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炮中 文 / 虎籠山人

    郭總監屈指算了算,說:「呃,呵呵,像這種75口徑的野炮還真不少。我算了一下,各種型號加起來總共有33門。」

    鄭衛國驚訝地說:「有這麼多?」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狂喜,說實話,這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

    要知道日軍一個常設挽馬制師團也不過36門75口徑野炮。當然,鄭鬍子手上是一個集團軍,從建制上比師團要高兩級,而且日軍一些精銳師團已經在換裝91式105毫米野炮了。

    程政委也感到奇怪,說:「是啊,老郭,怎麼你這裡野炮比山炮還多?」

    雖然同為75毫米口徑,但野炮的射程、威力、重量等數據都比山炮要大得多。一般來說,一支部隊裡面輕便火炮會多一些。

    郭總監笑道:「呃,這個還真沒想過。這批火炮主要來援於蘭封戰場的繳獲,可能是因為山炮比較輕便,大部分都被日軍給帶走了吧!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洪水太大,把山炮給衝到泥漿裡面了。」

    鄭衛國點點頭說:「嗯,確實,戰場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其實還要算上一些其它的原因,比如97軍以前的山炮部隊損失嚴重,野炮雖然笨重,但因為保護得好,損失反而小一些。

    又比如八路贈送了幾門野炮,鄭鬍子又回贈了一些山炮,一進一出就導致了野炮比山炮還多的情況。

    此外,53軍北上匯合的時候也是野炮多。山炮少。當時53名下有6門野炮6門山炮,63軍的山炮全丟了,只剩下4門野炮。

    其實最可惜的就是63軍,他們當年入關的時候可是有一個炮兵團(東北軍的裝備啊,傳說中的德械師都只能流口水)的,但這幾年折騰下來只剩下四門野炮了。這次去冀東,由於路況太差乾脆就沒帶,只是臨時從53軍調撥了一個六門制山炮連。

    郭總監又介紹說:「我們野炮部隊門前的主力就是這種日制38年式75毫米口徑野炮,一共有24門。這種炮是明治38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研製成功的。」

    程政委笑道:「喲,這麼巧。我也是1905年生的。沒想到這鐵傢伙跟我還是同齡人呢!」說完大家都呵呵笑了起來。

    郭總監笑道:「不錯,從研發時間來看這種炮也算是爺爺輩的了,但性能還過得去,只是其中三門有點毛病。我打算送給軍校……」

    說到這裡。大家又會心地笑了起來。程政委更是感慨萬千。回想當年在鄂豫皖的時候,一門81口徑的迫擊炮都當成了寶貝疙瘩。現在倒好,一兩千斤重的大炮都嫌累贅了。

    郭總監又帶著大家往前走。穿過一個接一個的掩體。這些掩體相互之間都是打通的,每一個掩體裡面都放著一門日制38式野炮。不過最後面幾個掩體是空著的,郭總監解釋說有兩個四門制野炮連在外面值勤,隨時可以出戰。

    程政委歡喜地說:「好,有這些鐵將軍坐鎮,來再多的鬼子咱們也不怕。」

    郭總監苦笑了下,張張嘴想說些什麼卻欲言又止,轉而繼續給鄭、程二人介紹其它的火炮。

    鄭衛國看到前面一門火炮的型號明顯不同,不僅外型略大,現代化元素似乎也要多一些。

    郭總監笑道:「諾,司令員,從這裡往前四座掩體內都是日制90式75毫米口徑野炮。這種火炮的性能比38年式要強一大截,尤其是射程方面,最遠能達到一萬四千米,可惜就是太重了一些。」

    程政委看了看厚重的炮筒和變態的底座,好奇地問道:「這玩藝兒有多重?」

    郭總監用手比劃一下,誇張地說:「3200斤!」

    程政委呵呵一笑,說:「好嘛,簡直就是神威無敵大將軍!」

    郭總監無奈地笑道:「你呀,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是讓你推著這炮轉移一次,你就知道厲害了。」

