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四百零四章 地下長城 文 / 虎籠山人

    噠噠噠……瓦屋辛莊村爆發了激烈的槍戰。日軍來勢洶洶,步兵推進的同時輕重機槍響個不停,子彈密集得跟水潑似的。擲彈筒也不停地向村內猛轟。被圍在村內的幾支小部隊雖然都是精銳,但這種正面對抗並不是他們熟悉和擅長的,所以很快落了下風。隨著日軍外圍兵力越來越密集,情勢也愈發危險!

    「殺給給!」日軍第39聯隊第二大隊大隊長黑森英夫見對面槍聲漸漸稀落,立即下達了攻擊命令。

    「板載!」正在臥倒射擊的日軍士兵們紛紛跳起來嚎叫著向前衝去,一個個身上都散發著暴戾的氣息。令他們興奮的是對面的抵抗愈發微弱了,很顯然這將是一場輕鬆的勝利。

    沒過多久,日軍成功地突入守軍陣地,槍聲終於平息了。黑森英夫興沖沖地趕了過來,卻見日軍士兵們都圍在一起發呆。

    「八嘎!」黑森少佐怒氣沖沖地擠了進去,喝斥道:「你們一個個都圍在這裡幹什麼?支那兵呢?為什麼我連一具屍體也沒見到!」

    一名少尉小心翼翼地說:「大隊長閣下,他們,那些支那人都從這裡消失了!」

    「納尼?消失了!」黑森少佐仔細一看,發現這裡居然有個地穴,而且非常隱蔽,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

    第五中隊長立木憲鋼猜測說:「大隊長閣下,上次的支那人肯定也是鑽進地洞裡去了,怪不得我們一直找不到!」

    「喲西!」黑森英夫怒氣頓消。居然露出一絲興奮而又殘忍的神色來,又喝令道:「你。你,你,你們幾個馬上下去,把支那人從老鼠洞裡揪出來!」

    立木憲鋼看了一眼,低聲道:「閣下,這裡面太危險了,先讓支那人下去吧!」

    黑森英夫嗯了一聲,點頭說:「喲西。快快的!」

    儘管極不情願,十幾名偽軍士兵還是硬著頭皮跳了進去。因為跳下去不一定死,不跳就死定了。這些偽軍士兵並不是日軍從敵占區帶來的,而是佔領永清縣城之後招募的新兵。如果他們知道入伍第一件事情就是送死,不知道還會不會貪圖那些軍餉和安家費。

    黑森英夫和立木憲鋼帶著一群士兵圍在上面,滿臉期待。結果沒過多久,只聽裡面傳出一聲慘叫。然後戛然而止。圍在上面的日偽軍士兵面面相覷,都感到有些詭異和驚恐。

    「再下去幾個!」立木憲鋼揮了揮手,冷酷地命令道。幾名日軍士兵立馬又驅趕了十幾名偽軍進去。誰想到這些傢伙一進去就失去了音訊,彷彿憑空消息了一樣。

    「八嘎!卑鄙的傢伙,死啦死啦的有!」因為沒有聽到交火聲,黑森英夫認為這些偽軍士兵都是故意躲起來了。於是又命令日軍士兵下去搜尋,並命令他們將地洞內的支那人「統統的消滅!」為了取得火力優勢,他們還特意帶了三挺歪把子。

    噠噠噠……地洞內很快傳出密集的槍彈聲,但是很快又有日語的慘叫聲和咒罵聲傳來。立木憲鋼擔心兵力不夠,一揮手。又有一隊士兵鑽了進去。地穴內不時傳來槍彈聲,但進去的士兵就沒有再出來過。一開始還能聽到微弱的呻吟聲。後來乾脆什麼也聽不到了,好像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黑森英夫憤怒地盯著洞口,怒喝道:「八嘎!去,弄幾台抽水機來,我要把這群毛猴子全部送進地獄!」

    「哈依!」

    當時的中國雖然落後,但京津保三角地區的工商業還是比較發達的。日軍很快從永清縣城「徵用」了幾台抽水機,並運汽車拖了過來。一條條水管迅速鋪設完畢,一頭連著水井,一頭放在洞口。隨著柴油機忽忽作響,井水頓時嘩啦啦從水管中流了出來。在場的日軍都興奮地大叫起來。

    黑森少佐得意洋洋地說:「支那人的,老鼠的幹活,我要讓他們統統變成水老鼠!」

    旁邊一名翻譯官忙拍馬屁說:「太君英明,要按中國人的說法就是坐水牢!」

    黑森少佐滿意地點點頭,拍著翻譯官的肩膀說:「喲西,梁桑,你的忠心大大的!」

    「謝太君誇獎,謝太君誇獎!」梁翻譯歡喜得像吃了蜜蜂屎似的,忙深深鞠了一躬。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地洞卻遲遲灌不滿。日軍士兵們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就連黑森少佐和立木中尉也有些焦灼起來。吃過午飯之後,眾人回來一看,除了洞口被水流沖塌了一些以外,一切都是老樣子。這讓他們都感到有些沮喪。

