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五章 初登大寶 文 / 華夏大帝

    幾天之後,楊宇軒意氣風發的站在皇宮的早朝房內,等待上朝!

    「上朝!」隨著朱詡身邊的小太監福寶一聲傳旨,眾大臣陸續走上金殿,大家按照品秩順序站好,由於楊宇軒和徐宏都位列尚書,正二品,所以站的還是靠前面。

    「各位愛卿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朱詡表現出一幅不耐煩的樣子。這一句話說出來,下面很多人鬆了一口氣,敢情皇上還是這樣不理政事啊,正中他們的心意。

    「皇上,臣有本啟奏。」只見楊宇軒出列站在大殿的中央。

    「呈上來!」只見一個小太監走到楊雨軒的面前接過奏折,又轉身呈遞給朱詡,朱詡看完之後,大怒。

    「混賬,簡直就是畜牲,馬上把京城禁軍指揮使馮玉德給朕帶上來。」只見不一會兒那馮玉德就被五花大綁帶進大殿。

    在朝廷中主要分成太后黨,王黨(王之棟位列三公之一,乃三朝大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追隨他的實屬不少,不管軍隊還是朝廷都有著相當大的實力),然後就是朝廷中的清流派,只是一心效忠皇上,最後就是劉黨,也是實力最不濟的一黨(以中書省大臣劉潤陽為首)。

    朝廷之外就是各家王爺了,這些王爺大都有私軍,在自己封地內一切自治,相當自由,朝廷很難觸及。

    京城指揮使是個十分重要的職務,但一直被劉黨所佔據,而馮玉德也是個做是非常謹慎的人,沒有什麼把柄落在其他黨派手裡,所以一直穩坐泰山,不料竟然被新上任的兵部尚書楊宇軒參了一本,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把柄被人抓住了,一進大殿,馮玉德便跪倒在地。

    劉潤陽見自己屬下被抓,急忙上前啟奏,「陛下,不知這馮玉德犯了什麼事讓陛下如此震怒!」

    「你讓他自己說,這混賬東西!」朱詡非常生氣。

    「罪臣不知,望皇上明示!」馮玉德到現在還蒙在鼓裡不知道自己為何就被抓來了。

    見馮玉德自己都不知道,劉潤陽心中頓時就急了,看看楊宇軒,這小子這麼鎮定,必有貓膩,立刻又站了出來「馮將軍遺志忠於職守,從沒有什麼玩忽職守的事情發生,望陛下明察啊!」

    皇上心中暗樂,這老夫子上鉤了,這本是皇上與楊宇軒定的計,要想肅整朝中風氣,就得換血,這朝中勢力最弱的一派就是劉派了,相信皇上對其發飆,目前為止是不會有其他黨派干涉的,而京城指揮使關係重大,關係到京畿安全,一定要找心腹擔任,所以馮玉德就成了他們下手的第一個目標!

    但這些劉黨人並不知道,所以被打的措手不及。

    「馮玉德,前兩天朕叫你帶兵去圍剿京城周圍的流寇,你不盡不去兵部請將令就私自調動京城禁軍,你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皇帝啊,出城繞了一圈回來一個賊寇首級都沒帶回來,還把四周百姓的莊稼踐踏的一塌糊塗!你這是奉了我的旨意,這豈不是讓天下人罵我是個昏君!你這個混賬東西!」朱詡大發雷霆!

    「皇上息怒!」眾大臣一起跪下,這都是形式而已,皇帝一發發飆,下面就得跪。其實真正擔心的也只有劉派眾人,聽這話,皇帝是動真火了,不能輕舉妄動,一不小心就能被別的派系踩下去。

    「不管你們的事,都起來吧,來人,把馮玉德去掉頂戴花翎,打入死牢」

    「皇上饒命啊!」馮玉德心中委屈,當時新兵部尚書還沒上任,他去哪請將令啊!而且當時有人向他報告說,京城南門有上千人聚眾,那可是京城啊,他怕有閃失,便立刻會軍回城。結果才發現這都是一群米店夥計在這等大米呢!

    其實這些米店夥計同出一家,就使徐家,徐宏家是個世代大米商,到了這個時候,已經發展成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米商了,那都是他那他爹派出去的,其實確實是去接大米的,事不過多派了許多人過去。

    劉派頓時見難以收拾,看見劉潤陽跪倒,跟著就跪倒了,皇上明鑒啊,馮大人也是思及陛下安危才出現這等事的,望陛下從輕發落。

    「竟然劉老愛卿求情,那朕就網開一面,將馮玉德扁為庶民!」皇上本也沒想置他於死地,所以就做個順水人情,劉潤陽心中一驚,這還網開一面呢,哎,這次劉派損失大了,也不知道那楊宇軒是書屬哪一派的,這個時候惟有謝恩保存實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以劉派眾人謝恩站了起來。

    這時候清流派的領袖人物李然(三公之一)站了出來「皇上英明!」他雖然不知道,這楊宇軒是屬哪一派,但這明顯是在幫皇上清除朝中的不法勢力,所以自己也該為皇上打打掩護,畢竟清流派還是有些實力的,朝上的大臣看見李然站了出來,心中都若有所思,最後都齊聲喝道「皇上英明」。

    這讓初戰勝利的的朱詡十分高興,其實這次能這麼輕鬆的拿下京城都指揮使還有一個原因,最近皇太后黨和王黨走得比較近,劉潤陽怕是要對付他,所以倍加小心!

    「那這個京城都指揮使現在已經空出來了,眾愛卿認為應該由誰來擔任比較合適呢!」朱詡問道

    「臣認為應該從京城以外調任,因為這樣可以使京城都指揮使不再受內戚和外戚的干涉!可以秉公執法,維護皇城安危!」徐宏向前一步說道。

    「臣有一人想舉薦給陛下!」楊宇軒緊接著說道,根本不給任何人機會。

    「但說無妨」皇上配合得很好!

    「李然李大人之子李泰,此人下官頗為熟悉,為人剛直,正義不屈,因為不想靠李大人的影響為官,所以十六歲便從了軍,現在已是校尉之職,已經三年了,不曾回過一次家」楊宇軒說。

    「李老愛卿啊,你有這麼好的兒子怎麼也舉薦給朕,卻讓他去從軍!」朱詡假裝埋怨道。

    「皇上恕罪。」

    「算啦,楊愛卿,下朝之後,兵部頒布命令,命李泰為京城都指揮使,即刻上任!」皇上對楊宇軒說道。

    「老臣代犬子叩謝陛下恩典!」李然誠惶誠恐,感激地跪下謝恩。

    散朝之後,眾大臣都散了去,李然走到楊宇軒面前。「李大人,有事找下官嗎?」楊宇軒恭敬的問道,「老夫謝謝楊大人啦」

    「哪裡哪裡,令公子實是陛下所需人才,只是李大人太過謙虛罷了!望李大人能繼續輔佐皇上,莫要辜負了聖上的一番苦心啊」楊宇軒語重心長的說。

    「那是當然」李然聽這話好像是有話外音,皇上所需的人才,難道當今聖上要有一番作為,昔日的胡鬧只為了掩人耳目,見李大人若有所思的走遠了。楊宇軒才快步離開直奔尚書府,明天有個重要的人兒要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