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四十三節 喜憂摻半 文 / 破壺

    第四十三節喜憂摻半

    蜀天府這兩天喜事不斷,派去襲擊方大同後勤補給的人馬,押回大量的軍用物資。別看朱天降收編了這麼多人,但他最缺少的還是這些軍用物資。城防兵營的裝備,跟南北兩大營不能比。南北兩大主力所用的戰槍鋼口極好,而城防兵營所發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垃圾。

    特別是戰馬,在冷兵器時代,一匹戰馬可比人值錢。戰馬和民馬不同,在亂軍交戰中,民馬看到那種馬嘶人叫的場面沒準就能驚了,根本不用交手就能讓馬給拖累死。戰馬卻不一樣,即便是前面一片火海,只要主人沒有提韁,戰馬一樣會衝進去。所以說,一支有戰鬥力的大軍,戰馬和兵器非常重要。

    朱天降在中都蜀天開始大量募兵,兩天之內兵員擴大到了六萬人。文汝海心中有點擔憂,招兵買馬需要的是銀子。這傢伙花錢如流水,把蜀天銀庫的錢當自己家的一樣。到時候皇上追究下來,那可是大罪。

    豈不知朱大官人在統計銀庫的時候,就覓下了三分之一。現在朱大官人可是真正的地主老財,有錢人。手裡有了錢,朱大官人可不吝嗇,直接給粘桿處的兄弟批了一筆銀兩改善生活。中都和蜀天兩府粘桿處的兄弟,都對朱大官人奉若神明。

    至於招兵買馬,朱天降更捨得下本錢。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出血根本招不來人。

    看著演兵場上亂哄哄的新兵,文汝海眉頭微皺,「天降,這些人沒有兩個月,恐怕根本形不成強勁的戰鬥力。兵不在多貴在精,打起仗來,這些人有什麼用。」

    「文叔,從這裡到京城,最快也要十來天的路程。咱們可以拖延一下,走慢一點。沒辦法,只能邊走邊練兵了。」朱天降也知道這裡邊的弊病,但光靠著鎮南大營那支兵馬回京救駕,根本就不夠打的。

    「可是短短的十天,根本不夠啊。一支形不成戰鬥力的大軍,人再多也不夠精銳鐵騎衝擊的。」文汝海擔心的說道。

    「那也不一定,毛爺爺說的好,人多力量大。場面一拉開,在心裡上就可以給對方造成不小的壓力。文叔,我來頒布幾條軍令,保證十天之內讓他們變成小老虎。」朱天降微微一笑,神秘的說道。

    文汝海也不知道這位『毛爺爺』是朱天降他家什麼親戚,既然朱天降敢說十天能練出奇兵,他還真想看看是什麼方法。

    朱天降心裡很清楚,這些新兵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出身,不怕吃苦。況且,身體素質都不錯。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都會騎馬。

    朱大官人與文汝海范戎等人簡單商議了一下,把六萬大軍分成六個方陣。既然以『神豬』為旗,這支大軍被朱天降命名為『天篷大軍』。反正是跟豬脫不開關係了,希望八戒哥能開開眼,保佑一下這支幫他揚名的大軍。

    朱天降被成武皇受命四品督軍,他卻自封為軍中元帥,文汝海為副帥。范戎、秦偉、楊波、岳定山等六人被提為參將,分別掌管六支隊伍。

    人事安排完畢,朱大官人又頒布了幾條軍規。從現在起,行軍的路上,每日不得低於兩個時辰的魔鬼操練。各路兵馬每日表現好的前二百人,每人賞賜紋銀一兩。但表現最不好的二百人,每日飲食減半。超過三次落後者,扣發軍餉。

    這道軍令一頒布,連文汝海都覺得有點歹毒。軍中將領顧及的是自己的顏面,而軍卒們更是為了軍餉才當兵。這道軍令一下,訓練的時候各個小隊還不往死裡打。另外一點,這麼多銀子不經過上奏就跟流水似得發下去,這『豬』大帥簡直就是敗家仔。

    京城告急,朱天降也不敢多停留。臨走前朱天降留下了五千新兵,並安排四皇子和玉格格留下來督管蜀天和中都兩府。這裡是他們的後勤給養基地,朱天降可不敢大意。

    四皇子和玉格格沒有反對,四皇子非常清楚中都和蜀天的重要性。玉格格更是善解人意,她知道自己跟著不但幫不上忙,還要讓天降分出心來保護她。

    臨分別時,玉格格含著眼淚看著朱天降。她已經是天降的人了,李玉兒的一顆心全部繫在了朱天降的身上。

    「天降,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玉格格極力克制著自己,不讓淚水流下來。

    朱天降握了握玉格格的小手,「等京城圍困一解,我就派人來接你。」說著,朱天降拿出一張疊好的紙張,「如果想我的話,就看看上面的內容。是一首曲牌,回頭你可要唱給我聽。」

    玉格格默默點了點頭,她很想讓天降多留一天。但是,恐怕京城內的老爹巴不得天降早點到。

    四皇子站在城門外,目送著大軍離去。此時的四皇子與以前判若兩人,在眾兄弟中,他算是第一個手握兩府大權的皇子。

    玉格格看著隊伍消失在盡頭,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拆開朱天降給她的紙張,簡單看了幾行,玉格格不禁臉色一紅,趕緊收了起來。

    「臭不要臉的傢伙,就知道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玉格格小心的看了看周圍,還怕被四皇兄發現。

    玉格格本以為朱天降會寫一些兒女情長之類的曲詞,誰知道這傢伙給她寫了首名曲~十八摸!