    立木憲鋼建議道:「大隊長閣下,要不用特種煙?」特種煙就是毒氣,是日軍為了障人眼目、混淆視聽,故意取的代稱。

    黑森少佐想了一下,心有不甘地點了點頭。倒不是擔心會受到國際輿論和人道主義的譴責,而是他們這個大隊沒有配備化學武器,想要投放毒氣,就要向師團請求「戰術指導」,這讓他感到很沒面子。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說特務旅這邊。就在日軍挖空心思對付地道的時候,高二炮早已率領部隊和三分區指揮機關匯合。他們是怎麼發現地道的呢?不是說永清縣地道工事尚不完備嗎?那這個地道又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再回到開頭。

    當時,日軍從四面合圍瓦屋辛莊村。高二炮他們依托地形頑強抵抗,但畢竟兵力不足,又沒有重火力可以支撐,形勢一度極為危險。就在將士們準備為民族解放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時候,一個半大小孩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

    「咳,你們是哪支部隊的?」小孩膽子也挺大的,像個長官一樣。似模似樣地問道。

    戰士們吃了一驚,忙將他拖到臨時工事後面。反問道:「嘿,你個小屁孩,是從哪裡鑽出來的!」

    小孩瞪眼道:「你們先說!」

    高二炮說:「我們是冀中軍區的直屬部隊。小兄弟,你是不是從地道裡來的,能不能帶我們離開這裡?」

    小孩想了一下,見日軍越逼越近,終於點了點頭。

    戰士們邊打邊撤,很快就從地道口鑽了進去。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村民們自行挖掘的地道。鑽進去之後才發覺不對勁兒,因為這些地下工事都是用由巨形青磚(規格均為30x16x8厘米,這種素面磚硬度大、土質細,製造時採用高溫燒製)砌成,並有碹頂用的楔形磚,有的還用白灰灌縫。

    技術水平之高,人力、物力消耗之大。都讓人感到震驚。很顯然,這根本不是普通村落能承擔得起的。就算這裡的村民既有錢又善長營造地下工事,但時間上也來不及啊!難道祖祖輩輩都在暗中修築地道?這也太荒謬了,戰士們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高二炮伸手摸了摸牆壁,驚訝地說:「小兄弟,這是你們村修築的?」

    小孩得意地揚了揚頭。哼了一聲說:「這你甭管!」

    高二炮哭笑不得,無奈地說:「嘿,你們看看,這小嘎子!」

    嘎子是北方方言,在生活中大人常常戲稱那些脾氣比較「擰」的小孩叫嘎子。比較著名的就是小兵張嘎。雖然這是一個文學作品虛構的人物,但他代表了千千萬萬在淪陷區為國效力的少年兒童。跟十六歲就為國殺敵的岳雲一樣。都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沒想到那小孩突然往前一跳,喝道:「都不許過來,俺們要先審查審查!」

    高二炮發現四周藏有伏兵,忙讓大家別亂動,免得發生誤會。

    一名軍官走了出來,先對了幾句暗號,見沒有問題才歡喜地問道:「弟兄們,你們是哪部分的?」

    高二炮答道:「我們是集總直屬部隊,我是特務旅第一特戰隊隊長高二炮,奉命前來營救三分區指揮機關的!你們是三分區的嗎?」

    軍官大喜,忙上前敬禮道:「哎呀,見到你們真是太好了,我是三分區警衛營一連二排排長耿春彪,見過高隊長!」

    高二炮他們也很激動,趕緊問道:「耿排長,段司令員他們都還好吧,他們現在在哪裡?」

    耿排長歎了口氣,說:「前天晚上我們被日軍合圍在上面的村子,損失不小,段司令員也負傷了。幸虧小鬼子一炮把地基給轟塌了一段,讓我們發現了這個地道,不然我們和鄉親們只怕就在劫難逃了。」

    眾人都連聲道:「好險,好險!」高二炮又問道:「那你們怎麼不跟集總聯繫呢?總座他們都快急死了!」

    耿排長愧疚地說:「幾部電台都被鬼子炸壞了,通訊員又衝不出去,所以……」

    高二炮歎了一口氣,說:「唉,那你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段司令員呢?」

    耿排長指著地道:「這裡暫時沒什麼問題,就算鬼子發現了入口,一時也衝不進來。不過我們帶進來的糧食不多,時間一長就不行了。段司令員正帶著戰士們在地道內四處打探,看有沒有合適的突圍路線。」又解釋說:「因為我們是從這個入口進來的,段司令員擔心鬼子會順著地道追進來,就讓我們排留守。我已經派人去通知大部隊了。」

