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零六章 來者不善 文 / 虎籠山人

    蠡縣南郊有一座奶奶廟,歷史久遠,也不知道是供的哪位神仙奶奶,香火還挺旺的抗日保安團。寺廟周邊比較空曠並無其它民宅,便於保密,所以本次接收物資的地點就選在這裡。物資將集中到此處再分流,以免引起日偽特務的注意。

    根據路程推算,運輸物資的車隊大約要到下午才能抵達。不過鄭衛國他們等得心急,吃過午飯後就早早地趕到奶奶廟等候。包括楊教授在內一個個眼巴巴地翹首以待,恨不能望穿秋水。當然也怪不得他們心急,主要是根據地的物資太過匱乏了。

    本來97軍的物資供應還是很充分的,但連番戰鬥損失很大,特別是有些戰鬥不僅沒有繳獲,還要消耗大量的槍支彈藥,再加上部隊又連續擴張,存儲的物資已經快要見底了。

    主力部隊尚且如此,各分區的情況就更糟糕了。一些老部隊還好,但新徵招的士兵連人手一槍都做不到,實彈訓練也沒法保證。這實在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正等得心焦,一名通訊員噌噌噌跑來報告,說:「報告司令,騎兵連已經跟運輸物資的大車隊接上了頭。據他們估計一個小時之後就能到達。」

    鄭衛國點點頭,說:「好,我知道了,去吧!」

    楊教授有些興奮地問道:「這個大車隊總共有多少輛大車?」

    周參謀長答道:「據一分區報告,一共有五十五輛。其中五十輛大車上是運的軍火,另外五輛是隨行德國專家的私人物品。」

    程政委驚訝地說:「有這麼多軍火?司令之前不是說物資很少嗎?」

    鄭衛國笑了笑,說:「確實不多,你別看有五十輛大車。其實每輛大車也就載重一噸多點兒,總共不過六十噸左右的物資,只相當於一節火車皮。」

    程政委他們歡喜地說:「六十噸也不少了!」

    「對,已經很多了!俺們在晉察冀的時候從來沒弄到過這麼多。」

    「是啊,不少了。不少了。要是在太行山,夠一個軍分區打幾年的游擊了。」

    ……

    周參謀長說:「可惜讓李宗仁長官攔腰宰了一刀,不然就有一百二十噸了。」

    程政委聽說一下子就少了一半,肉疼不已,氣憤地說:「還有這事兒?這不是攔路打截嗎?能不能想辦法要回來?周副主席眼下就在武漢,要不請他出面想想辦法?」

    鄭衛國笑著搖了搖頭。無奈地說:「武漢會戰正打得激烈,物資早已被各部隊爪分,怎麼可能要得回來?再說李長官也沒白要,他幫我們弄到了一批軍用機械,放在冀南沒運過來。」那批機械相對較大,所以鄭衛國打算送到太行山上的兵工廠去。就沒運到冀中。

    程政委有些不甘心地點點頭,遺憾地說:「太可惜了!足足六十噸啊,這樣的好事兒就連八路軍總部也沒撈著過幾回。」

    歷史上,八路軍曾接過三筆「大單子」。第一次是太原會戰時,傅作義將軍見太原馬上就要淪陷,擔心物資被日軍掠奪,便讓周公想辦法把太原周邊的倉庫搬空。這點小事兒自然難不到他老人家。於是立即動員民眾搬運,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第二次是日軍大舉進攻晉南,衛立煌率部抵抗最終失利,遂下令將臨汾等地的**軍火「轉讓」給了八路。朱總司令當時身邊只有兩個連,卻愣是搶在日軍前面把物資搬了個精光。

    第三次是衛立煌去延安看望養傷的林師長之後,深受感動,下令給八路軍補充了一百萬發子彈,另外還有數目不詳的其它軍用物資。

    這些情況鄭衛國自然是清楚的,就開玩笑說:「好歹也撈著幾回啊,你在晉察冀的時候就沒開過洋葷?」

    程政委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還洋葷呢,實話跟你說吧,自打115師分兵以後,整個晉察冀得到的補給加起來都沒超過五十輛大車。」

    王主任說得更加可憐:「上級哪有補充?哪一仗不是靠咱們自個兒繳獲?說句不好聽,完全就是等米下鍋啊!」

    鄭衛國驚訝地說:「有這麼嚴重?」歷史上這麼困難不奇怪。聶帥當年給延安寫信說得那才叫一個淒慘(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一看)。可鄭鬍子穿越以後發了不少福利啊,物資怎麼還是這樣緊張?

