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四百章 謀算成敗 文 / 虎籠山人

    勝芳鎮,第33師指揮部,李良榮、廖耀湘、夏時等長官正圍在一副地圖前。電訊員拿著一封電報念道:「第53軍、第3軍分區、第33師、裝甲騎兵師並轉所隸各部:據可靠情報,敵華北方面軍已擬定所謂漁網計劃,準備以第9師團、第10師團為先導,以第21師團、第27師團、第110師團為後繼,在東起天津、西至平漢線、北迄北平、廊坊,南抵大清河的廣大區域圍殲我大清河以北的主力部隊。」

    「目前形勢極度險惡,日軍第27師團已經開始在天津城內集結,內有火艇部隊一支隨時可以溯大清河而上,其大部隊亦將執行沿河道封鎖的任務。敵第110師團也在籌集船隻,有向我白洋澱進犯的跡象。」(註:火艇是日本叫法,即武裝快艇)

    「南線敵第14師團與三個**混成旅團亦調動頻繁,其小股部隊四處入侵。一、二、四分區所受壓力極大,故第63軍短時間內無法北上……此情報系絕密,各部長官閱後即焚,來源不得向下傳達——第四十一集團軍總司令部鄭」

    砰!李良榮師長一拳捶在桌子,面目猙獰,一臉憤恨地說:「竟然想一口把我們全部吃掉,這個杉山元真是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把肚皮撐破囉!」

    廖耀湘卻收起了嬉皮笑臉的神情,正色道:「老李,還有諸位,你們可千萬別小看了敵軍。依我看日軍確實有這樣的實力,特別是這個第27師團,如果溯大清河北上將對我們構成極大的威脅。」說著順手拿起鉛筆在地圖上從天津向勝芳以南劃出一道觸目驚心的箭頭。

    李良榮師長搖頭說:「無妨,若是我們沒有得到這個情報,說不定還真會被日軍打個措手不及。現在既然已經提前知道,哼,說不得,非給杉山元一個教訓不可!」

    廖耀湘眉頭微皺,說:「知道了又能怎麼樣?我們只有幾條改裝過的汽艇。日軍的火艇部隊一旦衝進來如何抵擋?還有第27師團的大部隊。我們主力部隊都在這兒了,第63軍又不可能插上翅膀飛過來,拿什麼去擋?」

    李良榮笑道:「建楚,這幾個月你只顧著練兵,有些事情可能不清楚。總座很早之前就考慮過日軍艦艇部隊的問題,早在各河流下游做了佈置。敵人的火艇部隊雖然厲害,但想直接衝進來卻也不容易。」

    廖耀湘微微鬆了口氣,又問道:「那第27師團怎麼辦?咱們在大清河南岸可是修了公路的,日軍只要讓工兵部隊稍稍疏通一下,摩托化部隊就能順著公路衝進來!」

    李良榮擺手說:「這個也有準備。敵人想沿著公路快速推進是不可能的。不過敵軍勢大,光靠文安、大城的地方部隊只怕阻擊不了多久。所以我們必須搶在敵軍合圍之前在這張網上撕開一道口子。然後盡快撤到大清河以南。」

    廖耀湘又追問道:「你打算怎麼撕?」

    李良榮笑了笑,對廖耀湘說:「這就要拜託建楚老弟你了!」

    廖耀湘略顯得意,又有些為難地說:「依我們現在的實力打敗當面的日軍不難,就怕他們像牛皮糖一樣粘住我們不放,畢竟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

    李良榮點頭說:「嗯,英雄所見略同!所以啊。這一仗能不能贏,甚至我大部隊能否轉危為安,就全靠你了!」

    廖耀湘一愣,疑惑道:「啥意思啊?」

    李良榮師長說:「你怎麼還不明白呢?總座不是讓你們訓練過機械化集群推進戰術嗎?咱們步兵進攻,小鬼子邊打邊撤,不可能予以重創。你們就不同了,安全可以利用機械化優勢一舉摧毀當面的日軍!」

    廖耀湘擺手說:「這恐怕不行!那個集群推進戰術只有德國一些人在提,並沒有得到其它主要軍事強國的認可,就連德軍內部也有分歧。究竟行不行還得兩說!再說了,我才幾輛坦克,有個屁的裝甲集群?」

