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匪賊的意 文 / 華夏大帝

    「大人,錦衣衛送來密報。」李大用將一封信件遞到楊宇軒手中。

    「好,拿來我看看!」楊宇軒結果信件開始拆開來看看。這封信件是江南錦衣衛發現的,在徐州附近的近海地區,有倭寇登岸,好像有四千人之多,前幾天在徐州旁邊的一個小縣城潛伏,好像有什麼意圖,而且從他們上岸到潛伏幾天一直沒有鬧事,而且還努力給予附近周圍百姓好處,也是大力的給當地一些官員好處,就說在海上遇到風暴在大明沿海休整幾天,而且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漢人,有點像海盜。而且行動極為詭異,但是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發現錦衣衛在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混賬東西,這種事情還敢隱瞞,還敢死守賄賂。」楊宇軒一拳捶打在桌子上,桌上的茶壺都被震翻掉了,茶慢慢的一了出來,滿地都是還散著熱氣的茶水,而楊宇軒腦門上卻是血脈緊繃,已經是極度生氣。

    這倭寇自古以來都被漢人看為最野蠻,最狡猾,最惡毒的種族,雖然他們一直都與大明進水不犯河水,但是他們一直以來都覬覦大明的土地,只是最近日本國內各地大名戰亂紛飛,天皇已經基本喪失實權,而且幕府將軍一直把持軍政大權,現在日本的天皇就像一個傀儡一樣。而且最近幾年來,由於大名之間的戰爭頻繁,所以導致日本國內的農業基本已處於停滯,他們運用自己本土的多金礦的優勢,大量開採,從大明偷偷買入大量糧食,和日常用品。

    那時的幕府將軍看到了大明朝廷的**無能,所以對大明動了邪念。所以這次派了數千人試探大明的實力和態度,沒想到,他們很輕鬆的登岸了,而且更是賄賂當地官員,就得到了大隊人馬臨時駐紮的許可,他們這是以遇到風暴的借口上岸,再加上大明百姓淳樸善良,官員**無能,所以讓日本這次的試探軍隊感覺輕而易舉,再後面再徐圖大計。

    但是幕府將軍完全估計錯了現在大明的實力,雖然還是不比從前,但是已經通過這幾年的新政,大大革新了大明的面貌,軍力也是大大增強,朝廷對地方的管束也是加強了許多,整個大明帝國正在甦醒。

    楊宇軒現在非常生氣,招來一個錦衣衛說道;「你們現在立刻去徐州附近,告訴你們檔頭,就說是我說的,讓他們時刻注意這群倭寇的動向,以及當地官員跟他們有什麼接觸。」

    「是,卑職遵命。」那名錦衣衛雙手抱拳便就出去了。

    隨後楊宇軒便寫了幾封信件,一封是是送給魯達將軍的,讓他即刻領兩衛兵馬前往江蘇,另一封是給徐州盧澤的,命他即刻加強城防,密查徐州官員可有私通倭寇的嫌疑。楊宇軒心中計算著,不知道這群所謂的日本船隊跑到大明來幹什麼,既不向大明朝廷匯報,也不向大明州府衙門匯報,雖然他們目前沒幹什麼壞事,但是幾千倭寇登陸,肯定沒什麼好事。

    「二當家的,你想大當家這些倭寇合作呢,你看看他們這群賊眉鼠眼的傢伙,心中一定在算計著我們呢。」說話的是普陀島的一個小頭目王三兒,一邊說著,一邊瞅著在不遠處的倭寇帳篷。

    「別廢話,大當家自有他的打算,只要咱們別壞了他的好事就行!」普陀島的二當家曾慶說道,曾慶相貌平平,長得還算斯文,只是斯文的背後藏著的便是凶殘和貪婪,幹慣了嗜血的勾當。

    這普陀島是東海王的老窩,這東海王經營這島已有三十餘年了,當初也只是一個小海盜,不過由於凶殘極致,而且又有曾慶輔佐,他很快變成了這東海一霸,就連大明水師都拿他們沒有辦法,幾次前去清剿都是敗北而歸。

    普陀島上面基本上都是東海王的心腹,這東海王原名叫陳達,因為之前在大明犯了事被官府通緝,所以隨著海盜逃到了普陀島,憑著自己的能力很快躥升為一個小頭目,其後才認識曾慶,這島上大約有四千多人,陳達其餘的手下分佈在其他十幾個島嶼之上,專門搶劫從此路過的商船,而且他們也是有商船的,一般都是將搶來的貨物再販賣給南洋的洋人或者是本地的土著。還有三十多艘裝有火器的戰船,只不過這些戰船上的火炮大都是一些比較落後的火炮,還有一些是從大明軍隊中偷買出來的,或者是一些被淘汰的火炮。