    事實上這種火炮確實太重了一些,比相同口徑的38年式野炮重了足足一千多斤,就連日軍野炮部隊都很惱火,非常不喜歡。

    說笑間,他們一連穿過了四座掩體,又一種新型號的野炮出現在大家眼前。

    郭總監介紹說:「這是目前我軍最好的75毫米口徑野炮了——日制95式75毫米野炮。遺憾的是只有兩門,要是有那麼十幾門的話,呵呵……」

    這種95式火炮確實非常先進。它射程遠,重量輕,精度高,身管壽命長,可以說全面超越了老舊的38年式。在戰鬥中主要用於火力壓制,非常受日軍歡迎。

    由於1936年才研製成功,所以到目前為止日本陸軍尚未正式列裝。有人可能要問了,那這兩門又是從哪兒來的呢?原來日軍製造武器有一個習慣,就是在研發成功以後,會先生產一批供部隊試用,經過戰爭檢驗合格之後才會大規模生產。

    當然,只有少數精銳部隊才有這個試用的資格。第四十一集團軍能夠提前裝備上這種新產品,也算是走了狗屎運了。

    鄭衛國問道:「那這兩門火炮你打算處理?不會也封存起來吧!」

    郭總監笑道:「請司令員放心,這樣的寶貝肯定不會封存的。我打算將這兩門95式野炮和兩門騎兵炮單獨編成一個炮連。作為我們炮兵的機動打擊力量。」

    明治41年式75mm騎兵炮,97軍南下之前曾有兩門,是在長樂村戰鬥中繳獲的,但在戰鬥中先後損毀。幸運的是,部隊在蘭封之戰中又搶到了兩門。這種火炮是38年式野炮的改進型,性能略有下降。但要輕便許多。

    鄭衛國點點頭說:「嗯,這樣很好,火炮都要盡可能地利用起來。」

    他們邊說邊走,前面又出現了一排掩體。這些掩體裡面也擺放著大炮,不過一看就知道不是日本貨,因為外形非常優雅,跟日本人骨子裡的那種猥瑣是絕然不同的。一隊學員正圍著教官興奮地說個不停,像是在討論什麼。

    程政委看了一眼,笑道:「好傢伙,這是法國炮吧!」

    郭總監笑道:「沒錯兒。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施耐德m1897型野戰炮。它有個綽號叫法國75小姐。非常有名。這種火炮以射速快著稱,一個熟練的炮手一分鐘內能打出15發炮彈。」

    程政委對射速沒有概念,默算了一下,說:「1897年?那不是距今有四十年了!比小鬼子的38年式野炮還老啊!」

    鄭衛國上前觀察了一下。解釋說:「是1897年研發的。生產時間應該沒有這麼早。而且從火炮的養護狀況來看。似乎比前面那些38年式野炮還要好一些。」

    郭總監點點頭,笑道:「司令員說得不錯。這批火炮應該是粵軍1935年從法國進口的,非常新。粵軍平時估計操練也不多。加上法國的工業水平要強過日本,所以從質量上來看,要比日式火炮還要強一些。」

    鄭衛國又問道:「那性能方面呢?」

    郭總監說:「精度和射速都是無可挑剔的,但射程上跟日本38年式相比沒有任何優勢,而且這種火炮也非常重,比日制90式野炮輕不了多少。」

    又笑道:「說起來這種火炮在法國還屬於輕炮範疇,在我們這兒就有些頭痛了。」

    鄭衛國點點頭,無奈地說:「是啊,歐洲的道路交通發達,還可以進行機械化牽引,這一點上我們實在是太落後了。」又問道:「像這種法式野炮我們有多少門?」

    郭總監說:「只有三門,所以我打算……」

    程政委急了,忍不住插嘴道:「嘿,老郭,你不是又要封存起來吧!」

    郭總監擺手笑道:「放心,75毫米野炮以後將是我們的主力炮兵,所以這幾門還是要想辦法保證的。我打算將這三門法式野炮和四門日制90式野炮單獨編成一個營。重就吧,大不了改用機械化牽引。」

