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九十三章 修成正果 文 / 華夏大帝

    由於大明軍隊火器的裝備,直接導致了大明礦石事業飛一般的發展,而且特別是戰艦自從開始陸續的裝備一些鐵甲之後,特殊的金屬開採也是得到了發展,大明的各行各業也都是蓬勃發展,特別是軍工製造,也是養活了不少商家。

    為了保證武器的質量,楊宇軒還特地成立了一個軍工檢查司,專門負責武器生的質量的,他們可以從武器的原材料到武器的成品進行檢查,職責非常的廣,而且職權也是不小。

    經過一個多月的協商,瓦剌退兵了,草原各部也是罷兵了,為了求得一時的安寧,大明主要安撫了北方最難纏的勢力,那就是草原各部,現在草原各部已經結成聯盟,不再接受大明的挑撥離間,所以,大明很難在制約他們,所以這一次,大明朝廷承諾在今年入冬之前給草原一萬隻羊,十萬斤的糧食,雖然這對大明來說好像有點求和的意味,但是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大明損失的必將更多,特別是當時京軍也是損失的較為慘重,中原必定不比草原無法飼養那麼多的優良品種的戰馬,所以騎兵還是沒有草原的強大。

    儘管在北邊邊塞的軍事重鎮加強了防守也是調去了大量的大炮,但是這些畢竟是防禦性的戰略,而且大明的地域之廣,足以讓北方的勢力攻擊點很多很多,,所以現在唯今之計是先穩住草原,火篩已經被打殘了,沒有個十年是恢復不了的,現在還有點實力的就是瓦剌了,現在大明集中兵力防禦瓦剌的騎兵,當時撤兵,是瓦拉看到草原已經撤兵,所以深知自己實力不如草原,所以瓦剌也是不得不同意了停戰。

    但是瓦剌並沒有就此作罷,不時的還是有小股的騎兵軍隊襲掠大明邊境,這也使得大明朝廷大為關火,但是也沒有證據,所以邊讓百姓內遷,這樣子便從大明疆域上給瓦剌讓出了一段的與大明的緩衝地帶,這也是助長了瓦剌的氣焰。

    朱詡為了這件事情還經常在早朝上發火,這也是讓在瓦剌正面的沈強甚是臉上無光,朱詡雖然這樣說,但也是發了聖旨,撥了銀兩,聖旨的大概意思就是:沈愛卿,朕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不要再讓瓦剌襲擊邊塞了,只要做事不留痕跡就行。

    沈強看了之後,這皇上的意思在明顯不過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最起碼要讓這些傢伙有來無回啊,所以沈強膽子也大了,組織了一支一萬騎兵的精銳,除了常規的武器刀劍之外,也是給每人配備了一支改良後的手弩沒人帶有十隻弩箭,而且現在京軍中所使用的刀劍的材質也是經過多次改良之後,質量也是大大的提升了,比之以前的刀劍現在可以說是削鐵如泥了,但是也只是少量的京軍裝備的,畢竟這不是一筆小的開支。

    沈強組織的這一萬人的精銳主要是是分成四隊,每隊兩千五百人,這樣使得騎兵的快速機動的優勢可以更加的發揮出來,而且這也是針對瓦剌這種小股軍隊襲擾的戰事而特意準備的,這樣也是可以完全實施猛烈的打擊,而且北京武器衙門也是將狼煙改造之後,發明了一種裝在一個大竹筒裡面點燃迅速的狼煙裝置,這種裝置就是將狼煙所需要的材料全部裝在一個大竹筒裡,竹筒四周用鐵圈包裹而成以用來固定大竹筒。而且裡面還配備了一點食用油脂,這樣可以點燃的更快一點。

    不過這種狼煙裝置還是有一點弊端就是由於體積的限制,導致狼煙的維持時間和高度有一定的限制,不過在正常情況下,二十里範圍以內的距離是完全可以看得見的,要是想在草原或者大海這些一望無際的地方的話,那是線距離可以更遠,甚至可以達到三十里。

    沈強的戰術是成功的,自從這一萬人放出去之後,十天之內剿滅「土匪」共四千餘人,這不僅僅是沈強的戰略,還有武器的精良,士兵們戰術運用的嫻熟。

    漸漸的瓦剌的襲擾也是少了起來,大明帝國正式的進入了一段和平發展時期,這段和平時期是在保持國內穩定發展,國外周圍環境基本明朗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周邊的國家與大明的貿易往來也是越來越頻繁了,有很多也是大明朝廷介入的,一種國家貿易形勢在慢慢的形成,這也是大明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帝國所要經過的路程。