    在這東海之中,沒有一股海盜不是服從東海王陳達的,而這東海王與海老虎也是可遙相呼應,都是在大明東南沿海的重大威脅,也同樣是不可忽視的海上力量,到最後,見得世面多了的老海商,經過這一帶的時候,都會自動交納一定的金銀,就像是交關稅使得。

    這次陳達與日本的幕府將軍勾結在一起,就是想試著重返大明本土,主要是因為他們之前都看出了大明的**無能,四處起義不斷起勢,所以他們就像借此攻入大明,說不定也是能打下一片江山呢,他這個天真的想法,雖然很多人反對,但是有曾慶的強力支持,他也就初步定下此計,曾慶曾經是個落地的秀才,一直想回大明,想有個正統的出身,現在是沒什麼戲了,但是如果要是自立門戶,那可是開國功臣啊。

    而幕府將軍,則是想著首付一些海盜倭寇,擄掠大明,獲得更多的資源和龐大的財富,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到時候便可以收復日本各地大名了,說不定還可以控制大明呢,他的想法還算是務實,最起碼現階段,他可沒有想過要去大明打下一片江山,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為了哄騙東海王陳達有意編製的謊言,而且為此他們也是極力哄騙曾慶,說的曾慶心癢難忍,於是便轉向極力說服東海王陳達。

    而此時,在這一夥登陸的倭寇當中,有一部分是東海王的人馬,有一部分是幕府將軍的人馬,剩下的便都是真正的倭寇了,他們已經接受幕府將軍的招安,幕府將軍把大明描繪得很好,便哄騙他們來劫掠大明內陸,這些眼裡充滿了貪婪,沒有想過前面等待著他們的是什麼,滿腦子都是金錢,美女和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就是因為這樣,才中了幕府將軍的計謀。

    幕府將軍這樣做不僅僅是要去真正的劫掠大明,而且還能借此消耗這些不穩定因素,從而保持住自己的實力,到時候,就算這些倭寇真的搶掠成功,估計他們也會損失慘重,那時候回到日本之後,他們的實力大大減弱,就沒有與幕府將軍討價還價的地位了。

    「武籐壽,你管好的屬下,不要讓他們的無賴壞了幕府將軍的大計,這樣對你們也是很不利的,我可不想死在這裡。」說話的便是幕府將軍派來監視這群倭寇海盜的人三井康夫,這是將軍府裡的一個得力干將,曾經在日本大名之戰的時候,有過一次卓越的戰功,所以得到了幕府將軍的賞識,得以中用,這次幕府將軍也是不放心這群剛剛收編的倭寇海盜,所以派他待了幾百名真正的日本士兵來監視和協同他們做事,同樣也是可以就此與東海王進一步的合作,其實合作是假,主要是想探的東海王陳達的實力,以便以後的政策部署。

    「關你屁事,我們只聽我們老大的話,你別以為你是我們上司,人模狗樣。」武籐壽陰陽怪氣的說道。

    三井康夫也不理他,便徑直走回自己的營地了,而武籐壽依然帶著本部人馬狂歡不已。不再理會。

    這時候歐陽振已經帶領一萬精銳想徐州趕去,而此時魯達也是正帶著兩衛兵馬朝著徐州趕來,其中不乏配備火器的,還帶了幾門大炮。而譚希文則接到命令,帶著新裝備好的三艘水師戰船,向著上東方向駛去,這三艘戰船可都是新型戰船,無論速度和牢靠度,都是比以前大大增強,每艘戰船上都有水師官兵八十餘人,而且配備了十六門新式火炮,戰船長度為十六丈,寬四丈,浩浩蕩蕩的開向倭寇登陸地點。

    譚希文也是急於建功立業,他擔任了這次艦隊的總指揮,而蘇勇則是一隻戰船的指揮者,這兩人本身都是那種極其好戰性的,接到命令之後,連軍隊不急都沒裝,譚希文直接把自家的一艘商船上的食物搬到了戰船上,這件事使得譚耀宗苦笑不得,不過也沒有生氣,這麼點東西對譚家來說不算什麼,這樣做還可以奪得楊宇軒的好感,可是楊宇軒聽到這件事卻是臉色不好看。

    這反映了兩個問題,水師軍紀還是要加強,這譚希文肯定是要懲罰的,但是如果真的打了勝仗,也不能埋沒了他的功勞,這雖然拿的是自家東西,但那對於軍隊來說也是屬於民間商人財產,不能混為一談,而且這件事更反映了水師後勤補給還是個問題。

    楊宇軒端著茶杯,細細品嚐,但他的思維早就飛到了,徐州那一片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