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南唐天下

正文 第五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 文 / 百年一木

    常郢撫了撫雪白的長鬚,點了點頭,心中對著李煜這個逼的他不得不出山的少年越發好奇和重視。要是李煜知道常老頭因為這個對他更加好奇和看重,估計會笑抽過去,他之所以在書房內掛這副地圖,是因為以前掛地圖的地方,掛著一幅古代的名家字畫,別說,這副古代字畫要放現代指不定值多少人民幣,被收藏家強成啥樣,但這玩意兒要放古代,還放到完全不懂字畫的李煜面前,呵呵,用來擦屁股都怕刮花了他嬌嫩的菊,花。

    「老朽常郢,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常郢躬身對李煜道。

    宋代以前士子大都有自己的傲氣和骨氣,並非是見官就拜,見皇帝就跪,跪拜之禮一般是官員和百姓用於敬父母敬祖先敬皇帝的,而且,民間百姓和士子見到官員也是只需作揖是不用跪拜的,所以,士人見到皇帝更是可跪拜可不跪拜的,常郢只對李煜作揖則說明了,他現在並不認可李煜,來找李煜表示只是為他出謀劃策做個幕僚,並非來李煜手下當官的。

    李煜明白常郢的意思,不過能讓這老傢伙做到這地步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要知道,李煜的老子可是下詔召他做官,這老傢伙直接鳥都沒鳥過他,自己捲鋪蓋捲走人了;李煜的爺爺李晷也不過是仗著和常郢是朋友,讓他給出了幾條計策,古代的士人就是這樣的臭脾氣,越給他臉他就越是登鼻子上臉,說白了就是犯賤……

    「哈哈,孟圖先生不必多禮,朕得先生相助,大事,可期也!朕近日一直在為宋賊圍城之事煩憂,不知先生何以教我?」李煜也不拐彎抹角,先恭維了下便直接了當的向常郢問起策來。

    常郢目光凝視在那幅地圖之上,對李煜做了一個稍安勿躁的動作後,緩緩的走到了書桌後的地圖面前,仔細回想著張洎告訴他的各項情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半晌,常郢混濁的老眼精光一閃。嘴角掀起一絲冷笑,沉聲道:「

    「宋軍目前已一統七國,其勢已成,鋒芒銳不可擋,不可硬碰,只能智取,十國唯今只剩下我唐國,北漢國和吳越國三國,吳越國甘為宋國僕從,已不可聯合,只能滅掉,吳越不滅,我唐國後方便始終不的保障,所以,當前最重要的便是先破了宋國的四路合圍,同時聯絡北漢國,陳明厲害,讓他們一同出兵牽制宋軍,使其不的全力南下,宋軍的四路兵馬,中路曹彬領的七萬主力大軍最強,北路的吳越王錢弘左的六萬大軍次之,左路潘美的三萬大軍再次之,右路王明的兩萬宋軍和南漢降卒組成大軍當不足為懼,故,老朽以為,當集中精銳兵力對付曹彬一路,另派一善守大將坐鎮潤州牽制吳越大軍死守北路防線不失,吳越軍久攻潤州不下,定會士氣低落;之後,待戰勝曹彬之後我精銳大軍再挾大勝之威大軍北下,定可全勝吳越大軍,潘美和王明這兩路,可由一善攻大將領一萬精銳兵馬先去淮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王明的兩萬大軍,再回師東進,於揚州牽制潘美的三萬大軍托住他,使其不的與曹彬大軍匯合,如此,合圍金陵便不過便是一個笑話。不過關鍵還是要在於如何,擊破曹彬的七萬宋軍精銳,聽聞曹彬此子,果敢堅毅,智計百出,用兵如神,怕是極為不好對付啊!」

    李煜聽完心中不禁對常郢這個老傢伙更加信服,如今的四路合圍,生死之局,經過常郢的一番指點,忽的發現,不過而而,仔細的回想之後說道:「不過要給趙匡胤的屁股後面燒一把火,北漢這把火貌似有點小了呢!說罷目光灼灼的停留在了契丹國的地圖之上;貌似後世的記憶中,趙匡胤就是死在了征伐契丹國的路上,然後被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篡了皇位,想到這裡,李煜英俊的臉龐漸漸浮現出一絲冷笑。

    趙匡胤,真的李煜已經死了,現在由我來陪你玩。你,準備好了嗎?

