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五章 齊水曰濟(3) 文 / 竹月下幻想

    孟闕來到齊國三天了,卻並未接到魏錦屏的進一步消息。

    孟闕納悶的緊,魏錦屏這是什麼意思,晾自己幾天,還是要怎的?真是女人心,海底針啊,而且是兩個女人,一真一假(龍陽君),想到這些,他只有苦笑搖頭。

    孟闕自到了齊國就是步行的,為的是龍陽君方便找到自己,畢竟龍陽君輕功雖高,也未必有興趣追著自己馬屁股跑。

    他一直有意無意的在向臨淄方向走,他本來以為進了齊國就會得到魏錦屏的消息,但一直沒有,他也就一直沒停腳步,最後決定如果走到臨淄還沒有消息,就停在臨淄靜等了。

    於是又走了幾天,這天到了臨淄城前十里的一家城郊小酒店,他也沒要酒,只是要了一壺茶自斟自飲。

    這也是清茶,孟闕卻無心感歎自己對「茶文化」的影響,他心不在焉的一邊喝著茶,一邊四處張望,他總抱著僥倖的心理,希望忽然間就可以看到龍陽君或者魏錦屏。

    卻見一個老者,坐在離自己不遠處的一張案幾後,這老者明顯已年過古稀,但精神矍鑠,尤其一雙眼睛好像埋藏著如海的智慧。

    孟闕和那老者對視了一眼,老者忽然一笑,竟一手端著一碗清茶,一手拎著跪坐墊膝的布墊主動來到孟闕的案幾前,在孟闕對面跪坐下來,這舉動不禁讓孟闕有點驚詫,要知這時有點身份的人吃飯或交談都是一人一張案幾的,這樣對坐在一張案几上,若非關係極度要好,就是脫略行跡之人了,這老者看起來頗為穩重,想不到竟也如此瀟灑。

    只見那老者坐下後道:「公子可是『天下第一風流浪子武宋玉夢郎』公子闕嗎?」

    孟闕忙道:「不敢,正是小可,請問老先生貴姓高名。」

    老者道:「老夫荀況。」

    孟闕聞言心中一震,拿茶的手一抖,竟將茶水潑出了少許,聲音激動的道:「你就是名滿天下的荀子?」他現在雖然對名人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荀子的大名還是深深震動了他。

    荀況見他對自己如此仰慕,雖說養氣功夫已經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也不禁心中略喜,道:「老夫的名氣好像還不如夢郎你大啊。」

    孟闕忙道:「哪裡哪裡,您老人家是真材實料,我不過是欺世,那個浪得虛名而已。」

    荀況見他如此名震天下還依然謙虛如此,也對他頗有好感,道:「老夫的弟子韓非常說夢郎大才,世所罕有,我本以為必得有幾分恃才傲物的,不料竟謙遜若此,當真難得啊。」

    兩人一個仰慕對方,一個對對方有好感,竟越談越投機,孟闕畢竟是比古人多出了兩千年見識的,雖面對名震千古的荀子,交談辯論間竟也毫不落下風,反而常讓荀子發出讚歎之語,說著說著不知怎的就談到了齊國對面的大海,孟卻忽道:「不知我大齊的船只能否航行到東瀛呢?」

    荀況道:「偶爾倒是也有過一兩艘船去過那裡,不過也是巨富家子因為好奇去探險遊玩而已,但也只在沿海,不敢深入內陸的,那裡的人多數穴居野處,人民不識禮數,實化外之人也。大型船隊倒是沒去過,那海面上風浪險惡,如非必要,是不會有大型船隊去的。」

    孟闕道:「我聽說那島上有幾十個王國,不知老先生可有耳聞?」

    荀況道:「老夫素好打聽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因此倒也知道一些那東瀛島上的事,據說這島上有**十個小國,但最著名的有三十個,乃是二十三個女王國和七個男王國。說起這三十個國家,卻都與百餘年前一個到咱們華夏地界學習『長生不老術』的女子有關。」

    孟闕道:「可是那賴晶晶,她不是來學武的嗎,怎麼又成了學『長生不老術』?」

    荀況道:「正是那賴晶晶,百餘年前,這賴晶晶本是東瀛瀨部落的族長,她的初衷的確是來學『長生不老術』的。這賴晶晶據說長的十分美麗,在族中是被稱為『美人王』的,不過她到華夏後又被稱為『美倭王』,因為她本人個子較矮,而據她本人還有一些對東瀛列島有些瞭解的華夏人都說,東瀛列島上的人都很矮。