    程政委解釋說:「八路軍總部目前重點發展平原地區,晉察冀大多都是山區,分到份額自然就少了。」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部隊擴張張太快。鄭鬍子幫忙弄到的武器越多,八路發展地就越快。有多少槍就敢拉多少人,所以不管補充多少還是缺武器。

    鄭衛國點點頭,心想原來如此,可是再一想突然發現不對頭,忙問道:「那我們冀中呢?冀中也是平原啊,能分到多少份額?」

    程政委呵呵一笑,說:「沒有!」

    周參謀長一聽,忙眨巴眨巴眼睛說:「這個可以有!」

    楊教授也說了句公道話:「對,應該有,一視同人嘛!」

    程政委攤開雙手笑道:「實不相瞞,我來的時候聶司令員就給我透過底了,以後冀中那一份歸晉察冀。不然的話憑什麼把冀中這麼大一塊肥肉讓給97軍呢?」

    鄭衛國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總算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不過堅持鞏固山區的思路是對的,畢竟平原地區易攻難守,遲早會淪陷。就算是冀中,鄭衛國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守住。

    楊教授突然想起一事,又問道:「晉察冀軍區不是打算在冀東搞一下子的嗎?準備什麼時候動手?」

    程政委說:「我走的時候還沒定下來呢!對於具體怎麼弄,大家還有爭議。」他看了鄭衛國一眼,問道:「聽說司令員對此持反對意見?」

    鄭衛國點點頭,說:「不錯!冀東處於日寇統治的中心區,長城、大海、京津鐵路將其堵得密不透風。這樣的地形在軍事上是一塊死地。大部隊很難發展起來。」

    程政委面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說:「是啊,聶司令員也有這方面的顧慮,擔心暴動遭到日軍鎮壓。抗日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損失太大的話。可能會打擊我抗日軍民的信心。」

    這一點鄭衛國並不擔心,畢竟歷史上暴動是成功了的,而且效果驚人。他回想了一下,說:「依現在的情況,暴動應該沒有問題。關鍵是暴動之後怎麼辦?」

    程政委笑道:「只要暴動沒有問題,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司令。您可能不知道,冀東民間的槍枝極多,據不完全統計有至少二十萬條步槍。」

    鄭衛國和周參謀長異口同聲地說:「有這麼多!」

    程政委點點頭,很肯定地回答說:「這還是登記在冊的,如果算上各家各戶偷偷藏起來的,只怕還要翻一翻。」

    鄭衛國奇道:「登記在冊?難到當地政府還做過統計嗎?」

    程政委笑道:「不然從哪兒來的數據?」

    原來冀東當地匪患嚴重。各村都組建有自衛隊,幾個村或者十幾個村有聯合民團,區裡有自衛團、保衛團等各級民團組織。這些武裝屬於村民自建,名義上歸屬於日偽政府,但實際上有很強獨立性。

    除此之處,冀東還有以開灤煤礦為核心和代表的大量礦區。這些礦區大部分屬於英國人,一部分落在日偽當局手中。礦區本身有資方組建的護礦隊。也有地下黨組織的工人武裝。總之槍枝彈藥極多,只要佔領就不愁發展。

    鄭衛國說:「嗯,這確實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不利用一下實在有些可惜。」

    程政委說:「是啊,所以北方局才要求冀東地下黨加緊準備,打算給鬼子來個中心開花,哈哈!現在日寇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武漢,冀中守軍的實力削弱得很厲害,正是動手的最佳時期。一旦錯失了這個機會,以後想要發動就難了。」

    鄭衛國點點頭。心想冀東大暴動看來是勢在必行了,只是之後的悲劇又該如何挽救呢?他想了一會兒,但這件事情太過複雜,加上敵我力量懸殊,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

