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頂會議 文 / 虎籠山人

    常凱申和林蔚一邊交談一邊朝山頂爬去。山路崎嶇,非常難走,常凱申又年滿五十,腳下一滑差點摔倒。當然,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跟在後邊的林蔚眼疾手快,趕緊上前扶住了委員長。

    「哎呀,委座小心!你們幾個愣著做什麼,還不快過來?」林蔚擔心常凱申受傷,忙讓跟在後面的侍衛上前攙扶。

    常凱申一子下掙脫開,擺手說:「不妨事,不妨事!我還走得動,沒到七老八十的年紀。」

    林蔚忙拍馬屁說:「委座身體好著呢!您的健康就是國人的福祉!」

    常凱申搖了搖頭,自嘲地說:「仗打成這個樣子,國人不罵我就算萬幸了。」又朝山下某處指了指,說:「蔚文你看,那裡就是我們新設的高炮陣地,半個月前與空軍攜手大破敵機,市民不顧危險,爭相湧上街頭助威。每擊落一架敵機便歡聲雷動,何其壯哉!」

    這是繼8.3空戰之後武漢上空的又一場大捷。據不完全統計(部分日機在歸航途中墜毀),日軍轟炸機、戰鬥機一共被擊落二十五架,而中蘇雙方僅損失七架,且大部分飛行員獲救。跟德安大捷的過程類似,鄭鬍子用青黴素換回來的武器在戰鬥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由於大批博福斯75毫米高炮陣地的存在,極大的威脅了日機的安全。從華北趕來增援的航空兵團德川好敏中將決定以低空破防的方式突襲我防空陣地。但德川好敏忽識了另外一種高炮的存在——博福斯40毫米高炮。**之前也有裝備,但數量不多,並未引起日軍的重視。

    這種武器雖然口徑不大只能打擊高度在4000米以內的目標,但反應神速,精度奇高。歷史上該炮曾大發神威。一炮就轟掉了第十一軍司令官塚田攻中將(後追授大將)的座機,這也是全面抗戰爆發以來幹掉的最大的一名日軍軍官。

    有趣的是這種高射炮還是二戰時期唯一一種普遍裝備於交戰雙方的火炮,盟軍和軸心國都有大量裝備。在1943年提茲河(tizerriver)的一次戰鬥中,一個配備了火控雷達的匈牙利(當時屬於軸心國集團)40毫米博福斯高炮營將蘇聯空軍出動的25架pe-2型轟炸機全部擊落,震驚軍界。

    **雖然沒有火控雷達這種逆天神器。但勝在出其不意,還有四十餘架中蘇空軍戰機的配合。一番血戰過後,殘餘日軍不得不落荒而逃,中蘇空軍窮追不捨,一直追到大別山一線才凱旋。此戰過後,日軍心驚膽戰好長時間不敢來犯。甚至連日常偵察都取消了。

    林蔚點點頭,笑道:「是的,委座!這次大捷我還在四川的時候就聽說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常凱申頷首嘉許,感慨地說:「我軍將士不乏英勇壯烈之輩,只恨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打仗呢?在這批武器到來之前,三軍將士浴血奮戰,犧牲之大。亙古未有!可結果呢?還是丟掉了半壁江山!」

    說著,他有些氣憤地指著天空說:「前段時間敵機何其猖狂?天天跑來空襲,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軍民深受其苦!」

    林蔚見他臉上青筋直跳,忙安慰道:「委座切勿動氣,身體要緊。我們受此惡鄰欺壓久矣,等新式武器一到,來日必將百倍奉還!」

    常凱申叮囑道:「嗯,蔚文。總之軍火之事務必要做好,哪怕代價再大也再所不惜!」

    兩人沿著山脊又往前走一段,林蔚見常凱申有些疲乏,忙建議就此下山。常凱申笑道:「也罷,乘興而來。興盡而歸。回去吧,回去吧!」

    可就在這時,一名侍衛神色緊張地跑來報告,說:「報告委座,山下來了一大批人,好像是衝咱們來的。」

    常凱申一驚,心想難道又要上演華清池的那一幕?不過仔細一想又不禁笑自己多疑,畢竟這裡是武漢,不是西安。

    林蔚也是這般想法,訓斥道:「別一驚一乍的,應該是有人急著求見委員長。若有歹人,早該聽見槍聲了。」為了以防萬一,又對常凱申說:「委員長,卑職先去看看吧!」

    常凱申擺手說:「用不著,一起去見好了。這麼多人一起找來必有大事。」

    果然,兩人往回走不遠,就見軍委會參謀長何應欽、副參謀長白崇禧、軍政部長兼湖北省主席陳誠等大員聯袂而來。常凱申臉色微變,心想必定是出了大事,不然如何勞駕這麼多人一起前來?

    「敬之,可是前線戰局不利?」不等來人開口,常凱申慌忙問道。

    何應欽面色沉重,點頭說:「是是的,委座。日軍又增兵了,據我們偵察發現,北線、東線、南線都有新的師團番號。雖然部分只是故佈疑陣,但敵軍實力確有大幅增長。此外,日軍炮兵已重新調整了部署,我軍好不容易獲得的火炮優勢恐怕也保不住了。」

    日軍當時在華中地區的炮兵確實非常強大,足有五個野戰重炮兵聯隊(番號為10到14),總共裝備了80門105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均在15公里開外,部分新式火炮甚至達到了18公里。托鄭鬍子的福,**雖然多了54門105毫米以上口徑的大炮和大量75口徑火炮,但總體實力還是比不上日軍。

