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二十章 軍校的發展 文 / 虎籠山人

    程政委跟黃埔的學弟們聚餐回來後對胡翼煊讚不絕口,稱其軍事素養高,基本功非常扎實,而且頭腦靈活,是一顆將軍的好苗子。

    盡在

    鄭衛國笑道:「我還是頭一回聽你這麼誇獎人。不會是因為胡翼煊是你學弟的緣故吧?」

    程政委很認真地說:「司令員,我不是在跟你開玩笑。單論才華,他不在廖耀湘之下。如果這樣的人都不能得到重用,那我們招攬廖耀湘又有什麼意義呢?」

    鄭衛國有些驚訝,隨即問道:「胡翼煊在學員甲班方陣擔任領隊,那應該就是學員甲班的輔導員吧?」

    按照冀中陸軍軍事學院的制度,每個學員班設一名輔導員,負責直接管理各班學員。這個職務非常重要,既要精於管理,又要熟知各種專業知識,一般都是從營團級幹部中抽調。

    程政委點點頭說:「是的,司令員。本來他的資歷有些差,但經熊院長考察,認為他是能力最為突出的一個,所以才破格錄用。不過依我之見,輔導員這個職務對他來說還是顯得低了一些。」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嗯,我抽時間親自去考察一下。不過輔導員的職務也很重要,事關軍校學員的質量,暫時就不調換了。」

    程政委贊同道:「嗯,司令員說得對!」又嘿嘿一笑,說:「司令員,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剛才周軍長和馮軍長托我跟您表態,以後將全力支持軍事學院的建設。」

    學院籌建之初。周軍長和馮軍長都表現地有些抗拒,覺得這樣會影響自己部隊的「純潔xing」,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鄭鬍子「強幹弱枝」政策的體現。不過今天的開學典禮對兩位軍長的觸動很大,讓他們開始認識到建立軍校的重要性和迫切需求。

    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講武堂已經停辦七年了。這就意味著東北軍有著長達七年之久的人才斷檔。東北軍後來日漸崩潰,直至被中央軍全部「消化」,除了高層打壓之外,缺乏新鮮血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鄭衛國點頭笑道:「嗯,不錯,這確是一個好消息。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對軍校表示認同。這樣我們的學院才能越辦越好!」

    步兵科士官系成立後不久。炮兵科也正式宣告成立。軍事學院開學時之所以沒有炮兵科。主要是因為炮兵總監郭化若帶著一批炮兵骨幹在黃河邊上沒回來。53軍和63軍的炮兵損失很大,又不捨得拿出來,所以遲遲無法開辦。

    大家可能要問了,郭總監到黃河邊上去幹什麼?很簡單。拖炮唄!蘭封會戰時。近10萬日軍被洪水沖得稀里嘩啦。大量的火炮、裝甲車、坦克,還有其它一些輜重被遺棄在黃泛區。加上之前被97軍繳獲,又沒來得及運走的裝備。整體數量相當驚人。要知道,這是五個師團的重裝備啊,而且還是特意加強過的,重炮數量比**所有的重炮加起來還多得多。

    這些裝備非常沉重,動輒數千斤開外,對路況的要求也很高。將士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將一些相對較輕的裝備搬走。其餘大部分物資只能就地掩埋,或暫交八路軍保管。97軍改調冀中之後,鄭鬍子覺得這些裝備有了用武之地,於是又趕緊委派郭化若一行南下「淘寶」。

    郭總監帶領大家奮戰了半個多月,八路軍也幫了不少忙,最後終於將絕大部分「鐵傢伙」運到了冀中。之所以要說絕大部分,而不是全部,是因為有幾門山炮被冀南八路給「截留」了。鄭衛國還特意給他們贈送了兩個基數的炮彈,條件是129師炮兵主任趙章成借調到冀中陸軍軍事學院擔任迫擊炮教官。

    趙章成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紅軍和八路軍時期鼎鼎有名的「神炮手」。當時紅軍有兩大「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戰士們合稱為「李德財的機槍,趙章成的炮」。而林元帥則評價說「將技術達到藝術的境界」。

    除了郭總監率部歸來以外,東北軍方面也為炮兵科的組建出了大力。在東北軍一些元老的暗中支持下。南京高級炮校(當時已遷至貴州都勻)尉官總隊長鄭新潮帶著十餘名同學千里迢迢趕了過來。他們都是東北軍炮兵創始人鄒作華的門徒,軍事素養極為出色。而鄭新潮本人還是歷史上延安炮校的首席炮兵教員。

    鄭衛國隨即任命郭化若總監兼任炮兵科主任,並任命鄭新潮為炮兵科總教官,正始組建了炮兵科士官系。由於之前成立炮兵編練司令部時已經培養了不少炮兵初級人才,所以同時還組建炮兵指揮系(中級)和炮兵觀通系。觀通系簡單的說就是觀測、交通,大致上可以分為戰場觀測和路況觀測,便於炮兵及時調動和準確打擊。

    總體上看,炮兵學員們的課程跟步兵科有些相似,但多了炮兵射擊技術、戰術運用、戰場觀測、火炮操作、偵察指揮、軍馬馬術訓練等內容。

    炮兵科正始組建以後,工兵科、輜重兵科、醫護兵科也相繼成立。這三個科後來合編成為工程兵學院,下設工兵、道路、交通、建築、舟橋、偽裝、工事、給水、防化、救護等多個專業。第41集團軍和冀中軍區也發展出了一支較為完善的工程兵部隊。

