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七十三章 又回故地 文 / 華夏大帝

    「國公爺,下官也是深感奇怪,莫非江南有什麼他們迫切需要的,江南雖說有財富萬千,但是朝廷也是在這裡營造了很大的防禦工事啊!」譚希文說道。

    「莫非,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在意的不是江南的財富,江南雖然是大明最發達的地區,但是這裡同樣是一塊硬骨頭啊!他們難道這麼愚蠢,這一點都看不出來。」楊宇軒來回踱步,心中有著萬千疑惑,但是始終是無法解答。

    「不管他們為什麼,我們大明水師會誓死效忠朝廷的,絕不會讓他們得逞。」譚希文斬釘截鐵的說道,眼神中充滿了堅毅和自信。

    「難道他們的目標是南京城,當年太祖皇帝登基的京都,而且南京城現在還有一座規模不亞於北京紫禁城的皇宮,又是現當今大明的陪都,造反的藩王要是在那裡登基,與朝廷分庭抗禮的話,那豈不是公開兩個朝廷,而且他們在南方勢力如此雄厚。怕是要劃江而治了。」楊宇軒自言自語道,生意非常的小,譚希文聽的也是十分的吃力。

    譚希文聽到楊宇軒的話臉色大變,分庭抗禮,那不是要出現兩個大明,兩個朝廷。

    「國公爺,這事可得小心謹慎啊!」譚希文急忙向楊宇軒行軍禮,嚴肅的說道。

    「他們這是要打著匡扶正統的旗號,要設立一個百年以前的大明正統皇帝,這擺明的是想分裂大明啊,而且再有日本的牽制,再加上海盜,而朝廷每年都要撥付大量的銀子給京軍以來對抗北邊的草原勢力,根本沒有能力再去討伐了!」楊宇軒想到這裡,倒吸了一口涼氣,心想,這可不是好兆頭啊,到時候可就危險了。

    「那我們該怎麼辦,國公爺!」談新聞緊張的問道,手裡已經攥出汗來了。

    「我們該怎麼辦,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行!」楊宇軒雖然只說了這麼一句話,但是這句話的含義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理解呢,其實就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才導致社會機制越來越差,民不聊生的,官不像官,民不像民的。

    「是,下官立刻去安排一下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譚希文回答道,楊宇軒並沒有做聲,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譚希文便轉身出去了,楊宇軒透過窗戶,看著那平靜的海面,看似平靜的下面還不知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陰謀,復興大明任重而道遠啊!

    楊宇軒這樣想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目前這種局勢也只有這種解釋是最合理的了,大明的江山已經被攪得雞飛狗跳,朝廷雖然近幾年來局勢有所好轉,國庫也是變得充盈起來,但是吏治的**,並不是一日兩日能解決的,老兵才退役,新兵蛋子能肩負的起這一個重擔嗎?楊宇軒不禁再次陷入沉思,而李大用也是守在楊宇軒的門口,今晚他做守衛。

    此時此刻還有一個激動不已的心一直難以平靜,深夜,也是依然沒有入睡,在南京城內的白家府內,白雪兒在閨房中也是輾轉反側,當得知楊宇軒奉皇命擔任大明戰時總督即將抵達南京的時候,她差點沒有緩過神來。

    心中好多的疑問:他是來接我的嗎?等了好久,終於,哎他這次肯定是為公事而來,他一個堂堂的大明國公爺怎麼會記起我這個小女子,但是我們的婚事可是皇上欽點的,難道他準備讓我一個人在這南京城內等他一輩子嗎?

    胡亂的思緒就像吹不散的青煙,在房中來回的飄蕩,久久不能散去,更是化作了霧氣融合了這空氣之中,使得白雪兒一夜未眠。

    一天之後,楊宇軒抵達了長江入海口,不日又到達了南京城不遠處的大海港,此時在大海港聚集了不少鄉紳氏族,其中賈誼和譚耀宗還有白永和,譚志遠站在最前頭,港口警戒森嚴,佈滿了大明官兵,楊宇軒見到熟人心中自然高興。

    「賈大人,譚老先生,白老先生,志遠,好久不見啊,本官想的苦啊!」楊宇軒也不知什麼時候冒出這麼一句酸溜溜的話來,著實讓幾人有所不適應,楊宇軒說完之後也是感覺到了自己的說話有所不妥,但也不能改口啊,便笑了笑。

    「國公爺一路辛苦,當聽說國公爺海上遇到了日寇的戰船攔截,著實讓我們擔心不已啊,現在見到國公爺安然無恙,我等甚是高興啊!」譚耀宗見大家尷尬便引開話題說道。

    「是啊,多虧了我大明水師的船堅炮利,消滅了那一群宵小之徒,要不然本官真的是很難再次見到諸位的。」楊宇軒說著看了看在場的諸位。

    「是啊,國公爺是我們的主心骨,可不能出什麼事啊!」白永和說道,其實他是心想,這麼好的未來女婿怎麼能出什麼事呢,菩薩保佑啊!