    這『美倭王』又自述她在島上時深恐有一天會紅顏老去,於是有族中老人說海對岸有個「神州大陸」,上有神仙,會長生不老之術,於是她干冒風浪之奇險,到了咱們華夏地界學長生之術,最後拜在了鬼谷子門下,其實鬼谷子也確有神仙之稱,即使在華夏也有很多人,包括武林中人都認為他是神仙的。

    這賴晶晶和鬼谷子學了十幾年武功,後來卻不知何故被逐出了師門,她回到東瀛後倣傚鬼谷子也收了三個徒弟,也是兩男一女,她本是極重視那個女弟子的,並要立她為東瀛派——就是她自己創立的門派——的掌門,誰知那女子的武功並不如兩個男弟子高,而賴晶晶先前又說要以武功最高者為掌門,這樣言行不一,於是兩位男弟子後來都脫離了東瀛派,自立門戶,分別稱『織田派』和『川義派』,這兩個弟子後來都成了他們自己部落的族長,一個自稱織部落的田國王,一個自稱川部落的義國王,說來不倫不類,不過他們的所謂國家本就是部落或部落聯盟,倒也並不奇怪。賴晶晶手下的那個女弟子不怎麼樣,於是她又收了些弟子,卻全是女子了,竟不再收男弟子。

    如今東瀛列島上的二十三個女王國,除了她自己的瀨王國外,另二十二個都是她的女弟子為女王。

    至於那七個男王國除了織王國和川王國外另五個王國卻也都與織田派和川義派有關。據說賴晶晶和川王國的義還都健在,而織部落的田國王已經死了,現在是由一個叫秀的人為國王,不過這也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如何,誰也不知。「

    孟闕道:「卻不知這『秀』是『田』的兒子還是孫子?」

    荀況道:「不是兒子也不是孫子,他們沒什麼關係的,他們的國王繼承有點兒象咱們堯舜禹時候的禪讓,是大伙推選的。」

    孟闕道:「原來如此。」

    **********

    孟闕應荀況邀請,在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講了十天學,期間和多位著名學者有過辯論,而孟闕從未落過下風,反而多次駁倒對手,「天下第一風流浪子武宋玉夢郎」再次成為智者的代名詞。

    孟闕本以為「齊王建」會召見自己,也邀請自己出任個相國上將軍什麼的,誰知齊王建竟始終毫無動靜,孟闕這才想起原來齊國是「謹事秦」的,想必是因為自己曾打敗過秦國,他不敢用自己而已,此皆鼠目寸光之輩,自己倒也不屑於與之共事,何況魏錦屏直到現在也沒來消息,孟闕白天與眾賢辯論雖意氣風發,可至晚間夜深人靜時,還是十分彷徨的。

    孟闕這十天是住在稷下學宮的,就在第十一天早上,忽有學宮侍者來報說學宮外有人拿著一張字條說要給孟闕,孟闕連忙出來一看,見是個四十來歲的癡蠢漢子,手拿著一張字條,孟闕道:「我就是孟闕,將字條給我。」

    那漢子將字條遞給他,他見上面寫道:「到海畔『情人石』旁來見我。」

    孟闕已看過兩回魏錦屏的字跡,這回一看就確定了是她寫的,忙問那送信的人是什麼人讓送來的,那人說不認識,但給了他一串銅錢讓他來送字條,孟闕一打聽那給錢人的形貌,也完全跟魏錦屏和龍陽君對不上號,知道多問無益,於是問那「情人石」在什麼地方,那人竟也不知,於是孟闕也給了他一串銅錢打發走了他。

    孟闕問學宮中的其他「同學」,其中竟還真有一人知道「情人石」在何處,並給他畫了一份簡單的路線圖,這人看出孟闕為情所苦,知道多半是要會情人去,因此並未提出親自帶他去找。

    孟闕按著路線圖的指引,再加上沿路打聽,幾天之後終於來到了大海邊上,情人石前。

    孟闕此時離「情人石」尚有**丈遠近,見那情人石高有三丈,襯著海天遠景倒有幾分「望夫石」的味道,而石後隱有一艘畫舫的影子,他到此地步反而沉住了氣,並未疾走,只是緩步向前。

    果見隨著一陣清雅的歌聲,那畫舫緩緩的劃了出來,船頭有一白雲如雲的女子曼聲唱道:「蒹霞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正是魏錦屏。

    孟闕忽然停住了腳步,就這樣凝視著魏錦屏,忽然覺得對她所有的怨恨都隨著這美妙高雅而感人心魄的歌聲煙消雲散了,只覺得她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高貴,又是那樣的與眾不同,這是一個融合了古典美和現代精神為一體的超卓女孩,是這個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珍寶。

    直到歌聲止歇,孟闕才快步走到船頭,輕輕躍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