    李煜與常老頭兒,秉燭夜談,詳細的完善著計策的各個細節,一直聊到零晨時分方才各自睡去,常郢畢竟以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熬夜傷身,第二天他顯的疲憊不堪。而李煜卻是依舊龍精虎猛,還早早的爬了起來,堅持著每日必做的鍛煉。

    正德殿內,用過早膳,正在批閱奏折的李煜心中卻在思付著擊破曹彬大軍的計策,就在李煜苦思之際,這時黃元才猶豫了一番還是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李煜身旁說道:

    「皇上,今日乃是處斬蔡遠,王延平一干奸佞的日子了。」

    「嗯,恩?壞了!險些誤了大事,快,速速為朕牽馬來!當速去東門校場。」李煜一拍腦袋,心中大呼失誤,今日正是他自領五十鞭責與處斬奸臣之日,午時三刻行刑,而今卻是已近午時二刻,也顧不得形象,李煜飛快的披上大髦,迅速的跑到宮門前,早已有禁軍侍衛牽來御馬,李煜一踩馬登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而此時,整個東門校場卻是早已人聲鼎沸,人山人海,四萬江南兵在外,七千龍翔軍在內,列出三個巨大的方陣,呈扇形守在巨大的點將台前,一千五百禁軍則是分散在數萬人群之中,另外五百禁軍則是殺氣騰騰,冷漠的站在點將台上,如扎根了的木頭一般,一動不動。

    方則一臉嚴肅的端坐在監斬官的位置之上,一旁坐著樞密院使張洎,馬步軍指揮使林仁擎,以及一眾朝廷重臣,歷史上,方則剛直不阿,公正嚴明,年少有為,十二歲便中了進士,十六歲便已入朝為官,如今已近而立之年,方才不過是一個刑部侍郎,十餘年的宦海沉浮,他卻依舊不曾改變他剛直的個性,也成有過好友勸過他,改改性子,他只是,自嘲似的笑道,「則秉性如此,實是難改,其實要改的卻非是則之個性,而是這昏暗的朝堂。」他如是說,並且也一直等待和努力,而今,這一天卻是真的到來,朝堂大變,奸臣貪官,土霸惡豪,盡數服誅,更有當今天子昨日微服私訪民間,傳聞親自巡查漏網貪官污吏,再次清洗朝堂,經過近日來連續兩次的大清洗,整個朝堂風氣為之一肅!更有昨日的一品大員鍾彥夫落馬事件,更是驚的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員們七魄去了四魄,另一些不管心中有沒有鬼的官員都是一個個的拚命警告自家的公子哥們千萬不得出去犯事,指不定哪天就被皇上給抓個正形呢!

    而他更是昨夜領旨,火速從一個三品侍郎連升三級,直接成了一品大員,更成了新建的督政院院使,一連串的變化,讓他目不暇接,驚詫莫名,心中感慨萬千的他,昨夜宿醉一場,醉酒之後縱聲高呼「吾皇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歲,」一直吵鬧到半夜方才睡下。

    「如今已是午時二刻了,皇上他不會是不來了吧,或是忙忘了?」方則抬頭一看日已近方中,心中擔憂的想到。

    軍士中開始傳出低低的議論聲,一開始各校尉,都尉還能喝止但到後來卻是越來越大聲,整個校場都議論聲一片。

    「喂,老王,你說,皇上的罪已詔莫不是開玩笑的吧?這時間都快到了,他咋還沒來受刑呢?」人群中,一個圓頭圓腦的胖子,對著身邊的一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大漢說道。