    騎兵科落在了最後主要是因為緊迫感不夠,因為第41集團軍不缺乏騎兵人才。光騎兵團以上建制就有八個,還有大批專業的騎兵教官。像新編騎兵第三師、騎兵第四師的高級軍官都是受過正規騎兵教育的,下面基層軍官和戰士也是百戰警華。

    想在這個基礎上有所提高就很困難了,除非有更先進的技戰術。否則創辦軍校也沒有任何意義。正為難的時候。八路軍方面通報了一個好消息,說在新疆學習哥薩克騎兵的曾玉良、周純麟已經奉命返回。並表示為了支持鄭鬍子的工作,兩人將全部調到冀中來。

    為了得到這兩個騎兵人才,鄭衛國可是向八路軍總部催要了很長一段時間。可曾玉良和周純麟聽說讓他們回來當教官,感覺有很多東西還沒學全,在新疆又學習了一段時間才動身。

    得知他們終於要來了,鄭衛國歡喜地說:「總算是等到他們兩個了,再不來,我就要直接向延安請示了。」

    程政委奇道:「那個什麼哥薩克騎兵就那麼厲害?究竟比咱們的騎兵強在哪裡?」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技術上要強上一籌。不過更厲害的還是戰術。咱們國家的騎兵戰術太落後了。跟西方國家遠不在一個檔次上。」

    斯大林曾評價說:「中國哪裡有什麼騎兵?不過是騎在馬背上的步兵罷了!」這話雖然歧視中**隊的嫌疑,但基本上道出了一個實情。

    沒過多久,曾玉良和周純麟就趕到了冀中,不過成立騎兵科卻並不順利。原因很簡單。無論是東北軍還是西北軍。都表示不服。

    新編騎兵第三師師長張占魁當時就火了。徑直找到鄭衛國嚷嚷道:「總司令,咱們騎馬打仗多少年,他們兩個才跟老毛子學了幾個月?讓他們來教俺騎馬?反過來還差不多!」

    騎四師師長張東凱是個老實人。明裡不說,暗裡卻發了幾回脾氣,認為鄭鬍子這是瞧不起他們。

    就連鄭鬍子的嫡系,63軍騎兵旅旅長夜貓子也在私下嘀咕:「就俺這技術還用他教?快拉倒吧!」

    面面部下們的種種非議,鄭衛國並沒有強xing壓制,而是將曾玉良和周純麟找來,笑問道:「你們初來乍到,聽到下面的風聲沒有?」

    曾玉良和周純麟點頭道:「有所耳聞!」

    鄭衛國說:「嗯,情況就是這樣,大夥兒不服!你們看有什麼辦法?」

    曾玉良笑道:「這簡單,不服咱們就比一比嘛。老話說得好,是騾子是馬,咱們拉出來溜溜!」

    鄭衛國歡喜道:「好,我等得就是你這句話。明天你們兩位到63軍騎兵旅駐地,我會親自安排一次比試。贏了,你們就是騎兵科總教官,輸了……」

    曾玉良接口道:「司令員,我們要是輸了說明學藝不精,自個兒打包袱走人就是,決不讓您為難。」

    周純麟笑道:「輸了也好,我還想在新疆繼續學習一段時間呢!現在騎兵有些過時了,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騎兵。我很想學學這個新鮮玩藝兒。」

    鄭衛國讚許道:「嗯,這個想法很好,有學習才有進步。不過這回許勝不許敗,你們都是我請來的。要是比賽輸了,讓我這張臉往哪兒擱啊?」

    曾玉良和周純麟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後立正敬禮說:「請司令員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他們回去之後,鄭衛國又忙把程政委找來,說:「老程,我剛才通過內線接到一個重要情報,說盛世才內部出了問題。請你立即跟延安聯繫,讓他們加強戒備,以免被無辜捲入。」

    其實他並沒有接到什麼情報,而是突然想起來今年9月份當地會有一場內亂,起源是新疆督辦盛世才內部的派系傾扎。歷史上在這次動盪中有不少gc黨員被牽連進去,像曾玉良二人當年就被抓去關押了九個月之久。

    這幾個月鄭衛國借所謂國民黨內線的名義向中g方面洩露了不少天機,所以程政委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緊張起來,慌忙要去電訊部門。

    鄭衛國忙拉住他說:「也別太著急,情報上說還有一兩個月的緩衝期。你先坐下來,我還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程政委忙道:「什麼事?」

    鄭衛國解釋說:「明天曾玉良和周純麟將到騎兵旅展示哥薩克騎兵技戰術,並跟夜貓子他們比賽。你去安排一下,明天把各騎兵部隊營以上軍官全部叫過去觀摩。」

    程政委一愣,說:「還要比賽?這,萬一要是輸了怎麼辦?」

    鄭衛國笑道:「真要是輸了說明他們還沒學到家,那騎兵科咱們暫時就不組建了,轉而讓廖耀湘來教授機械化騎兵,讓騎兵部隊逐步轉型。」

    機械化騎兵是蘇聯和法國等幾個國家為騎兵在新型戰場上尋找的一個出路,其本意是保留騎兵的機動性,並通過配備輕型戰車來增強部隊的戰鬥力。這是一個過渡xing產品,跟德國閃電戰中使用的機械化集群戰術是沒法比的。但對於缺乏重武器的敵後戰場來說,無疑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

    程政委笑道:「那好吧,就按您的意思,看他們明天的表現如何。」

    ps:請多來光顧,謝謝支持/book/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