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太陽城最後的月色 文 / 洪天水

    傍晚時分,天王府內也呈現出一派雜亂的景象。

    盧森吩咐幾乎所有的天王府內的承宣官和值守的女官都出去督查各處的內務整理,而秦書萍早在前天就把分佈在多處的天王的眷屬集中了了起來,編成了一隊,等候最後撤退時刻的到來。

    這洪天王的眷屬當以幼主洪天貴福為主,接著就是賴娘娘,賴娘娘的正式封號為又正月宮娘娘,那麼,又正月宮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要從洪天王的神教講起了。

    具洪天王所講,他在遊歷天堂的時候,就娶了天堂的女子為妻子,這個妻子就被稱之為正月宮娘娘,而這人世間的賴娘娘呢,就成為了又正月宮娘娘。

    這些事情姑且不論,在天王府內,洪天王其它的女人都是屬於什麼身份呢?這更是眾說紛紜。

    實際上,即使是現在,盧森也對太平天國的軍制感到困惑,認為設置的名稱及其紊亂。

    可是,當他面對除了這賴娘娘之外的後宮眷屬們的稱謂的時候,他往往更是一頭霧水。

    在人間,或者說在天王府的女眷裡,賴娘娘是第一位,接下來,就是「兩十宮」、「副月宮」、又副月宮「、「統教」、「統御」、「提教」、「通御」、「正看」、「副看」。

    這些個看似不大倫類的名字卻有著另外的含義,因為,這些人,往往還負責天王府的賬簿、行政、值守、秘書等項工作。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盧森看到這偌大的天王府內,除去自己和洪天王的幾個兒子,確乎是再沒有半個男人了。

    現如今,賴娘娘與洪天王的兒女們都走了,剩下的這些人就開始有些人心惶惶,東西已經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從這些人中,秦書萍就托名洪天王的口頭詔旨,指定「兩十宮」余娘娘為統領,提調這些人等。

    另一方面,連秦書萍都擔心,這些人就在天王府內,平日裡就懼怕天王一人,僅這余娘娘,前年就因為一件小事,與賴娘娘爭得不亦樂乎,大家都排解不了,直到洪天王發怒,竟然把二人都送到倉庫,關了禁閉。

    現在,賴娘娘走了,這眼下的天王又完全不招惹這些人,這要是出了天王府,要向刀叢火海裡闖進闖出,就這些人,怎麼行呢?

    暫時歸置好這些人,秦書萍又去自己負責的3000廣西女兵的宿處看了一下,卻發現這些人的精神狀態依然極佳,大家都在躍躍欲試,好像巴不得要出去試試身手似地。

    秦書萍讓值守的女官打開天王府的府庫,選了上好的快槍,每槍配足彈子,又把做好的炒米、炒麵都拿了出來,裝在縫製好的長長袋子裡,以方便人斜挎在身上。之後,帶著鄭阿珍,又去了天王府御馬監,看著把馬兒餵飽,然後,才又回到天王寢宮。

    剛進了寢宮,見側殿的門前又有兩個女官值守著,秦書萍就估計到天王又在接見什麼重要的人物呢,趕緊就走過去,兩個女官見了,剛要打招呼,就被秦書萍擺手制止。

    她悄聲問事哪裡來的人在覲見天王?一個女官就小聲的說是城外來的信使。

    哦,秦書萍明白了,這是吉字營來的人呀,這就要最後敲定具體的接應時間和一段時間的相互策應的路子了。

    秦書萍問信使來了多久了?女官告訴她,已經有半個時辰了,是尊王劉慶漢跟著來的。

    秦書萍聽說是尊王劉慶漢送來的信使,就長出了一口氣,她就放心了。

    這些日子裡,她特殊的替天王擔著心。

    天王府裡,乃至整個金龍城和太陽城,王妃與眷屬,天王府的女營,每天的巡守,糧食的籌算,文書的簽發,她都事必躬親,這些日子,天京城的每一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她的心,因為,秦書萍明白,這一次,是一場大的行動,它比以往的北伐和南征都要緊得很,這次的出城是風險重重的,只要有一關過不去,那這天國就完了。

    就在秦書萍陷入沉思的片刻,偏殿的門打開了,尊王劉慶漢先走了出來,身後跟著一個人,秦書萍一看,笑了,她認識,這不是吉字營的醫官徐大及嗎!

    徐大及這次來,一是奉正果這個九帥之命,來送信,二是要去上海接一批治療瘧疾的西洋藥品,捎帶著,也要看看自己在上海洋行裡存的銀子怎麼樣了?

    到了天京城,他見到了尊王劉慶漢,劉慶漢這個人倒是很細心,就說拉他直接見王爺,最終,徐大及明白了,這王爺就是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啊!

