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節 條件 文 / 破壺

    第一百五十六節條件

    靖王聽完玄樂的這道密旨,心中也泛起了苦澀。他到不是為自己被剝奪監國大臣而感到失落,只是覺得成武皇這麼做,對朱天降有點不公平。

    這道密旨看起來只是成武皇重用了三殿下玄樂,其實更深一層的含義,瞞不過靖王和郭老夫人這樣的風雨智者。成武皇這麼做的目的,其實是在防範朱天降。

    成武皇兩道密旨真可謂相輔相成,別看朱天降重掌軍權,但破城之後,這兩道密旨對朱天降就發揮了極大的掣製作用。成武皇利用郭老夫人與朱天降的關係,密旨裡讓她轄制三軍維護後宮安穩。這等於是讓郭老夫人暫代軍權,看似是怕朱天降一時衝動強攻後宮,實則是又免了朱天降的軍權。而且,朱天降還不能與郭老夫人翻臉,這是最微妙之處。另外,讓玄樂取代靖王暫時監國,等於是告訴朱天降,政令也不用他來問,朕早已經做了安排。

    按照慣例,破城之後一切大權應該由主帥說了算。成武皇這兩道密旨一下,轉眼間就把朱大官人軍政大權剝奪一乾二淨。雖說只要朱大官人一句話,這幾萬大軍沒人敢不聽,但朱天降知道不能這麼做。因為轄制三軍的是郭老夫人,那等於是上了成武皇的圈套,分裂他與郭家的關係。

    朱天降冷笑了一聲,「玄樂,恭喜你了,既然這裡已經沒我什麼事,在下告辭!朱一,通知咱們的兄弟,立刻退出戰鬥序列,把兵權完全移交給郭老夫人。」朱天降冷冰冰的說道。

    如果沒有玄樂這道密旨,朱天降還不準備這麼做。畢竟郭老夫人是自己人,軍權落在她的手裡到無所謂。況且靖王是監國大臣,反正都是一家人,沒人會阻止朱天降的任何行為。但玄樂成了監國大臣,這說法可就變了樣。如果朱天降再指手畫腳的參與戰後整頓,那就是越權了。成武皇讓玄樂接管監國大臣的另一個目的,也是擔心朱天降救不出靖王,會被皇后所要挾,所以才變更了監國權利。

    「天降等等!」玄樂趕緊叫住朱天降。

    「怎麼,監國大臣有什麼指令?」朱天降奚落的說道。

    「天降,現在城內大亂叛兵未平,京城離不開你,百姓離不開你,我們大家更離不開你。監不監國對我來說不重要,只要京城能夠安定,即便退出爭奪皇位我玄樂都不在乎。目前父皇身在彭城,即便再快,恐怕也得十日之後才能回歸。所以說,這個監國身份,明著是我玄樂,其實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身份。天降兄,玄樂在此代表京城百姓,懇請您幫我一把。」玄樂說著,抱拳拱手深深鞠了一躬。

    「玄樂,我可沒什麼本事幫你,有靖王和老夫人在,你不用擔心。」

    「天降兄,如果你不答應,玄樂不會直起身子。」玄樂抱拳拱手,依然對朱天降彎著腰。

    朱天降還就怕這一套,你要是來硬的他到不在乎,但軟聲細語的求他,反倒弄的有點不好意思。這時候撒手一走,也顯得自己心胸太窄。

    「唉~!好吧好吧,也不知道上輩子我欠你家多少錢,弄的跟這輩子來還債似的。」朱天降無奈的說道。

    郭老夫人與靖王暗暗點了點頭,玄樂這麼做確實很得體。以監國皇子的身份禮賢下士,讓朱天降有苦也說不出來。

    玄樂心裡很明白,父皇這是給他出了道難題。雖然可以防止朱天降擁兵自重,但根據目前的形勢,根本就離不開朱天降這些人的支持。京城叛軍沒有完全剷除,必須靠著朱天降來應對。而大牢裡那些被關押的老臣,也需要靖王和郭老夫人去安撫。玄樂明白人家三人之間的關係,他要不放下身價,恐怕轉眼間就會眾叛親離,剩下他一個人獨自守著這個爛攤子。

    玄樂看向靖王,拱手說道,「靖王叔,您是皇室長者,又是宗人府令宗大人。我看與皇后談判的事情,就由您來決定吧。」

    靖王點了點頭,到也沒客氣,「來人,叫馮宛秋出來答話。」

    朱天降這個時候不便再離開,只能站在後宮門外等著結局。另外一點,他心裡也有點擔心師父林風的安危。

    後宮之內,馮宛秋等人正驚恐不安,玄燦甚至建議,搭梯子從後牆逃跑。反正朱天降的大部分兵馬還在城內巷戰,總不能把碩大的後宮全部圍起來。只要逃出去,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眾人正商量著,一名太監慌裡慌張的跑了過來,「啟稟太后,靖王~要與您對話。」

    馮更年和鄂倫春一聽,頓時面露一絲喜色。他們害怕朱天降強攻,但靖王一來,這倆人到是不怕了。他們知道靖王絕對不會像朱天降這麼莽撞,肯定會跟他們談條件。哪怕落得個流放千里的下場,也比滿門抄斬要強的多。皇后馮宛秋帶著眾人來到宮門之後,順著階梯上了宮牆。

