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二章 救魏擊秦(4) 文 / 竹月下幻想

    在暗夜的掩護下,項燕等人身披重甲,衝到城下,豎起雲梯攻城。

    靜夜之中,他們奔跑時甲冑的摩擦聲已經驚動了城牆上的守軍,但城牆上的守軍多數是巡邏的,所以不能及時將他們的雲梯破壞。

    不過在從當年咸陽遭過一次偷襲後,這麼多年來,守軍始終沒放棄過夜間防守的訓練,因此城牆上剛一發出警訊,立刻又有大批在城下換班待命的士兵就順馬道迅速衝上的城牆。

    因此項燕等人攻城立刻受阻。

    但項燕等人的攻城也是試探性的,隨即就放棄了主動攀爬城牆,而是從城下往上射箭。

    守城士兵立刻還擊,趙軍穿的明光鎧在這個時代的防護力是極好的,所以趙軍的傷亡極小。

    反覆折騰了一宿後,趙軍退回到了兵船上。

    其實這來攻城的趙軍不過兩千人而已,這兩千人回到後十艘船上,好生休息去了,而前十艘上卻早已支好了大炮,於是驚天動地的炮聲響了起來,巨大的石彈不斷落在咸陽的城頭和城內。

    咸陽的城牆雖然堅固,但仍是夯土包磚,在趙軍的石彈攻擊下開始搖搖欲墜,當晚就被打開了一個缺口,趙軍重甲步兵蜂擁而入,好在城內秦軍眾多,一番血戰下打退了趙軍的第一次進攻。

    秦王政早在凌晨時候就派出向各地軍隊求援了,其實秦王政最想調的是長城軍團,但就在前一天他接到戰報,趙軍(當然是華夏軍隊)也在進攻長城,而現在全國的兵力都在和趙軍同時在幾個方向上做戰,國內幾乎無兵可調,因此,他只好同時向東線,西線和長城軍團同時發佈了調兵回援的命令。

    ……

    王翦接到回師救援咸陽的命令後,陷入了沉思。

    王賁道:「父親,我看孟闕這時圍魏救趙之計,我等回師,必被他伏兵擊敗。」

    王翦道:「他從那裡伏兵?他的軍隊又在那裡,他在西線正與蒙家軍作戰,抽不出兵力來,而且就算派再多軍隊到西線,也無法突破蒙家軍的防守進入秦國境內,他如何調動軍隊伏兵?用鄴郡的兵嗎,鄴郡的兵馬一直在我軍的偵查範圍內,既然不能做到隱蔽,又如何伏兵?」

    王賁道:「總之還是小心為上。」

    王翦歎了一口氣道:「我豈不知應小心為上,但孟闕用兵,讓人無從預料啊,總之王命不可違,上路吧!」

    王翦於夜間出發,在戰壕裡留了兩萬多人,趙軍不知虛實,因此也並不知道王翦何時退走。

    到了第二天天明,趙軍騎馬步兵下溝殺敵,秦軍極為英勇,竟抵抗了三日,趙軍方才得以過溝。

    之後趙軍追擊秦軍卻接連中伏,雖然損失不大,卻總也追不上秦軍。

    這一日,行軍途中的王賁笑著對王翦道:「父親,我們沒曾看到趙軍的伏兵,趙軍卻屢次中我們的伏兵,看來正如您老人家所說,他並沒有兵力能先期到達秦境預設伏兵啊。」

    王翦也鬆了一口氣道:「但願吧,不過他依靠商船沿河靠近咸陽,調動我等回兵卻絕對是一步好棋,至少魏國的危機是解決了。」

    王翦道:「但他的那些重甲士兵也要盡毀於我兵了,我請求父親將所有輕騎都交給我,我先期回到咸陽,乘夜到岸邊泊船之處使用火攻,燒了他的戰船,看他還能有何作為!」

    王翦想了想道:「我覺得他的伏兵一定是有的,不過人數不會太多,對付我軍的大部隊不能成什麼事,但對付你的幾百輕騎就容易多了,你不僅是我的兒子,更是大秦難得的將才,我不能讓你去冒險,趙軍既然只有五千人,如論如何咸陽也能堅持到我們從容回師,你還是和我一起走吧。」

    王賁沉吟了一下道:「如此我繞路回去如何?」

    王翦再次沉吟了一下,卻道:「如此也好,早一日到咸陽總是好的,趙軍繞路伏兵的可能總是不大的。」

    王賁率數百輕騎,繞路趕到了咸陽附近,遠遠哨探得趙軍果然只有五千人在進攻咸陽,但甲冑精良,守城秦軍不是對手,雖苦苦支撐,城池卻行將陷落了,於是王賁不敢再行夜間放火燒船的計劃,反而在趙軍進攻咸陽時突然在後攻擊,趙軍雖然一直防著敵人回師救援咸陽,但王賁繞道而來,趙軍的哨探沒有發現,於是被王賁帶人從後一陣掩殺,頓時發生了混亂,城中秦軍見狀立刻出城配合,趙軍潰敗,好在明光鎧實在太好,趙軍手中的兵刃又都足夠長大,並且軍隊訓練有素,才得以全軍退到大船上。

    大船上留守的一千人一半是水手,另一半是水手兼弓箭手,在他們的掩護下,趙軍船隻開到了河面上,又及時放起鐵炮來——這時的鐵炮炸膛問題已經解決了,但威力卻也相應減小,但對付岸上的敵人卻還綽綽有餘——,將秦軍轟散。

    **********

    同樣是火藥驚天動地的威力,但這回不是咸陽城外的火炮,卻是藍田城外的「地雷」。

    王翦的部隊終於遇到了伏兵,卻不是想像中趙軍的騎兵或步兵,而是數目不詳的地雷,這種還比較原始的地雷,其實威力並不大,不過只能炸傷人膝蓋以下的部分罷了,但它突如其來的威力仍舊讓秦軍不知所措。

    最要命的是,你根本不知道哪處有地雷,於是整整一天的時間,秦軍基本上是在原地轉圈,並且不斷被地雷炸傷。

    其實如果再給他們一天的時間,他們應該能夠發現這種早期「壓髮式」地雷的埋設痕跡,但他們沒有機會了,傍晚,趙軍騎兵終於趕來了,於是已被神出鬼沒的地雷爆炸折磨了一天,神經幾近崩潰的秦軍再也不能對趙軍組織起有效地抵抗了,於是全軍潰敗,四散奔逃,被趙軍斬殺俘虜無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