    鄭衛國忙問道:「我們的牽引車多嗎?」

    郭總監解釋說:「只有三輛日制牽引車,不過必須時可以利用卡車或者裝甲車牽引。」

    程政委鬆了一口氣,笑道:「這還差不多,你要是敢全部封存起來,我可跟你沒完。」

    郭總監苦笑道:「現在就急眼了?還不到上火的時候呢!」

    程政委沒明白,疑惑道:「什麼意思?」

    郭總監解釋說:「司令員,老程,這裡只是山炮和野炮的俺體群。我再帶你們去看重榴彈炮和加農炮,看過之後你們就知道現在情況有多棘手了。」

    程政委奇道:「我說怎麼沒那看到最大的那個鐵傢伙呢!怎麼重炮都不在這邊麼?」

    郭總監笑道:「虧你還是黃埔畢業的,雞蛋不能放到同一個籃子的道理都不懂麼?」

    三人都呵呵笑了起來,於是又騎上戰馬朝另一個大型掩體群趕去。這個掩體群離縣城較遠,足足馳騁了半個多小時才到。

    「在哪兒呢!」程政委一下馬就四下打量,卻發現周圍儘是一遍荒蕪。冀中雖然大部分都是良田,但也有有鹽鹼地。這種土質除了一些特別耐鹽的植物以外,幾乎寸草不生。

    郭總監得意地笑了笑,說:「藏得夠嚴實吧!我猜兩位司令也找不到。」

    程政委笑道:「老郭你這回可失算了。我是找不到,司令員一定看得出來。」

    鄭衛國來了興趣,說:「好啊,郭總監你先別說出來,讓我試試看。」說著走到路邊仔細觀察起來,程、郭二人則笑瞇瞇地站在一旁看他表演。

    老實說,這個偽裝佈置得相當不錯,鄭衛國在穿越前可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但一時半會兒竟然沒看出來。好在程政委和郭總監很有耐心,也不催他。終於,鄭鬍子發現有個地方的草皮不對勁兒,明顯是後來鋪上去的。現在太陽大,時間一長,草皮必然會枯死。

    郭總監也發現了這個問道,忍不住笑道:「哈哈,不愧是司令員,到底還是被你發現了。」

    鄭衛國擺手道:「如果不是郭總監已經告訴我們掩體就在附近,我是絕對發現不了的。」

    郭總監笑道:「那也不簡單,這個掩體可是花了我們不少心思。整個軍區和第四十一集團軍最好的裝備就在這裡了。」說著念了一句暗號,一名戰士立即從地下鑽了出來,並給他們打開了通往掩體的大門。

    這個大門很古怪,從外面就是一個地洞,黑黝黝,還有幾分嚇人。

    程政委一愣,說:「在地道裡啊?」

    郭總監笑道:「你進去就知道了。」說著帶頭鑽了進去。

    開始進去的時候,裡面很黑,但是多走幾步就亮堂起來了,呈現在大家眼前的一個巨大的地下武庫。武庫內部被破成一個個炮位,炮位之間都用粗大的承重柱隔開。

    郭總監介紹說:「這裡原本是一處窪地,工程部隊先將地基剷平,然後像蓋樓房一樣加一個頂。為了防止日機轟炸,裡面還有加固的地道,就算是重型轟炸機,只要不是恰好砸在頂上也很難摧毀。」

    程政委拍了拍身邊的承重柱,有些擔心地說:「這玩藝結實不?」

    郭總監笑道:「請兩位司令放心,我們測試過,這個頂棚足以承受一輛卡車重量。」

    鄭衛國又問道:「這裡地勢這麼低,火炮進出怎麼辦呢?」要知道重炮都是三千斤以上,平路還好,上坡非把人急死不可。

    郭總監指了指旁邊的牆壁,說:「司令員請看,這裡是一道假牆,裡面有地道可以通到公路邊上。如果有危險或者需要調動部隊的時候,大炮就可以從這個位置迅速轉移。」

    鄭衛國奇道:「搞這麼複雜,那你們平時訓練怎麼辦?」

    郭總監苦笑道:「司令員跟我來就知道了。」說著帶領大家繼續往裡走去。

    很快,一門體型巨大的火炮出現在大家眼見。僅那黑黝黝粗大的炮管就足兩米長,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一下子就把大夥兒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程政委興奮地說:「好傢伙,比75毫米野炮可威風多了。」又扭過頭來問道:「老郭,這是什麼型號?」(……)

    ps:首先,非常感謝湘軍統領所投的月票,同時也感謝他在討論區的發言。現在這幾章主要是曬裝備,不是純軍迷的讀友可能不愛看,但我必須寫,因為前面的章節太多,鄭鬍子手裡究竟有什麼裝備,達到了一個什麼水平,必須要讓大家有一個客觀地瞭解。不然別說大家看得稀里糊塗,就連我自己也弄不清了,呵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