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十章 太后陰謀 文 / 華夏大帝

    當今有誰不知道,大明太后,陳姬,一個絕對厲害的角色。

    在軍中,手中握有實力可怕的京軍;在朝中,有著實力雄厚的太后黨;在地方,各地都有自己的眼線,太后的實力發展到現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俗話說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陳太后不僅僅是一個志向遠大的女人,而且手段也是相當的狠辣,一路走來都充滿了血腥味,說到姿色,他的確國色天香,要不然也不會被選進宮做妃子。

    當然,她自己的能力還不足以打造這樣一個龐大的勢力,早在先皇之時,陳家就是一個實力非常龐大的家族,無論在軍界還是朝中,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而且其財力也是相當雄厚的,朝廷下令禁海,他們陳家就敢頂風作案,可想勢力之大。

    先皇不是不想控制其發展,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當時大明朝內部矛盾驟然加劇,仁宗皇帝還要依靠陳家強大的實力來平衡各個勢力,其實也算是拿自己婚姻換來了大明的二十餘年的相對和平局面。

    但是不能說陳家完全沒有功勞,在仁宗皇帝在位時,陳家就幫他剷除了一個較大的勢力,就因為那件事,陳姬才坐上了皇后之位的。但這也是為以後埋下了更大的禍患。

    其實陳家先祖一直都是忠於皇室的,但到了陳姬這一代,兄妹兩人便有了不臣之心。

    陳姬當上皇后之後,先以雷霆之勢擺平後宮,只用了半年時間,後宮除了皇上,從上到下對她無不畏懼。

    為什麼仁宗皇上就只有朱詡這麼一個龍子,其實不然,其實當時後宮仁宗皇帝的四位嬪妃都為皇帝產下龍子,而朱詡卻是最小的一個,後宮凡是有點姿色的嬪妃,大都離奇死去,或者是瘋了,癡了。

    當時除了朱詡的親生母親李妃以外的三位為皇上產下龍子的嬪妃應不滿陳姬皇后的霸道之行,便向皇上哭訴陳姬太過霸道,仁宗皇上怎能不知道,只是一直隱忍,因為在當時,朝廷內外風雨飄搖,實在不是與陳皇后鬧翻的時候,所以皇帝便沒有理會妃子的哭訴,而只是告訴她們皇后只是驕橫了一點。

    但陳姬為了鞏固自身地位,不斷下手,先是這幾位嬪妃,陳姬想等到仁宗一旦駕崩,自己便是正宮皇太后,所以對幾位嬪妃並沒有手下留情,手段極其殘忍,只有李妃當時是被逼上吊的,李妃在死之前,跪在地下討求陳姬。

    她不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是求陳姬能放過自己的孩子,當時朱詡才兩歲,李妃死後四個皇子全被陳姬帶回自己的寢宮,然後命人給他們找師傅,從少傅到太傅都是陳姬親自任選的,陳姬並不是真心想照顧她們,只是想從這四人當中找出利於自己控制的人來繼承大統,掌控了皇帝就等於控制了大明,最後等時機成熟,自己便廢了朱詡,自己登基稱帝,如此野心,就是一個有遠大抱負好男兒聽了也是為之震驚。

    當時後宮鬧的腥風血雨,皇上沒有辦法了,只好讓陳姬收斂一點,當時陳姬的確是給皇上面子,幾年之內便沒有再出什麼事了,皇宮好像一下子變得安分了好多,仁宗皇帝立志改革,當時朝中的確有很多人為大明需要一次改革,所以附和的人不算少,在改革初期還算是順利,雖然影響了很多貴族的利益,但總體還是被壓了下來。就在這節骨眼上,太子在陳姬寢宮內與陳姬發生爭執。

    於是沒幾天,太子以及太子太傅全死了,御醫說是患了一種慢性肌炎,突然發作而死,當天晚上,仁宗皇帝忍無可忍,找到陳姬寢宮中,與其發生了口角。

    「你是不是太過分了,太子你都不放過,他還是個孩子,才十八歲,你怎麼這麼狠心。」仁宗皇帝怒斥道。

    「你怎麼就認為是我幹的,不過我也不怕承認。」陳姬無所謂。

    「你,前幾次干的那些事,我都為顧大局,暫且忍了,沒想到你如今還是心狠手辣。不思悔改。」仁宗皇帝已經被氣得渾身哆嗦。

    「呵呵,那我還得謝謝你當初的不殺之恩了,你當時敢殺我嗎?難道你不想要這皇帝的寶座了,沒有我們陳家,你怎麼能安然的坐在這寶座上,不就殺了一個太子嗎!」陳姬十分藐視仁宗皇帝,看都不看他。

