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五章 生平只說飄渺事 再話當年人教時(一) 文 / 量子弦的思考
————————首先恭喜《修真奧義》上架,這離不開諸位書友的支持,在此,量子弦的思考敬謝了!因為大章字數太多,考慮到訂閱問題,所以改成小章,原本計劃一章一萬多字,現在改為一章分三小章,每小章三四千字,希望各位書友繼續支持。下面先獻上一章主要是論道談佛的東西,做個鋪墊,以後再說到大家就都明白了。因為是一些佛道的東西,所以沒有全部翻譯,夾雜有古語,相信大家或許有些習慣了。——————
聽到吳量和這八位自稱是雲中八友的對話,其他人都摸不著頭腦,這時,木青道人飛身過來,到雲中八友面前立身稽首,口稱:「木青子拜見各位真人。」
「你心中有疑問,無妨,但且問來。」左戊子微笑著答道。
「敢問真人,道常無為否?」木青道人不敢坐下談,立身問道。
雷波子這時卻神色變得嚴肅,說道:「道為天地所秘,鬼神所忌,非可立談。若非齋戒,不得妄聽。」
「無妨,天道可洩而不洩,是為閉天道;妄說則洩,洩而不傳,是炫天道;此人有道緣,可說,可說。」廣通子也沒看雷波子,只是看著木青道人,平靜的說道。
成機子捋了一下鬍鬚,示意讓木青道人坐下,然後緩緩說道:「道有體有用,有進有退,有逆有順,有急有緩,有止有足,有始有終,有先有後,有交襪,有層次,有變化,有等等大作大用,安得無為?」
「弟子入道多年,閱盡丹經,參訪多人,毫無一知。望真人慈悲,稍開茅塞。」木青道人盤膝而坐,面色恭謹。見雲中八友沒有拒絕,便問道:「什麼是道?」
「道者,先天生物之祖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包羅天地,生育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在儒則名曰:太極,在道則名曰:金丹,在釋則名曰:圓覺;本無名字,強名曰:道;擬之則非,議之則失;無形無象,不色不空,不有有無;若著色空有無之象,則非道矣!」晉元子說道。
似乎不懂,木青道人面色盡思慮之形,良久,又問:「道既無形無象,是渾然一氣,那為什麼《易》上面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左戊子立即答道:「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就道之用而言;無形無象,是就道之體而言。太極未分之時,道包陰陽。太極既分以後,陰陽生道。若無陰陽,道氣不見。惟陰陽迭運其中,道氣長存,歷萬動而不壞。在先天則為道,在後天則為陰陽。道者,陰陽之根本。陰陽者,道之發揮。所謂太極分陰陽,陰陽合而成太極,一而二,二而一也。」
「太極分陰陽,是即兩個陰陽矣!那麼為什麼古人又說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這時穆雲飛也聽得玄奇,不禁飛了過來,盤膝而坐,問道。雲中八友一看,良久,也沒說什麼。木青道人和穆雲飛相視一眼,不知是什麼原因,卻是不敢多言。又過了一會,只聽李木子說道:「也罷,天數如此,今日且說與你們聽。所謂兩重天地,先天後天也。四個陰陽、先天後天陰陽也。先天陰陽以氣言,後天陰陽以質言。先天陰陽,太極中所含之陰陽;後天陰陽,太極中生出之陰陽。金丹大道,取其氣而不取其質,於後天返先天,故曰:『先天大道。』」
聽到這話,莫問天也感興趣了,因為這裡怎麼說到先天後天的事呢?覺得奇怪,也飛身過來,問道:「先天後天,陰陽各有分界,那麼為什麼又說:後天中返先天?」
「先天一破,生出後天陰陽;而後天陰陽一動一靜,其中又生先天。至人於此後天中,採取所生一點先天之氣,逆而運之,返本還元,復全太極之體,故曰:『還丹。』」卻是田由子回話。
說到這裡,三人隱隱覺得這似乎說得有點玄了,不過覺得所謂金丹者,與這還丹應該是一脈相承,但仍不覺要理。
「諸位真人,小僧慧空有禮了。」這時,飛身過來的卻是坐得比較近的少林方丈——慧空禪師,他並沒有向其他掌門那樣親自去督戰,而是讓達摩院首座慧明禪師主持,自己則坐在上方觀戰,剛才聽聞這雲中八友說什麼道在佛中名圓覺,覺得奇怪。雖然自古以來,佛道相爭,自己也是參閱佛經多年,也聞佛中有道,但是此道似乎並非僅僅為圓覺,為何如今這雲中八友卻說道在佛中,名為圓覺?又聽了一下,似乎又和武道有聯繫了,於是,疑惑更多,便飛身過來,求解疑惑。
「釋家八萬四千法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而道非大道,且流說分呈,你心中疑惑,我等盡知。」南和子微笑著看了慧空禪師一眼,不等慧空禪師開口,便說道。
「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月普現一月水,道法自然,一切自道中生。」廣通子也說道。
