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二十二章 姿勢問題 文 / 虎籠山人

    夜貓子怒極反笑,伸手指著曾玉良的鼻子說:「呵,你說什麼!俺騎馬的姿勢有問題?哈哈,比不過也犯不著用這種話來搪塞吧!」

    其他的騎兵軍官也紛紛聲援,譏諷道:「切,你姿勢對,你上啊!」

    「自個兒沒本事,還說風涼話,什麼人啦真是!」

    「喲呵,就這水平還想給咱們當教官?趕緊的,一邊涼快去吧!」

    「就你這小樣兒,敢說俺們旅長姿勢不對?啐你一口唾沫星子!」

    ……

    見騎兵軍官們越鬧越不像話,程政委忍不住重重咳嗽一聲,喝道:「你們這是幹什麼!難道讓曾參謀(暫任97軍騎兵參謀)把話講完的氣量都沒有嗎?」

    程政委在部隊威望漸高,他一發話,起哄的軍官們立即老實了下來。會場內外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曾玉良趁機站了出來,一臉平靜地解釋道:「各位,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現在就可證明給大家看。呃,請葉旅長站到這邊來。對,就是中間這個位置。」

    夜貓子疑惑道:「你什麼意思啊?」不過還是順從地站到了會場中間,並按軍姿立正站好。因為是背對著太陽,一縷陽光恰好從夜貓子的兩腿中間透過。呃,很顯然,他是個羅圈腿,而且較為嚴重。

    廖耀湘忍不住驚呼了一聲,嘀咕道:「咦,怎麼患上了羅圈腿,還這麼嚴重?」

    幾名騎兵軍官大大咧咧地笑道:「騎馬時間長了。可不就這德性麼?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尿性!」說著還故意叉開雙腿向眾人展示,彷彿這才是老牌騎兵的標誌。

    其他人也紛紛起哄,說什麼:「就是,又不是個娘們,夾那麼緊幹嘛?」

    廖耀湘搖頭說:「不,曾參謀剛才說得非常正確。葉旅長之所以會患上羅圈腿就是因騎馬的姿勢問題所造成的。這一點我們必須馬上糾正,否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作戰。」

    其實依廖耀湘的見識,早就應該發現這一點。只是他剛才完全被夜貓子的騎術給吸引了,所以沒有注意到。

    羅圈腿。在醫學上稱為「膝內翻」。以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由於中國古代(包括整個東方)騎馬的姿勢有誤,騎手們或多或少有這方面的問題。

    有人認為騎馬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羅圈腿,就跟看書時間長了得近視眼一樣。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不信的話。可以注意觀察一下幾十年如一日。常年生活在馬背上的世界級職業騎手(他們每天都得騎好幾匹馬)。這些騎手們不僅沒得這毛病。而且其中大多數人都擁有兩條俊秀挺拔,健美修長的美腿(有興趣的可以搜盛裝舞步冠軍們的照片看一下)。

    東方騎馬的姿勢是什麼樣的呢?雙腿呈外八字夾著馬肚子。當然,這個姿勢也不能完全說錯。它有一個優勢。就是夾得特別緊不容易掉下來。想當年蒙古人橫掃歐洲的時候,西方騎士還以為蒙古人的屁股是長在馬背上的。除了馬鐙的原因外,這個種姿勢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雖然有這個優勢,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首先就是騎手容易長成羅圈腿,從而影響下馬作戰。隨著熱兵器的普及,騎兵需要下馬作戰的時候越來越多,影響也就越來越嚴重。

    此外,雙腿呈八字踩在馬鐙上,腳的受力點比較靠後。為了避免腳弓疲勞,雙腳就必須盡量地伸入馬鐙之內。可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從馬背上摔下來的時候,腳容易別在馬鐙內抽不出來。

    想當年常凱申校長率部北伐,曾在武漢視察唐生智第八軍。巡閱部隊時,軍樂齊鳴,場面非常熱鬧。沒想到戰馬受了驚嚇,突然長嘶一聲,前蹄騰空而起,一下子就把常校長給扔了下來。更不幸的是常校長的腳被別在馬鐙裡,被戰馬拖著狂奔……

    幸虧常校長當時穿的是馬靴,被馬拖了一陣之後,馬靴從腳上脫落了下來,這才倖免遇難。否則的話,中國歷史就要改寫了。

    夜貓子開始挺不服氣的,可低頭一看,越看越覺得彆扭。年輕人嘛,都愛俏。羅圈腿怎麼看都跟「俏」搭不上邊。再加上他前段時間曾追求過野戰醫院一個女護士,沒想到被人家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之前一直沒弄明白是什麼原因,現在一想,會不會就是嫌自己長了個羅圈腿呢?夜貓子越想越覺得可能,心裡沮喪不已。要不是嫌丟人,只怕當場就要哭出來。

    曾玉良和周純麟又連續指出了騎兵旅好幾處錯誤和不足。雖然他們指出的大都是小毛病,可量變引起質變,這些小毛病加起來就是大問題,體現了騎兵旅於世界先進騎兵之間巨大的差距。每說一條,騎兵旅的將士們就把腦袋往下低一點。最初他們一個個趾高氣揚,恨不得把鼻孔仰到天上去,可被曾玉良他們一陣打擊之後,腦袋都快塞褲襠裡去了。

