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進宮面聖 文 / 華夏大帝

    譚希文下令探索大軍在珍珠港修整幾天,譚希文在這裡沒有多留軍隊,因為他們一路已經記下了航跡,下次再來的時候,直接帶著原班人馬直接回國,丟下這些人之後再繼續向東航行,最後是到達了印第安人的地方。

    譚希文在這裡立下了一塊「大明帝國」界碑,以此表明這是大明帝國的領土,宣揚大明帝國的威嚴,而且譚希文也是借此機會與當地土著做交易換取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印第安大路有著豐富的金礦和銀礦,所以對於金子和銀子並沒有向其他人那樣的吝嗇。

    所以譚希文這次回國也是帶著無數的黃金白銀的,也是讓許多大明商人對於那個印第安大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這也是再次促進了大明帝國大型船隻的建造發展速度,而且現在在馬來群島上的柚木也是被大量使用,直接在馬來群島本土建造大船,民間商船也是迅速增加,不過能有有效證件的還是少數,畢竟海事局現在頒發證件的速度還是有限的。

    所以就因為這樣,也是導致了很多非法出海的商船,沒有得到大明官方的認可,一旦被海軍巡邏戰艦抓到的話,不僅要對船主追究責任,還要扣留船隻以及船上的貨物,因為法律部將這著一些的行為歸咎為走私,因為這些船隻出海政府不知道,所以他們便可以逃稅,這樣便可以獲得巨大的財富。

    在北京城外,譚希文帶著這次探索隊伍的眾多大小官員向京城走去,楊宇軒也是親自在城外迎接,楊宇軒只見譚希文騎著馬走在最前面,後面車水馬龍,看不到結尾。

    「譚將軍,辛苦啦!」楊宇軒見譚希文下馬,走到自己的跟前,拱手做了一個揖,隨即笑呵呵的說道,楊宇軒這次也是十分的開心,他之前就是這次探險的主動策劃人之一,當時也是頂著極大地壓力,就連李然也是為此事推遲了自己辭官的日期,在朝中『鎮壓』那些個不贊成大明向外派遣軍隊的官員,現在這種行為給大明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所以現在的也是很少有人在詆毀楊宇軒了。

    「多謝國公體諒,我等幸好不辱使命完成了大業,我們的確發現了很多到現在還沒有正規的政權統治的地方,那些地方都是一些鬆散的部落而已,我們完全可以控制他們,那裡資源十分的豐富,只是距離太遠了一點。」譚希文見過楊宇軒之後,便凱凱而談起來。說的是眉飛色舞,心中十分的快活。

    對於這次的海外探險,其實譚希文心裡也是知道,充滿了刺激和驚喜,雖然沒發現了很多的財富,但是也是危機重重,就像一些土著居民,他們有些事比較文明的,但是看到大明如此強大的武力過去,還是有一些害怕,有時候還不面發生一些衝突,就為了這個,帝國軍隊也沒有少死士兵。但是到了最後,譚希文也是被逼急了,下達了殘暴的命令,只要是為了維護大明帝國探索軍的利益,可以採取一切手段,就這樣,很多土著居民慘死在大明帝國軍隊的炮火之中,就這樣才震懾住那些土著居民。

    所以說,譚希文帶回來的財富也不都全是通過正當交易而來的,也是有很多上面沾滿了鮮血,十分腥臭,但是大明帝國軍隊沒有人感到痛苦,而帶來的知識勝利的狂喜,和征服的**,他們很不得,一直都在海外征服這些落後的地方。

    其實這種感情也是情有可原的,對於這群落後的地方,帝國軍隊在這裡充分顯示了強大的武力,還有神一般的存在,因為對方基本上沒有什麼抵抗力。可以就像一個大人對付小孩一樣的輕鬆,而且那種為帝國開疆拓土的感覺真是讓這些軍人有一種無名的自豪感。

    而且這次的探險也是給這些軍人的私人腰包裡賺了不少財物,這次回國,他們也是個人置辦了一些家財,讓原本過得清苦的家人過上了溫飽的生活,也就是這幾萬士兵,也是給民間帶去了很多財富的。有很多退役的老兵領了一筆退役的安家費之後,便被民間的一些商人給招攬走了,就算為自己的海上運輸做一做護衛那也是極好的,向這些出過海的士兵,在大明商界可是極為吃香的。

    「快,快,快隨我進宮,皇上還在宮裡等著你呢!」說完楊宇軒便拉著譚希文一同進了自己的車攆,一同進宮面見皇上。

    兩人在車攆上細緻的談話,楊宇軒也是想知道譚希文這次出海到底有什麼收穫,所以楊宇軒聽的也是格外的仔細,心中也是不斷的起伏,經過譚希文的敘述,楊宇軒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決定,還有大明帝國的未來發展方向。

    當譚希文告訴在大洋的另一邊有快沒有人統治的龐大陸地的時候,楊宇軒真的心動了,心想如此大的地方都沒有通知,要是為大明帝國利用,那該是多好的,大明帝國現在可能還不足以吞掉如此大的一片土地,但是要讓這片土地為自己服務個幾十年或者幾百年,那豈不是更好,到時候,就算大明武力在控制這片大陸,那麼之前的統治也是能讓大明帝國獲得足夠多的財富了。而且也是沒有必要再去為一個麻煩而勞民傷財了。

    譚希文說了這麼多,還有讓楊宇軒感興趣的就是珍珠港了,沒想到譚希文還有那樣的奇遇,而且經過譚希文的描述,珍珠港的確好像是十分的適合船隻的停泊,而且還經過一定的修葺,現在應該不錯,而且完全可以以珍珠港為跳板,慢慢的將勢力發展至印第安大路,這樣也算是進可攻,退可守,要是在印第安大路呆不下去了,也不至於被別人趕下海,在海上呆個數月,也能在珍珠港做一個短暫的中轉站。而且敵人也很難進攻到這裡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