「修行之人,不執著,用真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田由子見慧空禪師似有理會,便開口開釋道。
「真人之言,深的佛理。只是,我佛曾說,道即通往涅槃(菩提)之路,為求涅槃果之所依。因此,道乃意謂達成佛教終極目的之修行法則。《大智度論卷八十四》又說,有人天、聲聞、圓覺、菩薩等四種道,人、天以十善、佈施為道,而求世間之福樂;二乘以三十七道品為道,而求涅槃;菩薩以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為道,而求佛果。此外,惑、業、苦,稱為三道;惑為業之通路(通入、能通),業為苦之通路,苦為惑之通路,三者如輪,循環不止(輪轉)。再者,所謂三惡道、五道、六道等,即是依善惡業通入天、人、地獄等果,而產生個別之果報(道別)、循環(輪轉)。又因為要互相區別,於是菩提被稱為道者,乃特稱菩提為果道,而稱此道為因道。又有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九所載之十一種道,不知做和解釋?我不知道其中有何分別,還請真人開釋。」慧空禪師理出頭緒,連忙一字一頓,睜眼看著雲中八友,緩緩說道。
聽聞此言,雲中八友突然大笑,唱到:「大道無廢,慈有仁義;智慧欲出,華有大偽。六親補合,尚有孝慈;國家暉爛,尚有忠臣。天下事大,莫於朝邦;天下事小,莫於身家。聖人保朝,持邦為身;百姓護國,執鄉為家。」歌中之意,儘是同一道理,即是大道不在,各道則生;大道之下,萬道衍生。
「有物混成,玄道而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釋家之道,唯有證菩提,其餘豈是大道?吾名圓覺,實乃強曰其名。汝乃釋家之人,當知菩提為何物。」晉元子笑著答道。
「謝真人指點。」慧空禪師雙手合十,似乎已經悟了一般。
「今日釋家如此,實乃天數,當年釋迦牟尼尊者圓寂,證那菩提之時,早已知今日釋家之事,然爾等卻是依舊不明其理,真是可惜可歎啊。」南和子感慨的說道。
「還請真人指點。」慧空禪師也是很惆悵,佛教如今日益沒落,少林威名也不復當年,雖說自己應當四大皆空,然而甚為方丈,卻又不能不管。
「亦如法無高下之說,大小、顯密、禪淨、教宗都是佛陀宣化,大家根據各自的根器、因緣和福德修不同的法門。然而,方今釋家內部互相誹謗,誹謗其他法門(謗法)便是誹謗三寶之一,不僅不能往生西方淨土,下三惡道如射箭!互為大乘,已無菩提心。故而,『要使佛法興,只有僧贊僧』,不僅要僧贊僧,所有四眾弟子,居士和出家僧眾都要互相讚歎,佛法才有希望!」南和子緩緩的點著頭,慢慢的說道。
「多謝真人!」突聞此語,慧空禪師只覺猶如那暮鼓晨鐘獅子吼一般,彷彿那菩提果似乎離自己也不遠了;心中也像是放下了巨石一般,突然覺得自己變得輕鬆多了。
如此之後,洪有道和散望生也加入了問道的行列,而把比武之事全都交給這些掌門自己去處理了。與此同時,吳量則盤膝坐在一旁,聽著這些人在說道,其中偶的玄妙,也是深感大道玄玄。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雲中八友才突然閉口不談,等了許久,也不見說話,問道的人也明白了,便各自行了一個禮數,飛回自己的座位,但卻無心思再看比武,而是在感悟著剛剛獲得的大道精義。
見時間也不多,很快就要過去一個上午了,吳量這才問道:「道友。我有疑問,欲請道友開釋。」
「真君不必客氣。」坐在阿妮塔旁邊的李木子含笑答道。
「古之得道者,均能白日飛昇,霞舉而登仙,為何今日我已是真仙之體,尚不能位列仙班?」吳量決定還是有機會就問一問吧,或許他們就是太上老君所說的人也說不定。
「真君且看我等,與真君有何異?」李木子手揮拂塵,示意吳量觀看。
吳量聞言,看了其他七人,見他們都示意讓自己觀看。便不再客氣,識神立刻主掌本尊,通天徹地的能力立即施展開來。頓時,吳量只覺自己猶如遇到了多年未見的夥伴一般,神識散發出一種源自心底的愉悅之情,而後認真一看,不由得震驚不已,只見那雲中八友的眼中也是射出了同樣的通天徹地之光,隱隱也是充滿了愉悅之情。於是,吳量便明白了。
收回識神,吳量說道:「原來諸位道友也是修煉識神之人,這麼說來,諸位也是——」
「不錯,我們同樣也是未曾位列仙班,住世已不知多少歲月,歷經人界幾度滄桑,幾度輪迴。」李木子平靜的回答。
「可知緣由?」吳量問道。
「真君可知上古有幾教?」李木子反問一句。
「闡教,截教,人教。」吳量回答。
「可知三教教主?」李木子又問。
「闡教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人教老子。」吳量答道。
「如今又如何?」李木子再問。
「截教不存,闡教掌天,人教——」吳量說到這裡,卻是不知該如何說了。
「呵呵,人教如何?人教不存久已!」李木子笑著說道。
「聖人老子已經另立道教,為道教之主。我人教卻是不知何處。」成機子感歎的說道。
「此話怎講?」吳量連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