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十八章 巾幗論天下 文 / 風過而

    第十八章巾幗論天下

    無憂王見陳夢珠如此一問,面容就是一肅,對陳夢珠拱手說道:「陳王后,您有如此眼光,齊祀敬佩。我也請問陳王后∼」

    陳夢珠不等無憂王說完,就說道:「王爺快別這樣叫我,我們是私底下說話,還是不要拘禮了,我年小王爺幾歲,王爺就叫我夢珠吧,或是叫我妹妹也是好的。」

    無憂王『哦』了一聲,隨即一笑,應道:「也好,我也就不怕失禮,斗膽叫陳王后一聲夢珠妹妹吧,我家中沒有兄弟姐妹,還真得想有個妹妹,和夢珠妹妹一見,也是親切,我就心裡覺得仿若是有夢珠這麼一位妹妹的!」

    被無憂王這麼一說,陳夢珠就起身見禮,口裡叫著:「齊祀哥哥!夢珠有禮了。」

    無憂王一見也趕緊起身,躬身還禮,然後笑著說道:「你這聲哥哥,我是記下了。你這妹妹我是認下了!」

    陳琦在一邊看著也不覺笑起來,無憂王又趕緊向他施禮,說道:「老元帥,藉著夢珠妹妹,我在這裡也要尊稱您一聲爺爺了!」陳琦趕緊用手相攙。

    三個人重新落座,無憂王就接著問道:「夢珠妹子,我還是接著問你,這天下紛爭終是因為諸侯分立,各國相爭,戰亂不斷,苦的還是黎民百姓。若要救民於水火,還是要天下一統。陳王也罷、越王也罷,他們都是心有天下的君主,這華夏神州,最終是要歸於統一。到時,這齊陳之戰能避免的了嗎?!」

    陳夢珠聽完,點點頭,說道:「哥哥說的是,我是以陳國之小利,而忘天下之大義了!那麼夢珠再問哥哥,依您看,這天下最終會歸於誰家?」

    無憂王就呵呵一笑,看著陳夢珠,略想了想,說道:「我也看不準,但我想,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何人,能以黎民百姓的福祉為重,那他就肩得起天下!」

    陳夢珠就點著頭,看著無憂王,輕聲的說道:「我知道哥哥的心意了,夢珠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了!」

    無憂王和陳夢珠眼神對視,無憂王眼裡滿是讚許和愛憐,陳夢珠卻是一下羞紅了臉,急忙就轉眼看向祖父陳琦。陳琦還在思索著兩人的對話,卻沒有注意到陳夢珠的臉色。陳夢珠就赫然一笑,再回望著無憂王,輕聲說道:「哥哥,既說到這裡,我也就沒有什麼再問的了,夢珠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哥哥答應!」

    無憂王此時已經是真心的喜歡上這個有大心胸、大聰慧的妹子,聽陳夢珠說了,就應聲道:「夢珠妹子但說,是我齊祀能做到的,無不盡力而為!」

    陳夢珠就起身向無憂王拜了拜,說道:「他日,我們難免在戰場上相見,我想求哥哥一件信物,到時無論勝負,能免我一難!」

    無憂王也趕緊站起來,想了想,也沒有帶什麼信物,就有些為難,說道:「夢珠妹子此請,做哥哥的理應答應,但是我此時真的沒有什麼信物可付與妹子。這可如何是好!」

    陳夢珠卻是一笑,說道:「哥哥是大英雄,一諾抵得上萬千信物,我只要哥哥一句承諾吧!」

    無憂王聽了倒是一愣,隨即也就笑了,連說:「好!好!好!」

    陳夢珠回身從自己的身後,取出一柄精緻的小刀,用手一分,卻分成兩柄,選了一柄就遞給無憂王,說道:「這是我當初抓周時抓到的,我極喜歡,爺爺當初還說我一個女孩子不該喜好這些刀劍,這刀做的也精緻,可分可合,我今贈給哥哥一把,我是期待著合二為一的一天!」

    無憂王聽了,就接到手裡,仔細的看了,看著小刀是黃金打造,鑲嵌寶石,刀長六寸,刀身是在鞘中,抽出小刀,刀刃極薄。看著就是一件做工精湛的傳承之器。也就一面道著謝,一面收了起來。

    陳夢珠見無憂王收了自己所贈的小刀,心裡也是高興,又請無憂王坐下,繼續說著。

    這陳夢珠雖然是個女子,足不出戶,但生在元帥之家,她又關心天下之事,陳琦也願將一些戰報、圖志交給她看,所以,陳夢珠對於華夏之勢也算是瞭如指掌。

    陳夢珠從華夏各國說起,細細的分析了各國的地理、國力、時局,又說到現今的齊蜀之戰,點出了齊蜀之戰中的關鍵所在。無憂王在一邊聽著連連點頭,看著眼前的陳夢珠,眼神中不覺就多了讚許和驚歎!

