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二十章 河圖與天垂 文 / 風過而

    第二十章河圖與天垂

    齊軍士兵在堪輿大師指定的位置,先是從齊軍營中的一處地方開挖。不一會兒,在眾人的注視下,就挖出了一塊石碑。

    待軍兵將石碑小心的抬出,那堪輿大師上前,仔細的擦拭了,然後朗聲的念道:「天垂大齊,萬民歸依。」

    接著,在河中,軍兵們也撈出一塊石碑。堪輿大師清洗了杯麵,讀著上面的字:「華夏神州,千日一統。」

    四周的眾人聽了,頓時議論紛紛。無憂王就問道:「大師,就請給我們說下,這都是預示著怎樣的天意吧!」聽無憂王這樣問了,人們一下子寂靜下來,一齊看著那大師。大師到了無憂王跟前,深施一禮,說道:「這營中的碑文是天垂;這水中的碑文是河圖。天垂、河圖均是天降祥瑞。但此乃天機,我也不敢妄言。還望王爺見諒。」

    無憂王就點點頭,說道:「那好吧,既然天垂上說到我大齊,那我就將此天垂、河圖運歸齊國。」

    大師躬身道賀了,然後回身對周圍的人說道:「天降祥瑞,是萬民之福,不出三年,天下將重歸太平,一個大大的盛世就會來臨!」

    人們聽了,一時山呼:「太平盛世,萬民福祉!」

    看著四周歡騰的百姓,無憂王的臉上是暢懷的微笑;而黃吉等人的臉上則掛著各種奇怪的表情。人們見識了天降的祥瑞,忍不住都要趕回去,要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認識的人,要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是一個盛世起始的見證人。

    人們紛紛散去,無憂王也吩咐軍兵小心的收好天垂、河圖。然後仔細的包裹好,抬到車上,由隨行的軍兵,看護著運回大都城內的齊軍大營。

    無憂王留下軍兵,繼續在這裡駐紮。自己就與眾人一起跟著,返回大都。同時命令一位將軍先行回營,在城內發佈告示:天降祥瑞於齊國,齊軍在大都城中舉行三天的大慶,三天內大都城內的酒樓眾人可隨意去,所有的花銷,均有齊軍承擔。

    看著無憂王有條不紊的發佈著號令,黃吉和王炳文、任渭、尤迪自然知道,這一切早就在齊人的掌控之中了。黃吉心裡暗暗對無憂王挑起大指,雖然知道將來自己所效忠的廢帝,最終要和齊國展開一場最終的決戰,但是有這樣一個對手,才能激起自己的鬥志。

    齊王得到消息,再次頒布聖旨,齊國境內,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可以到府衙支取五百錢;在當年新生的嬰兒,也可以到府衙領取五百錢。以體現上天的垂愛。

    同時,傳令無憂王齊祀即刻護送天垂、河圖回齊國魯城,將祥瑞供奉在齊廟中。大都的齊軍由齊祿節制,待新派的將領帶軍兵來換防。

    無憂王領命,就辭別了廢帝,又與其他三家駐軍的主將辭別了,就帶著瑩兒等人,護送天垂、河圖返回魯城。

    一路上,李瓏拉著瑩兒四處遊逛,看到什麼也是新奇。來的時候畢竟匆忙,加上要小心防備,不敢被人知道身份,所以只能埋頭趕路,就算看到一些景致也都略過了。此時和無憂王一起,自然是輕鬆愉悅,五六天的路程,倒是在沿途的名勝古跡,優美風景處,玩了也轉了;遇到沿途城池,能進去的,也進去品嚐了各色的美食。李瓏是玩的不亦樂乎。

    瑩兒被李瓏纏著,也只好到處去走走。瑩兒現在只想待在無憂王身邊,一顆也不願分開,就那樣整日望著、牽著,依偎在一起,是再好不過的了。但又不忍掃了李瓏的興致,實在是玩得有些不情願。

    無憂王自然看得出來,也就每日跟著,片刻不曾離開瑩兒,總要讓瑩兒抬眼就能看到自己。護送祥瑞的有二百名齊軍輕騎,初時還需加著小心,待進入項國與齊國的國境,沿途有項王派出的軍兵護衛,進了齊地,城防間更是彼此連接,也不怕出什麼閃失。

    百姓聽到是天降祥瑞,天垂、和圖再現,都湧上去跟著,或是跪拜,或是跟隨著走上十幾里地。軍兵嚴密的守備,但只要百姓不接近百步之內,也就任人們夾道觀瞻。

    距離魯城還有百餘里,齊王就派出太子代為迎接。祥瑞入城的儀仗擺了十幾里地,連綿浩蕩,更是引得萬民敬仰。

    等祥瑞到了齊王宮,齊王帶著文武大臣,舉行的隆重的祭天大典。然後將兩件祥瑞,供奉到齊廟。

    各項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針對越國的大戰也就要拉開序幕了。

    齊王與平王、順王也已經達成一致,對於對越作戰,各方也都是全力擁護。除了各地的駐軍及拱衛魯城的虎賁軍和龍驤軍以外。齊國各地可抽調的兵力,近半數向信城迅速集結。太子齊禕和無憂王齊祀作為此次征討的主帥和副帥,親自統領著大軍。

