隨即退出了莊重肅穆,卻又是奢華富麗的佛堂大殿。

    不多時,卻見一個身材消瘦,容貌頗為俊朗,雙眸清明,身著一身灰色僧衣的僧人,神色虔誠,形態恭敬的走了進來。

    「牛首山祖堂幽棲院達摩堂長老江正前來拜會,貧僧法號小長老,見過道欽方丈大師,久聞住持大名,今日得以拜會,貧僧甚感榮幸。」那僧人尚未進的殿中,便先對著殿內諸多大佛金身躬身一拜,隨即又起身對著殿內端坐的道欽恭身道。

    「小長老無須多禮,小長老之名老衲亦是早有耳聞。」

    ……………

    未完待續。

    ps: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請登錄看書網閱讀本書,謝謝合作,你們的每一個點擊,收藏,打賞,送花,訂閱都是我更新的動力,木頭敬上。

    強烈推薦西窗聽雨大大的神作《網游之精神病院》,爆好看,爆搞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