    正頭痛的時候。騎兵通訊員再次趕來報告,稱運輸車隊已經在一里開外了。程政委興奮地說:「走,一起去迎一迎吧!」

    鄭衛國笑道:「好吧!」

    走出廟門,映入眼簾的一條由馬車組成的長龍,五十多輛大車首尾相接,浩浩蕩蕩地排出老遠。

    車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木箱,外面還用油布包著,看起來頗為壯觀。大夥兒看得兩眼發光,一個個低聲議論著,歡喜地合不攏嘴,恨不得馬上就跳上馬車掀開棚子看個究竟。

    一名八路軍幹部小跑過來,敬禮道:「鄭司令,程副司令!冀南獨立團第一營營長張德安奉命護送物資和人員,目前全部安全抵達,無一損失,請指示!」

    鄭衛國回敬了一下,高興地說:「做得很好,我會向冀南陳司令員給你們請功。張營長,你們一路也辛苦了,先去休息吧!柱子,你去招待一下!」

    張營長他們忙歡歡喜喜地離去了,在路上的時候他們就議論紛紛:早就聽說冀中的伙食好,這回一定得好好見識一下。回去再說給戰友們聽,饞死那些傢伙。

    交接完畢,又有十幾名德國人走了過來,要求面前97軍的最高長官。鄭衛國熱情地說:「我是97軍軍長鄭衛國,歡迎你們的到來。」

    一名領頭的德國人上前敬了個禮,自我介紹說:「中將先生,我是安德森少校,奉德國政府外交部的命令向您移交物資,請您接收。」說著遞給鄭衛國一份物資清單,並解釋說上面用紅筆劃過的都是國民政府在途中徵用的。

    鄭衛國接過一看,果然,物資總量少了一半,本來兩車皮的東西只剩下了一半,而且好東西,比如mg34通用機槍就沒剩幾挺,同時衝鋒鎗卻基本上全部保留了下來。

    前文曾介紹過,衝鋒鎗很難對日軍構成危脅,所以在國內戰爭中大放異彩的花機關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突然就銷聲匿跡了。除了一些高級將領的衛隊會使用以外,主力部隊幾乎完全放棄了這種武器。

    關鍵問題在於精度和射程,遠了打不著,近了打不準,那這個仗就沒法打了。當然,如果**有類似於mp38、mp42、索米、美制湯姆森、m3黃油槍、**沙衝鋒鎗等比較先進的衝鋒鎗,還是可以給日軍找些麻煩的,但mp18/28花機關顯然不在此列。

    除了設計上的問題以外,這批衝鋒鎗還有一個大麻煩——口徑不協調。在中國,衝鋒鎗和手槍最常用的是毛瑟7.63毫米子彈,但這批德制衝鋒鎗所用的子彈為9毫米巴拉貝姆彈,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不多見。

    周參謀長湊過來看了一眼,苦笑道:「李宗仁長官可真是識貨之人啊!」

    鄭衛國也是苦笑無語,誰讓交通受制於人呢?吃人剩下的,還得感謝人家嘴下留情,沒有趕盡殺絕。

    雖然有一些不爽,但總的來說還是很讓人興奮的。別的不說,光那一百多萬發子彈(以79口徑重尖彈為例,一枚子彈約三十克,一輛大車能運送約三萬多發,三十輛大車就有百萬發子彈了)就能讓大家臉上笑出花來。

    另外,物資中還有一些小型機械。這些裝備造武器是不行的,卻可以進行簡單的修理和維護,這無疑是非常有用的東西。

    安德森少校等戰士們開箱檢驗完畢,微笑道:「中將先生,您對這批物資還滿意嗎?」

    鄭衛國點點頭,笑道:「很好!安德森少校,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開始,希望我們的合作越來越好。」

    安德森少校也笑了笑,說:「那麼,中將先生,您是不是該履行下一步協議了?」

    鄭衛國佯裝不解,一臉迷茫地說:「你指的是什麼?」

    安德森臉色一沉,說:「當然是青黴素,閣下,您不會打算毀約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