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作戰決定 文 / 華夏大帝

    朱詡對朝議的接軌十分滿意,對於草原的戰爭,朱詡早就想解決了,從高祖到現在草原一直以來都是大明的一個最大隱患,年年摩擦不斷,而且在大明國力衰微的時候,他們還不斷騷擾大明,以至於,大明邊關民不聊生,也就這幾年大明發展迅猛,軍隊實力加強,這也才導致草原吃了一次大虧。

    而且之前每年的京軍消耗那是第一大的,那時候也是沒辦法的,因為在北方邊境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護邊塞,畢竟京城就在北邊。

    「皇上,微臣認為,這次的對草原的軍事行動,一定要從長計議,小心謹慎。」楊宇軒就在朱詡得意自己的目的達到的時候,站了出來說道,因為楊宇軒此時也是擔心朱詡太過冒進,給帝國造成損失,所以提出來,意思就是讓朱詡冷靜一點。

    「楊愛卿此話怎講。」朱詡疑惑的問道,其實朱詡這時候就好像一個小孩兒剛受到老師的表揚,便又被潑了一盆冷水一樣的掃興,但是楊宇軒的話,他還是能聽得進去的,既然楊宇軒這樣說了,那就說明楊宇軒肯定又要補充的,而且這也充分表明了楊宇軒已經完全贊同了這次的對外軍事行動,所以朱詡也是很樂意聽楊宇軒的話。

    「皇上,微臣認為,草原和我大明的地形和氣候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的帝國軍隊要是以陸軍的常規部隊的話,那就需要大量的防衛,而且在草原上如果以三大京軍集團軍為主力的話,那麼我們大明近幾年來的軍事變革成果那就一點都沒有起到作用了,更不能給草原勢力造成震懾,更何況,草原上的民族都是騎在馬背上長大的,要是說馬術,他們可是一點都不比我們差啊!陸軍常規部隊的機動性完全差於騎兵軍團,但是火力又是十分的威猛,但是一旦受到騎兵的突襲的話,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楊宇軒將自己所擔心的事情說了出來,果然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想的的確是很周到,朱詡聽了這話,也是恍然大悟,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呢。

    「是啊,楊愛卿說的甚是有道理,但是這軍事行動已經確定下來了,總不能擱置不打吧,那樣會給帝國百姓對我們產生不信任感嗎,更何況現在北方草原又是在邊境聚集大量的騎兵,就連火篩和瓦剌又是翻土重來,他們是看中了大明財富,看樣子,他們這次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而且如果我們大明這次如果應了他們的無理要求的話,估計以後都是不可避免了,那樣的話,那我們大明豈不是受制於人,草原人是貪婪無比的,到最後都買那個依然要被他們搶掠!」朱詡說道,次說也是事實,沒有人會質疑這一點,因為大明數百年來和草原打得仗可是不少了,雖然勝敗參半,但是依然對於大明來說不是一件好事,不利於大明的長久之計。

    這就像人發燒似的,也許燒的不厲害,也許只有一點點,但是就是這一點點,在短時間不會給人身體造成很大傷害,但是時間一長的話,慢慢的,一點點的耗損人體的體質,到最後,人便會由一個強壯的人變為一個十分虛弱的病人了,所以小病也是要及早醫治,不能拖泥帶水,付出更大的代價。

    「皇上,您說的非常的正確,所以,微臣認為,這一次我大明一定要打有把握的仗,不能打無把握的仗,我們要好好計劃,而且這件事情要及其保密,不能洩密於草原勢力,所以微臣也是希望在座的大臣們回家之後,嘴要嚴實一點,不要和任何人說,就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能說,要說的話,也可以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因為我相信,就在我們京城也有敵方的間諜勢力,說不定就在在座的哪位大臣的府中潛伏著呢!」楊宇軒說完之後,掃視了一下在座的諸位大臣,這一下可是把在座的大臣給嚇壞了,估計這早朝回去,這些大臣都要變成啞巴了,國公說出來的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是的,朕下旨,誰要是洩密了,哪怕是家人洩密,一經發現查實,立刻關入天牢,炒家滅族!」朱詡見諸位大臣已經被嚇得不行,所以在加了一把火候,這樣更是把在座的臣子給嚇唬了個充實。

    其實這也難怪,其實每次大明一有軍事行動,就在大明軍隊開拔之前,軍事行動的消息便造就被傳了出去,有的時候就連老百姓都知道了,錦衣衛和暗組不管怎麼封鎖,依然無濟於事,所以楊宇軒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從源頭抓起,這次要是在洩密的話,那麼大明就真的要進行一次全體館員大審查了。

    「皇上,微臣認為這次軍事行動應該調集一切有利的作戰因素,所以微臣要細細的與皇上商議。」楊宇軒說道,其實這話有所暗示,朱詡聽到這話,便立刻明白了,傳旨退朝,最後只留下了楊宇軒,徐宏,李然,桑宏志等六位重要的朝中大臣。

    這幾人在朝中商議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傍晚,幾位大臣才被「放出去」第二天從禁軍的大營中飛奔出了六路八百里加急快騎,分別是京軍統領吳森,經軍統領沈強,經軍統領李泰,山西都司白崇安,河南都司何文,江南布政使歐陽振,大明帝國的最大軍事機器已經開始運作著,就連大明的財政部也是突然調撥大量的銀兩,不過名義上是以賑災用的。

    但是要是明眼人一看,什麼時候帝國賑災需要撥付將近一億兩銀子的賑災費用啊,而且這只是第一次的撥款,好像說後期還有,準定是有大事情發生了,再加上軍隊的頻繁調動,很多商人都是已經看出來了,這些商人也都是抓住這次機會,拚命囤積軍需物資,然後再賣給軍方,這也是能大賺一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