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六十章 四王聚首太白峰 文 / 洪天水

    按照在青鳥嶺上與天王和忠王李秀成議定的路子,扶王陳得才與遵王賴文光在山上吃過飯,看了史密斯正在訓練中的新軍,二人真就對這新軍的操練招數很感興趣,由此,更下定了要拿出兩萬人進山練兵的決心。

    在山上盤桓未及半天,就把必須要開始辦的事情定了下來:

    馬上要把訓練的兩萬人悄悄送進山裡,而且,這需要既要帶進一批糧食,還要算計好時間,曉宿夜行,不能引起山外的注意。

    之後,要再撥出兩萬人,由遵王賴文光率領,殺回兩淮之地,策應幫助白齊文,使其現有的局面能夠盡量保持一個時期。

    同時,扶王陳得才必須在近日尋到捻子的隊伍,與他們合作,繞過南陽、汝州,爭取攻下洛陽城。

    一切商量妥當,二人就急匆匆的下山了。

    提起這捻子,就必得從這「捻」字說起。

    這個「捻」字本來是淮北地區的土話,就是一股兒、一夥兒、一撥兒等的意思。而早在明朝末年,就有了這種大小團體的存在形式了。人員呢,多數是農民和工匠等。早期活動於皖北淝水和渦河流域。嘉慶末年,捻子集團日多,小捻子數人、數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經常在安徽、江蘇、河南、山東間護送私鹽,並與清政府開始不斷的發生武裝衝突,等勢力又大就開始攻城掠地。

    而到了與太平天國互通聲氣,開始大規模的起事的時候,這個組織及不再是一股兒、一夥兒的小範圍活動者了,於是,它就開始被稱之為捻軍。

    早在11年前,太平軍連克武漢、安慶、南京,安徽、河南捻眾紛紛起義響應。及至太平天國北伐軍經過時,已開始從分散鬥爭趨向聯合作戰。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力量最大的當地捻軍首領張樂行(張洛行)被推為盟主。

    聯合後的捻軍建立五旗軍制,用黃白紅藍黑五色旗區分軍隊。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總黑旗主蘇天福。

    總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個以宗族、親戚、鄉里關係結合起來的領導集團。

    7年前的春天,捻軍的盟主張樂行率領捻軍渡淮河南征,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軍會師霍丘和正陽關。

    但是,當時的捻軍卻向太平天國提出了一個條件:「聽封不聽調!」

    就是說,可以接受太平天國領導,配合太平軍作戰,但不接受改編和調遣。

    到了這年的年底,捻軍自己的內部卻出現分歧,以藍旗將領劉餓狼(劉永敬)為首的部分捻軍堅持要回淮北,被張樂行等殺死。捻軍於是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張樂行、龔得樹等少數留在淮南,與太平天國保持著較密切的關係。

    還有一部分如孫葵心、張宗禹等,轉戰南北,曾深入河南、山東一帶與清軍作戰,後在皖北、蘇北遊擊。

    六年前,張樂行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同治元年5月,清軍攻陷安徽太平天國重鎮安慶和廬州後,捻軍因而失去太平軍為依托,處境困難。

    張宗禹等部自淮北西入河南、陝西,與遠征西北的太平天國陳得才等軍會合。

    而在一年前的春天,以僧格林沁為首的清軍大舉進攻皖北,3月,攻陷捻軍根據地雉河集,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前期捻軍失敗後,餘部活動於河南、湖北、陝西邊區。

    去年5月,張宗禹等在安徽桐城境內與李秀成相會後,仍回到皖北。太平天國封張宗禹為梁王、任柱(任化邦)為魯王,張琢(張禹爵,張樂行侄)襲封幼沃王,捻軍其他將領亦各有所封。

    一直到了今年4月,張宗禹、任柱等和陳得才、賴文光等部太平軍在河南內鄉會師,欲東下救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被僧格林沁所率清軍困阻於鄂皖邊界。

    就在扶王陳得才與遵王賴文光一籌莫展的時候,接到了天京城的來信,而還沒等他們真正的起到策應的作用的時候,天王已經就親自率領著天朝的上下人等一路如入無人之境,神不知鬼不覺的引領者這數萬人馬進了伏牛山中。

    扶王陳得才與遵王賴文光一路不停歇,趕回了自己大軍的駐地。

    在中國的道教秘籍中,羅列出了神州大地上的72處福地,林林總總,其中列在其中的第四十四處福地就是桐柏山,而扶王他們的大隊現在就散駐在桐柏山裡。

    扶王陳得才把自己與遵王賴文光的行在就設在了田王寨。

    這田王寨就坐落於桐柏山脈的固城山上,

    是桐柏山脈的第三高峰,山勢險峻,奇峰橫出。寨內九個山頭,寨牆起伏,宛若長城。寨內面積約1.5平方公里。

    主峰建有「金鑾殿」,有高水位泉池,名曰飲馬池,用之不竭;東邊懸崖千仞,有一孔如月,名曰月兒巖;東北有擂鼓台,巨石斜立,探身寨外;西有鷹子咀,如巨鷹凌空展翅;寨西北的飛雲峰高1018米,是寨內最高峰,峰頂有龍池,一年四季不乾涸,半山腰有洞,無人敢探。寨內有一小溪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溪的下面是深潭,聽鄉民講,潭裡有大鯢。

