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三十九章 敵後反擊 文 / 虎籠山人

    「總座,軍委會發來的電報,您快看看!」周參謀長急匆匆地闖了進來,臉上的神情陰晴不定,不知道是喜還是憂。

    鄭衛國順手接了過來,邊打開邊問道:「參謀長,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啊?」

    周參謀長搖了搖頭,說:「兼而有之吧,一兩句話我也說不清楚,您一看就明白了。」

    打開電報一看,赫然是委員長親擬的口吻。常凱申在電文稱鄭鬍子為「衛國吾弟」,對其近段時間光復國土(指冀中、冀東),擁護中央(即讓李良榮擔任33師師長),襲擾敵後(指63軍在冀東的戰鬥)做出了極高的評價,並以中國最高軍事機構(軍委會)和最高軍事長官(委員長)的名義予以表彰。

    然後,委員長話鋒一轉,表示中央是非常信任鄭鬍子滴,為了獎勵他在華北的赫赫戰功和艱苦努力,軍委會決定再調兩個師給他。

    鄭衛國看到這裡,忍不住驚呼道:「委員長要撥兩個師給我們?武漢現在打成了一鍋粥,聽說連地方民團都派上去了,哪兒還調得出來?」

    周參謀長苦笑道:「說是兩個師,其實只是兩個空架子,105師和108師。」

    這兩個師都是東北軍餘部。105師隸屬於劉多荃的49軍,師長王鐵漢,在九一八事變中率部打響了對日寇的第一槍。108師原隸屬於吳克仁的67軍,師長張文清。是一個悲劇人物。吳軍長陣亡以後,67軍被撤消番號,108師改隸25軍。

    鄭衛國一愣,說:「委員長把這兩個師的人馬都抽走了?」

    周參謀長歎了一口氣,說:「不是抽走了,而是已經快打光了!總座這段時間忙,可能沒注意武漢那邊的戰事。唉,很慘烈,好幾支部隊都被打成了空架子。」

    歷史在這裡出現異動,原本在武漢會戰中損失慘重的91師(由63軍縮編而成)變成了108師。而49軍的慘痛記憶則從39年的修水之戰提前到了38年的武漢會戰。

    鄭衛國略一思索。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關節。於是點點頭,拿起電報又接著往下看。

    委員長說從德國運來的軍火已經到了緬甸,讓鄭鬍子放心,中央是絕對不會佔他的便宜滴。說要一半就只要一半。不過冀察戰區已經有了這麼多軍火。中央就不另行補充了。因為現在到處都缺物資,能省一點兒是一點兒,請鄭鬍子體諒。

    接下來。委員長又表示105師和108師傷亡這麼大,一時半會兒很難恢復元氣,中央拿不出多的錢來,一應消耗需要由鄭鬍子自行籌備。又說冀中搞「新生活運動」不是弄了不少錢嗎?委員長大度地表示這筆錢就不用上繳中央了,可以直接充作軍餉和將士們的撫恤。

    鄭衛國暗罵一句,有些生氣地說:「委員長不愧是混過青幫的,下手可真夠黑的呀。要走我一半軍火不說,連軍餉也停了。」

    周參謀長安慰道:「只停了105師和108師,反正這兩個師都成了空架子,也花不了多少軍餉,咱們好歹多了兩個師的番號不是?」又指著電報說:「總座,您別急著感歎,下面還有呢!」

    鄭衛國往下一看,委員長說武漢會戰現在打得非常慘烈,105師和108師就是最好的證明了。為了打亂日軍的部署,分散日軍的注意力,委員長希望鄭衛國在華北主動出擊,給敵後的中**人(包括哪些部隊,讀者可以自行想像)做一個表率。

    「委員長這是想讓我們在華北發起反擊,以策應武漢方面的戰事。」周參謀長說:「總座,您打算怎麼辦?」

    鄭衛國有些鬱悶,反問道:「那你怎麼看?」

    周參謀長分析說:「從我軍的現狀來看,主動出擊是非常不明智的。我們現在看起來兵強馬壯,實際上是外強中乾,真正能拼能打的戰士大部分折損在蘭封了。所以我覺得能不打則不打,多休養一天是一天。可從全局來看,如果我們不在敵後有所作為,武漢必將淪陷。到時候軍委會和輿論又責怪我們怯敵避戰了。」

    鄭衛國搖了搖頭,說:「就算我們在敵後大舉反攻,能保證武漢會戰不失敗嗎?」

    周參謀長想了一會兒,搖頭說:「難!依我看,最多拖上三、五個月。」

    鄭衛國說:「這就是了,為了三、五個月的時間拼光部隊是不值得的。不過委員長的電報咱們也不能不理會,不然一個不聽號令,目無長官的帽子就跑不掉了,搞不好武漢會戰失敗的屎盆子還得扣在咱們頭上。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周參謀長苦笑道:「總座,您這可是在為難我了。」