    這件事,對他的觸動很大。

    在湘勇所處的環境裡,一個哨官、營官,都架子很大的,而要是掛上個提督職銜什麼的那就簡直是牛上天了,自己雖然說能給官勇們醫病治療,可是,病一好,就依舊沒覺得受到什麼尊重。

    是啊,古人云「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也就是說,在他自己的這個環境裡,是沒有人把自己當成什麼人物的啊。

    可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太平軍的洪天王還真與自己有緣分,這次一挑開身份,徐大及就激動不已,他當時就想,僅僅就憑這一點,人家這天朝就不當滅的。

    盧森向他提出,能否先不去上海,直接回吉字營,因為需要他帶回很重要的消息給他們的九帥。

    同樣,徐大及這次進城來,就覺得這天京城裡氣氛緊張,到處都是雜沓的物資,行進調動著的隊伍,雖然徐大及不大懂這個,可是,還是覺得要要有什麼事情發生。

    所以,他痛快的答應了盧森的要求。

    就這樣,盧森就連夜給正果寫信,信中他要求正果,最遲要在明晚子時之前,把全部的吉字營的人馬開進到下關碼頭的對岸,爭取把九泭洲要塞拿到手裡,這樣才能做到掩護這數萬人的過江,而一旦這些人過了江,第一站就是浦口,要在那裡修整清點一下,也不能停留,馬上就要繼續北上,路線只能看情況而定,這就還需要正果的吉字營在後面尾隨,實際上起到護送的作用,具體的由頭只能是正果自己想辦法了。

    另外,盧森信中還囑咐正果辦一件事,要他從速搜羅洋人傳教士,人數越多越好,找齊之後,待這裡一出城,就將這些洋人傳教士放進天京城來,讓他們各自守住能人館等處,插上洋人各自的旗子,形成局面,以免清軍入城後甄別身份,大規模的屠戮殺害太平軍無法帶走的傷員和因傷殘疾人員,同時也對城內是起個保護的作用。

    徐大及走後,秦書萍就趕緊向盧森稟報天王府內人眾的初步安置情況。

    當提到後宮這些人自成一軍時,盧森就笑了,說多此一舉,這都什麼時候了,就不要顧忌名分了,乾脆,把他們都編入天王府女營,行軍的時候,照顧一些就行了。

    秦書萍就有些擔心的問,派去找扶王陳得才的人還沒有回來,怎麼辦呢?

    盧森苦笑了一下,說不能等了,我們這裡一動彈,不出幾天,就周圍都差不多都知道了,送信兒的人就是回來,在半路上也就會等我們的,況且,人是活的,就不能考慮太多了,畢竟,天國的道路現在就是要硬性的打出來。

    實際上,盧森心裡也是暗暗叫苦,老天不是沒給這天朝機會的,遠的不說,就說忠王李秀成13王,號稱60萬人,洋槍帶著幾萬條,還有開花大炮,來天京城解圍,足足攻打了43天,愣是攻不下曾國荃這不足2萬人實際上也就幾千人的傷病之師。

    接著呢,洪天王命他「進北攻南」,實際上,這一招很厲害,虛虛實實的,清軍如果放任不管,那就等於給天京城開了一個南大門,要是管的話呢,就被牽制住了兵力。

    可是,忠王李秀成卻是消極應戰,只是派了章王林紹璋等人去攻這一路,自己卻跑回了蘇州,試圖經營自己的蘇福省小天堂,可是這麼一弄,他的手下非降既叛,自己幾乎被綁住給清軍做見面禮,等他再回頭,幾個月過去了,已經是良機失去,不能再來了。

    當天,在座軍事佈置的時候,看著地圖,盧森覺得這是一條直線,可以擺脫清軍的水路圍困,擁兵直進。

    可後來,在一瞭解,我的天!這一條線正是清廷最加意重點保護的一條線。

    因為,自此如果北上,進入山西或山東的話,馬上就會威脅北京,而這個時候的北京城,雖然鴉片戰爭的風雨已經過去了20年,可還是經不起炮聲的轟鳴了。

    當年太平軍北伐一路,就震撼了京畿一帶。所以,這裡不是軍事上的薄弱點。

    可又一想,縱觀這太平天國的前景,哪裡有什麼捷徑可走啊?這仗打了14年,打出了湘軍,打出了淮軍,打出了曾家兄弟,打出了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眼看著清軍是越戰越勇,而太平軍自己確實王越封越多,戰力越來越差,政治、文化、經濟等諸方面也日漸窮盡之勢,如此,江南之地必然要易手,哪裡還有可以轉圜之地呀?

    倒不如,來他個玉山傾倒,九地洪流亂注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