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五章 齊水曰濟(31) 文 / 竹月下幻想

    孟闕皺著眉頭思索著織信有這麼多軍隊卻為何不留在島上防守的原因,杉謙有六千軍隊,而且都是水軍,也就是說他的水軍數量比自己還略勝,那麼自己是封鎖不了這個島嶼的,他們隨時可以離開島嶼,從這點看他們不用擔心留在島上會被自己困死。

    不過通過這幾天的偵查,孟闕發現島上並沒有糧田,也就是說,他們在島上是完全以捕魚為生的,或許這才是他們離開島嶼的原因,因為一旦展開水戰,雖然自己不能封鎖水面,但勢必影響他們的捕魚生涯,兩萬人坐困島上,一旦食物不濟,當然後果堪憂,所以與其那時離開,被自己銜尾追殺,還不如事先離島,既可隨時尋找食物,又能進退自如。

    若如此看來,這吃驚城裡的兩千守軍倒也未必就是杉謙的,因為在這以捕魚為生的織信軍中,他們駕船出海的作用無疑比守城更大。那麼城裡除杉謙外多半就還是織信和(原)武影的軍隊了。

    其餘的一萬多軍隊一定是在「遠海」或近岸。

    他們的水軍力量應該和自己差不多,織信一直在築城,應該沒時間和精力再造船,織信擄掠湖沉的全族應該也是為了給築城找勞力,畢竟他們已經體會到了使用奴隸勞動的好處。

    除了湖部落外,其他幾個父權小部落也都是海島部落,他們也應該有不少船隻,如果他們倒向織信……會嗎?

    孟闕想到這些,不由得擔心起來,於是下令水軍進一步加強警惕,以防備織信和可能的援軍隨時來襲。

    這一日向晚時分忽然風雨大作,攻城只能提前停止,孟闕忽然想起那日「壁狹間」之戰,心生警惕,於是親自來到水軍營地視察。

    所謂的水軍營地自然是在靠岸的海邊,這些人可不僅僅是水手,他們同時也是水兵,此時的倭島造船技術落後,大船也只能載二十多人,小船不過能載**個人而已,孟闕造船時盡量造的是大船,但花部落等靠海女王部落送來的船就有大有小了,於是平均下來,每隻船也只能載十**個人,而水手就佔了十人,除了划船,還有警戒和作戰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五百艘船運兩萬兵卻運了五次的原因。

    孟闕在船上不敢離開,又令士兵不可睡實,到了深夜,雨卻越下越大了,忽然聽得前面水面有異常響動,似乎是大量的船隻襲來,孟闕大驚出艙,暴雨立刻淋濕了全身,猛風吹來涼意透骨,不由得激靈靈打了個冷戰,心中更加緊張,忙令部隊備戰。

    一會兒有士兵來報,說是對面乃是「風,雪,月」三個部落的軍隊來給神皇助戰。

    孟闕一陣驚疑,風,雪,月三部落乃是五十二個母系小國中的三國,她們也是海島部落,和自己曾有過聯盟之義,像花衣等女王部落一樣來援助自己不是沒有可能,但直言「助戰」就不像她們的語氣了,何況又怎麼會這麼巧的忽然來援助自己,不好,上當了!

    於是孟闕急忙下令道:「不許他們靠前,快放箭!」

    水軍領命,立刻開弓放箭,這些水軍中原來的九個女王部落的水軍在水面上的箭術好些,孟闕自己訓練的水軍箭術稍差,但黑夜暴雨中箭術好壞卻也沒什麼分別,俱是盲目射箭。

    對面的船上也有無數箭支射來,卻並無「誤會!」之類的話傳來,可見他們果然是冒充的。

    於是天上暴雨如箭,水面箭如暴雨,箭聲,雨聲,風聲混合在一起,再偶爾夾雜著中箭的人類的慘嚎,竟成了一種分外詭異的混響。

    中箭的人並不多,畢竟兩軍尚未真正接觸,而大部分箭支又被風雨打的不知偏向何處去了。

    射了一陣,孟闕忽然想起「草船借箭」的典故,於是下意識的下令道:「別射了,別射了!不要被他們將箭借去!」

    這道命令士兵們都有些不明所以,但不讓射箭了,卻還是都知道的,於是命令傳下,射箭停止了,那邊的箭支也稀疏下來,轉眼也停止了。

    孟闕這時才醒悟過來,小鬼子此時還算不上進入了文明社會,怎會懂得草船借箭這樣高明的計策,但命令既已發出,倒也不必收回了,讓對方知道自己沒上當也就是了,卻也不必在黑夜中再浪費箭支。

    孟闕腦筋急速運轉,這些人冒充風雪月三部落是來劫營嗎?如此黑夜怎生辨別敵我,莫非他們彼此之間有暗號,還好沒上當讓他們靠近。

    這次他們的劫營算是失敗了,但也不可不防他們再次劫營,於是孟闕令士兵提高警惕,以防他們再次劫營,果然在將近天亮時,他們又來劫了一次營,再次被弓箭射退。

    於是很快天亮了,雨也停了,孟闕只見對面有一百多艘船。

    一見這船隻數目,孟闕立刻大驚,暗呼上當,須知杉謙部落不像孟闕這次來前是故意多造大船,他們的部落大小船隻數量是自然分佈的,所以他們的船隻數量一定會超過孟闕許多,怎麼會只有一百多艘船,看來在自己這邊抵擋他們偷襲的空當,他們的大量船隻一定已經運兵在別處登島上了,要知吃驚城海域只是登島的最佳地點,卻不是唯一地點,他們一定是趁著自己全心抵擋偷襲的空當登的島!