    李良榮解釋說:「菜園村那邊繳獲了十二輛坦克,兩輛94式豆戰車,十輛89式乙型坦克。再加上你的裝甲團也是一支不小的裝甲力量了!」

    廖耀湘心中一動,但還是有些發虛,猶豫著說:「這,這個,我沒有十足把握啊!坦克這個東西曆來都是配合步兵進攻的,單獨拉出來沒有先例啊!萬一……」

    要說廖耀湘這個人絕對是一位難得的將才,但是決斷力明顯不夠,這可能跟他的性格有關係。歷史上遼沈決戰時廖耀湘手握十萬重兵,卻被上級的命令給攪糊塗了,在西進,東返和南下三種選擇中猶豫不決,結果被東野圍殲於黑山、大虎山。事實上隨便選擇哪個方案也比呆著不動要好啊!

    李良榮見他還是猶豫不定,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反問道:「那你還有更好的方案嗎?如果不能盡快擊潰當面的日軍,我們和第53軍各部就有被日軍重兵集團合擊的危險!在這股敵軍的牽制下,就算現在想要撤回大清河以南也不容易吧!」

    廖耀湘思索片刻,終於默默地點了點頭,又趕緊說:「那我還要請示一下總座!」

    河北蠡縣,第四十一集團軍指揮部內正在井然有序列地忙碌著。不得不承認日軍這個「漁網行動」非常厲害。他們不顧損耗地合圍推進,給鄭衛國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是繼續增援還是放棄?

    隨著日軍的不斷增兵,戰局已經不僅僅是三分區的事情了,而是把整個冀中都牽扯了進來。這對冀中軍區非常不利,但日軍掌握了主動權,一味避戰是行不通的。只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電訊員匆匆趕來報告道:「總座,廖耀湘師長請求集中裝甲部隊擊破當面之敵!」

    鄭衛國雙眉一挑,驚訝地說:「哦?」忙伸手接了過來。果然,廖耀湘在電文表示打算集中裝甲團和新繳獲的坦克向當面日軍發起突襲,打掉至少重創這一路敵軍。

    周參謀長也感到有些奇怪,質疑道:「為什麼要集中裝甲部隊單干呢,不是還有33師和116師的步兵嗎?那個裝甲集群的想法聽起來是不錯,可從來沒人用處。是不是太冒險了?」

    鄭衛國肯定地說:「裝甲集群推進在戰術上肯定是行得通的。而且現在形勢對我方不利。也不得不冒一次險了。不用這種辦法,只怕很難在日軍合圍之前打破敵人的封鎖!」

    前文曾說過,日軍這一回進攻三分區非同尋常,乃是分五路合擊。116師面對的不過是其中一路而已。那麼其它四路呢?為了讓大家對全局有個大致瞭解,這裡再簡單地介紹一下。

    首先要說明的是三分區部隊的構成和發展。雖然在之前的戰鬥中提到過幾次,但冀中軍區前後多次調整,比較複雜。這裡就再囉嗦一遍。

    在段雙虎擔任第三軍分區司令員之前,永定河、大清河一線的抗日武裝多如牛毛,規模較大的有八支。其中河北遊擊軍有六支之多,成份複雜。互不統屬,內部甚至還有矛盾。包括:

    河北遊擊軍第四路。總指揮王烈軍,以前跟鄭鬍子是同行,任丘縣保安團長。這支部隊大約有三千餘人,活動在安新縣和白洋澱東南部地區。

    河北遊擊軍第五路,總指揮高士一,是任丘縣大地主,愛國士紳。人稱高四爺,在當地很有威望。該部隊由四十八莊聯莊會組成,實際上是高家的私軍,約五千餘人,長期駐守在任丘東南部,以高家場為中心的區域。

