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漸遠的長江 文 / 洪天水

    十四日下午,緊急佈置停當的太平軍前軍和左右兩軍乘坐著18艘紅哨船在白齊文的炮船引導下,浩浩蕩蕩的從長江北線進入了清流河,順風順水的靠近了烏衣。

    烏衣的清軍驚得目瞪口呆。這烏衣是個不大的鎮子,它距離滁州只有30多里,可是,這裡算是江南通往北方的重要一處要點,所以甚至有小滁州大烏衣的說法。太平軍的幾次大戰都與此地有關。

    站在船頭的忠王李秀成看著這烏衣小鎮也是心潮起伏,一時浮想聯翩。當年,他還沒有封王,作為太平軍後軍主將的他就曾經在此與太平軍前軍主將陳玉成會師在這小鎮,當時,清妖德興阿派兵從浦口進兵烏衣,於是,兩路太平軍將士奮起殺敵,全殲了德興阿近4000多人。

    就是這個小鎮,曾經記載著他李秀成的多少榮光啊。

    清流河依舊順著烏衣古老的長街慢慢的流淌著,長街上的房屋都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白牆黑瓦,精緻而略顯沉寂。

    河岸上,街道兩側都是築起的石磊,人影瞳瞳,倉皇的清軍在搬運著炮子火藥,準備抵抗了。

    一艘紅哨船上的太平軍開始喊話了:「裡面的人聽著,我們忠王千歲要和你們頭目說話!」

    清軍營壘裡面躁動了半晌,有人搭話說鄭營官不在,你們再不退後就開炮了!

    這邊就喊,再不出來就踏平你們這小小的烏衣鎮啦!

    這時候長街左側一個大大的石磊處,有個公鴨嗓子大聲的叫嚷著:「別他娘的和他們囉嗦,這些個長毛就他娘的欠用大炮轟,給我點火繩!」

    接著,石磊裡轟的一響,冒起了一股白煙,一炮打在紅哨船的後面。

    這一下,可惹火了早就按捺不住了的白齊文,他指揮著炮手,搖動操縱桿,迅速的瞄準這個堡壘,一擺手,瞬間,炮彈轟鳴著射向了清軍的堡壘,只一炮,這堡壘就轟去了半邊,眼見得裡面的人不得活了。

    接著,白齊文從瞄準鏡裡又扣住了一個大些的堡壘,如法炮製,一炮就掀掉了堡壘的頂層。

    這連著兩炮,紅哨船上的太平軍士兵是歡聲雷動,這時,堡壘裡有人就喊了起來,「太平軍弟兄,別開炮!我們營官有話說呀,」

    這邊就齊聲喊,「站出來說話!」

    這時,影影綽綽有個人在一處堡壘前晃了晃,「船上的弟兄們,不要開炮,我要和忠王說話,是忠王千歲嗎?我是杜海清啊!」

    紅哨船上的太平軍兵士們就更是喊得厲害了,喝令這人過來講話,要不就要開炮轟平堡壘。

    這個杜海清實在沒有辦法了,心想,李秀成為人還不算太狠,乾脆,就出去說話吧,縱使怕死也擋不住這鐵船利炮啊!就翻身跨步出了堡壘,走到了河邊。

    站在紅哨船上的忠王李秀成聽說是杜海清過來了,就走到船的垛口旁,看見河沿兒邊上站著一個人,頭上戴著花翎帽,上身上穿一件藍地馬褂,胸前團花補子,腳上鐙一雙皂色白底的快靴。

    杜海清原來本是太平軍的人,當年滁州移防的時候被一併合入李昭壽的營中,過慣了清苦生活的人,遇到李昭壽這樣的做派,起初是不習慣,再後來就同流了,直到李昭壽降了清廷,杜海清想抽身也抽不出來了,婆娘就娶了兩房,在鹽場裡也有他的干股兒,再也不願意回到天朝那般的生活中去了。

    李昭壽派他駐守烏衣,洋槍快炮給了不少,畢竟這豫字營財大氣粗,所以,要真是開炮的話,太平軍未必就能佔多少便宜的,可是,一看到這麼多熟悉的旗號,又聽說忠王也到了,他就不想打了。

    杜海清站在河邊,遠遠地望定清流河面上顯得高大的紅哨船,他把雙手團成喇叭狀,想船上喊著:「請忠王殿下現身吧!」

    對面的一艘紅哨船上黃旗翻湧,一個人就出現在船頭,「下面可是天朝後軍師帥杜海清嗎?」

    這杜海清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和稱呼頓時雙手戰抖,心也撲撲直跳,他聽得出,這真是當年的後軍主將、現如今的忠王李秀成了。

    於是,杜海清趕緊低頭稟手,想了一下,就說:「在下杜海清,給殿下請安啦!」

    忠王李秀成看到這個情景,見這個杜海清還沒有冥頑不靈以致狂悖,就繼續說:

    「杜師帥,此次大軍過境,並不是要取這小小的烏衣,本王叫你出來,也是想看看你還記不記得天朝當時是如何待你的?看來你還沒有翻臉不認人,這也好,也是烏衣闔城人有福,免了征戰之苦了,那好,天朝大隊人馬還要去尋李昭壽這斯問話,你看,你是不是要開炮的呀?」

    杜海清急忙連連拱手,大聲道:「杜海清不做負義的小人,但現如今這身子依然賣給了人家,就不能遠送了,請忠王殿下一路好走!

