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南京條約 文 / 華夏大帝

    見楊宇軒滿不在意的樣子,佐佐木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沒什麼底氣了!

    「國公爺,但是現在既然我們日本已經向大明投降,我想你們應該歸還戰俘了吧!總不能讓他們在大明做一輩子的苦力吧。」佐佐木這時候也是急了,心想,你要是真的不還給我們這些日本士兵的話,估計你們大明朝廷一貫的寬容大度的作風就會被你破壞了吧!

    「哦,這還肯定是要還的,畢竟他們都是日本人嘛!不過我的意思是你先把你手下的這些日本戰俘先帶回去,然後等到回國之後再回去把戰爭的賠款都帶來之後我們就可以將戰俘交還給你們了!」楊宇軒心想,給你那是容易,那你們跑回去不認賬那怎麼辦。

    其實楊宇軒也是直到現在日本的情況,他也沒有奢想過日本能一次性的把所有的銀兩全部帶到,而且這大大小小的賠款加起來也是有個一億兩千萬兩白銀的,楊宇軒估計這要是真從日本全部弄回來,那真的是要顧及刮了日本一層皮,那他們就被打回到了幾十年前的經濟水平了,所以他估計這些事宜完全結束之後日本能付得起一半就不錯了。

    而且現在日本國內也是狼藉一片,各地也是有很多農民起義,反抗伊籐博文的**政府以及對百姓的盤剝,伊籐博文沒有蠢到只顧著去弄錢,而是一邊派人加派賦稅,弄得民不聊生,另一邊是準備軍隊,將國內的貧瘠的影響轉移到琉球,用琉球來彌補日本現在的不足。

    現在琉球國也是十分的緊張,在上次譚希文與尚氏見過面之後,譚希文也是贈送了四門輕炮給尚氏作為皇城的防禦,另外還有兩百枚炮彈,另外還把大明之前軍隊淘汰的手弩的製作圖給了他們,不過尚氏也不是呆子,也是給予了大量的財富給水師,還希望萬一起了戰事,一定會向大明求援,譚希文早就知道了楊宇軒的戰略目標,所以這個琉球至關重要,所以對於尚氏的請求,也是滿口答應,心裡也是樂得很,白撈這麼多銀子。

    琉球現在也是對皇城附近加強了防禦建設,而且也是仿製了幾門以前大明的火炮,而且尚氏也是加強了軍隊的訓練,雖然只有三千餘正規軍隊,但是聽從譚希文的建議之後,他又擴充了一萬多的民兵,平時的時候半訓練半農作,加強琉球島上的防禦。

    而佐佐木並沒有想到這伊籐博文的動作十分的快,所以還是在爭取那一萬的戰俘,在這裡與楊宇軒是爭論不休,到最後楊宇軒還是答應他了,先放一千,這些戰俘每個大明只要五百兩的銀子作為贖罪費用,而且運送船隻日本自備。

    楊宇軒已經是不想在爭論了,而且剩下的事情楊宇軒基本上就沒怎麼參與,談判總共是歷時四天,大明和日本終於簽訂了協約,總共是三十五條,由於這是在南京簽訂的條約,所以這個條約就叫做《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前十條基本上都是關於戰俘的問題以及戰後處理的有關事項進行規定,而後面的就是對於兩國在戰後的地位界定,日本對大明稱臣,日本的天皇以後只能叫王,只有大明皇帝才能叫皇帝,而且日本的正規軍隊不允許超過十萬,而且戰船數量也是有嚴格限定的,包括大小。

    大明的貨物可以無休止的傾售給日本,而大明只要日本的硫磺,各類礦石,還有一些金銀等規定的物品,而且日本不能不經過大明同意而私自扣押大明船隻,而且對於關稅的協定也是要雙方去協定的,但是日本的貨物賣給大明的時候要以大明的關稅為準。

    這些條款基本上都是傾斜大明的,可以說是非常的明目張膽的傾斜於大明,不過這個對於日本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最起碼佐佐木保證了沒有讓大明的軍隊進入日本,讓大明對日本實施軍事性的「協助管理」日本國內的政治。

    不過現在的日本國內也是風雨飄搖的,而且有很多大名很不滿伊籐博文的統治,而是偷偷摸摸的向楊宇軒投奔,想依靠楊宇軒的力量來推翻伊籐博文,而這些人卻不是一路,而是很多路,每個人都想做日本的幕府將軍,不過雖然對日本來說不是好事,但是楊宇軒高興啊,滿口答應支持他們搞軍事建設,臨走的時候還特地給了他們一些在大明已經淘汰的武器,例如說勁弩,這雖然不是熱兵器,但是對於火銃來說實在是快多了,但是威力和射程遠遠不是火槍的對手,而且這種勁弩是一種大型的武器,需要五個人才能使用。