    陳夢珠說到齊蜀戰罷,齊國必將整合華夏東南各國,吳國、楚國、大理、越國、項國等國,或是齊國的蜀國,或是齊國的盟國,最終是要受齊國節制。齊國待整合各國之力後,必然要對秦國或是陳國、燕國進行征戰。那時,陳、秦、燕三國必然被迫聯合,共同抵禦齊國。到那時,才是華夏大地最大的一場決戰。此一戰後,若是齊國獲勝,則天下終將歸於齊國;若是齊國落敗,則天下仍將陷入紛爭!

    無憂王一直聽著,除了點頭,一言未發。直待陳夢珠說完,才歎了一聲,說道:「夢珠妹子果然是巾幗不讓鬚眉。陳王有夢珠妹子相助,必會將陳國治理的日益強盛!」

    陳夢珠就是一笑,對著無憂王說道:「那哥哥覺得,將來齊陳之戰,會是誰家獲勝?」

    無憂王看看陳夢珠,也是滿眼含笑的說:「夢珠妹子,若是年內交兵,陳國必敗;若是年後交兵,各有勝算!」

    陳夢珠也展顏一笑,對無憂王說:「哥哥果然不會騙我,但我看著,若依此情形下去,最終還是齊國勝算大些!」

    無憂王也沒有否認,只是笑而不語。

    陳琦看著自己的孫女和無憂王談論天下,突然有種遲暮的感覺,自己縱橫沙場幾十年,征戰大小戰役無數,似乎卻只看著一城一地,即便是放眼陳國,也只看到陳國內的權勢爭鬥,卻沒有去想過天下大勢。陳琦不由得暗自慨歎,自己遠不及孫女陳夢珠,更不及無憂王多矣,一顆雄心瞬忽就消融了!

    無憂王看到了陳琦神色的變化,就轉身對陳琦說道:「老元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生來就在王侯之家,我自小就被父母教導要胸懷天下,要輔佐太子一統江山。所以我所著眼的自然就要較之他人開闊得多。老元帥從行伍出身,一生征戰,自然是以令行禁止、攻戰殺伐為己任。兵者是國之重器,為君主所用,君主有雄霸天下之心,那他的將帥自然也就著眼天下,若是君主只以一地一城為重,那麼將帥自然也就領受君命,為著一城一地而戰。像項城之戰,戰之初,我就是要吃定你們陳軍的,我以數倍於你們陳軍的精銳,又是早有謀劃,老元帥卻只是想著佔據項城,拒我於項城之外而已,所以戰事一起,你就落了後手!」

    陳琦聽著無憂王一說,就有些感悟,在聽完無憂王的一席話,不由得歎息:「英雄出少年,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一直對於項城之戰的敗績,耿耿於懷,現在聽王爺這麼一說,我也就釋懷了,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妙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王爺在戰之初就已經謀算好的,而我則是臨敵應付,這勝負當然是立判。如今聽王爺說了,才覺得老夫敗得不冤,敗得理所應當呀!王爺,我是真心佩服你了!」

    無憂王聽陳琦這麼一說,也不禁欽佩老將軍的胸襟。就拱手道:「老元帥謬讚了!」

    三人又說了些客氣話,無憂王就對陳夢珠說道:「我猜著肖大人也該要來了,我如今見夢珠妹子終是不妥,還是先和老元帥去前面等他過來吧!」

    陳琦也起身說道:「對對!我們去前面等著,我也好吩咐他們準備酒菜,王爺一定要陪著我老人家多喝幾杯。學無長幼,達者為先。王爺可以為我之師了!」

    無憂王也趕緊客氣著,兩人就向陳夢珠辭別,又轉回到前院等著肖天祐過來。

    陳夢珠待無憂王隨陳琦離去,站在門口直到兩人身影消失,才回到屋內,手裡拿出那柄短刀,細細的看著。

    肖天祐因為禁軍營內的公務,來得晚些,他先去齊瓷坊,聽史掌櫃的說東家已經出門去了,猜著是一定先來了,心裡也沒多想,就又轉奔陳琦府上而來。進了陳府,果然見無憂王與陳琦正在等著自己,就趕緊告罪,連說:來的晚了,來的晚了。

    此時,天也近晌午,陳琦早就安排好酒菜,待肖天祐來了,陳琦就喊上陳義和一起,四個人坐下來,相對飲酒。

    陳琦作為東道,先領了幾杯酒,然後無憂王作為客人也就敬了幾杯。幾杯酒下肚,四人也就熱絡起來,陳義和是個文人,生性謹慎,也不喜飲酒,但和無憂王卻談詩說詞,頗為投緣;陳琦和肖天祐同為將帥,自然就說到排兵佈陣,肖天祐此前雖名為將軍,卻很少參與軍機,也是為著陳王登基,才領了禁軍大將軍之職,對於軍中事務,還是稚嫩。而陳琦卻是自戰場征戰出來的,實戰老到,說到一些陣勢、軍律,讓肖天祐如獲至寶。

    四個人就這樣一會兒說著文,一會兒說著武,不知不覺就都喝的有了醉意。

    呂征在外面隨侍衛一起吃罷,就站在屋外,此時往裡瞧著無憂王已顯醉酒之態,便上前來伏在無憂王耳邊說:「公子,天色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