    「哈哈,這次不僅水師有功勞,在場的諸位也是功勞不小啊,要是當初不是在場的諸位慷慨解囊支持大明水師及一些附屬建設,哪有現在的強大的水師艦隊啊!」楊宇軒故意說了這麼一句話,位的就是鼓勵江南富豪氏族支持水師及改革。

    雖然說當時大明水師重建的時候江南富豪氏族也是出了不少力,但是相比較錦衣衛和水師後來自己的戰績來說(戰績就是獲得大量金銀財寶全部用來水師建設了)還不算什麼。

    楊宇軒這麼說的意思就是當時沒有支持的沒有關係,現在支持就行了,只不過以後待遇就不能與之前支持的相比了,之前支持的那就要更加支持,你們下注沒有錯,楊宇軒這麼做也是有他的用意的,現在大明基本上等同於全國都在戰爭,國庫裡的那一點銀子很難支付其如此龐大的戰事,而錦衣衛的銀子也不能無止盡的軍事,所以只能敲這些江南富豪的竹槓了,這也是沒辦法啊,反正也會死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嗎!

    而江西王和雲南王就不用擔心銀兩的問題,經過幾代的積累,兩個王爺真的是所謂的富得冒油,窮的就剩下銀子了,所以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拉起這麼龐大的一支隊伍,以及全國性的行賄,不過這些軍隊也不全是草包,其中也是有一部分是他們多年秘密訓練的精兵的。

    「國公爺,我們還是先回南京城吧,現在戰事頻繁,日寇的武士群一路亂竄,很難剿滅,還是小心為妙,不能讓他們鑽了空子。」賈誼大家聊得開心雖不忍心打斷,但也是為了周全考慮,國公爺身份何等重要,千萬不能出岔子。

    南京城可是一座堅不可摧的軍事重城,當年裝瘋王爺發動政變的時候也是先打下全國再攻南京的,當時可是圍困南京數天,才得以破城的,而且當時並不是南京城被衝破,而是城內糧草已經消耗殆盡,這樣才失守的。

    而如今的南京城比之以前更加的堅固,城池也是比以前擴大了很多,裝備的都是大明目前最先進的武器,而且糧倉甚多,儲藏了大量的糧食,最多可以支持整個南京城內的所有人吃上三四個月的,如果沒有數倍於南京城守軍和更犀利的武器的話,真的是很難攻破南京城的,現在南京城的守軍已經達到了五萬了。

    楊宇軒因為之前來過南京,所以也是很相信南京城的防禦,但他只是擔心南京城周圍的城池,例如像蘇杭一帶,隨便那座城池要是被日寇或者是海盜攻佔,那裡面的財富都是夠他們吃喝的了,江南這一塊大明的主要財政來源是萬萬不能丟失的。

    江南丟失,大明危矣。楊宇軒坐在準備好的八抬大轎裡在南京城的護衛軍下進了南京城,而李大用則是帶著一千近衛軍駐紮在南京城外,然後又帶著一百近衛軍跟隨楊宇軒進城了,這次楊宇軒住的還是青竹園,而且譚耀宗早就把青竹園的房契轉給了楊宇軒,楊宇軒心想這南京以後肯定還會常來,收了就收了,見楊宇軒收下了,譚耀宗更是高興了,這一下與國公的關係那是更近了,以後在海外貿易這方面也是更加的有話語權了。

    就算現在譚家的海外貿易也是占江南民間外貿的一半了,張源每次出海帶的民間貨物有一半都是譚家的,只不過現在是戰時,要是等到大明開海禁了,那就不用錦衣衛在中間了,所以張源現在是能多賺就多賺,而且朝中現在也沒有人再敢說錦衣衛私自出海了,到時候朱詡就說「你要是每年能給國庫變出個千萬兩銀子,朕就治他們的罪。」

    這種無恥的話是堵得朝中大臣沒話可說,沒本事賺錢,就不要廢話。其實錦衣衛交給朝廷的那只是盈利的一少部分,其實朱詡也是知道的,他也知道楊宇軒有更大的計劃,所以他非常的信任楊宇軒,任由楊宇軒去做,他很放心。

    再次進駐青竹園,楊宇軒是感慨頗多,看著那熟悉的溪水,熟悉的床鋪,只是此時就最後床邊少了一個關心的身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