    在信城,由太子坐鎮,負責呼應入越作戰的齊軍,同時積極對蜀國進行部署軍兵。太子同時也與楚國的丞相東方胤積極接洽,商議齊楚聯姻的事宜。

    無憂王則直接進入杭城,與吳王子英靖、齊軍主將子龍等會合。在杭城除了子龍已經集結起來的十萬齊軍精銳,還有吳王子英靖所率的五萬吳軍,加上此次無憂王從齊國帶來的三萬大軍,對外號稱三十萬大軍。從杭城徐徐開出,直向福城緊逼。

    子龍作為前部先鋒,率領著齊軍,連續攻擊,所到之處,越軍紛紛潰敗,偶有抵抗,待到齊吳大軍一到,摧腐拉朽般就驅殺越國守軍,進而佔領城池。

    齊吳聯軍不用半個月時間就連下十餘城。大軍在秋後時節,已經抵達距離福城不足三百里的地方。大軍一方面鞏固城防;一方面將越地各處的官府府庫集中起來,用於充實軍備。由於齊吳聯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越國百姓倒也沒有敵視齊軍的意思。這就減少了大軍往前推進時的阻力。

    越王在福城看著不斷傳來的戰報,不時的大發雷霆,連殺了幾員逃回的守將。但越軍已經沒有多少可調之兵,也沒有多少可用之將。

    霍王爺在府裡雖然不知道前方的具體戰事,但隱約也能聽到些風聲。那霍王妃聽說前方戰事纍纍敗績,齊吳聯軍已經逼近福城。就和霍王爺計議著,現在越王無人可用,也該啟用老王爺了,那樣霍王府的軟禁也就可以解除了。霍王爺就可以去前線指揮作戰了。

    霍王爺聽了搖搖頭,說道:「夫人,你大大的錯了。若是齊軍造我軍痛擊,寸步難進,說不定越王也就不再猜忌於我,或可放了我們。但現在越軍慘敗,而越王也該知道,用皇甫念豐取代我守杭城是個敗招,他反而會惱羞成怒,甚至馬上就要對我們動殺機。此時若不是遠兒在西邊抵禦住了齊軍與大理軍隊,說不定,我們早就被全家抄斬了。」

    霍王妃一聽,嚇得顏色大變,問道:「那該如何是好?難道我們就這樣坐以待斃?」

    霍王爺長歎一聲:「唉。」接著說道:「若不是顧忌到遠兒,我和你就遠走他鄉,找個山野村林,隱居起來,也可度過我們的餘生。但現在遠兒還在軍中,我們與他又書信不便,也沒有可以傳話的心腹人。我們一走,遠兒只怕就要被越王誅殺。」

    霍王妃聽了頓時淚水漣漣,說道:「倒是可憐了鈴兒這個孩子,嫁到我們霍家,平白跟著受苦,整日被軟禁在家裡,不能四處走動,連個娘家都不能回。和遠兒新婚,不到三日就夫妻分別,現在還要跟著受株連。」說到這裡,霍王妃似乎想起什麼,說道:「前些日子都傳言,鈴兒的妹妹是九天仙女下凡,或許我們可以求的她的幫助!」

    霍王爺淡然一笑,說道:「市井傳言本不足信,何況鈴兒和她妹妹是一奶同胞,鈴兒毫無異常,她的妹妹怎麼可能是什麼仙女!」

    霍王妃卻似乎打定了主意,說道:「我去和鈴兒說下,看她能不能找她的妹妹,來幫助我們化解這場災難。」

    霍王爺本待勸止,但看王妃滿懷希望,也不忍心讓她失望,就不再言語。霍王妃看霍王爺並不阻止,就急忙的往後面,去找李玲。

    李玲自從得知妹妹來看自己險些被三王子陷害,後被什麼狐仙救走,心裡倒是放下了擔憂,她雖然年幼,不經世事,但在霍王府這些天,看著府中人人自危,也知道霍王爺今時不同往日,在越王面前已經失寵,而且還連累到自己一家。所以李玲在霍王府也是謹小慎微,從不多說一句話。

    現在見婆母來找,就趕緊迎進自己房中,關了門,見了禮。霍王妃也不客套,坐下後就拉李玲坐在自己身邊,然後說道:「鈴兒,你來我霍家是收了委屈,現在齊吳兩國合併攻打我越國,堪堪就到福城了,你的父王說,越王可能要對咱全家不利。我和你父王也是無計可施,你能不能和你那仙子妹妹祝禱下,求她來保佑我們,或是帶著我們一家還有那在軍中的霍遠,咱一家人遠走高飛,不再稀罕這什麼名位,只安穩的過活就好。」

    李玲也已經聽說了李瓏乃是九天仙子轉世的傳言,心裡還一直納悶,為何妹妹就是仙子,她何時有了那等的本事仙法,自己卻從來不知。現在見婆母見問,也只是解釋道:「母親,我並不知道妹妹還有那些仙術,我也不知道如何和她祝禱呀。」

    霍王妃此時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就就說道:「你們姐妹情深,總有心意相通,你只管禱告,她會知道的!」

    李玲想想也只能如此,就答應下來,然後吩咐丫鬟準備香燭,自己就梵香禱告,祈求李瓏能現身搭救全家脫離苦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