    前段時間日軍沒有防備(日軍當時認為中**隊缺乏能打到十公里開外的火炮,各炮兵陣地一律靠前部署),**炮兵趁亂打掉了日軍不少炮兵陣地,但等到日軍回過神來,又漸落下風。畢竟日軍能夠自造火炮,補充相對容易。更可怕的是你打掉他的舊式火炮,他再補充新式火炮。實力反而有所增強。

    常凱申聽完,臉色立馬變得跟鍋底一樣黑了。好一陣才回過神來,頹然道:「走,我們到那邊去坐坐。難得大家都在,正好談一談。」

    一行人來到幾個石桌前依次坐下。十幾名衛士荷槍實彈站在四周,像青松一樣挺得筆直。相對於威嚴肅穆的作戰室,這裡多了幾分恬淡和清閒。只可惜戰局不利,眾人也無暇欣賞周邊的美景。

    常凱申問道:「健生,日軍眼下進攻的重點在哪裡?」

    副參謀長白崇禧忙讓隨從取出一份五十萬分之一地圖鋪在石桌上,這比例尺有些小。但大概講解反而更加方便。

    「委座請看,目前進攻的重點還是田家鎮要塞,其外圍陣地大多丟失,形勢也最為危險。當然,南北兩線也不容樂觀。」白崇禧一邊講解,神情還有些尷尬。因為這件事情他多多少少也要負一些責任。

    當初廣濟失守,日軍直逼大別山要隘。白崇禧只好調走田家鎮側翼的兵力去應急,結果反被日軍各個擊破,不僅廣濟沒奪回來,田家鎮的側翼也暴露了。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一方面是指揮失誤,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部隊反應能力和機動能力不足導致的。日軍利用這一點可以反覆調動部隊。讓中**隊不得不四處救火,疲於奔命,最後被日軍一擊得手。

    常凱申沉默片刻,對陳誠說:「辭修,田家鎮是武漢東面之屏障,倘若田家鎮失守,武漢必然不保。你們九戰區能否發起反擊奪回田家鎮外圍陣地?」

    原來,陳誠當時不僅兼任軍政部長和湖北省主席,就連武漢衛戍總司令和第九戰區司令長官也一肩挑了起來。當然,後面兩個職務是相衝突的。陳誠也沒有辦法到第九戰區視事,只能全盤交予副司令薛岳主持。

    陳誠忙道:「委座,九戰區主力均在長江以南,江北部隊均受重創,守住陣地尚難。急切之間只怕難以展開反攻。」

    常凱申兀自不死心,說:「江南日軍不是退守九江了嗎?能否讓薛岳抽調三到五個師到江北助戰。」

    陳誠苦笑道:「據薛岳報告,江南日軍已經獲得大量補給,就連第106師團也重新組建起來。此外,敵海軍陸戰隊還深入鄱陽湖,四處登陸作戰,直接威脅到了南昌的安全。加之前段時間也是慘勝,以現有兵力防守尚有氣力不足之感,如何敢揮兵北上?」

    第106師團雖然損失了師團部、三個步兵聯隊和一個山炮兵聯隊(這個是臨時加強的),但還有一個步兵聯隊、一個野炮兵聯隊,特別是還有六千後勤兵站部隊毫髮未損。以日軍的預備役建設,補充起來毫不困難。除了106師團以外,台灣軍也重新派出了一個混成旅團。

    其海軍陸戰隊跟傘兵一樣,算是日軍的幾大樣子貨部隊,戰鬥力一般。但勝在機動靈活,給九戰區的後勤補給和後方穩定也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常凱申歎了一口氣,說:「這樣吧,九戰區隔江指揮亦是不便,江北部分包括田家鎮要塞在內就全部劃入第五戰區吧!健生,你轉告德鄰,一定要守住田家鎮。」

    白崇禧有心反對,卻沒有說得出口的理由,只好默默點了點頭。這樣一調整,九戰區算是丟掉了一個大包袱,五戰區的防守壓力卻更大了。可九戰區無法跨江作戰也是實情,如果五戰區不接手田家鎮,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日軍從東路突破了。所謂防線,一點突破,全線動搖,東線守不住,南北兩線打得再好也沒有意義。

    陳誠又建議道:「委座,除此之外還要防止日軍繼續增援。華北鄭衛國部不是剛得了大批軍火嗎?豈能坐觀成敗!依我看除了冀察戰區,一戰區(河南、山東)、二戰區(山西、綏遠)、三戰區(江西東部、安徽、江蘇、浙江)、四戰區(廣東)都應向當面之敵發起攻勢,分散日軍的兵力,不能讓敵人把力量全壓到華中來。」

    常凱申點點頭,又問何應欽:「敬之,華北各部的聯絡事宜都是你主持的,現在情況如何?」

    何應欽忙道:「報告委座,華北各部都表示將向敵軍發起牽制性攻勢,以配合中央在華中的決戰。」

    常凱申皺了皺眉,說:「光牽制性攻勢可不行,必須要把日軍打痛,迫使華中日軍回援華北,否則武漢之圍如何能解?!」

    何應欽苦笑道:「委座,只怕華北各部不會這般盡力。」

    **在防禦戰中還是很賣力的,無論是中央軍,還是雜牌軍,無論是嫡系,還是旁系,都不乏死戰不退的壯烈之舉。但說起進攻,真的沒有幾次拿得出手的戰例。所以一說起反擊,就連軍委會高層都沒什麼信心。

    常凱申臉上神情陰晴不定,悶聲道:「別人我不管,鄭鬍子那裡必須要有些動作,不然怎麼對得起那麼多裝備?」又對林蔚說:「通知戴笠,讓他和康澤多用點心在華北!」(。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