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現狀 文 / 華夏大帝

    楊宇軒精彩透徹的解釋,賈誼在一邊聽著好像是有些瞭解了,連連點頭,心裡知道這也是不能避免的,他現在突然明白一個道理,如果自己不是不斷的強化自己的話,那麼等到別人強大的時候,拿自己肯定要被別人欺辱,現在楊宇軒就是在為了大明能夠長久的屹立在世界而做出很多的努力,這些努力會讓大明一直強大下去。

    很多古老的思想的確是可以陶冶情操,但是這些並不能讓人們當飯吃,更不能讓人們憑借這些思想就能活下去的,吃飽飯,穿暖衣,過好日子才是硬道理,幾千年來,華夏文明就是因為這些不能與時俱進的古老想而受著羈絆,其實是自己將自己困住了,當大明閉關鎖國,海禁的時候,其他的國家早已經開始快速發展,對大明產生了很大威脅!

    「賈大人,本官明白你的擔心,你的擔心是對的,但是請你相信我,一年之後,甚至半年之後,你就能看出來我們與日本一戰的意義何在了!」楊宇軒見賈誼一個人在一邊愣神,於是走過去拍了拍賈誼的肩膀笑著說道。

    其實日本之戰已經結束差不多兩個月了,賈誼也是已經看到了很多的好處,現在大明可以從日本將一些大明非常需要的商品以很低的價格購買進來,而且一些大明體制潛規則也是為大明朝廷賺了不少錢(特別是販賣日本女子,日本女子十分的溫順,而且對男人是百依百順,十分受到大明男人的寵愛,特別是江南一帶,販賣日本女子是很多的,不過楊宇軒雖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楊宇軒也是說了兩年之後制定日本法律,到那時候販賣人口那就是犯法的了!其實這也是楊宇軒有意而為之的!)

    看著大明朝廷的稅收一天比一天多,賈誼也是體驗最深的,幾年前就感覺南京已經十分的富饒了,但是現在看看現在的南京城更是擴大了很多,店面更加的繁華了,從地理上來說整個東南亞的經濟中心就是南京了,而且南京在賈誼和殷正等官員的治理下,也是治安很好的,南京也是大明唯一一個組建護城軍隊的城市,這種不屬於駐紮軍隊,他們只負責南京以及南京周邊安全。而且中西文化也是在這裡激烈的碰撞。

    雖然現在大明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比較緊張,但是文化交流也從未停頓過,很多西方人將自己先進的文化科技帶到大明後,也是深深的感受到了大明的富足,如果實在江南一帶呆過的西方人,他們便會感覺有著如此繁華的,富足的地方,那也是必然的,因為在這裡,他們可以見識到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大明海軍,那鐵片的船身,黑洞洞的大炮,各種先進的武器,早已不是昔日的阿斗了。

    當這些學者回國講學時,只要提到大明的富足的時候,當地政府會十分的鼓勵,但是一旦說道大明強大的時候,便會遭到無情的逮捕,理由就是妖言惑眾,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冒險者,他們願意為了這們一個夢而去冒險,一直到亞布朗回去之後,僅僅在江南地區,講學、為大明朝廷效力的的西方人便有三百多人,不過其中有將近一百人在西蒙格勒和大明官府建立的南京學府(相當於大學)做老師,這個南京學府並不是有錢就能進來的,這裡的府長便是江南巡撫賈誼,副府長便是西蒙格勒,進入這個學府的學子必須經過華夏傳統文化考試,合格才能進入,但是學習的費用在現在的江南地區來說,大部分人都能支付的起。

    南京學府裡開設了自然學,社會學,科技學,武器學,火藥學,外語學,中文學,思想學,商貿學,管理學等,這個學校的總共時間共有四年,從這裡畢業的的學生也是很受歡迎的,基本上是為了大明的未來發展而製造各類型人才的基地。西蒙格勒原來的幾個得意門生現在不僅在大明武器局任職,同時也是在南京學府裡兼職講師,而且西蒙格勒現在也是退出了武器局,現在專心為南京學府工作,他也是經常邀請西方來此遊學的大學者為學生們講課,而且朱詡也是覺得新鮮,當時在這裡掛了第一屆第一個畢業的名字,他還不忘記把楊宇軒落在後面,自然,楊宇軒是第一屆第二個畢業的!

    朱詡也是十分的重視大明文化科技的發展,所以它規定,南京學府隸屬朝廷學府,成為單獨部門,其他官員不得橫加干涉(除了楊宇軒和他自己之外),每年朝廷發放一萬兩作為對南京學府的資助,用來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所要使用的東西。

    而且現在的南京學府才成立兩年,現在正好是第三年了,在這裡就讀的學生已經達到了三千多人,而且在這裡朱詡說過,學府不允許有高低貴賤,人人平等,由江南布政使歐陽振接派遣軍隊作為南京學府的護衛,南京學府由於西蒙格勒早期的理想,便將南京學府設立在南京的城郊,靠近江南造船廠,這樣也方便一些學生實驗。在這裡也是大明第一次實現了女性管理人員的,因為學校裡還有許多女學生,所以西蒙格勒處於多方考慮,最終還是頂著壓力招了女性工作人員。

    因為朱詡的一些不經意舉動,現在的大明百姓對他少了許多懼怕,更多的是敬愛,之前對皇上恭敬,那是出於懼怕,而現在卻是出於從心裡的敬重,而朱詡也是很不要臉的,厚著臉皮將自己那蒼勁有力的「南京學府」幾個大字作為學府的牌匾掛了起來,不過人們並沒有在意這些,而是在意這個皇帝非常的和藹,與百姓真的很近,讓百姓真正的從心裡產生了擁戴,估計現在國內要是有那個要造反,估計真的人們都是努力維護皇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