    在楊宇軒呆在南京的這一段時間裡,他與白雪兒見面更是越來越頻繁了,其實這之中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白雪兒會如此的主動呢,原因在於楊宇軒走馬上任大明戰時總督的時候,李大用在跟隨楊宇軒準備南下的時候,蘇小妹便給了李大用一封信,是讓他交給白雪兒的,心中說道:雪兒姑娘早晚是楊家的媳婦兒,但是夫君做官還行,但是在這一方面也是不足為一個二愣子,望雪兒姑娘能不介意夫君的木楞,祝早日修成正果,你我共侍一夫。

    白雪兒當時看了實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蘇小妹早就聽聞為人不好爭執,十分和氣,而且這次楊宇軒平定了國內的所有戰事之後,朱詡見沒什麼可封得了,於是便封了蘇小妹為一品誥命夫人,其子為干殿下,這是何等的榮耀。

    就算這樣蘇小妹不但不仗勢欺人,反而能這麼寬容的容納他人,待人接物也是有一番個人原則,一切都是為著楊宇軒考慮。這樣的賢妻真的是世間少有啊,其實蘇小妹與楊宇軒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對楊宇軒自是非常的瞭解,楊宇軒不是那種喜新厭舊薄情寡恩之人,身在楊宇軒這等地位,也是無可那和很多事情,這樣做反而讓楊宇軒更加的愛護自己。

    白雪兒看了蘇小妹的信件之後,心中大定,本來還擔心以後真的要嫁入楊宇軒的府中,會不會受到排擠,現在看來,應該不會了,所以心中也是坦蕩的多了。

    楊宇軒在江南這段日子也多虧了白雪兒的悉心照顧,楊宇軒在閒暇的時候也是十分惦念蘇小妹的身體,現在已經是出來四個多月了,也不知蘇小妹與肚中那孩兒還好嗎,楊宇軒心中一直很愧疚於蘇小妹,一年到頭基本上沒有什麼閒暇的時光陪在蘇小妹的左右,這次一定爭取在孩子出世之前趕回去,現在江南的事務都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過不多久便是回京之日了,不過在回京之前,皇上的聖旨也是來了,不過這聖旨不是要楊宇軒公幹,而是要他早早與白雪兒完婚的,這下可是把楊宇軒給難壞了。

    不過自問也是有點內疚,白讓白雪兒等了大半年了,這次估計是逃不掉的了,所以楊宇軒也是招呼李大用去準備一些事宜,自己也是親自登門給白雪兒下聘禮,白永和十分高興,在哪裡曉得都合不攏嘴了,這大明鼎鼎大名的赤霄國公那可是何等人物啊,這下就快成自己的女婿了,真是可喜可賀啊,而且楊宇軒也說了,楊家無妾,意思就是說進了楊府那就都是楊宇軒的妻子,沒有妾的說法,這也是充分重視了白雪兒,白雪兒也是十分驚喜,本以為頂多嫁進楊府做妾,哪有坐妻的資格,要問做妻子,那還得問問楊宇軒的正室是否同意呢!

    楊宇軒的婚禮便放在了南京舉辦,新房也是設在了青竹園,酒席便是在金陵酒樓,這可是白永和執意要這麼辦的,他還特意請了江南最好的戲劇團,在酒樓大擺三天酒席,白永和自是不會去在意那麼一點的銀子,白雪兒可是他的掌上明珠啊,自從夫人死去之後,他便對雪兒是更加的寵愛,女兒出嫁是何等大事,他高興還來不及呢,那裡還顧得上那點錢財,其實在外人看來,這金陵酒樓停業三天,那就是幾十萬兩以上的損失,而且白永和在這次的喜宴上是花足了本錢,桌上的酒菜都是上好的,身為江南數一數二的富豪,白永和根本就不會去在乎,這麼大的家業,以後還不都是留給楊宇軒和白雪兒夫婦的。

    其實在桌上白永和看著兩人拜堂,心中也是心酸無比啊,自己就這麼一個女兒,本來家中就人丁單薄,這下女兒也嫁出去了,自己一個孤獨老人,要守在偌大的白家宅院中,想到這裡白永和不禁的流出了眼淚,白雪兒看見了也是心酸不已,連忙上去,未老父親擦拭眼淚,自己也是忍不住流出了淚水,這淚水裡不僅包含著捨不得情誼更是飽含一個出嫁女子的喜悅之情。

    這次來的賓客可都是在江南非富即貴的人物啊,一般都是在江南軍政的頭號人物和在江南商界響噹噹的人物,就連徐宏在處理完賑災的事宜之後也是順道來參加楊宇軒的婚禮的,畢竟兩人是至交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