    河北遊擊軍第六路,總指揮郭梅村(gc黨),有五百多人,活動在高陽、蠡縣一帶。在前期的高陽戰鬥損失很大。幸被段雙虎營救。

    河北遊擊軍第八路,總指揮劉克忠,舊軍隊出身,很有本事。部隊後來發展到四千人,在白洋澱以北的安新、容城兩縣活動。歷史上劉克忠也是白洋澱抗日武裝的主要領袖。

    河北遊擊軍第十二路,總指揮柴恩波,也是鄭鬍子的同行,新鎮保安團團長,因不滿縣長當漢奸,率部兵變。部隊有三千餘人,活動在大清河、天津西南部。

    河北遊擊軍第十三路,總指揮江東昇,河北雄縣人,原**53軍某團三營七連一排排長。當時部隊奉命南撤,江東昇與司務長左清臣不願離開河北,於是發動兵變殺了連長,從此脫離了第53軍。後來被孟慶山收服,編入河北遊擊軍序列。

    此外還有華北人民抗日聯軍第二十七支隊和人民自衛軍**第一支隊。華北人民抗日聯軍是天津地下黨組織的抗日武裝,其中僅第二十七支隊就有四千多人。司令員魏大光,河北霸縣人,搬運工人出身。

    人民自衛軍**第一支隊,是由人民自衛軍三營發展而來。支隊長朱占魁,河北安次人。他在從軍以前是個江湖人物,吹鼓手出身,但是組織能力很強,歷史上曾擔任過冀中八分區司令員。

    段雙虎擔任三分區司令員以後,根據軍區統一部署,將以上部隊進行了精簡,並統一整編成十二個團。隨後軍區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又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十二個團被改編為一個**旅和三個支隊。

    **旅是軍分區的主力部隊,下設七、八、九三個步兵團,由段雙虎兼任旅長。三個主力團分別由朱占魁、柴恩波、江東昇部改編。郭梅村部兵力很少,與段雙虎的嫡系合編成一個警衛營。

    三個支隊各轄三個地區隊。不過後來因為歷史原因和三分區的實際情況,又調整為四個支隊。

    即王烈軍支隊,下轄兩個地區隊,駐防在平漢線北段,新城、容城一帶;劉克忠支隊,下轄兩個地區隊,駐防在安新縣、白洋澱地區;高士一支隊,下轄在兩個地區隊,駐防在新鎮、文安、大城地區;魏大光支隊,下轄三個地區隊,駐防在武清、安次、永清一帶。

    戰鬥打響之後,王烈軍支隊奉命阻擊由徐水、高碑店兩路進犯的日本關東軍第9師團。該部匯同新城縣大隊、容城縣大隊等民兵部隊與敵軍激戰整整一天。他們的戰鬥力雖然遠遠趕不上日軍,但是戰術非常靈活,採取邊打邊撤,節節抵抗,反覆襲擾的策略。也給日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加上第9師團是大本營從關東軍調來增援的。與華北方面軍各部在配合上比較勉強,進攻**也不是很強烈。所以最終只向前推進20公里,拿下新城、容城之後就停止了前進。

    不過下半夜杉山元大將命令各部連夜出擊,第9師團又重新組織兵力向東南方向發起了進攻,企圖連夜合擊雄縣。目前王烈軍支隊正與敵軍激戰於雄縣以西10公里外的大河鎮。雖然該部打得非常頑強,但看情形最多堅持到天亮就要被迫撤退。

    這還是在第9師團沒有發力的情況下。有人可能會感到奇怪,日軍怎麼會「磨洋工」呢?事實上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不像**搞得那麼明顯。畢竟部隊都是由人構成的,有利益糾紛,也有私心雜念。只是強弱程度不同而已。

    像日軍第10師團就不一樣。從前面116師的戰鬥中就知道該部隊的實力非常強大,進攻**也很強烈。可能是想替第110師團報仇。

    第10師團步兵第39聯隊從南苑出發。急行軍三十公里,在三分區第九團的阻擊下強渡永定河,然後直撲距南岸五公里處的固安縣城。第九團和固安縣大隊與敵軍激戰一天之後,跳到永定河以北,並在晚上偷襲了該路日軍一處臨時兵站。具體情況前文介紹過,這裡就不多說了。