    朱天降不緊不慢的趕往京城,而此時京城卻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境界。

    京城已經被困守十幾天,按照城內物資供應,基本達到了底線標準。可是朱天降的回奏當中,卻說剛剛上路。

    不過,方大同和周大忠的死,讓成武皇再度興奮了一把。不過,成武皇擔心這消息是假的,專門壓了兩天。

    兩天之後,成武皇看到文武百官情緒低落,才準備把這個消息宣佈出去。站在朝堂之上,成武皇親自高聲宣讀了這道消息。

    滿朝文武極度驚訝之中,心中也充滿著疑惑。並沒有向上次那樣,出現歡呼的局面。特別是兵部尚書李洪,方大同是什麼角色他最清楚。別忘了,大豐官員史冊當中,朱天降可是個國子監文官。朱天降竟然一把火燒了四萬精銳不說,還親手殺死了方大同?確實讓所有人都產生了懷疑。

    衛展邁步走進了朝堂,在大豐朝裡,也只有這個傢伙可以不經宣召就能隨便進入朝堂。

    「衛展,有何事要奏?」成武皇一看衛展不請自來,心中不禁一緊,他真怕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

    「啟稟陛下,臣前幾日專門命蜀天粘桿處人手,暗中核實蜀天府的戰況。臣衛展可以用性命擔保,朱天降所說的話,句句是實。方大同四萬大軍,被朱天降小施一計葬身火海。而方大同本人,也確實被朱天降親手所斬殺。」衛展大聲的說道。

    衛展身為粘桿處的老大,他必須要知道真實情況。所以,在朱天降上奏的同時,粘桿處暗中還有一份密報。有衛展用性命作證,文武百官吃驚當中,心中多了一份讚歎。朱天降在他們的心目中,一下子又上了一個高度。

    「陛下,臣不敢苟同。」王老太傅站了出來。

    「陛下,身為臣子,應當據實稟報才對。要說朱天降用計滅了四萬大軍,臣到還相信。但要說他親手殺死方大同,恐怕是為了領功吧。」王太傅說著,回頭看了看眾官員。

    成武皇眉頭一皺,他知道王太傅這人忠心耿耿,但就愛認死理。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假的那又如何。不要說文武百官,連成武皇自己都不太相信。

    衛展看著王太傅,微微一笑,「太傅大人,我知道有這想法的不在少數。恐怕大家都認為朱天降一介國子監學子,怎麼能斬殺了名將方大同。其實,朱天降有一位好師父。如果衛展說出來,恐怕殿中老臣或許還能記得。他的師父就是當年威震南北兩國的粘桿處上任青龍使~林風林大人!」

    說完之後,衛展目光掃了眾人一眼。朝堂之上不少老臣發出陣陣唏噓,林風失蹤了二十多年,但這個名字不少老臣都記憶猶新。如果朱天降真是林風的徒弟,那就難怪有如此本事。

    王太傅一愣,看著衛展默默點了點頭。當年先皇在世之時,王太傅與郭天信的父親是文武兩大首臣。而林風所率領的粘桿處,卻是先皇手裡的一把暗刀。只要被林風確定的目標,沒來都沒失手過。不管是當雲國大元帥,還是天青國國師,都是死在林風的劍下。

    王太傅抱了抱拳,「林大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如果朱天降是他的弟子,那老臣相信奏折所言是真。」

    成武皇很有深意的看了衛展一眼,京城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振奮。如果讓文武百官懷疑了朱天降所奏有假,他們很可能會懷疑以前上奏都是假的。那樣的話,城內必將大亂。

    有了衛展和王太傅的認定,朝堂之上又開始議論起來。聽著文武百官發出由衷的讚美聲,成武皇欣慰的對衛展暗暗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慌張的跑了進來。

    「啟稟吾皇~不好了~逆賊周延天突然對南城門發動了猛攻,靖王身受重傷,守城大軍損失慘重。京郊大營楚雲將軍正率兵抵抗,並派人前來請命,軍中不可一日無帥,望陛下盡快定奪。」

    成武皇臉色一變,靖王重傷?他是主帥,怎麼可能會重傷?這消息一旦讓百姓知道,馬上會引起城內的恐慌。連守城主帥靖王爺都傷了,那這城池還保個屁。

    「王弟現在何處?」

    「楚將軍已經秘密把王爺送到太醫院診治。」太監顫抖著說道。

    聽到這話成武皇心裡安定了不少,楚雲也知道此時的重要,看來已經封鎖了消息。

    成武皇目光冷冷的掃了眾人一眼,「此事任何人不得宣揚,違令者~斬!」

    「臣~遵旨!」文武百官心裡都跟明鏡似得,這消息可不能外洩。

    「眾卿家,隨朕擺駕太醫院。」

    成武皇說完,沒等魏公公喊起駕,人就走下了台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