    忠王李秀成聽了冷笑一聲,「杜海清,你要好自為之吧!」說罷,黃旗一動,人就閃在了後面。

    就這樣,太平軍大軍就坐船沿著清流河過了烏衣,登上了岸邊。

    就在這裡,盧森與白齊文暫時告別,盧森就頒發給白齊文一道正式的詔旨:

    「曉諭天下,一體咸知,朕特擢任白齊文晉太平天國海軍總司令之職。

    太平天國甲子十四年六月

    這道詔旨用杏黃綢子做襯,海藍鑲邊,中間白底,硃筆工楷寫就,衿印巨大的太平天國天王玉璽。

    這白齊文接到這道委任,樂的合不攏嘴,這是他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東西了,他仔細的端詳著,看著玉璽上的符號一般的中國文字,請身邊的通譯給他講解,通譯就小心的指點著璽印上的文字,給他一一說明。

    璽文四周作雙鳳朝陽紋飾,左右雕有升龍戲珠紋飾,下面則雕成海水紋飾。璽上另鐫刻有蝙蝠,寓意「福」氣。

    天王玉璽璽文有多種讀法,比較通行的讀法是:太平玉璽,天父上帝,恩和輯睦;天王洪日,天兄基督,救世幼主,主王輿篤;八位萬歲,真王貴福,永定乾坤,永錫天祿。

    看的仔細的白齊文突然問,這玉璽是不是印錯了地方的?原來,天王用璽方式與其他王朝不一樣,一般王朝多蓋在文後年月日之上,而天王璽印則蓋在右上角或中央部位。

    通譯就笑著和他說明了天朝用印與諸國的不同。

    接著,女官又捧過一個匣子,抽開蓋子,裡面是和白齊文一個式樣的詔旨,只不過小了一些,有10餘張左右,盧森告訴白齊文,他的這個太平天國海軍司令如果要按照新的軍制需要任命高級軍官的話,他自己就可以直接填上你授給他的官銜,下面是幼西王蕭友和的大印。

    白齊文激動地藍眼珠發亮了,他簡直太需要這個了,有了這些,自己再去各國的艦隊活動的話,就有了講話的資本,而且,他還可以給他們以權利的呀。

    他看著這小小的匣子,心裡開始有了他自己的宏圖偉略,突然,他抬起頭,

    「尊敬的天王陛下,您就要遠征走了,可是,天朝的海軍如果在長江一帶游弋,他們就需要自籌經費、給養,那麼,如果這樣您看是否可行?您是否允許我在長江上游設卡收稅,或者是以物抵稅,或者是便宜行事?如果得到陛下您的允許,我就保證我的海軍不但會壯大,而且會最終控制整個長江航道,這樣,也就能牽制大量的韃靼人的軍隊不能隨意北上,去圍剿天朝北上的隊伍了!「

    盧森聽了白齊文的一番話,倒是覺得是個非常好的想法。白齊文自己組織人,天朝只是給他名義,這樣,不論他能堅持多久,都對牽制長江兩岸的清軍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的。

    想到這裡,他就馬上吩咐承旨女官,和秦書萍一起,速速寫一道詔旨,大意就是授予太平天國海軍司令白齊文的徵收土地、稅款、設置關卡、宣戰、任命州府以下官員之五項權利。

    白齊文簡直是喜出望外,躍躍欲試了。

    盧森就告誡白齊文,天朝的大隊北上了,你們留在這裡就要有個形象,可以向漁霸、船霸、鹽梟、煙匪、官船下手,不能騷擾一般百姓。白齊文連連答應。

    盧森又囑咐白齊文,一定要把諸王這些年紀尚小的子女爭取送到英國去,在那裡交給亞多斯。錢的事一會兒讓信王洪仁發給付。

    白齊文馬上就痛快的答應,並且自己說明白,這是天王的命令,他作為天朝的高級將領會嚴格的執行。

    最後,盧森問白齊文還有什麼要求?白齊文想了想,就一本正經的提出,他想回到長江北岸後,會同那三艘軍艦,返回天京城,並問盧森,這算不算違反天朝的政令?

    盧森覺得意外,就問他回去想幹什麼?

    白齊文就說,準備回去後,宣佈天京城為中立區,禁止清軍進入。

    盧森心裡暗笑,就對他說,既然你已經是天朝的海軍司令了,我們大隊撤出後,如果你有能力站住這天京城的話,那當然你就有權做主,而且,我還可以准許你進駐金龍城。

    白齊文馬上給盧森一個立正,行了一個標準的西洋軍禮。

    大隊的人馬,漸漸的離開了長江,離開了烏衣,井然有序的向著西北而行。

    盧森騎在馬上回首看著自己身後長長的隊伍,只見頭裹紅巾的太平軍戰士們個個精神飽滿,充滿朝氣,他們的音容笑貌都是那麼樸實而善良,這些人,把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給了天國,自己沒有私藏,只有頑強的鬥志與樂天的精神。這樣的一些人,較比清軍轄區出來的人,簡直是兩重天,你看著那路邊面色憔悴,拖著一條長辮子的人就覺得心裡暗淡,而再看看這些充滿活力的人們呢,心裡就會對前路充滿了信心和勇氣。

    前面的路還很漫長,兇惡的魔爪還沒有來得及向這裡合攏過來,盧森告誡自己,一定要加倍的努力,帶著這些人,走出一條光明的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