    日軍第四路是由廊坊出發的第10師團步兵第40聯隊。這支部隊和第三路日軍均屬步兵第8旅團。相互間協同較好,又配有強大的炮兵和裝甲部隊。在各路日軍中打得最為兇猛。

    三分區司令員段雙虎指揮主力第七團、第八團。還有魏大光支隊在永定河南岸節節阻擊。但日軍來勢洶洶,竟然連克安次、永清,僅一個白天就深入根據地30公里,直接威脅到了三分區首府霸縣。

    晚上三分區調動第七團、第八團先後襲擊配屬該路日軍的兩支偽軍部隊,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韓村鎮戰鬥和大站村戰鬥,各殲滅偽軍500餘人,算是稍稍扳回一局。但半夜過後,這一路日軍不顧後路不穩,竟然又向南猛攻20公里。直撲霸州城下,逼得53軍周福成軍長緊急抽調第130師回援。

    除了這幾路與敵酣戰的部隊以外,高士一支隊在大清河以南的文安、大城地區防備第27師團;劉克忠支隊在保定以西的白洋澱防備第110師團。

    這就是三分區目前的大致戰況。可以預計的是,天亮之後日軍必然還會加大攻擊力度。以雄縣、霸縣為核心的三分區能否再撐上一天還真不好說。如果堂堂一個軍分區僅僅兩天的時間就被日軍佔領,那冀中可就出大洋相了。所以鄭鬍子寧願冒點兒險也要發動一次反擊,非打掉日軍的氣焰不可。

    周參謀長遺憾地說:「總座,咱們為組建這樣一支裝甲騎兵師耗費了多少心血啊!要是這次在戰鬥中損耗太大,以後再想組建可就難了。」

    鄭衛國明白他的意思,坦克以後或許還可以弄到,但損失掉這批骨幹,想再訓練一支裝甲部隊就不容易了。

    「唉!」想到這裡,鄭衛國微歎一聲,說:「再好的部隊也是要上戰場的,也只有在戰場上才能真正體現出他們的價值。既然前線將領有這個意願,戰局又迫切需要,我怎麼能拒絕呢?」

    周參謀長終於被說服了,點頭說:「總座言之在理,我不過是心生感慨罷了!」

    鄭衛國笑道:「參謀長不必傷感,牛奶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裝甲部隊以後也會壯大起來的。」

    周參謀長哈哈一笑,說:「承蒙總座吉言!」又建議道:「總座,現在大清河以北有三分區的部隊,也有53軍和97軍的部隊,互不統屬,難以協同。我建議以戰鬥區域終於劃出幾個指揮部來。」

    鄭衛國點了點頭,贊同道:「參謀長說得對,正該如此!」

    於是任命廖耀湘為東線臨時總指揮,李良榮和116師師長趙紹宗為副總指揮,由他們全權指揮東線的各部隊。

    同時,又任命第53軍周福成軍長為西線總指揮,負責指揮第第53軍軍部及所屬130師,還有三分區各地方部隊,聯合對抗日軍東進和南下部隊,為廖耀湘部隊擊破東路日軍爭取時間。

    任命第三軍分區司令員段雙虎為北路總指揮,負責指揮跳到敵後的各部隊向日軍側後發起攻,牽制南下的日軍,配合周福成部的戰鬥。

    任命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孟慶山為南路總指揮,負責率部北上增援高士一支隊,防備天津敵第27師團向大清河南岸進犯。

    緊接著,鄭衛國又向所屬新編騎兵第三師、騎四師、馬本齋旅、第一軍分區、第四軍分區、冀中軍校教導總隊下達了新的作戰指令。命令很快通過電台傳達到了各部隊,整個冀中軍區都開始行動起來。晉察冀和冀南的八路軍也在總部的協調下開始行動。

    除此之外,第一戰區、第二戰區、第八戰區、冀察戰區、魯蘇戰區也先後做出了反應。這就是全局一盤棋,也是華北的總體戰略。畢竟僅靠第四十一集團軍是不可能對抗強大的華北方面軍的。至於是坐壁上觀,笑看鄭鬍子與日軍打生打死;還是同心協力,共襄盛舉,就要看各部長官的心思了。

    ps:

    非常感謝書友130830160859120的打賞,能成為本書第七大弟子,足見厚愛;非常感謝大龍扇成為本書的第一個執事;非常感謝命裡注定所投的月票。在此,也向所有支持本書的朋友說聲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