    倪春妮好奇地問了一句:「「還打探什麼?這個地道不是你們挖的嗎?」

    耿排長見是女兵,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笑道:「呵呵,這麼大的工程我們哪裡弄得出來?再說時間也來不及啊!」

    高二炮笑道:「我正想問你們呢,到底是誰這麼大的手筆啊!」

    耿排長搖頭說:「我們也不清楚,問村民們也不知道。據司令部的李秘書說,可能是古代什麼時候修的。」

    高二炮有些不信,開玩笑說:「啥時候修的東西能管到現在?不會反清復明的時候修得吧!」

    耿排長笑道:「這誰知道,也許是義和團干的呢!」說著又帶著大家在裡面參觀了一下。

    眾人跟著走了一段才發現剛剛通過的隧道跟整個地下工事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只相當於一段入口而已。進去之後,有非常寬敞、高達三米左右。可供兩輛單轅馬車並過的大型隧道(相對而言)。也有較小,僅容單人通過,且非常複雜的「**洞」。

    此外還有翻眼、夾壁牆、掩體、閘門等軍事專用設施,每隔一段還有水井、氣孔、放燈台、土炕等生活設施,簡直就是一座地下城市。進入核心區域之後,裡面還有非常寬大的藏兵室,足可以進駐數百人之多。

    從瓦屋辛莊村及附近幾個村子逃難的百姓大多便藏身此處。警衛營將他們編成若干個中隊,分散駐紮在各藏兵洞內。鄉親們見又有軍隊進來。紛紛好奇地張望。

    有熟絡的村民還問道:「耿排長,又有部隊撤進來了?」

    耿排長解釋說:「這是鄭總司令派來營救我們的部隊!」

    鄉親們一聽大為歡喜,紛紛上前問道:「老總,俺們什麼時候可以出去?老蹲在這裡也不是個事啊!再這樣呆下去,大夥兒可就要餓肚子了!」

    高二炮一臉歉意地說:「現在恐怕還不行,我們就是剛從上面下來的,小鬼子把四周都圍得死死的。還四下打探……」

    呯呯!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幾聲槍響,在地道中聽著格外沉悶。村民們吃了一驚,驚慌地叫道:「不好了,肯定是小鬼子殺進來了!」不少人紛紛爬起來想跑,一時間大人叫,小孩哭。亂成一團。

    耿排長忙安慰道:「鄉親們別害怕,洞口有我們守著,小鬼子衝不進來!」勸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將大家安撫下來。老百姓見外面光響槍,也沒人往裡面衝。終於不再慌亂。民國時期幾乎天天打仗,老百姓對戰爭的適應能力還是挺強的。心理素質也比和平時期的人強多了。

    高二炮有些不放心,說:「耿排長,你在這兒照看百姓,我帶一隊人到入口看看。」

    耿排長忙道:「也好,那就有勞高隊長和弟兄們了!」

    高二炮擺手說:「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特戰隊剛剛到洞口附近恰好碰上一隊偽軍鑽了進來,於是利於地形輕鬆幹掉幾個,並把剩餘的傢伙全部俘虜了。活捉了二三十個,都沒有用槍。接著進來的日軍警惕性比較高,不過他們那一套打法在地道內根本施展不開,很快也被消滅幹盡。

    劉中興擔心特戰隊兵力太少,率領藍鷹小隊過來幫忙,結果白跑一趟,打趣道:「不虧是特務旅啊,這仗打的!」

    高二炮笑道:「你們也不賴!」

    正互相吹捧著,耿排長匆匆趕來,說:「高隊長、劉隊長,俺們軍分區郭副司令來了!」郭副司令就是郭墨村,原河北遊擊軍第六路總指揮,現在的實際職務是三分區政委,對外稱副司令。

    郭副司令到後不久,段雙虎也帶著幾名戰士匆匆趕了回來,看到高二炮之後很是高興。寒暄一陣之後,忙問道:「你們帶電台了嗎?我有重要軍情向總座匯報!」

    電報很快傳到了蠡縣總部。程政委和周參謀長看到電文大喜過望,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向任丘的鄭衛國作了匯報。此時野戰電話也鋪好了,所以可以直接通話。

    「什麼!找到三分區指揮機關了?段雙虎他們都還活著?好,好,好!」鄭衛國激動地放下電話,對在場的軍官們說:「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三分區指揮機關成功突圍,目前已經跟特務旅在敵後勝利會師!」話音剛落,會議室內頓時一片歡騰。