    「哼,絕對不可能,應該是皇上有什麼事耽擱了吧,你沒見這些天出的這些事兒,刑部和巡檢司可抓了不少的狗官呢!聽說,以前成天欺男霸女,害了不少人命,還佔了我家的鋪子的那個趙虞候昨天給抓進去了,家都給抄了,估計至少是個死罪,要我說,皇上這事兒辦的真他娘的解氣,」那叫老王的大漢恨恨的說道。

    「哈哈,這倒是,以前勒索過老子不少錢財的小吏也都被撤職查辦了。」胖子解氣的笑道。

    江南兵的方陣內,

    「馬大哥,都這時候了,你說皇上不會真的不來了吧?」龍翔軍中一副都尉對旁邊站的筆直雙目平視前方的都尉輕聲問道。

    「放肆,聖意豈是你我可以揣測的。若在胡言亂語,休要怪某不講情面!」馬姓都尉微一側目,眼中精光一閃,冷冷的說道。話雖如此,不過他的心中卻是忐忑不安,他也不明白,皇上到底是真的有所改變,還是不過是因為宋國大軍壓竟而做秀。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各番猜測之時;

    「皇上駕到!」一路騎馬疾行衣衫凌亂,氣喘吁吁,的黃元才滿臉漲的通紅的大聲喊道。

    唰,氣氛瞬間凝聚,喧嘩聲幾乎同在一時消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所有人,無論官民,同時跪拜著高呼道。

    數萬人同時高呼造成的震撼是巨大的,說是憾天動地也不為過,聽著眾人的高呼,李煜第一次對這個皇位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強烈迷戀,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為了活著而奮鬥,而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和這個位子帶給他的震撼和權力而奮鬥,難怪幾千年來無數人為了這把椅子而前仆後繼啊!無怪乎人心,而是這把椅子太過誘人啊!心中感慨萬千的李煜一甩大髦,翻身下馬,無數人俯跪著向一旁退去,讓出一條寬闊的大道,李煜龍行虎步的走到了巨大的點將台中央回首朗聲道

    「平身」

    眾人方才起身,方則坐回了監斬官的位置。看了看時辰剛好,心中對李煜的敬服再次加深。雖然他見過李煜無數次,但他卻從未覺得李煜有哪一次比今天更像一個皇帝。

    「時辰到,帶人犯!」方則對候在一旁的巡檢司小吏命道。

    眾小吏應了聲「諾」便去帶人去了,不多時,足足約有六百餘手腳被縛的犯人被押了出來,全都是平日難得一見的高官,低官,貴胄,豪強,污吏和他們的家人,鍾彥夫赫然正在其中,與他同一級別的一品大員還有好幾個,幾百個男女老少在點將台的前半部跪成一片。

    安靜的人群再次喧嘩起來,議論紛紛。

    「皇上,臣冤枉啊!」

    「皇上饒命啊!我不想死!」

    ………………………………

    犯人們哀嚎,哭鬧求饒聲響成一片。李煜卻是面無表情,一言不發,心中更恨。暗道,連老子都要挨打,你們還想不死,你們不死,老子又如何整頓朝政,收攏人心,以前的李煜做了那麼多錯事,總得有人來買單吧。

    「午時三刻已到,斬!」見行刑的禁軍兵士已經到位,方則冷漠的了眼眾人,扔出令箭,大聲喝道。

    「噗!噗!噗!噗!」大刀入肉的聲音接連響起,幾百個人頭剎那間飛上天,噴湧而出的鮮血漸漸匯成一條小河。

    李煜強忍著作嘔的感覺,幾百顆人頭幾乎在同一瞬間飛起的強烈視覺衝擊讓他幾乎快要昏厥過去,他不住的在心中一次次的怒吼!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一定要挺住!弱肉強食!若是連這點衝擊都頂不住,那就永遠只能是弱者!是的,如他所想,他在這巨大的衝擊的面前挺住了,並且,不留一絲破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