    寨子西北20公里是桐柏山主峰太白頂,那裡最近就成了張宗寓與任柱的行在了,只是最近由於各自分兵出去遊走,一直也沒有再通消息,也不知道那邊的行至了。

    想到這裡,遵王賴文光就提醒扶王陳得才,要他最好現在就派人去看看他二人在不在太白峰?如果在,就請過來,共同商議大計。

    扶王陳得才想了想說:「這次的事情得要他們和咱一心聯手才行,可是,不管咋說,也還是隔著一層皮,所以呀,乾脆,咱也別派別人去了,就你我弟兄親自去拜訪一下得啦!」

    遵王賴文光一聽就說也好,不以誠相待,就不會讓人家也實心對待咱們嗎。

    太白頂為桐柏山的最高峰,主峰海拔1140米,位於桐柏縣城西隅,離縣城約15公里。以這山峰為界,南北的氣候就有了迥異不同。而且,又是淮河的發源地,山勢峻峭,景色奇秀,雄偉壯觀,遠近聞名。

    登上這太白頂向遠望去,北看中原,南極楚天,萬山俱下,一目千里。

    山頂有名剎雲台禪寺,為佛教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寺東側有大淮井,是淮河源頭;這裡山峻谷險,洞多石奇,樹茂林密,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古樹蒼虯,青籐蔓纏,苔蘚遍佈,珍禽異獸為伴,名木奇卉相映,白去飄逸,山嵐變幻,恍若仙境。山腰的桃花洞、張良洞、鬼谷子洞更是熔岩薈萃,乳窟絕妙,令人心馳神住。山腳有淮源亭和淮源井,字大如斗的」淮源」碑刻剛勁有力。

    在幾個捻軍弟兄的護送下,二人到了太白頂,迎面就是雲台禪寺的大殿,一眼望去,林木蔥蘢,山嵐谷霧,莽莽蒼蒼。或隱或現之間,見有兩個人正手扶著青石欄杆,向山外眺望。正是捻軍的二位首腦人物,梁王張宗禹、魯王任化邦。

    梁王張宗禹本是安徽亳州雉河集人,是捻軍創始人張樂行的侄子,咸豐五年雉河集會盟時,他就領鑲黃旗一軍。

    這張宗禹三十歲上下的年紀,形容嚴肅,不苟言笑,可是,真要是動起真格的來,可就是令人膽寒。捻軍由於他形成軍制的特殊性,就極其容易指揮失靈。都是鄉黨宗族,聚集成軍之後,有時候就只是知道聽命於族長上命之人,而一遇到衝鋒破陣,旗主的命令一傳下來,有時候接的就不那麼痛快了,甚者,乾脆就不聽令。

    於是,張宗禹在執掌鑲黃旗一軍的時候,就開了殺戒,一次就因為違抗軍令而怒斬了盟主的十幾個親戚,眾人哭訴與盟主張樂行,張樂行也感到氣憤,就叫來張宗禹詰問,張宗禹就神色不變的說出某月某日他親自問盟主,大眾若不奉令行事如何辦理?盟主告訴他就堅決的殺之。

    這一弄,張樂行也想了起來,還真有這事兒,於是,苦笑著道:「你小子真是個小閻王啊!」

    如此,捻軍中私下就以「小閻王」稱呼張宗禹。

    而這魯王任化邦呢,原名本來叫做任柱,現今年紀也就是27歲,可是名氣卻是大大的響亮。

    他16歲就參加捻軍,做到藍旗旗主,和張宗禹很合得來,二人縱橫於豫、鄂、陝等省,牽制大批清軍不能於此直接威脅天京城,因此,天王洪秀全除了封任柱為魯王之外,還特地給他改名字為任化邦,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

    而在同治二年,也就是去年10月底,橫行鄂豫皖等地的巨梟苗沛霖死了之後,他的很多部下都投奔了魯王任化邦的旗下,任柱收降苗沛霖餘眾後,聲勢大振。可是,一時之間,卻又進不得天京城,只得在這山東、河南等地左衝右突,一時到是弄得清廷惶恐萬分。

    二人此時正在商量下一步的路數呢,聽見身後有軍兵傳話,回頭一看,原來是扶王陳得才與遵王賴文光到了這太白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