    鄭衛國笑道:「人都是逼出來的嘛!」

    周參謀長想了一下,說:「咱們主力部隊不能動,各軍分區的地方部隊是不是可以拉出來打一打?」

    「地方部隊?」鄭衛國一愣,隨即擺手道:「不行!地方部隊的戰鬥力太弱,打不了什麼硬仗。」

    收復河間之役鄭衛國是親自參與了的,河北遊擊軍雖然十倍於敵,但在野戰中仍然不是日軍的對手。若非孟司令員足智多謀,想出一個起花炮攻城的點子,能不能打贏還得兩說。

    周參謀長解釋說:「咱們重在練兵,不需要讓他們去打什麼硬仗。其實是主力部隊也可以活動活動,畢竟戰鬥力都是打出來的,練得再好也不如打一仗有效果。」

    鄭衛國猛然醒悟過來,連連點頭說:「嗯,不錯!參謀長,你馬上通知下去,晚上召開軍事會議。」

    當天晚上。冀中軍區暨第四十一集團軍各部長官濟濟一堂。好戰分子馬彪興奮地嚷道:「總司令,是不是又有大行動了?」

    鄭衛國笑道:「怎麼,養了幾個月的傷,手癢癢了麼?」

    馬彪歎了口氣說:「唉,可不是咋滴!整天躺在床上,動也動不得,活活把人悶死!總座,咱們可說好了,不管打哪裡,主攻的任務都得交給咱們35旅。」

    34旅旅長齊思賢不滿道:「嘿。我說老馬。你在33旅的時候就跟咱兒搶主攻,現在還搶!就算輪也該輪到我們當一回主攻吧!」

    鄭衛國雙手向下虛按,說:「好了,都不要吵!往哪兒打都還沒定下來。有什麼好爭的?」說著把常凱申發來的電報念了一段。解釋說:「軍委會要求我們在敵後發起一次反攻。以策應武漢會戰。你們有什麼看法?都說說看。」

    屋子裡的一眾軍官迅速分成兩派,開始了激烈地爭吵。李良榮張了張嘴,正準備說話。突然想起了什麼,歎了口氣,最終還是保持沉默。

    廖耀湘就坐在他旁邊,悄悄問道:「李師長,好好的,你歎什麼氣啊?」

    李良榮苦笑著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你說我是支持好,還是反對好?」以他的軍事素養當然知道第四十一集團軍目前不適合打仗,更不適合發動大規模的反擊。但他身為軍人,又是常凱申的學生,怎麼好公開反對呢?

    廖耀湘笑道:「學長,我就沒你想得那麼糾結。如果總司令下令打,我正好借這個機會練練兵;如果總司令下令不打,我也樂得多磨合一下部隊。反正怎麼都好!」

    李良榮羨慕道:「你倒是想得開!」

    台上,鄭衛國咳嗽了一聲,說:「好了,這樣吵下去到明年也拿不出一個結果來。」

    周福成軍長笑道:「想必總座已有成算了。」

    鄭衛國呵呵一笑,說:「嗯,確實有一個方案了,是周參謀長擬定的。」說著就把「虛張聲勢、以打代練、擴充實地」的方針講述了一遍,並聽取各方意見。

    簡單點說,就是雷聲大,雨點小,通過大規模的調動和小規模的戰鬥來練兵,並趁機擠壓日偽軍的佔領區,清除敵軍據點,擴充地盤。

    周參謀長解釋說:「我們第四十一集團軍就像是一個重傷初癒的拳擊健將,怎麼才能恢復戰鬥力呢?日常的訓練是一方面,但光靠訓練還不行,必須得有一些真刀真槍的戰鬥。當然我們目前還很虛弱,直接找強敵決戰肯定是不明智的,所以我們一開始應該挑選那些實力較弱的對手,然後逐步加碼,直到我們成長為一個不可戰勝的拳王!」

    程政委一開始還有些牴觸,不過想了一會兒也轉為贊同。他認為部隊裡面充斥著大量的新兵,這些戰士沒有經過戰火的考驗,訓練得再好也是新兵,不如拉出去打一打,感受一下真實的戰場氛圍。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骨幹了。

    周福成軍長也表示支持,說:「我同意參座的看法。現在華北沒有強敵,正是咱們練手的好機會。」

    李良榮也鬆了一口氣,低聲笑道:「還好周參謀長足智多謀,不然我真不知該如何自處。」

    廖耀湘卻有些愁眉不展,只是漫不經心地哼了一聲。

    李良榮奇道:「怎麼啦,剛才不是還挺高興的嗎?」

    廖耀湘鬱悶地說:「按照參謀長這個方案,我們機械化部隊怕是沒希望了。」

    果然,周參謀長在台上向各部一一分派任務,唯獨沒有廖耀湘的份兒。倒不是周參謀長故意刁難,而是機械化部隊太過昂貴,又處在保密階段,拉出去練兵顯然是不合適的。

    李良榮呵呵一笑,拍了拍廖耀湘的肩膀,說:「行啊你,算得還挺準!沒事兒,你正好趁機把部隊磨合一下,反正怎麼都好!」

    廖耀湘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差點兒沒氣死。

    幾天後,冀中各部向日偽軍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擊。一時間,整個華北大地都沸騰了。津浦線、平津公路、鐵路、平漢線、德石公路等要衝紛紛告急,求援電像雪片一樣飛向了北平的北支派遣軍司令部。北平和天津一日數驚,嚇得派遣軍司令寺內壽一慌忙下令全線收縮,並緊急向東北和華中救援。(……)

    ps:非常感謝上天一休所投的月票,呃,一休哥你真沉得住氣,贊一個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