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八十七節 政令到限 文 / 破壺

    第八十七節政令到限

    朱天降這道政令,讓京城百官如炸了窩一樣議論紛紛。不說別的,就最後一句話,居然不上繳者還殺無赦,對文武百官來說朱天降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大豐朝自周延天叛亂以來,哪還有不貪污的官員。大有大貪小有小貪,就連皇上為了穩定江山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何況你一個三品安察使。

    成武皇與靖王坐在上書房中,看著朱天降下的這道政令,成武皇也不禁笑了起來。

    「靖王,這小子可夠損的,收完人家的賀禮,現在來了這麼一招。你說真要是沒人上繳貪腐財物,這小子會不會真的大開殺戒。」成武皇微笑著問道。

    「嘿嘿,臣弟覺得肯定會。這小子可不是善男信女,不殺一儆百,那些官員們根本不知道疼。」靖王撫摸著打王鞭說道。

    成武皇點了點頭,「為兄考慮的不是這些,而是他要拿誰動刀。」

    靖王心中一動,探身說道,「皇兄,臣弟以為,不管拿誰開刀,皇兄都不要過問。四位皇侄已經成年,過了母后大喪之期,皇兄也該為他們指婚了。現在朝中的官員,已經開始有所選擇。這時候天降出任安察使,要想完成皇兄的任務,必須要得罪所有的派系。不然的話,半年之後他交不了差。所以說,早開刀晚開刀都是一個樣,臣弟覺得皇兄還是一碗水端平最好。」

    成武皇點了點頭,「四位皇兒大婚之後,按祖制朕就得立儲。除了玄明手握軍權之外,其他三個朕還真不好選擇。老二玄燦應該說得天獨厚,有著不少優勢。但與玄樂比起來,老二缺少了一份沉穩。不過,玄樂這孩子心機很重,有時候朕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京城之戰以來,玄樂變得默默無聞,好像在刻意避開兄弟之間的角逐。至於老四玄珠,朕本來是不看好他。但這小子到非常走運,得到了朱天降的支持。本來唯唯諾諾的老四,也變得生龍活虎,特別是在平叛周延天的戰局中,可以說玄珠這孩子功勞最大。唉!靖王,為兄這一碗水,不好端啊。」

    靖王笑了笑,「皇兄,手心手背都是肉,臣弟很理解皇兄的心情。不過,目前三個皇侄還沒分出高下,正好藉著朱天降這個掃把星,考驗一下他們的成色。只有經過火的歷練,才會出現真金,臣弟覺得到那時,皇兄會有一個不錯的選擇。」

    成武皇再次點了點頭,「靖王,現在為兄才體會到當年父皇的一片苦心。骨肉相殘是最令人心痛的事,但為了李家能把江山坐穩,父皇不得不看著我們兄弟之間刀兵相見。死在自己兄弟的手裡,總比以後死在異族刀下強的多。選不出有力的未來之皇,這天下早晚得易主。到那時,我們李家面臨的,就會是滅族之災。」

    靖王苦澀的笑了一下,想起當年為爭奪皇位兄弟們在宮門外廝殺。而皇宮之內,卻是已經進入半昏迷狀態的父皇。好在最後關頭,父皇下令林風將粘桿處移交給成武,才算平息了奪位之亂。但事情平息之後,林風卻不辭而別了。

    「皇兄,恐怕明日早朝,你可又得忙了。朱天降這政令與大豐律法有衝突,估計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會是王太傅。」靖王不想再去回憶那段傷心的往事,馬上把話題轉到了這一方面。

    「還是老一套,王太傅來了你就上,其他人出來為兄壓著。」成武皇看著靖王,對付這些朝臣,還得兄弟倆齊上陣。

    成武皇與靖王這老哥倆在宮中商議,文武百官也沒閒著,除了六部尚書與九門提督等高品介官員,其他人等都跟過年似的四處訪友。

    官員們各自有著自己的小團體,抱成團商量著該怎麼對付朱天降。當然,每個小團體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靠山。

    朱天降在安察院坐了一天,正準備回府,卻被王太傅攔截了下來。

    「老太傅,您有事?」朱天降客氣的問道。

    「朱大人,我想問你,這天下是律法大,還是府衙的政令大。」王太傅本著臉,嚴肅的問道。

    朱天降一聽,我地娘啊,又來挑毛病了,「太傅大人,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但我問你,貪官污吏該不該殺。」

    「該殺!但必須要經過三司斷定,才可斬殺朝臣。」

    「那要是三司本身就貪污腐化,怎麼斷定?」

    「那將由皇上斷定,重新指派三司官員。朱天降,安察院只不過是有著督察職能,你無權斷定官員生死。」王太傅正義凜然的看著朱天降。

    朱天降歎息了一聲,「老大人,我知道有些事情跟您觀點不同。但有一點我可以保證,朱天降這樣做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皇上,而是為了天下百姓。官員的貪腐,最終倒霉的是天下百姓。老大人,您可以在朝堂之上彈劾在下,這一點我不介意。但天降既然做了這個安察使,就必須要做出點實在事。即便是皇上不願意,除非他撤銷了我的職務,否則也無法阻止在下!」