    「你-你-你,會遭報應的。」隨即仁宗皇帝甩袖而走。

    隨後的幾天裡,陳氏在朝為官的大受打擊,皇帝下令清除陳氏官員,查封陳氏產業,這一下可惹惱了陳姬,陳姬心狠手辣的將二皇子殺了。

    仁宗皇帝得知此事,立刻將三皇子和朱詡帶入自己的寢宮,並沒有終止對陳氏的打擊,而與此同時,陳姬的弟弟陳布,當時的錦衣衛都統兼工部尚書,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截殺了一些支持改革的朝廷命官,而且鼓動商人罷市,整個陳氏集團都在拚命破壞大明的改革成果。

    一時間整個大明人心惶惶,仁宗皇帝得知此事,正要下令抓捕陳布的時候,卻得知三皇子也被喪心病狂的陳姬給謀害了,那可是自己的寢宮啊,仁宗皇帝怕了,真的怕了,自己還剩一個朱詡了,不能再有閃失了,不能把大明的基業葬送了他向陳姬認輸了,陳姬狂傲的從仁宗身邊走過。

    這件事漸漸平息之後的一天,仁宗皇帝秘密出宮,找到了李然,李然當時沒有參與改革,所以沒有被迫害到。

    「李愛卿,朕求你一件事。」說完一下跪了下去。

    「皇上,罪臣該死!只要是陛下吩咐,微臣萬死不辭。」李然嚇了一大跳立刻也跪倒在地,頭低過仁宗皇帝。

    「等我死後,朱詡登基之後,您一定要暗中保護他,好好輔佐他,真只求保他一命!」仁宗皇帝說完之後便哭了,那麼的無助,默默地起身,慢慢地轉身向外走去。

    「微臣答應陛下,就算我李家上下全搭上性命,也會保護好太子殿下的!」李然跪在地下頭叩地,不斷的大聲說著,儘管皇帝已經走遠,李然當時就跪在那裡想了好久,他也知道當時局勢,大明危已。所以第二天李然便從軍中招募了一些忠勇之士,做最壞的打算,到時護送朱詡下南洋,那裡總不會有什麼危險吧!又派人下南洋打點一切!

    仁宗皇帝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現在已是臥床不起,朱詡跪在地上,「父皇,那些皆是一些庸醫,待兒臣去更遠的地方為你尋求良醫」朱詡哭的已經泣不成聲,「好孩子,答應父皇,一定要隱忍,不到萬不得以千萬不要遷怒於人,不要急功近利,好好照顧自己,李然李大人是你可以相信的人,知道嗎?」

    「我答應父皇,兒臣一定做一個有作為的君王,振興大明!」朱詡手緊緊握住臉色慘白的父皇的手說。

    「好了,走吧!出去吧!,父皇要休息了,這幾天都不要來看父皇了,要用功讀書,來人啊,帶太子回去。」門外進來兩個太監,朱詡不肯走,父皇執意要他走,於是下令太監將他架出去。

    幾天之後,皇后陳姬來到仁宗床前。

    「身體挺健朗嘛!吃了這麼多天的我為你特製的藥,你還沒死呢!」皇宮裡裡外外都是陳姬的人,所以極好控制仁宗。

    「不勞你費心,你放過詡兒吧!」仁宗懇求道。

    「我可以答應你,只要你交出京軍兵符,我就包朱詡不死,還能做皇帝!」陳姬威脅道。

    仁宗心想,現在不給她,她早晚能拿到,到時再對著許不利,豈不是得不償失,現在給她也許她真的能放過朱詡。

    「兵符我給你,求求你放過詡兒,他對你還有用,你還要個傀儡做擺設,放過他吧!」仁宗極力懇求道,由於過度激動,噴出一口鮮血,一口氣沒接上來,仁宗皇帝駕崩了!

    舉國同哀,只有陳氏集團暗自高興,仁宗一駕崩,改革被陳姬廢了,拚命捕殺改革派官員!這樣倒是很多官員倒附於太后黨了,陳姬想想也是,現在自己的權威還不夠高,還是需要給自己找個代言人,那就是朱詡!

    所以陳太后立刻推朱詡登基。這樣太后便更加肆無忌憚的最朝政指手畫腳。更加無恥的讓朱詡加封了自己的親弟弟陳布為丞相,這個被廢百餘年的職位又出現了!

    陳姬密謀與火篩合作,幫她徐圖大明江山,所以這次火篩大規模入侵就是為了配合太后的計謀,不料楊宇軒此時橫插一槓,雖然太后不太相信楊宇軒能阻擋火篩,但經過前幾次朝議的出色表現,使太后不敢輕視這個人,一定要除之而後快。

    楊宇軒一死,明軍必定陣腳大亂,不敗即退。所以派出錦衣衛去截殺楊宇軒,結果卻沒料到楊宇軒有如此之高的武功修為,這也讓楊宇軒更加警惕,下次下手必定更加困難了。

    當天剛濛濛亮之時,楊宇軒大軍又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好像昨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楊宇軒身穿軟甲騎在馬上,威風凜凜,但他心裡不平靜,心裡更想著這次出征會不會是個陰謀!這幾十萬大軍,可不能葬送在這茫茫的荒漠啊!我該怎麼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