    成王敗寇,此時的馮宛秋沒了前幾日的囂張氣勢。這時候,一輛輛投石車推進了皇宮,蹬城梯也已經就位。看到這一切,馮宛秋更是心驚膽顫。

    「馮宛秋,本王勸你趕緊打開宮門投降,或許還能給你留個全屍。否則,依照大豐宗室法典,必將你五馬分屍。」靖王站在一處高台上,大聲的怒斥著馮宛秋。

    「靖王千歲,後宮之中賓妃眾多,還有先帝遺妃。如若魚死網破,本宮會讓這裡變成一片火海。」皇后馮宛秋強忍著恐懼說道。

    「大膽的賊婦,你敢威脅本王,就不怕本王一聲令下,連你的屍首都仍到荒郊野嶺裡餵狗嗎。」

    「靖王,本宮一時失策成為敗寇,本宮沒什麼怨言,只怪老天對我不公。既然戰敗,本宮按說沒權利提什麼條件。但是馮鄂兩家幾百條性命,本宮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靖王,本宮不求自己活命,只求能放馮鄂兩家一條生路。如果靖王不答應,那本宮只能玉石俱焚了。」

    「即便是本王答應了你,難道你就不怕皇兄反悔嗎?」靖王奇怪的看著宮牆上的馮宛秋,心說難道自己在她的眼裡,還有這麼高的地位。

    「靖王,您一個人答應肯定不行,本宮還需要有將軍府郭老夫人及朱天降的聯保才可。有你們三人出面承諾,即便是成武皇反悔,天下人也會恥笑你們言而無信。試問以後,還有誰會相信大豐的承諾。」

    馮宛秋可不傻,一個靖王絕對不能做主,她必須把郭家和朱天降牽扯進來才行。郭天信和朱天降是大豐兩代軍中中流砥柱,一旦成武皇反悔,將讓他們於言而無信之地。那樣的話,即便朱天降不在乎,郭天信可受不了別人對他母親的指責。成武皇可以不顧及朱天降,但他必須要顧及郭天信的感受。

    朱天降撇了撇嘴,「我說你做啥夢呢,後宮的人都死絕了跟老子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憑什麼擔保你。」朱天降不肖的說道。

    郭老夫人眉頭微皺,「天降,聽老身一句,還是要以天下大局為重。」

    郭老夫人這麼一說,朱天降撓著腦袋,「好吧好吧,您和靖王代表我就行。」到了這份上,朱天降知道說別的也沒用。

    郭老夫人向前走了十幾米,來到宮牆之下。她可沒力氣高聲喊話,只能走進一點讓馮宛秋聽的清楚。

    朱天降嚇了一跳,趕緊命盾牌手上前保護,防止有哪個不開眼的傢伙,一緊張射出一箭。

    「馮宛秋,老身再次稱呼您一聲皇后娘娘。老身已經得到成武皇的密旨,全權代表皇上處理後宮之事。只要你打開宮門主動投降,老身會玩開一面,放過馮鄂兩家。但亂國之罪不可輕饒,兩家成年男丁流放千里這是必須的。至於你和鄂貴妃,包括玄明玄燦,只能等成武皇親自來發落了。這就是老身的最大權限,如若不行,老身也無能為力了。」

    馮宛秋苦澀的笑了笑,「老夫人,宛秋代表馮鄂兩家,向您跪謝了。」馮宛秋說著,在宮牆之上緩緩的跪了下去。

    後宮之中一片愁慘,馮更年與鄂倫春都知道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命運。能不被株連九族,這已經是對他們格外開恩,馮更年與鄂倫春也沒什麼怨言。

    半個更次之後,後宮大門緩緩打開,一干禁衛軍侍衛放下兵器跪倒在地。馮更年與鄂倫春等人垂首而立,但皇后與玄燦卻沒有出現。

    玄樂趕緊率領著大軍衝了進去。皇后一投降,沒有人會再反抗,後宮很快被大軍接管。朱天降站在宮門外沒動,對朱一招了招手,兩個人耳語了幾句,帶著一標人馬悄悄離開了皇宮。

    玄樂帶著人馬快速衝到董妃宮前,看著插滿了箭矢的閣樓,玄樂雙膝跪倒在地。

    「不孝兒臣玄樂,恭迎母親大人~!」

    宮中閣樓之上,董貴妃身子一震,眼淚嘩的一下流了下來。

    正當玄樂準備上樓迎接母親董貴妃下來,就看到東宮方向一片火光。頓時,後宮亂成了一片。

    「不好了,東宮走水了~皇后放火燒了東宮~!」

    隨著嘈雜的喊叫聲,玄樂才知道皇后馮宛秋焚宮**,看來她是不想接受成武皇的制裁。

    混亂之中,二十幾個手提水桶的『太監』奔到後牆之下。這些人可不是真太監,他們是玄燦的貼身護衛,正保護著新皇玄燦逃出後宮。只要越過這道高牆,玄燦就準備連夜逃亡北方,去投奔老國舅周延天。

    「陛下,剛才我等觀察了一下,只有這裡沒有人把守。」一名侍衛剛從外面翻越過來,對著玄燦小聲的說道。

    「快,帶本皇出去,你們這些人本皇定會重賞!」玄燦顫抖的說道。

    二十幾道身影翻越圍牆飛身而下,其中一名護衛小心的抗著玄燦。正當玄燦剛鬆口氣的時候,周圍突然火光四起,一排弓弩手把眾人圍了起來。

    玄燦正驚恐的想勸說眾人,用重金買個活命,就看到人群一分,朱天降那賊兮兮的笑臉映在了玄燦的眼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