    王太傅吃驚的看著朱天降,這幾句話說的雖然有點對皇權不敬,卻讓王太傅看到了朱天降另外的一面。王太傅一心為了大豐朝,還不是想讓政通人和,造福天下蒼生。朱天降身上毛病雖多,但這幾句話,卻顯示出宏偉的大局觀。王太傅沒再說什麼,點了點頭轉身向外走去。

    次日一早,朝堂之上氣氛變得有點怪異,成武皇本來還以為會是亂哄哄的場面,誰知道卻變得比往常更安靜。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魏公公開始喊著第一遍朝號。

    成武皇掃了一眼眾人,目光落在了王太傅身上。不光是成武皇,其他大臣也都盯著王太傅。每個人都知道王太傅是個大爆竹,只要違反大豐律法的事,他准出頭。

    但是今天卻很奇怪,王太傅抱著竹竿,站在那裡一句話也不說。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魏公公高喊著第二遍朝號。

    李洪等重臣都默不作聲,反正朱天降的政令與他們這個級別無關。除了六部尚書與楚雲等,其他人可撐不住了。

    「臣有奏~!」河都府正卿走出班列。

    靖王看了成武皇一眼,心說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王太傅居然沒有上奏。

    「准!」成武皇有點不悅的說道。

    「陛下,安察院所下政令,有駁我大豐律法。朱天降這樣做,根本就是藐視我等群臣。」河都府正卿這一開了頭,其他人紛紛上奏。

    「陛下,臣也覺得朱天降做的過火。」

    「陛下,他不但藐視我等群臣,更是藐視皇權~!」

    「陛下,朱天降自己就收受賄賂,他有何顏面去督察別人~!」

    剛才還安靜的朝堂,立刻變得跟澡堂子一樣。靖王抱著打王鞭,心裡那個樂啊,只要王太傅不跪諫,這裡就沒他什麼事。

    成武皇聽了半天,無非就是讓他下聖旨,收回安察院之政令,並且革除朱天降的職務。

    『啪~!』成武皇一拍御案,下面朝臣頓時一靜,目光紛紛看向成武皇。

    成武皇慢慢站了起來,「你們聽著,安察院是朕所設立,而且朱天降有朕御賜金牌。他下的這個政令~朕支持!」

    成武皇說完,下面頓時一片安靜。連皇上都這麼說了,誰還敢再說話。

    成武皇看了魏公公一眼,魏公公趕緊走上前,「退朝!」

    群臣這下心裡有數了,感情朱天降下這道政令,是得到了皇上支持。

    散朝之後,不大一會兒安察院熱鬧了起來。不少官員派出府中管家,開始向安察院『自首』來了。反正安察院政令上說的好,只要上繳貪污之銀兩,安察院就既往不咎。

    朱天降不在安察院,安察院幾名賬薄可累的不輕,一一登記這些主動退還的贓款。

    三天過後,朱天降頭一次準時准點坐在了安察院的大堂之上。

    「朱一,怎麼樣,上繳的有多少?」朱天降問道。

    「稟報大人,有三百多位官員,上繳了貪腐之銀。」

    朱天降一聽,「呵呵,還不少嗎,看來大豐朝的官員,素質還他媽不低。不錯,只要知錯能改就好。給我說說,總共上繳了多少銀子?」

    「大人,總共才~五萬多兩。」朱一苦笑著說道。

    「什~什麼?三百多人,才上繳五萬多兩?」朱天降看著朱一。

    這三天朱天降什麼都沒問,在府上與郭穎和玉格格一件一件欣賞著官員送來的賀禮。光他那些賀禮,盤算下來就不低於一百萬兩。

    「大人,上繳的人雖然多,但最多不過千兩,最少的只上繳了十幾兩。」朱一說著,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麻痺的,把老子當要飯的了,沒準下一步連燒餅油條都有上繳的。奶奶的,大豐朝的官員真要是這麼清廉,老子就一頭撞死在棉花上。還他媽十幾兩,他也好意思派人來!」

    朱天降說完,大堂之上一片笑聲,朱一夏青等人,根本就不相信這些人能夠把貪污銀兩如數上繳。況且,朱大官人這一招,自古到今就沒人這麼幹過。

    朱天降看了看眾人,忽然把臉一本,「兄弟們,真正的戰鬥就要打響了,所有的人都給我精神著點。從現在開始,不管面對誰,咱們都是爺!」

    朱天降說著,抽出一支籌子,「朱一聽令!」

    「在!」

    「本官命你速帶五十名安察官差,立刻緝拿稅庫總府王尚清歸案,不得有誤!」

    「得令!」

    「夏青聽令!」

    「在!」夏青單膝跪地答道。

    「本官命你,速帶五十名官差,緝拿鴻臚寺少卿孫炳路歸案,不得有誤!」

    「得令!」

    「常武聽令!」

    「常武在!」

    「本大人命令你,速帶一百官差,緝拿京郊守備顧志彤歸案,不得有誤!」

    「常武得令!」

    朱天降看著手下三員大將領命退出大堂,又抽出一支,「朱二聽令!」

    「朱二在!」

    「馬上派人暗中監視,不能有一兩銀子偷運出京城。一旦發現可疑車馬,立刻扣押!」

    看著一支支官籌扔了出去,朱天降心裡別替多舒坦了,這種感覺就一個字~爽!

    《解釋一下,這兩天後台出現了點小問題,導致八十五和八十六章節沒有出現,並不是我斷更。刷新一下就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