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馬六甲問題 文 / 華夏大帝

    第二天,楊宇軒一早便上朝了,一路上碰到不少朝廷大臣,所有人不用看轎子,只要看到近衛軍的標誌,就知道大明赤霄國公楊宇軒到了,也是紛紛行禮,現在楊宇軒在大明的聲望,那可是高啊,在朝中雖有人向皇上進言說楊宇軒功高蓋主。

    但是朱詡一句話說的是讓人很是無語!「什麼功高蓋主,他的功勞就是我的,你們要是嫉妒,你們就自己去幹啊,沒有本事就別在那裡磨磨唧唧的!」李然在朝議上聽到這些話起初還擔心皇上會猜忌楊宇軒,沒想到皇上對楊宇軒的寵信不但不減,反倒是增長了不少。

    其實也難怪,在外面,楊宇軒對外一直都是宣傳皇權至上論,也是一直都是在致力於建立皇權至上的帝國體制!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楊宇軒凱旋之後,皇上下了一道旨意,就是整體軍事改革交由楊宇軒策劃和負責,還有海外事務都由楊宇軒來承擔,以此來懲戒楊宇軒!這話聽起來怎麼就這麼彆扭啊,那哪是懲罰啊,明顯的放權嘛,而且這權利也太大了吧,基本上是將皇上自己的權利交給楊宇軒來行使,弄的一些有怨言的大臣很是無奈!

    這能怎麼辦,碰上一個不著調的皇上,再遇上一個能力如此之強的楊宇軒,還怎麼施展自己的遠大抱負,這一輩子估計只能幹基層了!其實這些都是杞人憂天的想法罷了,其實楊宇軒和李然特別注重朝廷人才的選拔,現在只讀四書五經的人已經不能在勝任官職了,楊宇軒要求的是一定要有責任感,而且還要有豐富的學識和見識,能有長遠的目光,最重要的要有一個正直的人品!

    早朝的時候,皇上端坐在大殿之上,楊宇軒等諸位臣子都是站在殿下。朱詡坐了一會兒看楊宇軒也站在下面,於是便咳嗽了幾聲!說道:「楊愛卿啊!你這一次真的是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啊,也是打出啦我大明的威嚴來了!」

    「這都是皇上領導有方,才能讓大明軍隊像猛虎一般!」楊宇軒用洪亮的聲音回答道!

    「那是當然,不過這首功還是你楊宇軒的,朕本想封你為王的。」皇上說到這裡,眼睛有意識的瞥了一眼殿下那些大臣們,看見那些大臣們眼睛都綠了,只有那些年輕的臣子們眼睛冒出激動的眼神,朱詡就是有意的要氣氣那些老夫子,他自己也知道現在要封楊宇軒為王那肯定會阻力很大,上次封國公的時候,還吵了半天呢!「不過,我想封王畢竟不是小事情,所以這件事情還是暫且放下吧!」這句話一說出口,下面的那些老臣子有些放心了,可是那些年輕的臣子倒是有些失望,他們可是一直拿楊宇軒當榜樣呢!

    「謝皇上,微臣只求將每件事情做好,讓大明更加的強大,能有皇上的信任,已是皇上最大的賞賜了!」楊宇軒說道,剛才也是被嚇了一跳,要是自己真的被封王的話,要是以朱詡的個性,那還不得給自己一塊封地,在造個什麼宮殿啊,到那時候,自己就成了百官的仇視對象了!真的算是眼中釘肉中刺了!

    「不過,現在還真的不能讓你太輕鬆,你要是輕鬆了,那朕可就忙了,朕接到密報說西洋人現在正在馬六甲一帶集結兵力,意圖對大明不軌,而且馬六甲的國王也是逃到了京城,朕要你負責收復馬六甲一事!總督全國兵力調配!」朱詡說道。

    「皇上,什麼,收復,馬六甲一直不都是個國家嗎!怎麼談及我們大明收復啊!」楊宇軒頓時就疑惑了,馬六甲雖然是大明的附屬國,但也沒有歸並大明的歷史啊!

    「是這樣的,那個馬六甲的國王藍月也不知道從哪裡找出來的文獻非要說馬六甲曾經是大明的疆土,只不過後期被大明遺忘了,哦,就連史書都帶來了。」朱詡一臉無奈的說道,不過這個消息楊宇軒聽了那是十分高興的,既然人家自己都說是大明的國土,那麼大明怎麼能不管呢,以後馬六甲對於大明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地點,而且漢人後裔也是十分的多,要是真的管理起來應該不是難事!

    「皇上,既然馬六甲是我大明的領土,那微臣認為,馬六甲可以尋求琉球府列子,我們收復之後便在馬六甲設置馬六甲府,聽說那裡是海上通往西方的要塞,對於我大明來說實在是意義非凡的啊!」楊宇軒激動的說道!

    「那好吧,楊愛卿,你姑且在家休息幾日,過一段時間你就去處理這件事情吧,朕要讓天下都知道,大明的軍隊是無往而不利的!」朱詡十分興奮的說道,在他眼裡,下面的具體實施楊宇軒拿主意就行,自己把握個大方向就行了!

    「微臣遵旨。」楊宇軒說完便退回到了原位!

    「皇上,臣有本啟奏!」現任兵部尚書王振說道!

    「汪愛卿,准奏!」

    「皇上,微臣受到北方邊境軍情消息,草原各部,現在已經蠢蠢欲動,正在大批購進糧草,而且是從大明境內小量多批的買進,而且有消息稱,他們現在正在集結兵力,現在在河套地區東北部的方向已經集結了大約十萬以上的騎兵軍團,而且黑龍江流域的女真族也是蠢蠢欲動,各部也只征戰不休,好像有統一的跡象!」王振說道,表情十分嚴肅。

    「那眾位愛卿對此有何良策!」朱詡問道!

    「皇上,微臣認為,現在朝廷剛剛經歷一場戰爭,雖然是贏了,但是要付出也是很大的,要是想得到效果,那還得等個一年半載,而且國公爺又要準備應付南海西洋人的事情,所以微臣認為,這次北方的事情還是不宜操之過急,我們可以先將其穩住,然後再續圖大計,大明現在正處在重要關頭,萬萬不能出什麼差錯啊!」徐宏站出來說道!

    「老臣也贊同徐大人的建議!」這時候李然站了出來,隨後一大批楊派官員都出來表示贊同!

    「那好,汪大人,你就與徐大人一同前去負責北方事宜,要盡量穩住他們!等朕騰出手來在收拾他們!」朱詡說道,犀利的眼神露出一絲絲的寒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