    程政委忙道:「司令員,您別只顧著高興,段司令員還有重要軍情呢!我已經發電報過來了,你馬上看一下!」

    鄭衛國知道程政委不會無的放矢,這麼說必有原因,於是宣佈暫時休會。電訊員很快將密電呈上。

    段雙虎在電報中首先解釋了一下這幾天的情況和未能及時與總部聯繫的原因,然後又講述了他的驚人發現,也就是瓦屋辛莊村下面龐大的地道工事。

    有人可能要說,一個地道工事有什麼匯報的?這個工事可不一般。僅段雙虎他們目前查探到的就有數十公里,其中一端更是通向永清縣城。段雙虎認為只要完全掌握這些工事。永清縣的抗日局面就將大為改觀,甚至成為三分區最穩固的區域。饒是有心理準備,鄭衛國看到電文以後也是驚喜莫名。

    事實上,那個地下工程的規模遠比段雙虎他們查探的要大。也不僅僅局限於永清,臨近的文安、霸縣、固安、徐水(宋安肅軍駐地)、雄縣、安次、廊坊、新鎮、容城都有,規模極為驚人。

    說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地道就是著名的「永清地下長城」。後世僅在永清一地就查探出東西長約65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的古戰道區。經過史學家考證,這個異常龐大的地下修建於北宋,主持這項工程的將領很有可能就是著名的「楊六郎」楊延昭。比如永清縣的地道,南距楊延昭所鎮守的「三關」之一的於口關(現霸縣東部信安鎮)僅18公里。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從地道裡出土了窯、碗、盤、壺等生活用具,更有箭頭、彈丸等古兵器,通過這些文物。我們不難想見當年士兵及百姓守衛在地道裡的情形。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竟建成如此堅固、精巧、實用的地道,怎不令人驚歎!

    這麼浩瀚的國防工程為何不見史書記載呢?專家估計有兩種可能:一是該工程純屬國家機密(類似還有越國、楚國的地下工程,都比委員長的吳福線強一百倍,呵呵);二是官修的史書有意迴避,與史臣們為宋廷屈辱投降的對外政策回護有關。

    儘管「正史所未載」。專家們還是掌握了關於古戰道的一些確鑿證據:據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編的《霸州志》記載:「引馬洞,為楊延昭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必以出師。」此外,清光緒31年(公元1905年)所編《雄縣新志》。也有關於引馬洞的記載。

    從以上記載可知雄縣和霸縣之間是有地道相通的,而且可以通過大部隊。如果這段地道被我軍掌握,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有人可能會感到奇怪,楊六郎當年修這個幹嘛,難道他在北宋的時候就知道小鬼子要入侵中國?呵呵,這當然不可能。

    歷史上,後晉的「兒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結果讓中原地區在之後長達數百年的時間內飽受異族鐵騎的蹂躪。宋朝建立以後,一開始也勵精圖治,可惜禁軍精銳都被宋太宗在三次北伐中揮霍一空,剩下的殘兵敗將也被契丹人打出陰影,終是未能光復舊土。

    此後遼軍更形猖狂,不斷越過邊界,搶劫財物,焚燬廬舍,擄掠人口,百姓轉死溝壑。面對強敵,北宋由攻勢轉為守勢,以「堅守勿逐」為原則,固守邊關。今天的河北省永清、霸縣交界處,是宋遼邊界,正是戰事最頻繁之地。這裡與邊關重鎮雄縣、霸縣、固安,都是平原,無險可恃,對付呼嘯即至的遼軍鐵騎的有效辦法,莫過於構築地下通道,可以屯兵、藏糧,當然也可作為百姓的避難所,用今人的話說,也就是打「地道戰」,監視遼軍,拱衛邊關。

    只是楊將軍大概想不到他主持修建的這些工事居然在近千年之後還能重煥新春,還能為民族的解放做出新的貢獻。這到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幸運,還是悲哀呢?當然,不管怎麼說這個發現總是有利於我軍。

    得知這些情況之後,鄭衛國立即改變了之前的戰略,決定再派幾支主力部隊重返大清河以北,利用這些地下工事在三分區堅持抗戰,削弱日軍的實力,同時也牽制住敵軍,迫使其無力實施對瀦龍河以西的軍事行動。

    就在冀中軍區緊鑼密鼓準備反攻的時候,塞北也傳來了好消息,經過一番周密地策劃之後,傅作義將軍終於決定對日軍盤踞已久的包頭城動手了。一場經典的奔襲戰即將拉序幕!(。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ps:首先向大家道歉,昨天漏更了。這個是山人咎由自取,本來昨天起得挺早的,但是一直磨蹭著沒動筆,結果正準備寫的時起突然停電了。按起點的規定,還想要全勤的話,今天必須要更新一萬五千字,要瘋了我!努力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