    彷彿是驗證孟闕的猜測一般,忽然在島上的吃驚城方向傳來震天的喊殺聲,與此同時,對面那一百多艘船也冒死前衝過來。

    孟闕知道自己是軍中之膽,水軍是由籐部落原來的捕魚隊長「龜」來率領的,籐龜當初因年齡偏大,沒有被選入籐部落精兵,但此次組建水軍,因為他是「自己人」,所以讓他當了水軍主將,但他無論對敵經驗還是戰鬥勇氣都不足,若是敵人不曾登陸到島上,他或者有勇氣打敗面前這些敵人,但現在腹背受敵,若自己一旦離開,敵船雖少,只怕他也未必能抵擋的住,而吃驚城下有神風豬這員「大將」坐鎮,應該能支持一陣,於是孟闕並未離開。

    果然有孟闕坐鎮,籐龜心中頗有底氣,一番指揮作戰之下,很快將敵人的一百多艘船包圍了,但敵船作戰極為英勇頑強,一時倒也拾掇不下來。

    孟闕內功深厚,目力極佳,此時運目力往島上看去,卻見島上自己的軍隊已經大亂了,看來神風豬還是不行啊。

    他這卻有點錯怪神風豬了,須知昨夜一場風雨,掩蓋了海面敵我船隻做戰的動靜,而孟闕又未在營中,神風豬如何能料到會有敵人冒雨登島,因此夜間和士兵一起睡了個安穩覺。

    誰知天剛一亮,就從小山上衝下來大量的敵軍,同時吃驚城也城門大開,殘餘士兵一擁而出,和援軍一起夾攻島上的神皇軍。

    神風豬包括孟闕等都不知,原來織信從一入夜就開始分批冒雨登島,那一百多艘襲擊孟闕水軍的船隻卻是在夜雨大風中迷失了方向,衝進孟闕的水軍的,領頭的是杉彈,杉彈急中生智,喊出了是風雪月三部落來給神皇助戰的,不料卻沒有瞞過孟闕,卻也使孟闕只顧防備他們而沒有想到織信會在別處登島。

    卻說織信早已當先衝進神皇軍的營帳,見人就殺,而他身後的一萬多軍隊也狂呼亂叫著跟著他殺進了剛從夢中驚醒的神皇軍。

    神風豬狗田等雖率軍英勇作戰,但變起倉促,很多人連刀槍都來不及拿,實在是應接不暇,立刻陷入混亂,神風豬本是臨時主帥,但他看到織信軍是從山上衝下來的,驚慌憤怒中昏了頭,居然帶兵往山上衝,須知仰攻本就不利,何況神皇軍已混亂,於是攻擊不利下更加混亂,不消片刻間神皇軍已到了崩潰的邊緣。

    孟闕見狀大驚,再顧不得水軍,立刻催船近岸,隨即跳上岸去,手持巨斧,向自己的部隊跑去,邊跑邊喊道:「本神皇在此,諸軍勿亂!」

    孟闕的號召力無疑還是有的,但軍隊亂相已成,雖見神皇之來,軍心稍安,但要挽回敗局,卻仍是萬難。

    而此時織信早已殺透敵營,見孟闕奔來,立刻挺「勾玉」衝來,截住孟闕,兩人戰在一起。

    織信發瘋般狠鬥,雜以「神爬」亂滾,他這「神爬」當真厲害,在滿是泥水的地上依然速度靈活不減,反倒孟闕被他濺起的泥水弄得眼花繚亂,一時間竟手忙腳亂,應接不暇。

    孟闕不能親自指揮,而織信軍事先早有安排,不需織信親自指揮,況且又有杉謙照應全場,於是立刻又把神皇軍稍稍挽回的頹勢打消了,很快織信軍對神皇軍的戰鬥就成了一邊倒的屠殺,不斷有人四散奔逃,不少人跑到水邊,看到沒有船隻渡自己過海,其中就有人開始跪地投降。

    織信軍不殺俘,這神皇軍都是知道的,於是投降的越來越多,但拚命死戰的仍然佔多數,另有一些不願投降的人在繞島逃跑,只盼能逃過敵人的屠刀。

    孟闕心中一涼,暗道自己這回可是太小看織信這小日本了,雖然死的都是日本人,自己並不會傷心,但如此就落敗了,仍是心有不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