    楊宇軒現在在日本培養這些小的勢力,對於他以後的計劃都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楊宇軒對這些事情也是做得十分隱蔽,他可不想被人說自己是一個意圖分裂他國的軍火商,投機者,陰謀政治家,主要是朝中的那些老臣子簡直就是無法理喻,很多老臣子上書啟奏皇上要參楊宇軒,其中大罪有如下幾個,這讓朱詡都是鬱悶的不得了,心想,當時不都是你們吵著鬧著要楊宇軒出戰,這打了勝仗就開始托人家後腿,說什麼功高蓋主啊,離間宗室親王啊,敲詐鄰國的政府啊,殺戮太多啊等等。

    不過朱詡都是給擋回去了,他心裡也是為楊宇軒氣不平,你們吃的用的,不都是楊宇軒帶著無數士兵在外面拚搏來的,沒有他的改革良策,沒有他的戰略部署,你們這些老腐儒現在都不知道死到哪裡去了,我告訴你們,朕也不不是昏君,還分得清忠奸。

    朱詡在隨後的一個密旨裡對楊宇軒說道:宇軒啊,朕幫你背了不少黑鍋了,你一定不能辜負朕的期望啊,有多少錢你就搞多少,反正日本人有錢,你能把叛軍打得多慘就多慘,這是為了警示後人,多少功勞,朕都給你記著,不會虧待你的。

    楊宇軒看了這樣的密旨也是無語,朱詡雖然很輕鬆的說了幾句,但是心中也是知道朝中給皇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估計以朱詡的性格不和百官經常吵架啊,這都想朝廷裡上公了一億多兩白銀啊,這還堵不住那些百官的嘴。

    不過這個《南京條約》的簽訂也是預示著大明終於走上了富國強兵的帝國路線,而且楊宇軒將這份合約的副本呈交給皇上的時候,皇上還是高興了很多天,整天在朝政上就拿這個事情去寒磣在座的大臣,這也使得他們暫時也是不敢再有什麼不滿了。

    而且這次談判,佐佐木為了救回這些日本士兵,連同戰爭賠款等各項支出,總共需要支付大明的銀子是一億兩千四百多萬兩,而現在日本才支付九百萬兩銀子,現在佐佐木正在安排那五萬多日本士兵登船回國,這好好蕩蕩的總共分為兩批,賈誼非常聰明,以防佐佐木放棄最後的一萬戰俘,所以賈誼建議楊宇軒只賣給佐佐木夠裝載兩萬日本士兵的船隻,剩下的日本士兵先暫時充作苦役,我們每天供他們一頓飯就行,這個目的主要是牽制佐佐木不能賴著條約上的賠款。正好,可以把那個港口在擴大一點,讓他名副其實成為天一第一大港口,就光現在,這個港口就有一百多個碼頭只多了,停泊的船位更是多了去了,而且這個治安隊的首批人馬就進駐了一千多人。

    現在要是在擴大,那規模真的是相當的大了,估計都可以直接接到南京城了,不過這也都是誇張的話,不過這港口的確是大,當時是工人數最高峰是達到了十萬之多,而且耗費銀兩前前後後也是接近兩億多兩。

    這其中要是論功勞,張源的功勞是最大的,自從張源進入錦衣衛之後,錦衣衛的生意是廣佈天下,而且在南洋的基礎更加的牢靠,而且張源夫婦非常感激楊宇軒當時的恩情,所以兩人在其中也是忠於職守,不多拿只是拿著自己的俸祿而已,但是楊宇軒當時看見張源這樣,心中也是過意不去,所以是直接從錦衣衛中拿出了幾十萬兩給他們一大家子在南京置了一套房子,還特許張源每年的俸祿定在一萬兩,日後還有的漲,這對於張源來說更是感激不已,雖然他們一家子也是做這一點生意,楊宇軒的賞賜也算不上大數目,但是張源感動啊。

    這張源激動一下子在一個月內就去了一趟南洋,帶回了價值數千萬兩白銀的貨物,全部放在江南一帶錦衣衛的店舖銷售,江南果然是大明最富庶的地區,這些像什麼香水啊,香料啊,等等一些西洋貨物賣的是緊俏的很,而這個好的前提下,張源也是給楊宇軒帶回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西洋人開始打起了南洋的主意。

    在大明的叛軍即將被消滅,北方的敵人損失慘重的情形下,一件事情也是讓楊宇軒頭疼腦熱,那就是西洋人的戰艦進入了南洋地區,這是善意的,還是另有企圖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