    不僅是騎兵旅的將士們服氣了,就連新編騎兵第三師和騎兵第四師的軍官們也是暗暗擦了一把冷汗。因為騎兵旅有的毛病,他們一樣沒拉下,有的甚至比騎兵旅的情況還要嚴重。

    徐明山悄悄對張東凱說:「師座,幸虧不是俺們師的部隊來比試,不然這個人可就丟大了!」

    張東凱表情嚴肅,說:「嗯,剛才曾參謀和周參謀說的你們都記下了嗎?回去後咱們好好查一查,有問題就要糾正。」

    參謀長劉鍾林連連點頭,說:「師座您說得對!咱們關著門自糾自查。不丟人,讓別人挑出毛病那才是把人丟到姥姥家去了。」

    張東凱糾正說:「這可不只是丟人那麼簡單。帶著毛病上戰場,那是要丟命的!」

    兩人忙連聲應下。

    鄭衛國隨後下令正式組建軍事學院騎兵科,由曾玉良任主任,周純麟擔任總教官。騎兵科下設兩個系,一個學員系和一個中級指揮系。中級指揮系除了要學習騎兵指揮藝術以外,還要學習與其它兵種的配合問題。

    廖耀湘看得眼熱,忍不住對鄭衛國說:「總司令,能否再開設一門機械化騎兵科?我願意向學員們教授這方面的內容。」

    鄭衛國一愣,他正想著怎麼招攬廖耀湘呢。沒想到他竟然主動找上門來了。

    廖耀湘見鄭衛國沒回應。以為鄭鬍子是信不過自己,訕訕地說:「總司令要是覺得不合適就算了。其實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讓大家學習一下這個新課題,畢竟這是騎兵未來發展的方向。」

    鄭衛國忙道:「哦。對不起。我剛剛在想事情。有些走神了。建楚,你的這個想法非常好。我決定在軍事學院開辦一個機械化騎兵訓練班,專門學習機械化騎兵這一新課題。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我還打算將手頭上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全部撥給你,統統由你來指揮。」

    目前第四十一集團軍總共有十二輛坦克,其中五輛是在河間戰鬥繳獲的,另外七輛都是在蘭封會戰及之後的行動中繳獲的。蘭封會戰中日軍的裝甲部隊損失很大,但是大部分坦克都被日軍給破壞了。

    第四十一集團軍既缺乏專業的維修人才,又沒有相應的維修設備,所以大部分被破壞的坦克都沒法開走,只能忍痛放棄。當然,能拆走的零部件還是盡量拆走,萬一坦克的零件壞了還可以更換。

    裝甲車的數量要多一些,足足二十四輛,是坦克數量的一倍。因為除了日軍以外,當時的中**隊也裝備了不少。像太原會戰中的晉綏軍,蘭封會戰中的中央軍都有成建制的部隊。這些裝備中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了第四十一集團軍。

    沒想到鄭衛國竟然將第四十一集團軍唯一一支機械化部隊交到了自己手上,廖耀湘喜出望外,趕緊向鄭衛國道謝。

    鄭衛國笑道:「用不著謝,我讓你來統帥這支部隊是因為我看好你的能力,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廖耀湘忙保證道:「請總座放心,卑職一定會帶好這支部隊。」

    鄭衛國點點頭,又問道:「嗯,我知道建設機械化部隊很難。你還有什麼要求?有的話,我會盡量滿足。」

    廖耀湘想了一下,說:「總座,卑職以為光有坦克和裝甲車是不夠的,另外還必須有載重卡車。部隊除了駕駛員以外,還需要戰鬥部隊、工程兵部隊。另外,像油料、配件、彈藥必須要保障供應。還有……」

    鄭衛國無奈地笑了笑:「這樣吧,你回去整理一下,然後寫一份報告給我。」

    廖耀湘大喜,說:「謝謝總座,那我這就回去!」說著敬了一個禮,匆匆轉身離去,連李良榮在後面叫他都沒聽到。

    鄭衛國和程政委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等散場之後,前來觀摩的騎兵軍官心事重重,匆匆告辭離去。曾玉良和周純麟因為奉命組建騎兵科,被鄭衛國留下來談一陣子才動身。

    他們剛走出騎兵旅的駐地,突然看見夜貓子等在村口一顆老槐樹下。天知道他是怎麼繞到前面去的,不過看他探頭探腦的樣子很顯然是在等他們兩個。

    「呃,葉旅長,你這是?」曾玉良走上前來,疑惑地問道。

    夜貓子滿臉尷尬,可憐巴巴地問道:「曾參謀,哦,不,曾主任!俺,俺這羅圈腿還有得治嗎?」

    周純麟在後面聽到了,就攤開手笑道:「葉旅長,這您得找醫生啊,我們又不會這個。」

    夜貓子以為他們因為比賽的事情懷恨在心,不肯幫忙,撲通一聲就給跪下了,把曾玉良和周純麟嚇了一跳,慌忙伸手去扶。

    誰想到夜貓子死活不肯起來,還痛哭流涕地說:「曾主任,周總教官,您二位可不能見死不救啊!俺們葉家三代單產,可不能毀在俺手裡了,嗚嗚……」(……)

    ps:非常感謝hugetiger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